CN210594039U -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4039U
CN210594039U CN201921618254.4U CN201921618254U CN210594039U CN 210594039 U CN210594039 U CN 210594039U CN 201921618254 U CN201921618254 U CN 201921618254U CN 210594039 U CN210594039 U CN 210594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ller
matched
plate
co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82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洋
胡春群
龚如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82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4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4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4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包括震动盘、弧形滚道、限位基架、支撑架、安装架、转动机构、辊轮组、导向管、限位筒、定位台、驱动马达、第一旋转调节轮、升降撑座、调节底板、第二旋转调节轮以及转向基架、限位基架和导向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震动盘将轴承圈快速进入弧形滚道内,同时转动机构驱动辊轮组转动,然后经过转向基架将轴承圈进行转向,然后在导向管内依次运输上料,经过第一旋转调节轮与第二旋转调节轮调整辊轮组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通过限位架及导向架对导向管的位置定位,进而能够实现快速上料、使得上料轨道向出料口处持续供料,实现了上料过程的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能够承担径向载荷,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其具有优异的回转精度。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其中,内圈是与外圈过盈配合在一起,一般是将批量的内圈毛坯料送入上料装置中,并通过上料装置输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内圈与外圈的配合。但是批量的毛坯料一同上料容易造成轴承内圈的相互叠层,造成轨道堵塞,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轴承圈上料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上料、使上料轨道向出料口处持续供料,实现了上料过程的连续化、提高生产效率的轴承圈上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包括震动盘、与震动盘配合连接的弧形滚道、设置在弧形滚道上的限位基架、抵触连接在弧形滚道底端的支撑架、与支撑架配合连接的安装架、与安装架配合连接的转动机构、与转动机构配合连接的辊轮组、设置在辊轮组间且与弧形滚道出口处对应设置的导向管、连接在辊轮组尾端的限位筒、设置在辊轮组底端且与转动机构配合连接的定位台、与定位台底端配合螺杆调节连接的驱动马达、与定位台侧部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转调节轮、与定位台上端配合螺杆连接的升降撑座、与升降撑座配合滑动调节的调节底板、设置在调节底板两侧且与升降撑座配合螺杆连接的第二旋转调节轮以及设置在调节底板上的转向基架、限位架和导向架,所述转向基架与导向管配合抵触连接,所述转向基架、限位架以及导向架分别与导向管配合连接,所述定位台底端还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调节轮配合螺杆连接的推台。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基架包括第一架板、与第一架板配合铰接的第二架板、连接在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侧部的联动板、设置在第二架板上的第一调节件、穿过第二架板底端的第二调节件、设置在第二架板底端且与第二调节件配合连接的连接块、开设在连接块底端的定位槽、穿过定位槽与连接块两侧配合连接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且与连接块内壁配合间隔设置的轴承组,所述轴承组与导向管配合抵触连接,所述第二架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件配合滑动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调节件外部还套接有与第二架板上端配合抵触连接的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的电机轴、与电机轴配合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依次配合皮带连接的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与定位台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分别与安装架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分别与辊轮组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辊轮组包括第一辊轮、与第一辊轮平行设置的第二辊轮以及设置在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端部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分别与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配合轴接。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基架包括限位架主体、设置在限位架主体上的调节部、与限位架主体配合可调节连接的定位支架以及开设在定位支架上的穿孔,所述导向管穿过穿孔与导向架配合连接,所述调节部与定位支架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震动盘包括盘体、设置在盘体内壁上的盘架、与盘架底端配合连接的支撑柱、与支撑柱配合连接的弧形引导板、设置在盘体内表面上且与盘体内壁配合连接的限位弧板以及与限位弧板连通设置的导轨板,所述限位弧板与导轨板件留有方便轴承圈进入的入料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所述震动盘将轴承圈快速进入弧形滚道内,同时转动机构驱动辊轮组转动,然后经过转向基架将轴承圈进行转向,然后在导向管内依次运输上料,经过第一旋转调节轮与第二旋转调节轮调整辊轮组的相对位置,同时通过限位架及导向架对导向管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能够实现快速上料、使得上料轨道向出料口处持续供料,实现了上料过程的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震动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震动盘;2、弧形滚道;3、限位基架;4、支撑架;5、安装架;6、转动机构;7、辊轮组;8、导向管;9、限位筒;10、定位台;11、驱动马达;12、第一旋转调节轮;13、升降撑座;14、调节底板;15、第二旋转调节轮;16、转向基架;17、限位架;18、导向架;19、推台;60、驱动电机;61、电机轴;62、主动轮;63、第一从动轮;64、第二从动轮;70、第一辊轮;71、第二辊轮;72、联轴器;100、盘体;101、盘架;102、支撑柱;103、弧形引导板;104、限位弧板;105、导轨板;106、入料口;160、第一架板;161、第二架板;162、联动板;163、第一调节件;164、第二调节件;165、连接块;166、定位槽;167、转轴;168、轴承组;169、压缩弹簧;170、限位架主体;171、调节部;172、定位支架;173、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包括震动盘1、与震动盘1配合连接的弧形滚道2、设置在弧形滚道2上的限位基架3、抵触连接在弧形滚道2底端的支撑架4、与支撑架4配合连接的安装架5、与安装架5配合连接的转动机构6、与转动机构6配合连接的辊轮组7、设置在辊轮组7间且与弧形滚道2出口处对应设置的导向管8、连接在辊轮组7尾端的限位筒9、设置在辊轮组7底端且与转动机构6配合连接的定位台10、与定位台10底端配合螺杆调节连接的驱动马达11、与定位台10侧部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转调节轮12、与定位台10上端配合螺杆连接的升降撑座13、与升降撑座13配合滑动调节的调节底板14、设置在调节底板14两侧且与升降撑座13配合螺杆连接的第二旋转调节轮15以及设置在调节底板14上的转向基架16、限位架17和导向架18,所述转向基架16与导向管8配合抵触连接,所述转向基架16、限位架17以及导向架18分别与导向管8配合连接,所述定位台10底端还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调节轮12配合螺杆连接的推台19;所述弧形滚道2的设置朝下方设置,是为了能在轴承圈经过震动盘1进入弧形滚道2时,利用自身的重力也能快速的经过滚道口进入辊轮组7的位置,提高轴承圈的运输效率;所述限位架17的设置能够通过基架上端的调节旋钮松紧基架两侧的夹板,实现调整弧形滚道2的相对位置,调整好后,再通过调节旋钮旋紧基架与夹板间的连接,使得弧形滚道2间的位置可调,从而控制轴承圈的通过量,提高轴承圈输送的合理性;所述支撑架4能够提高弧形滚道2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安装架5的定位连接;所述转动机构6与安装架5进行定位连接,提高转动机构6的结构稳定性;所述辊轮组7之间间隙设置的导向管8高于辊轮组7的上平面,使得导向管8能够配合辊轮组7动作,进而轴承圈依次进入导向管8进行运输;所述限位筒9能够在保证辊轮组7转动的同时,对辊轮组7进行定位,提高上料装置结构运行的合理性;所述第一旋转调节轮12通过与定位台10底端的推块螺杆连接,然后可以按照需求调整定位台10的位置;所述驱动马达11可以通过操控螺杆升降控制定位台10及升降撑座13的升降,从而配合限位筒9使得辊轮组7后端位置的高低调整,方便对上料装置的使用;所述第二旋转调节轮15通过螺杆的推进或旋出动作,改变辊轮组7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能适应不同类型的轴承圈,对升降撑座13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所述震动盘1将轴承圈快速进入弧形滚道2内,同时转动机构6驱动辊轮组7转动,然后经过转向基架16将轴承圈进行转向,然后在导向管8内依次运输上料,经过第一旋转调节轮12与第二旋转调节轮15调整辊轮组7的相对位置,同时通过限位架17及导向架18对导向管8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能够实现快速上料、使得上料轨道向出料口处持续供料,实现了上料过程的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基架16包括第一架板160、与第一架板160配合铰接的第二架板161、连接在第一架板160与第二架板161侧部的联动板162、设置在第二架板161上的第一调节件163、穿过第二架板161底端的第二调节件164、设置在第二架板161底端且与第二调节件164配合连接的连接块165、开设在连接块165底端的定位槽166、穿过定位槽166与连接块165两侧配合连接的转轴167、设置在转轴167上且与连接块165内壁配合间隔设置的轴承组168,所述轴承组168与导向管8配合抵触连接,所述第二架板161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件163配合滑动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调节件164外部还套接有与第二架板161上端配合抵触连接的压缩弹簧169,所述第一架板160与第二架板161之间通过联动板162联动,通过第一调节件163能够通过压缩弹簧169与第二架板161上端抵触后,旋转第一调节件163将底端与升降撑座13抵触支撑,对第一架板160与第二架板161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二调节件164在滑槽内前后动作能够调节连接块165的位置,方便将轴承组168与导向管8抵触连接,在轴承圈经过弧形滚道2口后会进入导向管8,在辊轮组7的动作下,使得轴承圈在导向管8内运输,进入磨床内进行加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0、与驱动电机60配合连接的电机轴61、与电机轴61配合连接的主动轮62、与主动轮62依次配合皮带连接的第一从动轮63及第二从动轮64,所述驱动电机60与定位台10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轮62、第一从动轮63及第二从动轮64分别与安装架5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63及第二从动轮64分别与辊轮组7配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0驱动电机60轴转动,使主动轮62同步转动,第一从动轮63与第二从动轮64同步进行转动,使得辊轮组7转动,同时导向管8动作,轴承圈在导向管8内动作时会由于导向管8的转动以及后来轴承圈前推的作用下,使得轴承圈不断进行运输,提高上料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辊轮组7包括第一辊轮70、与第一辊轮70平行设置的第二辊轮71以及设置在第一辊轮70与第二辊轮71端部的联轴器72,所述联轴器72分别与第一从动轮63及第二从动轮64配合轴接,所述联轴器72的设置能够在对第一辊轮70及第二辊轮71后端的限位筒9位置进行调节时,给第一辊轮70及第二辊轮71提供活动间隙,保证辊轮组7的受力均匀,而且所述辊轮组7也可以按照使用需求设置多组,通过辊轮组7分别与第一从动轮63及第二从动轮64的连接,在驱动电机60带动第一从动轮63和第二从动轮64转动时,能够很好的适应转动管的同向转动,提高上料装置运行的合理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架17包括限位架主体170、设置在限位架主体170上的调节部171、与限位架主体170配合可调节连接的定位支架172以及开设在定位支架172上的穿孔173,所述导向管8穿过穿孔173与导向架18配合连接,所述调节部171与定位支架172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架17设置有两个分布在升降撑座13上用于定位导向管8的位置,提高上料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定位支架172配合限位架主体170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部171设置为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栓在穿孔173内的松紧调整,进而根据导向管8的位置进行定位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震动盘1包括盘体100、设置在盘体100内壁上的盘架101、与盘架101底端配合连接的支撑柱102、与支撑柱102配合连接的弧形引导板103、设置在盘体100内表面上且与盘体100内壁配合连接的限位弧板104以及与限位弧板104连通设置的导轨板105,所述限位弧板104与导轨板105件留有方便轴承圈进入的入料口106,所述盘架101底端的支撑柱102与盘体100内表面连接,能够在轴承圈放入盘体100内时,配合弧形引导板103的设置,引导至入料口106,方便轴承圈依次进入弧形滚道2内,所述导轨板105与盘体100内壁间形成有预留腔,能够将紧固入料口106过多的轴承圈进入预留腔,避免轴承圈发生堆积、摩擦等不良情况,提高震动盘1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轴承圈放入震动盘1中,同时启动震动盘1,使轴承圈经过入料口106后进入弧形滚道2,然后轴承圈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快速的经过滚道口,然后驱动电机60会控制电机轴61转动,使主动轮62同步转动,第一从动轮63与第二从动轮64同步转动,使得辊轮组7同向转动,同时导向管8动作,轴承圈会经过弧形滚道2口会在转向基架16的作用下转向进入导向管8内,同时会由于导向管8的转动以及后来轴承圈前推的作用下,使得轴承圈不断前进进行运输至磨床内进行加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盘、与震动盘配合连接的弧形滚道、设置在弧形滚道上的限位基架、抵触连接在弧形滚道底端的支撑架、与支撑架配合连接的安装架、与安装架配合连接的转动机构、与转动机构配合连接的辊轮组、设置在辊轮组间且与弧形滚道出口处对应设置的导向管、连接在辊轮组尾端的限位筒、设置在辊轮组底端且与转动机构配合连接的定位台、与定位台底端配合螺杆调节连接的驱动马达、与定位台侧部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转调节轮、与定位台上端配合螺杆连接的升降撑座、与升降撑座配合滑动调节的调节底板、设置在调节底板两侧且与升降撑座配合螺杆连接的第二旋转调节轮以及设置在调节底板上的转向基架、限位架和导向架,所述转向基架与导向管配合抵触连接,所述转向基架、限位架以及导向架分别与导向管配合连接,所述定位台底端还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调节轮配合螺杆连接的推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基架包括第一架板、与第一架板配合铰接的第二架板、连接在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侧部的联动板、设置在第二架板上的第一调节件、穿过第二架板底端的第二调节件、设置在第二架板底端且与第二调节件配合连接的连接块、开设在连接块底端的定位槽、穿过定位槽与连接块两侧配合连接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且与连接块内壁配合间隔设置的轴承组,所述轴承组与导向管配合抵触连接,所述第二架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件配合滑动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调节件外部还套接有与第二架板上端配合抵触连接的压缩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的电机轴、与电机轴配合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依次配合皮带连接的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与定位台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分别与安装架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分别与辊轮组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组包括第一辊轮、与第一辊轮平行设置的第二辊轮以及设置在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端部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分别与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配合轴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基架包括限位架主体、设置在限位架主体上的调节部、与限位架主体配合可调节连接的定位支架以及开设在定位支架上的穿孔,所述导向管穿过穿孔与导向架配合连接,所述调节部与定位支架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盘包括盘体、设置在盘体内壁上的盘架、与盘架底端配合连接的支撑柱、与支撑柱配合连接的弧形引导板、设置在盘体内表面上且与盘体内壁配合连接的限位弧板以及与限位弧板连通设置的导轨板,所述限位弧板与导轨板件留有方便轴承圈进入的入料口。
CN201921618254.4U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Active CN210594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8254.4U CN210594039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8254.4U CN210594039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4039U true CN21059403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0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8254.4U Active CN210594039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4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6170A (zh) * 2021-12-23 2022-05-03 苏州宇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生产电子元器件的传送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6170A (zh) * 2021-12-23 2022-05-03 苏州宇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生产电子元器件的传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4273B (zh) 一种用于圆盘工件的滚珠放置机构
CN211915258U (zh) 双工位同步操作的保温杯缩口机
CN210594039U (zh) 一种轴承圈上料装置
CN208005159U (zh) 一种管材合缝自动生产线
CN113199529B (zh) 一种胶管切割机
CN109434537B (zh) 一种可自动进出料的机壳加工线
CN117067019A (zh) 一种双片瓷砖的磨边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06434U (zh) 全自动板料输送生产线
CN211437820U (zh) 缩口机的联动机构
CN208628290U (zh) 一种旋薄和缩口一体机
CN211709547U (zh) 一种用于密度板生产线的全自动装卸板机
CN209425050U (zh) 一种可自动进出料的机壳加工线
CN211811800U (zh) 一种双向驱动输送装置
CN204433724U (zh) 一种离心式送料机
CN104338883A (zh) 车轮旋转锻造压力机装卸模具小车
CN209256629U (zh) 离合驱动式晶钻磨抛装置
CN110605617B (zh) 高效率多工位f轨排加工线及加工方法
CN110918801A (zh) 一种高效紧凑的保温杯缩口机
CN211915259U (zh) 一种高效紧凑的保温杯缩口机
CN220612180U (zh) 钢材加工自动挤压成型装置
CN115846572B (zh) 一种适用于锻压机的原料输送设备
CN112692378B (zh) 一种自动化金属加工流水线
CN116765623B (zh) 一种激光切管机及切管方法
CN117583405B (zh) 一种钢锭轧制用调头机
CN220805064U (zh) 一种扳手加工用四柱液压机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