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1865U -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1865U
CN210591865U CN201921197389.8U CN201921197389U CN210591865U CN 210591865 U CN210591865 U CN 210591865U CN 201921197389 U CN201921197389 U CN 201921197389U CN 210591865 U CN210591865 U CN 210591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door
door frame
object placing
floating gat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73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彐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Subao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Subao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Subao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Subao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73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1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1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1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包括屏蔽门框、第二移动门和置物杆,所述屏蔽门框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置物槽的右侧设置有承载框,所述第二移动门设置在第一移动门之间,且第二移动门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置物杆固定在第二移动门左侧的前侧,且置物杆的前侧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内设置有移动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移动杆的后侧,且移动杆固定在第二把手的后侧,所述置物杆设置在滑道内,且滑道设置在屏蔽门框左侧的前侧。该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当内部环境过于密闭时,可向左移动第二移动门,此时第一移动门的网格状结构可使空气得到流通,随后再向左移动第一移动门可供乘客下车。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背景技术
屏蔽门是指在站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幕墙上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
现有的屏蔽门不易安装,且多为实心结构,从而导致空气不易流通,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屏蔽门不易安装,且多为实心结构,从而导致空气不易流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包括屏蔽门框、第二移动门和置物杆,所述屏蔽门框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同时屏蔽门框底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右侧设置有承载框,且承载框固定在第一移动门的外侧,同时承载框右侧的前侧固定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移动门设置在第一移动门之间,且第二移动门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同时滚轮设置在置物槽内,所述置物杆固定在第二移动门左侧的前侧,且置物杆的前侧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内设置有移动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移动杆的后侧,且移动杆固定在第二把手的后侧,所述置物杆设置在滑道内,且滑道设置在屏蔽门框左侧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屏蔽门框的上下两侧,且安装座上对称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承载框通过置物槽与屏蔽门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门为网格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置物杆通过滑道与屏蔽门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移动杆和压缩弹簧与置物杆构成伸缩结构,且压缩弹簧对称设置,同时移动杆为“T”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1)设置有屏蔽门框、安装座、安装孔、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屏蔽门框可通过安装座和安装孔固定在所需地点,且对称设置的安装座可使该装置安装的更稳定,从而方便后续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的移动;
(2)设置有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当内部环境过于密闭时,可向左移动第二移动门,此时第一移动门的网格状结构可使空气得到流通,随后再向左移动第一移动门可供乘客下车;
(3)设置有承载框、第二移动门、移动杆、压缩弹簧和第二把手,当车内人数较少时,向前拉动第二把手,从而带动移动杆向前移动,此时可向右移动第二把手,从而带动第二移动门向右移动,直至其与承载框相贴合,随后松开第二把手,此时第二把手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第二移动门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屏蔽门框,2、安装座,3、安装孔,4、置物槽,5、承载框,6、第一移动门,7、第一把手,8、第二移动门,9、滚轮,10、置物杆,11、凹槽,12、移动杆,13、压缩弹簧,14、第二把手,15、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根据图1和图2所示,屏蔽门框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座2,且安装座2上开设有安装孔3,同时屏蔽门框1底部开设有置物槽4,安装座2对称设置在屏蔽门框1的上下两侧,且安装座2上对称设置有安装孔3,屏蔽门框1可通过安装座2和安装孔3固定在所需地点,从而方便后续第一移动门6和第二移动门8的移动,且方便该装置的维修或更换,置物槽4的右侧设置有承载框5,且承载框5固定在第一移动门6的外侧,同时承载框5右侧的前侧固定有第一把手7,承载框5通过置物槽4与屏蔽门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承载框5可在置物槽4的作用下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门6左右移动,从而方便乘客上下车。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二移动门8设置在第一移动门6之间,且第二移动门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9,同时滚轮9设置在置物槽4内,第一移动门6为网格状结构,网格状结构的第一移动门6可使车内的空气更为流通,从而提高乘车的舒适度,置物杆10固定在第二移动门8左侧的前侧,且置物杆10的前侧开设有凹槽11,同时凹槽11内设置有移动杆12和压缩弹簧13,置物杆10通过滑道15与屏蔽门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置物杆10可在滑道15的作用下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移动门8左右移动,当车内环境环境过于密闭时,向左移动第二移动门8可使第一移动门6发挥作用,从而使空气流通。
根据图1、图2和图4所示,压缩弹簧13设置在移动杆12的后侧,且移动杆12固定在第二把手14的后侧,置物杆10设置在滑道15内,且滑道15设置在屏蔽门框1左侧的前侧,第二把手14通过移动杆12和压缩弹簧13与置物杆10构成伸缩结构,且压缩弹簧13对称设置,同时移动杆12为“T”形结构,向前拉动第二把手14时可带动移动杆12向前移动,随后可左右移动第二移动门8,随后松开第二把手14,第二把手14在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向后移动,此时第二把手14的后侧贴合在滑道15上,从而将第二移动门8固定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时,首先将该装置通过安装座2和安装孔3安装在需要使用的地点,乘客上完车后,当车内环境过于密闭时,向右移动第一把手7,从而带动承载框5向右移动,此时带动第一移动门6向右移动,同时第一移动门6的网格状结构可使空气更加流通,当车内人员较少时,接着向前拉动第二把手14,此时第二把手14与滑道15相分离,随后向右移动第二把手14,从而带动第二移动门8向右移动,直至其与承载框5相贴合,再松开第二把手14,第二把手14在压缩弹簧13的复位作用下向后移动,此时第二把手14与滑道15相贴合,以此得到固定,从而使第二移动门8固定,同时滚轮9对第二移动门8的左右移动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车子到站后,反向重复上述操作可使乘客下车,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包括屏蔽门框(1)、第二移动门(8)和置物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框(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座(2),且安装座(2)上开设有安装孔(3),同时屏蔽门框(1)底部开设有置物槽(4),所述置物槽(4)的右侧设置有承载框(5),且承载框(5)固定在第一移动门(6)的外侧,同时承载框(5)右侧的前侧固定有第一把手(7),所述第二移动门(8)设置在第一移动门(6)之间,且第二移动门(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9),同时滚轮(9)设置在置物槽(4)内,所述置物杆(10)固定在第二移动门(8)左侧的前侧,且置物杆(10)的前侧开设有凹槽(11),同时凹槽(11)内设置有移动杆(12)和压缩弹簧(13),所述压缩弹簧(13)设置在移动杆(12)的后侧,且移动杆(12)固定在第二把手(14)的后侧,所述置物杆(10)设置在滑道(15)内,且滑道(15)设置在屏蔽门框(1)左侧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对称设置在屏蔽门框(1)的上下两侧,且安装座(2)上对称设置有安装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5)通过置物槽(4)与屏蔽门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门(6)为网格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杆(10)通过滑道(15)与屏蔽门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14)通过移动杆(12)和压缩弹簧(13)与置物杆(10)构成伸缩结构,且压缩弹簧(13)对称设置,同时移动杆(12)为“T”形结构。
CN201921197389.8U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Active CN210591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7389.8U CN210591865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7389.8U CN210591865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1865U true CN210591865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9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7389.8U Active CN210591865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1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71107U (zh) 一种具有换气调节功能的电梯轿厢
CN210591865U (zh) 一种方便空气流通的屏蔽门
CN104972873B (zh) 一种汽车天窗滑动式遮阳罩
CN103507722A (zh) 一种旋转式车顶行李架装置
CN107933289B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景区观光用乘用车
CN206826377U (zh)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辅助组件
CN202954685U (zh) 轨道车辆内藏移门滑动结构
CN204801466U (zh) 一种汽车天窗滑动式遮阳罩
CN104972872A (zh) 一种汽车天窗拼接可变式遮阳罩
CN109094473B (zh) 一种可移动安装托架
CN209321060U (zh) 一种低地板车辆及其车架
CN209008308U (zh) 双排座地空两用电动车
JP6366406B2 (ja) ロープウェイの客車
CN204488446U (zh) 一种汽车天窗总成
CN102874141B (zh) 一种座椅及使用该座椅的客车
CN207328631U (zh) 新型运输小车
CN202227880U (zh) 一种快装单元式吊轨推拉门
CN212637117U (zh) 防强光汽车车窗
CN104723851A (zh) 一种汽车天窗总成
CN105756385A (zh) 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
CN203793338U (zh) 一种煤矿平巷人车车厢
CN105489800B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
CN206087027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方面的太阳能遮阳篷
CN204978185U (zh) 一种全景天窗半固定式机构
CN213622806U (zh) 一种电梯厢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