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1451U - 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91451U CN210591451U CN201920961253.3U CN201920961253U CN210591451U CN 210591451 U CN210591451 U CN 210591451U CN 201920961253 U CN201920961253 U CN 201920961253U CN 210591451 U CN210591451 U CN 2105914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pile
- unit
- collision
- pile body
- early war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预警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预警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感应单元和报警单元设于充电桩本体,感应单元用以检测接近充电桩本体的物体,报警单元用以发出声光报警,减速单元设于靠近充电桩本体处,减速单元包括埋设于地下的多个减速器,减速器的顶部均设有弧形凸起,减速器可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用以使其向上活动时,弧形凸起露出于地面,控制装置,包括与感应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报警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以接收感应单元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对应控制减速单元和报警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新能源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即电动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而为了满足电动车的用电需求,充电桩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充电桩安装在电动车的停车位内,因此如果驾驶员由于技术不娴熟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发生驾驶失误,很容易与充电桩发生碰撞,而大多数情况下,电动车在进入停车位时会减速停车,因此即使电动车与充电桩发生碰撞,其程度也较轻,因此在充电桩设置防撞装置可以减少碰撞程度,避免电动车与充电桩。
现有的碰撞装置是在电动车与充电桩发生碰撞后起到减缓碰撞的作用,在电动车接近充电桩并发生碰撞的过程中,缺少对驾驶员的提醒,或者对电动车进行制动,从而损坏充电桩以及车辆,造成多方损失,而在电动车低速接近充电桩时,上述情形是可以避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电动车接近充电桩并可能会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对电动车驾驶员进行警示,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碰撞事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所述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
充电桩本体,底部设有固定底座;
预警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所述感应单元用以检测接近所述充电桩本体的物体,所述报警单元用以发出声光报警,所述减速单元设于靠近所述充电桩本体处,所述减速单元包括埋设于地下的多个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顶部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减速器可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用以使其向上活动时,所述弧形凸起露出于地面;以及,
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感应单元、所述减速单元以及所述报警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接收所述感应单元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对应控制所述减速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
可选地,所述感应单元至少包括测距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测速传感器以及摄像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和/或,
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声光报警器和语音播报器。
可选地,所述减速器呈沿左右向延伸设置,且由近及远呈间隔地布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周围。
可选地,所述减速单元还包括:
气道,沿前后向延伸设置,所述气道埋设于地下,并设有伸入所述减速器底部的多个支管,所述多个支管呈左右间隔地布设,所述减速器的底部对应设有多个气室,每个所述支管与对应的所述气室形成可上下活动地间隙配合;
储气罐,与所述气道连接,所述储气罐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气道设有单向阀和泄压阀,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泄压阀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
第一防撞单元,包括间隔地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外周围的多个第一防撞板,所述多个第一防撞板分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四角,且呈弧形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防撞板与所述充电桩本体活动连接;
第二防撞单元,包括间隔地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外周围的多个第二防撞板,每个所述第二防撞板均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用以朝向前方和后方,所述多个第二防撞板与所述充电桩本体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撞单元呈间隔地设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防撞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充电桩本体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撞单元还包括:
基板,沿上下延伸设置,且固定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壁;
滑块,内部设有腔体,用以使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基板的外周围,所述滑块与所述基板沿左右向活动地连接;
弹性柱,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撞板连接,所述弹性柱呈可伸缩扭转地弹性设置。
可选地,所述基板通过多个沿左右向延伸设置的阻尼杆与所述滑块活动连接,每个所述阻尼杆均套设有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外壁均设有橡胶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预警装置中的感应单元对充电桩本体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使汽车在靠近充电桩本体时,可以检测得到其相对充电桩本体的方位、速度和距离等,感应单元将方位、速度和距离等参数传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析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如果分析结果为可能发生碰撞,则控制器控制减速单元,使埋设于地下的多个减速器向上运动,进而使减速器的弧形凸起露出于地面,起到橡胶减震带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第二防撞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预警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充电桩本体1底部设有固定底座11,通常充电桩本体1安装于停车位处,预警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减速单元3以及报警单元,感应单元和报警单元设于充电桩本体1,感应单元用以检测接近充电桩本体的物体,报警单元用以发出声光报警,减速单元3设于靠近充电桩本体1处,减速单元3包括埋设于地下的多个减速器31,减速器31的顶部均设有弧形凸起311,减速器31可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用以使其向上活动时,弧形凸起311露出于地面,控制装置包括与感应单元、减速单元3以及报警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以接收感应单元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对应控制减速单元3和报警单元。
本实施例中,新能源汽车指的是电动车,尤其是三轮或者四轮电动车,预警装置中的感应单元对充电桩本体1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使汽车在靠近充电桩本体1时,可以检测得到其相对充电桩本体1的方位、速度和距离等,感应单元将方位、速度和距离等参数传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析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如果分析结果为可能发生碰撞,则控制器控制减速单元3,使埋设于地下的多个减速器31向上运动,进而使减速器31的弧形凸起311露出于地面,起到橡胶减震带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弧形凸起311为硬质的橡胶材料,考虑到驾驶员的使用感受,在控制装置判断电动车正常行驶、正常停车充电的情况下,各减速器31不会露出地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弧形凸起311可以对电动车进行适量地减速,同时也使电动车车体上下振动,起到提醒驾驶员的作用,同时控制器还控制预警装置发出报警,提醒驾驶员,使驾驶员做出制动操作。
具体地,感应单元至少包括测距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测速传感器以及摄像头21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摄像头21设有多个,分别间隔地设于充电桩本体1的外周,使摄像头21可以无死角地拍摄得到充电桩所在位置的全部景象,当然摄像头21也可以是全景摄像头21,只需要选取合适的安装位置即可,同时也不需要一定安装在充电桩本体1上。
或者,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单元包括声光报警器和语音播报器,通过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通过语音播报器发出语音提醒,提醒内容可以是“请减速”等等。
由于感应单元和报警单元各自的方案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也可以同时实施。
请参阅图1,每个减速器31呈沿左右向延伸设置,且由近及远呈间隔地布设于充电桩本体1的外周围,使减速器31能更显著地起到制动电动车以及使电动车上下振动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减速器31布设于电动车的停车位处,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速器31也可以呈环状地围绕充电桩本体1布设。
进一步地,减速单元3还包括气道32和储气罐33,储气罐33气道32沿前后向延伸设置,并埋设于地下,并设有伸入减速器31底部的多个支管321,多个支管321呈左右间隔地布设,减速器31的底部对应设有多个气室312,每个支管321与对应的气室312形成可上下活动地间隙配合,储气罐33,与气道32连接,储气罐33设有气泵331,气泵331与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气泵331的作用在于将储气罐33内的气体压入气道32,再通过支管321进入减速器31内的气室312,进而使减速器31向上运动,气泵331的输出功率应根据减速器31在地下的埋设位置设定,避免减速器31向上运动时过高或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
进一步地,支管321伸入减速器31底部的部分还套设有密封圈,避免气压不足。
进一步地,气道32设有单向阀322和泄压阀323,单向阀322和泄压阀323与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电性连接,单向阀322可控制气泵331向气道32泵入气体,泄压阀323设于泄压管道324,可控制气体从减速器31内的气室312排出,使减速器31下落回到地面下。
请参阅图2-图4,本实施例中,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包括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第一防撞单元41以及第二防撞单元42,第一防撞单元41包括间隔地设于充电桩本体1外周围的多个第一防撞板411,多个第一防撞板411分设于充电桩本体1的四角,且呈弧形设置,多个第一防撞板411与充电桩本体1活动连接,第二防撞单元42包括间隔地设于充电桩本体1外周围的多个第二防撞板421,每个第二防撞板421均沿上下向延伸设置,且朝向停车位处,多个第二防撞板421与充电桩本体1活动连接,其中,第一防撞单元41和第二防撞单元42呈间隔地设置。
当电动车车速较快,或者驾驶员未能及时停止电动车时,电动车仍会与充电桩本体1发生碰撞,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防撞单元41以及第二防撞单元42可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碰撞程度,而呈弧形设置的第一防撞单元41可以使电动车发生碰撞时避免撞击到防撞装置的尖锐部位,多个第一防撞单元41分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四角,使第一防撞单元41和第二防撞单元42可形成环形,进一步降低碰撞程度,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防撞板411通过弹性件412与充电桩本体1活动连接,第二防撞单元42位于充电桩本体1朝向电动车停车位的正面,因此,第二防撞板421可呈平板结构设置,也可和第一防撞板411一样呈弧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撞单元41和第二防撞单元42呈间隔地设置,使第一防撞单元41和第二防撞单元42在发生碰撞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进一步地,第二防撞单元42还包括基板424、滑块423以及弹性柱422,基板424沿上下延伸设置,且固定设于充电桩本体1的外壁,滑块423内部设有腔体,用以使滑块423套设于基板424的外周围,滑块423与基板424沿左右向活动地连接,弹性柱422的一端与滑块4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防撞板421连接,弹性柱422呈可伸缩扭转地弹性设置。
电动车与充电桩本体1发生碰撞时,会发生相对移动,因此防撞装置不仅需要缓冲正面冲击,还需要缓冲发生相对移动时的侧向冲击,因此第二防撞单元42设置为可相对充电桩本体1左右向活动,减缓电动车对充电桩本体1的侧向冲击。
具体地,基板424通过多个沿左右向延伸设置的阻尼杆425与滑块423活动连接,每个阻尼杆425均套设有弹性件412。
进一步地,第一防撞板411和第二防撞板421的外壁均设有橡胶缓冲层(附图未示出),可减小电动车碰撞时的损坏程度,进一步地,可以在橡胶缓冲层表面设置多个橡胶凸起,增大电动车与第一防撞板411和第二防撞板421之间的摩擦,更快地降低车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桩本体,底部设有固定底座;
预警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所述感应单元用以检测接近所述充电桩本体的物体,所述报警单元用以发出声光报警,所述减速单元设于靠近所述充电桩本体处,所述减速单元包括埋设于地下的多个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顶部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减速器可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用以使其向上活动时,所述弧形凸起露出于地面;以及,
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感应单元、所述减速单元以及所述报警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接收所述感应单元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对应控制所述减速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至少包括测距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测速传感器以及摄像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和/或,
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声光报警器和语音播报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呈沿左右向延伸设置,且由近及远呈间隔地布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周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单元还包括:
气道,沿前后向延伸设置,所述气道埋设于地下,并设有伸入所述减速器底部的多个支管,所述多个支管呈左右间隔地布设,所述减速器的底部对应设有多个气室,每个所述支管与对应的所述气室形成可上下活动地间隙配合;
储气罐,与所述气道连接,所述储气罐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设有单向阀和泄压阀,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泄压阀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
第一防撞单元,包括间隔地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外周围的多个第一防撞板,所述多个第一防撞板分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四角,且呈弧形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防撞板与所述充电桩本体活动连接;
第二防撞单元,包括间隔地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外周围的多个第二防撞板,每个所述第二防撞板均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用以朝向前方和后方,所述多个第二防撞板与所述充电桩本体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撞单元呈间隔地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防撞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充电桩本体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单元还包括:
基板,沿上下延伸设置,且固定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壁;
滑块,内部设有腔体,用以使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基板的外周围,所述滑块与所述基板沿左右向活动地连接;
弹性柱,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撞板连接,所述弹性柱呈可伸缩扭转地弹性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通过多个沿左右向延伸设置的阻尼杆与所述滑块活动连接,每个所述阻尼杆均套设有弹性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外壁均设有橡胶缓冲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61253.3U CN210591451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61253.3U CN210591451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91451U true CN210591451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715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61253.3U Active CN210591451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9145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8375A (zh) * | 2020-09-29 | 2021-01-12 | 合肥学院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CN112435400A (zh) * | 2020-10-10 | 2021-03-02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探测系统 |
-
2019
- 2019-06-24 CN CN201920961253.3U patent/CN2105914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8375A (zh) * | 2020-09-29 | 2021-01-12 | 合肥学院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CN112208375B (zh) * | 2020-09-29 | 2021-10-26 | 合肥学院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CN112435400A (zh) * | 2020-10-10 | 2021-03-02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探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91451U (zh) | 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
CN1904331B (zh) | 以极低速度行驶到停止的车辆行驶控制装置 | |
CN103842220B (zh) | 具有自主制动直至停车状态的驾驶员辅助系统 | |
US9744915B2 (en) | Travel control device and travel control method | |
JP6097747B2 (ja) | 車両用安全システム | |
CN206096446U (zh) | 车辆及其障碍物检测装置 | |
CN102837698A (zh) | 车辆碰撞损伤缓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742907B (zh) | 一种驻车控制方法和驻车控制系统 | |
CN108407715A (zh) | 一种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及方法 | |
CN106553645A (zh) | 自动泊车控制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 |
KR20140051444A (ko) | 차량의 운전 지원 시스템 | |
CN106043279A (zh) | 基于侧风影响的车道偏移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239530A (zh) | 车辆的行驶控制系统 | |
JP2012144053A (ja) | アクセル・ブレーキ踏み間違い判定装置 | |
CN107656283A (zh) | 泊车辅助系统的控制方法 | |
KR20150055852A (ko) | 중립 주차 상태에서 전자 주차 브레이크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9383286A (zh) | 防误踩油门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车辆 | |
JP2009286250A (ja) | 車両走行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CN108556730A (zh) | 一种车辆远近灯光自动切换系统 | |
CN107685631A (zh) | 一种汽车油门误踩防止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037391U (zh) | 一种防误踩油门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车辆 | |
CN207311173U (zh)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自动控制系统 | |
CN107878429A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测距及防撞装置 | |
CN110254225A (zh) | 一种防误踩油门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986276A (zh) | 电动代步车智能障碍规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