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0282U -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0282U
CN210590282U CN201921004679.6U CN201921004679U CN210590282U CN 210590282 U CN210590282 U CN 210590282U CN 201921004679 U CN201921004679 U CN 201921004679U CN 210590282 U CN210590282 U CN 210590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avity
pcb
pcb boar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46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佰胜
林可贵
余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46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0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0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0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包括用于在PCB板一侧成型第一壳体的第一模具和用于在PCB板另一侧成型第二壳体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与PCB板和第一壳体适配的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具上具有与所述PCB板封装外壳适配的第二型腔。本实用新型分两步成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得在成型第一壳体时,PCB板不至于变形,在成型第二壳体时,第一壳体能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避免PCB板变形。

Description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PCB板封装外壳用于封装PCB板,PCB板封装外壳包括设于PCB板一侧的第一壳体和设于PCB板另一侧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并将PCB板包覆于其内。现有技术,在PCB板外注塑封装外壳时,是在一个模具内一次性注塑成型PCB板封装外壳,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同时在一个模具内成型,这样,在成型过程中,PCB板的两侧同时受高温下,PCB板容易损断、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PCB板封装外壳的过程中PCB板不变形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PCB板一侧成型第一壳体的第一模具和用于在PCB板另一侧成型第二壳体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与PCB板和第一壳体适配的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具上具有与所述PCB板封装外壳适配的第二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前模和与所述第一前模配合的第一后模,所述第一后模朝向所述第一前模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前模上朝向所述第一凹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卡插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第一前模与所述第一凹腔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模包括面板和与所述面板层叠设置的前模板,所述第一后模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层叠设置的支撑板和层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的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腔设于所述后模板上,所述第一凸台设于所述前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模上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后模板的运动方向相同且可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后模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杆将所述PCB板和第一壳体从所述第一型腔内推出的第一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上凸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以用于支撑的支撑凸起和用于与所述PCB板上定位孔卡插配合的第一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前模和与所述第二前模配合的第二后模,所述第二后模朝向所述第二前模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前模上朝向所述第二凹腔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卡插于所述第二凹腔内,所述第二前模与所述第二凹腔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后模上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后模的运动方向相同且可沿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后模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推杆将所述PCB板封装外壳从所述第二型腔内推出的第二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前模上凸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上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具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前模上的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安装座滑动的滑块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成型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安装孔的成型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过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行位顶针和设于所述第二后模上的第三驱动件,所述行位顶针穿过所述过孔且所述行位顶针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行位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行位顶针摆动以驱动所述滑块滑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先在第一模具中在PCB板的一侧成型第一壳体,再在第二模具中在PCB板的另一侧成型第二壳体,使得在成型第一壳体时,PCB板不至于变形,且在成型第二壳体时,第一壳体能起到支撑作用,也能起到对PCB板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避免PCB板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中PCB板封装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PCB板封装外壳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中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中PCB板和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中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前模和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第一前模和PCB板以及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第一前模、PCB板、第一壳体和第一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中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第二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第二前模、PCB板和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第二前模、PCB板、PCB板封装外壳和第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PCB板封装外壳;111、PCB板;1110、第一定位孔;112、第一壳体;110、第二定位孔;12、第二壳体;120、安装孔;2、第一模具;21、第一前模;201、面板;202、前模板;211、第一定位凸起;212、支撑凸起;213、第一料管;214、第一凸台;215、第一推杆;22、第一后模;203、底板;204、支撑板;205、后模板;3、第二模具;31、第二前模;311、第二定位凸起;312、第二料管;313、第二推杆;314、第二凸台;32、第二后模;33、滑块组件;331、安装座;332、滑块;333、成型凸起;330、过孔;334、行位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发明提供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请参照图1-图4、图5、图10,包括用于在PCB板111一侧成型第一壳体112的第一模具2和用于在PCB板111另一侧成型第二壳体12的第二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2上具有与PCB板111和第一壳体112适配的第一型腔(图中未标),所述第二模具3上具有与所述PCB板111封装外壳适配的第二型腔310。
PCB板封装外壳1包括PCB板111、位于PCB板111一侧的第一壳体112和位于PCB板另一侧的第二壳体112,先在第一模具2中在PCB板111的一侧成型第一壳体112,再在第二模具3中在PCB板111的另一侧成型第二壳体12,将PCB板封装外壳1分两步成型,使得在加工第一壳体112时,PCB板111不至于变形,在加工第二壳体12时,第一壳体112能起到支撑作用,也能起到对PCB板111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避免PCB板111变形。
优选地,请参照图6,所述第一模具2包括第一前模21和与所述第一前模配合的第一后模22,所述第一型腔开设于所述第一后模22上,所述第一后模22朝向所述第一前模21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凹腔(图中未标),所述第一前模21上朝向所述第一凹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214,所述第一凸台214卡插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第一前模21与所述第一凹腔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型腔。第一前模21与第一后模22合模后,围合形成密封的第一型腔。
优选地,请参照图5,所述第一前模21包括面板201和与所述面板201层叠设置的前模板202,所述第一后模22包括底板203、与所述底板203层叠设置的支撑板204和层叠设于所述支撑板204的背离所述底板203的一侧的后模板205,所述前模板202与所述后模板20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腔设于所述后模板205上,所述第一凸台214设于所述前模板202上。
支撑板204用于驱动后模板205远离或靠近前模板202,进料口设于面板201上。
优选地,请参照图9,所述第一前模21上设有一端用于进料、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型腔内的第一料管213。第一料管213的一端暴露在面板201的外表面。
优选地,请参照图9,所述第一后模22上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后模板205的运动方向相同且可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推杆215,所述第一后模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杆215将所述PCB板111和第一壳体112从所述第一型腔内推出的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产品在后模22的粘力大于前模21,所述PCB板111和第一壳体112留在后模22上,第一推杆215的长度方向沿开模或合模的方向设置,且第一推杆215的一端位于第一型腔的腔底,用于将PCB板111和成型的第一壳体112从第一型腔内推出。
优选地,请参照图6,所述第一凸台214上凸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以用于支撑的支撑凸起212,和用于与所述PCB板111上第一定位孔1110卡插配合的第一定位凸起211。
第一定位凸起211起到对PCB板111的定位作用,支撑凸起212将PCB板111顶起,胶漏入PCB板111和前模板202之间的间隔内形成第一壳体112。
优选地,请参照图10、图11,所述第二模具3包括第二前模31和与所述第二前模31配合的第二后模32,所述第二型腔310开设于所述第二后模32上,所述第二后模32朝向所述第二前模31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凹腔(图中未标),所述第二前模31上朝向所述第二凹腔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314,所述第二凸台314卡插于所述第二凹腔内,所述第二前模31与所述第二凹腔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型腔310。第二型腔310用于成型第二壳体12。
优选地,请参照图13,所述第二后模32上设有长度方向与开模或合模的方向相同且可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推杆313,第二后模32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推杆313将所述PCB板封装外壳1从所述第二型腔310内推出的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
优选地,请参照图11,所述第二前模32上凸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112上第二定位孔110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311。
优选地,请参照图11,所述第二模具3还包括设于第二前模32上的滑块组件33,所述滑块组件33包括安装座331、设于所述安装座331上且可相对所述安装座331滑动的滑块332和设于所述安装座331上用于驱动所述滑块332滑动的驱动组件(图中未标),所述滑块332上设有用于成型所述第二壳体12上的安装孔120的成型凸起333。
滑块组件33用于驱动成型凸起333移动,具体地,驱动成型凸起333嵌入第二型腔或退出第二型腔,以在第二壳体12上成型安装孔120。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331上开设有过孔330,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行位顶针334和设于第二后模32上的第三驱动件(图中未标),所述行位顶针334穿过所述过孔330且所述行位顶针334的一端与所述滑块332固定连接,所述行位顶针3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行位顶针334摆动以驱动所述滑块332滑动。
行位顶针334用于驱动滑块332移动,过孔330的口径大于行位顶针334的直径,使得行位顶针334可以摆动,具体地,第三驱动件驱动行位顶针334远离滑块332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型腔310的方向移动,行位顶针334的另一端向靠近第二型腔310的方向移动,以驱动滑块332带动成型凸起333嵌入第二型腔310,反之,带动成型凸起退出第二型腔310。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PCB板一侧成型第一壳体的第一模具和用于在PCB板另一侧成型第二壳体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与PCB板和第一壳体适配的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具上具有与所述PCB板封装外壳适配的第二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前模和与所述第一前模配合的第一后模,所述第一后模朝向所述第一前模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前模上朝向所述第一凹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卡插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第一前模与所述第一凹腔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型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包括面板和与所述面板层叠设置的前模板,所述第一后模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层叠设置的支撑板和层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的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腔设于所述后模板上,所述第一凸台设于所述前模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模上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后模板的运动方向相同且可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后模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杆运动以将所述PCB板和第一壳体从所述第一型腔内推出的第一驱动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上凸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以用于支撑的支撑凸起和用于与所述PCB板上第一定位孔卡插配合的第一定位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前模和与所述第二前模配合的第二后模,所述第二后模朝向所述第二前模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前模上朝向所述第二凹腔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卡插于所述第二凹腔内,所述第二前模与所述第二凹腔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型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模上设有长度方向与开模或合模的方向相同且可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后模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推杆将所述PCB板封装外壳从所述第二型腔内推出的第二驱动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模上凸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上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前模上的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安装座滑动的滑块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成型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安装孔的成型凸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过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行位顶针和设于所述第二后模上的第三驱动件,所述行位顶针穿过所述过孔且所述行位顶针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行位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行位顶针摆动以驱动所述滑块滑动。
CN201921004679.6U 2019-06-28 2019-06-28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Active CN210590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4679.6U CN210590282U (zh) 2019-06-28 2019-06-28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4679.6U CN210590282U (zh) 2019-06-28 2019-06-28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0282U true CN21059028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4679.6U Active CN210590282U (zh) 2019-06-28 2019-06-28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0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32821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 molding ji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ackage molding jig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package molding jig
JPH0484446A (ja) 半導体樹脂封止用金型機構
CN210590282U (zh) 用于成型pcb板封装外壳的模具组件
CN210501164U (zh)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注塑模具
CN111070594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4131833A (zh) 一种全包裹嵌件放置和定位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CN212826481U (zh) 五金塑胶一体件的生产装置
CN214395113U (zh) 一种按摩器注塑外壳的五金嵌件自动嵌装装置
CN212400213U (zh) 一种多向分型模具
CN218226747U (zh) 一种机器人抓手自动锁模机构
CN209971432U (zh) 一种塑胶模小、薄类产品的吸取治具
CN214777940U (zh) 一种内镶式纸载带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16885013U (zh) 行位机构和注塑模具
CN213382627U (zh) 一种车用电子器件框架用塑封模
CN210925975U (zh) 轴向二极管封装模压用防偏心结构及使用其的模压装置
CN217306932U (zh) 一种多pin针的夹取装置
CN108582645B (zh) 一种弹性定位注塑模具
CN216068449U (zh) 模具
JP6803803B2 (ja) 電子部品用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CN219966107U (zh) 折弯模具
CN216400320U (zh) 粉末金属件埋射治具
CN210211127U (zh) 一种塑胶模多零件复杂埋入成型抽屉式互换滑块开模机构
CN217993401U (zh) 一种便于卡扣件脱模的塑模出模结构
CN214725912U (zh) 一种有细长钢杆嵌件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