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1009U - 一种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1009U
CN210581009U CN201921196524.7U CN201921196524U CN210581009U CN 210581009 U CN210581009 U CN 210581009U CN 201921196524 U CN201921196524 U CN 201921196524U CN 210581009 U CN210581009 U CN 210581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ir
suction
in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65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毅
龙太君
杜昊
王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D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D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ALD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65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1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1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1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吸嘴,所述吸嘴包括安装端和吸气端,所述安装端安装到所述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具有出气通道,所述吸嘴具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安装端并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吸气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吸气端并形成吸气口,所述吸气通道为非直通通道,所述非直通通道具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用于对经过的气体的速度进行减缓,从而可降低进入到所述吸气口的气体中的冷凝液的量。本实用新型可保证使用者的抽吸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器一般包括雾化器本体以及安装到雾化器本体一端的吸嘴。吸嘴具有吸气通道与雾化器本体的出气通道连通。现有吸嘴的吸气通道一般为直通的通道,而雾化气体在出气通道内流动时,往往会因为温度降低而出现冷凝液,冷凝液会和雾化气体一起进入到吸气通道,然后在吸气口处被使用者抽吸,雾化气体中由于混合了冷凝液,从而影响了使用者的抽吸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器,可保证使用者的抽吸口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吸嘴,所述吸嘴包括安装端和吸气端,所述安装端安装到所述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具有出气通道,所述吸嘴具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安装端并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吸气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吸气端并形成吸气口,所述吸气通道为非直通通道,所述非直通通道具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用于对经过的气体的速度进行减缓,从而可降低进入到所述吸气口的气体中的冷凝液的量。
进一步地,所述非直通通道包括相互错位的并分别沿雾化器的轴向进行延伸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设置在所述安装端,第一槽道的第一端为吸气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槽道设置在所述吸气端,第二槽道的第一端为吸气通道的出口端,第二槽道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槽道的第二端的一侧且两者相互连通,第二槽道的第二端与第一槽道的第二端之间的连通处形成所述缓冲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道的第二端端部在靠近所述第二槽道的第二端的位置设有阻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本体具有进气通道和雾化腔,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呈平行设置且相互隔开,所述雾化腔的入气口通过第一气路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雾化腔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路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吸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通过一导气件隔开,所述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之间通过形成在所述导气件上的延伸部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和导气件剖切后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或三角形,从而可增大经过所述第一气路、入气口的气体的速度以及可增大经过所述出气口、第二气路的气体的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腔靠近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和出气通道的入口端,且雾化腔与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之间通过一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件形成在所述隔板的远离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一面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所述隔板的远离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一面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凹槽,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底部并将所述凹槽分隔为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气路,从而第一气路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气路,从而第二气路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的安装端套装到所述雾化器本体的一端,所述雾化器本体的靠近吸嘴的一端和吸嘴的安装端内的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具有密封垫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吸气通道的入口端通过所述密封垫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的安装端的外壁或雾化器本体的靠近所述吸嘴的一端的外壁具有进气口;所述雾化器本体的靠近所述吸嘴的一端端部和外壁形成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吸嘴的安装端的内壁、密封垫之间形成进气气路,所述进气气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进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非直通的吸气通道所形成的缓冲区,可对经过的气体的速度进行减缓,从而可降低进入到吸气口的气体中的冷凝液的量,如此,可保证使用者的抽吸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吸嘴的安装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油杯盖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油杯的第一腔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油杯的第二腔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的上盖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的发热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1和吸嘴10。吸嘴10包括安装端11和吸气端12,安装端11安装到雾化器本体1,优选地,安装端11套装到雾化器本体1的一端,吸气端12供使用者抽吸经雾化器本体1加热雾化后的雾化气体。
参考图2至图4,雾化器本体1具有进气通道24、出气通道25和雾化腔51。进气通道24与出气通道25呈平行设置且相互隔开。雾化腔51具有入气口511和出气口512。入气口511通过第一气路291与进气通道24的出口端连通,出气口512通过第二气路292与出气通道25的入口端连通。
吸嘴10具有吸气通道,吸气通道的入口端位于安装端11并与出气通道25的出口端连通,吸气通道的出口端位于吸气端12并形成吸气口。雾化器本体1的靠近吸嘴10的一端和吸嘴10的安装端11内的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垫60,密封垫60具有密封垫通道63,出气通道25的出口端与吸气通道的入口端通过密封垫通道63连通。
吸嘴10的安装端11的外壁具有进气口15。雾化器本体1的靠近吸嘴10的一端端部和外壁形成有进气槽34,进气槽34与吸嘴10的安装端11的内壁、密封垫60的底部之间形成进气气路,进气气路分别与进气口15、进气通道24的入口端连通。可以理解地,也可以是雾化器本体1的靠近吸嘴10的一端的外壁具有进气口15。
进气口15、进气气路、进气通道24、第一气路291、入气口511、雾化腔51、出气口512、第二气路292、出气通道25、密封垫通道63、吸气通道、吸气口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的气路。图3的箭头展示了气体的流向,空气经进气口15进入到进气气路,再进入到进气通道24,经第一气路291、入气口511后进入到雾化腔51内,和雾化腔51内的雾化气体混合后经出气口512、第二气路292进入到出气通道25,经密封垫通道63后进入到吸气通道,最后在吸气口处被使用者抽吸。
本实施例中,雾化器本体1包括油杯20、油杯盖30、电极组件40和雾化芯50。油杯20具有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结合图8所示),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通过一隔板23隔开。隔板23设置在油杯20的内部,优选地,隔板23与油杯20为一体成型。油杯盖30安装到第一腔室21的开口处,第一腔室21作为油杯20的储油腔用于储存雾化油,在安装油杯盖30之前第一腔室21的开口作为储油腔的注油口。吸嘴10的安装端11套装到油杯盖30,安装端11和油杯盖30之间优选为过盈配合。电极组件40安装到第二腔室22的开口处,雾化芯50安装到隔板23和电极组件40之间。电极组件40用于与电池杆电连接,以给雾化芯50供电以便雾化芯50加热雾化油。油杯盖30和吸嘴10的安装端11内的底部之间设有所述密封垫60。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密封垫60的顶部形成有凸台62,吸嘴10的安装端11内的底部具有安装凹位16,凸台62与安装凹位16配合。密封垫60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柱61,油杯盖30的顶部设有连接孔33,连接柱61安装到连接孔33。密封垫60设置的凸台62和连接柱61,可实现密封垫60和吸嘴10、密封垫60和油杯盖30之间的紧密连接,装配较简单。
油杯盖30设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呈平行设置且相互隔开。油杯盖30的外壁和顶部形成有所述进气槽34。进气气路的一端与进气口15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通道31的第一端连通。优选地,吸嘴10的安装端11的靠近油杯盖30的一端外壁具有凹口,该凹口形成所述进气口15。
在一个替换方案中,也可在油杯盖30的外壁上设置所述进气口15。
密封垫60的密封垫通道6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通道32的第一端、吸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
结合图7所示,隔板23的靠近第一腔室21的一面安装有与第一通道31对应的第一气管24a以及与第二通道32对应的第二气管25a,第一气管24a的远离隔板23的一端安装到第一通道31的第二端,第二气管25a的远离隔板23的一端安装到第二通道32的第二端。第一通道31和第一气管24a形成雾化器本体1的所述进气通道24,第一通道31的第一端为进气通道24的入口端,第一气管24a的靠近隔板23的一端为进气通道24的出口端。第二通道32和第二气管25a形成雾化器本体1的所述出气通道25,第二通道32的第二端为出气通道25的出口端,第二气管25a的靠近隔板23的一端为出气通道25的入口端。如此,进气通道24的入口端与进气气路连通,出气通道25的出口端与密封垫通道63连通。通过在油杯20的第一腔室21内设置第一气管24a、第二气管25a的结构来形成油杯20的两个气道,可简化油杯20的结构,并且第一气管24a和第二气管25a的装配也较简单,第一气管24a和第二气管25a也易于制造。
优选地,隔板23的靠近第一腔室21的一面形成有平台26,平台2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气管24a和第二气管25a。
进一步,平台26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261,第一气管24a和第二气管25a分别安装到两个安装孔261,安装方便,在实际安装时,将第一气管24a和第二气管25a分别铆接到对应的安装孔261即可。优选地,平台26的形状为“8”字形。
隔板23的位于第一气管24a和第二气管25a的两侧分别具有两个进油口231,进油口231分别与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连通。
结合图8所示,隔板23的靠近第二腔室22的一面(即远离进气通道24和出气通道25的一面)设有与进气通道24的出口端连通的第一通孔27、与出气通道25的入口端连通的第二通孔28、连通第一通孔27和第二通孔28的凹槽以及位于第一通孔27和第二通孔28之间的导气件29。导气件29将雾化腔51的入气口511、出气口512隔开。导气件29的底部形成延伸部293,延伸部293延伸至凹槽的底部并将凹槽分隔为与第一通孔27连通的第一部分291a以及与第二通孔28连通的第二部分292a。第一部分291a形成所述第一气路291,第二部分292a形成所述第二气路292,从而第一气路291和第二气路292通过延伸部293隔开。第一气路291通过第一通孔27与进气通道24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气路292通过第二通孔28与出气通道25的入口端连通。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雾化芯50包括软胶上盖52、软胶下盖53和陶瓷发热体54。上盖52和下盖53对接并围合形成一安装腔,发热体54安装到安装腔内。上盖52、下盖53与油杯20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上盖52抵接到隔板23。上盖52的两侧分别具有两个导油槽524,两个导油槽524分别与两个进油口231连通,并暴露出发热体54的两侧,从而储油腔内的雾化油可经两个进油口231进入到对应的导油槽524内,再进入到发热体54,通过发热体54对雾化油进行加热雾化。
上盖52的靠近隔板23的一端设有卡件523,隔板23的靠近第二腔室22的一面具有卡孔232(见图8),卡件523与卡孔232配合,结构紧凑,可实现上盖52和隔板23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卡件523为四个,每个导油槽524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卡件523,卡孔232也为四个,每个进油口231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卡孔232。
上盖52的靠近隔板23的一端具有通孔522,发热体54具有与通孔522连通的凹孔541,凹孔541的直径小于通孔522的直径。通孔522和凹孔541形成所述雾化腔51,从而雾化腔51靠近进气通道24的出口端和出气通道25的入口端,即雾化腔51位于进气通道24和出气通道25的下方。雾化腔51通过隔板23与进气通道24、出气通道25隔开。导气件29嵌设到雾化腔51的开口处并将雾化腔51的开口分隔为所述入气口511和所述出气口512,从而入气口511和出气口512通过导气件29隔开。入气口511与第一部分291a即第一气路291连通,出气口512与第二部分292a即第二气路292连通。使用者在吸嘴10的吸气端12抽吸时,空气从进气口15、进气气路进入到进气通道24,再经第一通孔27、第一气路291、入气口511进入到雾化腔51内,并和经发热体54加热雾化后的雾化气体在雾化腔51内混合后从出气口512、第二气路292、第二通孔28进入到出气通道25,再经密封垫60的密封垫通道63进入到吸嘴10的吸气通道,最终在吸气口处被使用者抽吸。
优选地,延伸部293和导气件29剖切后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从而延伸部293和导气件29的靠近第一气路291和入气口511、第二气路292和出气口512的侧面均为倾斜面,当气体进入到第一气路291、入气口511时,由于倾斜面的存在,可减小对气体产生的阻力,增大了经过第一气路291、入气口511的气体的速度,使得气体能够快速通过第一气路291且在此处不容易冷凝而形成冷凝液或者在此处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类似地,当气体进入到出气口512、第二气路292时,由于倾斜面的存在,可减小对气体产生的阻力,增大了经过出气口512、第二气路292的气体的速度,使得气体在此处不容易冷凝而形成冷凝液或在此处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并且气体在经过第一气路291、入气口511、出气口512、第二气路292时可分别形成高压,可及时带走雾化腔51内的雾化后的气体,减少冷凝液的聚积,可保证抽吸口感,不会危害健康,并可降低冷凝液堵塞气路的风险。可以理解地,延伸部292和导气件29剖切后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例如为三角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保证延伸部292靠近第一气路291和第二气路292的侧面均为倾斜面即可。
进一步地,进气通道24到雾化腔51内底部的直线距离与出气通道25到雾化腔51内底部的直线距离相等,气体经过雾化腔51内时,发热体54的表面温度不会因为气体流过而产生不均,确保了发热体54表面温度的一致性,保证了雾化效率。
电极组件40包括金属底座41、绝缘环42和电极43。底座41安装到油杯20的第二腔室22的开口处。底座41和油杯20之间优选为过盈配合。电极43安装到底座41内。电极43用于与电池杆的正极连接,底座41用于与电池杆的负极连接。绝缘环42安装到底座41和电极43之间,用于将电极43和底座41隔开以防两者短路。下盖53的靠近电极组件40的一端形成安装件531,安装件531安装到底座41内并环设在电极43的一端的外周。发热体54的第一引脚542(结合图10所示)穿过下盖53和安装件531后与底座41接触,发热体54的第二引脚543(结合图10所示)穿过下盖53和安装件531后与电极43接触,从而电池杆经底座41、电极43可实现给发热体54供电。
参考图3和图5,吸嘴10的吸气通道为非直通通道,非直通通道形成有缓冲区,缓冲区用于对经过的气体的速度进行减缓,从而可降低进入到吸气口的气体中的冷凝液的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非直通通道包括相互错位的并分别沿雾化器的轴向进行延伸的第一槽道13和第二槽道14。第一槽道13设置在安装端11,优选设置在安装端11内的底部,第一槽道13的第一端13a为吸气通道的入口端,通过密封垫60的密封垫通道63与出气通道25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槽道14设置在吸气端12,优选设置在吸气端12的端部,第二槽道14的第一端14a为吸气通道的出口端,第二槽道14的第二端14b位于第一槽道13的第二端13b的一侧且两者相互连通。第二槽道14的第二端与第一槽道13的第二端之间的连通处形成所述缓冲区。雾化气体在出气通道25流动的过程中,温度会有所降低,部分的雾化气体会形成冷凝液,通过将第二槽道14的第二端14b设置在第一槽道13的第二端13b的一侧,当雾化气体从第一槽道13的第二端13b进入到第二槽道14的第二端14b时即经过缓冲区时,雾化气体的速度会得到减缓,从而可降低进入到第二槽道14的冷凝液的量,从而可降低进入到吸气口的气体中的冷凝液的量。未进入到第二槽道14的冷凝液而会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到出气通道25内,如此,可保证使用者在吸气口抽吸时的口感,并可获得较佳的抽吸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槽道13的第二端13b端部在靠近第二槽道14的第二端14b的位置设有阻挡块17。阻挡块17的设置,可进一步减缓雾化气体的速度。
进一步地,第二槽道14的内径沿其第二端14b至第一端14a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该种结构,一方面可减少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降低气体的流速,方便使用者在吸气口处吸气。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吸嘴,所述吸嘴包括安装端和吸气端,所述安装端安装到所述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具有出气通道,所述吸嘴具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安装端并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吸气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吸气端并形成吸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通道为非直通通道,所述非直通通道具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用于对经过的气体的速度进行减缓,从而可降低进入到所述吸气口的气体中的冷凝液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通通道包括相互错位的并分别沿雾化器的轴向进行延伸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设置在所述安装端,第一槽道的第一端为吸气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槽道设置在所述吸气端,第二槽道的第一端为吸气通道的出口端,第二槽道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槽道的第二端的一侧且两者相互连通,第二槽道的第二端与第一槽道的第二端之间的连通处形成所述缓冲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道的第二端端部在靠近所述第二槽道的第二端的位置设有阻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本体具有进气通道和雾化腔,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呈平行设置且相互隔开,所述雾化腔的入气口通过第一气路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雾化腔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路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吸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通过一导气件隔开,所述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之间通过形成在所述导气件上的延伸部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和导气件剖切后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或三角形,从而可增大经过所述第一气路、入气口的气体的速度以及可增大经过所述出气口、第二气路的气体的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靠近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和出气通道的入口端,且雾化腔与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之间通过一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的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件形成在所述隔板的远离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一面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所述隔板的远离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一面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凹槽,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底部并将所述凹槽分隔为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气路,从而第一气路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气路,从而第二气路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安装端套装到所述雾化器本体的一端,所述雾化器本体的靠近吸嘴的一端和吸嘴的安装端内的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具有密封垫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吸气通道的入口端通过所述密封垫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安装端的外壁或雾化器本体的靠近所述吸嘴的一端的外壁具有进气口;所述雾化器本体的靠近所述吸嘴的一端端部和外壁形成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吸嘴的安装端的内壁、密封垫之间形成进气气路,所述进气气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进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
CN201921196524.7U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雾化器 Active CN210581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6524.7U CN210581009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6524.7U CN210581009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1009U true CN21058100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1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6524.7U Active CN210581009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1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71943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JP7250160B2 (ja) 電子タバコ用霧化コア及びアトマイザー
CN109700077B (zh) 具有双气道的电子烟
WO2022188537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5559147B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101193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01193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KR102253454B1 (ko) 무화기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 담배
CN110447970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1258807A1 (zh) 销售前注液的一次性电子雾化设备
CN21011404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0581009U (zh) 一种雾化器
CN111759008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0580992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8185212U (zh) 一种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3169146A1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22257521A1 (zh) 电子雾化器
CN212279873U (zh) 雾化装置以及包含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CN210143839U (zh) 一种油气分离的非直通气道电子烟
CN220000756U (zh) 一种吸嘴组件及电子烟
CN217791489U (zh) 雾化设备
CN220343665U (zh) 一种雾化器及应用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192180U (zh) 一种雾化器及应用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000845U (zh) 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0 the 1st, 2nd,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workshop B, No.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re located in the workshop 4-3 of tongfuyu Industrial Zone, Aiqun Road, Shangw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which is engaged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oli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3rd floor, building 2, Lany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angtou Avenue, factory B, No.2, Gongye 3rd road, Shi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LD Group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0 workshop B, No.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ilic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the 1st, 2nd,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workshop B, No.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re located in the workshop 4-3 of tongfuyu Industrial Zone, Aiqun Road, Shangw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which is engaged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uoline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