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3188U -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3188U
CN210573188U CN201921812097.0U CN201921812097U CN210573188U CN 210573188 U CN210573188 U CN 210573188U CN 201921812097 U CN201921812097 U CN 201921812097U CN 210573188 U CN210573188 U CN 210573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exposure
module
exposure station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20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特
王�华
何增灿
黄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20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3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3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3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包括光源模组和对位模组,还包括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所述第一曝光工位和第二曝光工位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料工位的两侧;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上均设有一工作框模组,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分别与一导向模组连接,以实现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在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之间的相互切换;所述光源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所述对位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上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进行对位曝光和进/出料,或同时进行对位、曝光以及进/出料,大大提高了该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曝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PCB行业对于提升产能需求急剧提高。传统型的全自动曝光机在防焊曝光工序上的产能只能做到每分钟3-3.5片,通常采用的是单面曝光、单框运行的设计;近两年来,一些企业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采用单面曝光、双框运行的设计,产能可以达到每分钟5-6片。即使如此,对于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无法满足当前线路板制造行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提高自动对位曝光的效率和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包括光源模组和对位模组,还包括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所述第一曝光工位和第二曝光工位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料工位的两侧;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上均设有一工作框模组,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分别与一导向模组连接,以实现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在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光源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所述对位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上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上均设有一升降机构,一所述升降机构与一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框模组包括工作框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工作框内,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上,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上的所述升降机构均设置有对位平台,所述对位平台与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和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模组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和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模组包括三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机构,一个所述导向机构连接一个所述工作框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模组为CCD自动对位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所述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料工位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滑轨与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包括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且设置有3个可在三个工位之间切换的工作框模组,使该自动曝光设备可同时进行对位曝光和进/出料,或同时进行对位、曝光以及进/出料,大大提高了该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侧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立体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和图2分别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俯视图和主视图,该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包括光源模组310和对位模组320,其中,所述对位模组320可以为CCD自动对位系统,该自动对位曝光设备还包括第一曝光工位110、第二曝光工位120和进出料工位130,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和第二曝光工位120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料工位130的两侧;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第二曝光工位120和进出料工位130上均设有一工作框模组,三个工作框模组分别为第一工作框模组210、第二工作框模组220和第三工作框模组230,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分别与一导向模组400连接,以实现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在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第二曝光工位120和进出料工位130之间的相互切换;所述光源模组310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120上;所述对位模组320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上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120上。
其中,如图3所示,光源模组310包括依次排列的上玻璃框311、上玻璃312和上菲林313;光源模组310和对位模组320均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当光源模组310和对位模组320均为一个时,光源模组310和对位模组320也可分别连接一导向模组,使光源模组310和对位模组320可在第一曝光工位110和第二曝光工位120之间运动,错开对两个曝光工位上的产品进行对位和曝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产能,所述光源模组31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和所述第二曝光工位120上;所述对位模组32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和所述第二曝光工位120上。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在开始工作前,预设第一工作框模组210、第二工作框模组220和第三工作框模组230分别位于第一曝光工位110、第二曝光工位120和进出料工位130上,在开始工作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在第三工作框模组230上放置待曝光产品,通过导向模组400切换第三工作框模组230和第一工作框模组210的位置,使第三工作框模组230和产品位于第一曝光工位110,通过对位模组320进行对位处理后,通过光源模组310进行曝光处理;此时第一工作框模组210位于进出料工位130,可上料第二个待曝光产品,然后通过导向模组400切换第一工作框模组210和第二工作框模组220的位置,使第一工作框模组210和产品位于第二曝光工位120,通过对位模组320进行对位处理后,通过光源模组310进行曝光处理;第一曝光工位110上的产品处理完成后,第三工作框模组230通过导向模组400切换至进出料工位130进行出料,进出料工位130上的第二工作框模组220带着新上料的第三个待曝光产品通过导向模组400切换至第一曝光工位110进行对位曝光处理;接着重复上述操作。可自由切换的三个工作框模组使该设备可同时进行多个工序,且做到每个工序之间无缝衔接,极大的提高了该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所述第一曝光工位110、第二曝光工位120和进出料工位130上均设有一升降机构,三个升降机构分别为第一升降机构510、第二升降机构520和第三升降机构530,一所述升降机构与一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具体的,第一升降机构510、第二升降机构520和第三升降机构530分别固定在第一曝光工位110、第二曝光工位120和进出料工位130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510和第二升降机构5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对位平台511和第二对位平台521,所述第一对位平台511与位于第一曝光工位110上的工作框模组连接,所述第二对位平台521与位于第二曝光工位120上的工作框模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510和第二升降机构520升降机构也可以与光源模组310连接。
其中,所述工作框模组包括工作框和调节板,如图4所示,第一工作框模组210中,所述调节板211设置在所述工作框212内,并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510连接,在对位曝光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510将调节板211顶起,并根据其上产品的位置,通过对位模组320和第一对位平台511的配合,移动该调节板211,使其上产品与光源模组310完成对位,从而精准曝光。第二曝光工位220中的第二升降机构520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第一曝光工位210中的第一升降机构5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出料工位130上的第三升降机构530与进出料工位130上的工作框模组中的调节板连接,在进出料时,第三升降机构530顶起该调节板,使该调节板便于上料和取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5所示,该自动对位曝光设备还包括进料模组610和出料模组620,所述进料模组610和出料模组620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料工位130的两侧,与进出料工位130配合,实现产品自动上料和出料。具体的,进料模组610、进出料工位130和出料模组620通过一横杆630连接,所述横杆630上设置有用于抓料的抓手(图中未视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导向模组400包括三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机构,三个导向机构分别为第一导向机构410、第二导向机构420和第三导向机构430,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10与第一工作框模组210连接;第二导向机构420与第二工作框模组220连接;第三导向机构430与第三工作框模组230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滑轨与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参考图6,以第二导向机构420为例,第二导向机构420可以由滑轨421和驱动装置422组成,其驱动装置422可以是气缸或电缸,第二工作框模组220与滑轨421连接,具体的,第二工作框模组220中的工作框与滑轨421连接,驱动装置422工作使第二工作框模组220在滑轨421上做水平方向运动,第二工作框模组220中的调节板在工作框上可在升降机构的作用力下做竖直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包括第一曝光工位110、第二曝光工位120和进出料工位130,且设置有3个可在三个工位之间切换的工作框模组,使该自动曝光设备可同时进行对位曝光和进/出料,或同时进行对位、曝光以及进/出料,大大提高了该自动对位曝光设备的产能。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的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包括光源模组和对位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所述第一曝光工位和第二曝光工位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料工位的两侧;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上均设有一工作框模组,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分别与一导向模组连接,以实现三个所述工作框模组在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光源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所述对位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上或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上均设有一升降机构,一所述升降机构与一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框模组包括工作框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工作框内,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和进出料工位上,所述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上的所述升降机构均设置有对位平台,所述对位平台与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和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模组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曝光工位和所述第二曝光工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组包括三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机构,一个所述导向机构连接一个所述工作框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模组为CCD自动对位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所述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料工位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滑轨与所述工作框模组连接。
CN201921812097.0U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Active CN210573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2097.0U CN210573188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2097.0U CN210573188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3188U true CN21057318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2097.0U Active CN210573188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3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2433B (zh) 一种多工位管材缩口设备
CN109640545B (zh) 电路板组装设备
CN210781580U (zh) 一种自动对位双面曝光设备
CN115241518B (zh) 一种电芯模组堆叠装置
CN210573188U (zh)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CN110647017A (zh) 一种自动对位曝光设备及方法
CN210605358U (zh) 一种三切换曝光用平台
CN209861284U (zh) 铝基板自动打靶机
CN208399643U (zh) Pcba测试装置
CN210181386U (zh) 一种线路板用的全自动高速曝光设备
CN115331889A (zh) 自动分线加工线
CN208044297U (zh) 一种双台面ldi自动连线
CN116698745A (zh) 全自动复测aoi设备
CN108274910B (zh) 一种pcb一次定位实现两次以上印刷的丝印工艺
CN216387740U (zh) 一种升降式光刻机
CN213504742U (zh) 一种插件机送料装置
CN114735437A (zh) 一种基于修正固定pcb电路板定位输送装置
CN217891868U (zh) Pcb电路板金手指贴膜设备
CN210655131U (zh) 一种物料转接装置、一种上料设备、一种出料设备以及一种检测系统
CN208834095U (zh) 用于pcb图形转移的曝光系统及pcb图形转移系统
KR101525923B1 (ko) 인쇄회로기판용 노광장치의 정렬마크 감지장치
CN218241438U (zh) 自动分线加工线
CN216057660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分条单元、分条机
CN216733578U (zh) 一种pcb板自动喷码设备
CN218520586U (zh) 用于摄像头模组加工的剪切机自动上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33, Zhushan Zhenxing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e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33, Zhushan Zhenxing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