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3084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3084U
CN210573084U CN201921356031.5U CN201921356031U CN210573084U CN 210573084 U CN210573084 U CN 210573084U CN 201921356031 U CN201921356031 U CN 201921356031U CN 210573084 U CN210573084 U CN 210573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isplay device
panel
side plat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60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骥
唐志强
潘光翔
贾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60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3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3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3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面板,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从底板向着远离底板方向延伸的侧板,底板与侧板共同围合成用于安装面板的容置槽;所述侧板的顶端往所述容置槽内弯折形成有延伸部,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侧板的延伸部上。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在装配时,只要将面板固定在背板的延伸部上,便可实现面板的快速装配,从而简化了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使得显示装置的装配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背板上形成一段延伸部,增大了背板的截面积,从而增强显示装置的抗弯、抗扭转变形能力,延长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目前对显示产品外观美观性、高画质呈现性的需求,外观纤薄、画质清晰的液晶显示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面板,在背板的底面与面板之间夹持有扩散板和膜片等部件,并且为了使面板稳定地支撑在背板上,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背板的内侧壁一周的塑胶框,以将面板的底部外缘承接在该塑胶框,从而起到稳固面板的作用。
在装配的时候,需要先将塑胶框固定在背板的内侧壁上,然后在塑胶框上打胶以后才能将面板安装在塑胶框上,这样的安装工艺繁琐且复杂,从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零部件较多,从而影响显示装置的装配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面板;
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从所述底板向着远离所述底板方向延伸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围合成用于安装所述面板的容置槽;
所述侧板的顶端往所述容置槽内弯折形成有延伸部,所述面板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板的延伸部上。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向着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弯折部向着所述容置槽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弯折部平行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二弯折部平行于所述底板。
可选地,所述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子侧板,三个所述子侧板围合成具有开口的矩形框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的连接处;
在所述连接处,相邻所述子侧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弯折部,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支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过渡支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侧板上,所述第一部分与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中的一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中的另外一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过渡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板和以及从所述主板往下延伸的副板;
所述副板连粘接在所述子侧板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主板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连接部;
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的第二弯折部分别搭接在所述主体部两端的连接部上,且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顶面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过渡支架还包括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背板的底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副板固定。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主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的顶端往容置槽内弯折形成延伸部,以使在装配时,直接将面板固定在延伸部上,便可实现面板的快速装配,从而简化了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使得显示装置的装配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背板上形成一段延伸部,增大了背板的截面积,从而增强显示装置的抗弯、抗扭转变形能力,延长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I处的第一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II处的第二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5的爆炸图;
图8是图5中过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面板;
200-背板;
210-底板;
211-第一底板;
212-过渡部;
213-第二底板;
220-侧板;
221-左侧板;
222-中侧板;
223-右侧板;
230-延伸部;
231-第一弯折部;
232-第二弯折部;
240-容置槽;
300-过渡支架;
310-第一部分;
320-第二部分;
330-主板;
331-主体部;
332-连接部;
340-副板;
350-支撑板;
400-反射片;
500-扩散板;
600-膜片;
700-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200和面板100,该背板200包括底板210以及从该底板210向着远离底板210的方向延伸的侧板220,该底板210与侧板220共同围合成用于安装面板100的容置槽240。同时,在侧板220的顶端往容置槽240内弯折形成有延伸部230,面板100固定在延伸部230上。本实施例中,该延伸部230起到承载该面板100的作用,保证该面板100在垂直于底板210的方向上的稳固性。
其中,该延伸部230、侧板220以及底板210一体成型为背板200。在具体装配该显示装置时,只需将面板230固定在延伸部230上,即可完成面板100的快速装配,也确保该面板100的稳定性。在一些示例中,可将面板100粘接在延伸部230上。具体可在延伸部230上打上粘胶,然后将面板100粘接在延伸部230上,从而将面板100稳定地装配在背板200上。
本实施例通过该面板100通过双面胶等粘结剂粘接在延伸部230上,以保证该面板100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通过将面板100粘接在延伸部230上,在保证面板100与延伸部230稳定连接的同时,简化了连接方式,并缩小了竖直方向上的厚度。
本实施例的背板200的上述结构设置,减少了显示装置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使得显示装置的装配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节约了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另外,背板200的侧板220上延伸出一段延伸部230,增大了该背板200的截面积,从而增强了显示装置的抗弯折、抗扭转变形能力,进而延长了该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延伸部230可以包括第一弯折部231和第二弯折部232。其中,第一弯折部231向着底板210方向延伸,第二弯折部232向着容置槽240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以使第一弯折部231与侧板220相对设置,第二弯折部232与底板210相对设置。具体装配面板100时,可以将面板100粘接在第二弯折部232上,即该第二弯折部232起到承载面板100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弯折部231是侧板220的顶端往底板210的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二弯折部232是第一弯折部231的末端继续往容置槽240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形成的。也即是说,该第一弯折部231和第二弯折部232是侧板220经两次弯折而成。
实际应用中,侧板220的顶端一般是暴露在外部的,因此,为了保证整个显示装置的外表面呈现平滑的效果,可以将侧板220的顶端往底板210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31,该第一弯折部231与侧板220之间形成的弯折面为曲面,从而保证侧板220的顶部呈光滑面,进而避免显示装置与外部环境发生磕碰而对外部环境甚至显示装置造成损坏。
在此基础上,继续将第一弯折部231往背离侧板220的方向即往容置槽240的中心轴线方向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232,以承载面板100。该设置方式不仅减少了显示装置的零部件,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该背板200的制作效率,同时也增强了背板200的整体机械强度。
为了节约第一弯折部231与第二弯折部232在容置槽240内的占用空间,本实施例的第一弯折部231平行于侧板220设置,以减小该第一弯折部231在水平方向上的占用空间;第二弯折部232平行于底板210设置,以节约该第二弯折部232在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为设置在容置槽240内的显示装置中的部件节约装配空间。另外,第二弯折部232平行于底板210设置,还能够保证该第二弯折部232对面板100的稳定支撑。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该延伸部230还可以是将侧板220的顶端仅朝向容置槽240的中心轴线方向弯折一次形成的弯折部,该弯折部与底板210相对设置。在其他示例中,该延伸部230还可以是直接在侧板220的内壁上延伸出的一段凸出部,此处不对该延伸部230的成型方式进行限制。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背板200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子侧板。具体是在背板200的底板210的依次连接的三个边上向着背离该底板210的方向延伸有三个子侧板,三个子侧板围合成具有开口的矩形框状结构,以使面板100上具有电路接口的一侧从该开口延伸与容置槽240。
为方便解释说明,本实施例将图3中从左到右三个连续的子侧板依次命名为左侧板221、中侧板222和右侧板223。
为了保证面板100的三个边均能够稳定地支撑在背板200上,本实施例可以在每个侧板220上均形成有延伸部230,也即是说,在左侧板221、中侧板222和右侧板223的顶端均往容置槽240内弯折形成有延伸部230。装配时,将面板100的三个边均对应支撑在三个侧板220上的延伸部230上,即可完成面板100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当然,本实施例仅为可能实现的其中一种示例,并不排除仅在左侧板221、中侧板222和右侧板223中其中任意一个或者两个侧板220上形成延伸部230的示例。
以下具体以延伸部230包括第一弯折部231和第二弯折部232为例进行说明。
图4是图3中II处的第一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子侧板沿长度方向均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231,换句话说,第一弯折部2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每个子侧板的两端,而每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231具有不同的设置方式。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两端沿子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直至相邻的两个子侧板上的两个第二弯折部232接续,以保证三个子侧板沿长度方向上的各个位置均具有该第二弯折部232,从而确保对面板100的支撑效果。
例如,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两端可以分别延伸至中侧板222的左右两端,此时,左侧板221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左端延伸至左侧板221的左端,左侧板221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右端延伸至与中侧板222的第二弯折部232接续,同样地,右侧板223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右端延伸至右侧板223的右端,右侧板223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左端延伸至与中侧板222的第二弯折部232接续。其中,三个延伸部的第二弯折部232的接续处可以通过焊接实现连接。
图5是图3中II处的第二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6的A-A剖视图;图7是图5的爆炸图。结合图4和图7所示,在另外一些示例中,相邻的两个子侧板上的两个第二弯折部232并未接续。例如,当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两端分别位于中侧板222的两端时,左侧板221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右端与中侧板22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或者,左侧板221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右端与中侧板22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左端与左侧板221之间也具有一定距离,换句话说,左侧板221上的第二弯折部232与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均未伸至左侧板221与中侧板222的夹角处。
参照图5和图6所示,为保证对面板100的稳定支撑,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可拆卸安装在相邻两个子侧板的连接处的过渡支架300,相邻两个子侧板上的延伸部230之间通过过渡支架300连接。
具体而言,当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两端分别位于中侧板222的两端,且左侧板221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右端与中侧板22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时,可以将该过渡支架300安装在左侧板221上,并将过渡支架300的第一端与左侧板221上第二弯折部232的右端连接,过渡支架300的第二端与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左端连接,从而实现左侧板221和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的连接。
如图5和图7所示,当左侧板221上的第二弯折部232与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均未延伸至左侧板221与中侧板222的夹角处时,可以将该过渡支架300对应设置在左侧板221与中侧板222的夹角处,并使过渡支架300的一部分延伸至左侧板221上,与左侧板221的第二弯折部232接续,使过渡支架300的另一部分延伸至中侧板222上,与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连接,从而实现相邻的两个延伸部的接续。
具体地,参照图7所示,该过渡支架30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310以及垂直于第一部分310的第二部分320。其中,第一部分310与第二部分320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相邻的两个侧板220上,第一部分310与相邻两个侧板220中的一个侧板220上的延伸部230连接,第二部分320与相邻两个侧板220中的另外一个侧板220上的延伸部230连接。例如,当左侧板221上的第二弯折部232与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均未延伸至左侧板221与中侧板222的夹角处时,将过渡支架300的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20之间形成的顶角对应安装在左侧板221与中侧板222之间的夹角内,第一部分310对应安装在左侧板221上,且该第一部分310远离第二部分320的一端与左侧板221上的第二弯折部232连接,第二部分320对应安装在中侧板222上,且该第二部分320远离第一部分310的一端与中侧板222上的第二弯折部232连接,从而保证面板100在左侧板221与中侧板222的夹角位置处的稳固性。
其中,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20之间的夹角设置为直角,以保证该过渡支架300的结构与相邻的两个侧板220之间形成的夹角处的结构相匹配,从而保证该过渡支架300在夹角位置处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相邻两个子侧板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支架300,以使在连接处的相邻两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232之间通过过渡支架300接续,从而降低了相邻两个子侧板的第二弯折部232的对接精度,避免相邻两个子侧板的第二弯折部232直接拼接时出现拼接处高度不一致或者出现拼接缝隙等现象,进而实现了相邻两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232之间的稳定接续,保证对面板100的支撑稳定性。
图8是图5中过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渡支架300具体可以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板330以及从主板330往下延伸的副板340。当该过渡支架300装配在背板200上后,该过渡支架300的主板330与底板210相对设置,副板340与侧板220相对设置,且副板340位于主板330与底板310之间。其中,副板340粘接在侧板220的内壁上,以实现过渡支架300与背板200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过渡支架300的稳固性。
其中,过渡支架300的主板330包括主体部331和位于主体部331两端的连接部332,相邻两个子侧板的延伸部230分别搭接在主板300的连接部332上。当该延伸部230包括第一弯折部231和第二弯折部232时,具体是将相邻两个子侧板的第二弯折部232分别搭接在主板300的连接部332上。
具体地,参照图8所示,该连接部332的表面低于主体部331的表面,以使延伸部230的的第二弯折部232的部分搭接在连接部332上后,能够减少在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避免对设置在延伸部230上的面板110的稳固性造成影响。
另外,为了增强该连接部332的机械强度,该连接部332朝向底板210的表面即连接部332的底面也低于主体部331的底面,从而保证该连接部332的厚度。该连接部332在具体制作时,其厚度可以与主体部331的厚度一致。
进一步地,当延伸部230的第二弯折部232搭接在连接部332上后,第二弯折部232的顶面与主体部331的顶面齐平,以使第二弯折部232与过渡支架300连接后,两者在朝向容置槽240开口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确保面板100的底面与第二弯折部232和过渡支架300的主板331紧密接触。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弯折部232的顶面与主体部331的顶面均为背离底板210的表面。
继续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渡支架300还可以包括支撑板350,支撑板350的两端分别位于主板331与底板210上,以对主板331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该主板331对面板100的承载力,同时,该支撑板350还与副板340连接,以确保副板340的稳定性。
具体设置时,该支撑板35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支撑板350沿主板33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进一步地提高主板331对面板100的支撑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支撑板350的数量此处不作限制,可以是4个、6个或8个等,具体可根据主板331的长度进行调整。
上述示例为延伸部230包括第一弯折部231和第二弯折部232时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实施例的延伸部230仅是将侧板220的顶端仅朝向容置槽240的中心轴线方向弯折一次形成的与底板210相对的弯折部时,该延伸部230的设置方式与上述第二弯折部232的设置方式同理,具体可参照上述关于第二弯折部232的设置方式进行的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为直下式结构。实际应用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反射片400、扩散板500及膜片600。该反射片400、扩散板500及膜片600叠设在面板100与底板210之间,且该反射片400、导光板500及膜片600沿背离底板210的方向依次设置。
具体地,反射片400设置在底板210的表面,扩散板500设置在反射片400背离底板210的表面,膜片600设置在导光板500背离反射片400的表面,且三者均位于面板100的下方。在装配时,反射片400、扩散板500及膜片600均位于背板200的底板210与第二弯折部232之间。
其中,为了提高该扩散板500对光束的集中效果,底板210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部分,其中任意一个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211、过渡部212和第二底板213,第一底板211低于第二底板213,过渡部212为背板200内的容置槽240倾斜的斜面,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外观美感效果。位于底板210上方的反射片400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一底板211、过渡部212和第二底板213上的第一平面部分、斜面部分以及位于两端的第二平面部分,且第一平面部分低于第二平面部分,斜面部分与底板210的过渡部212的倾斜方向一致。
装配时,扩散板500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反射片400的第二平面部分背离第二底板223的表面,扩散板500的中间部分位于反射片400的第一平面部分背离第一底板211的上方。由于底板210的第一底板211低于第二底板213,从而使得设置在第一底板211上方的扩散板500的中间部分与底板210的第一底板211之间形成一定间距,从而有效提高了扩散板500对光束的集中效果,使得显示装置的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得以增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延伸部230的设置缩小了容置槽240的开口尺寸,因此,该延伸部230在水平方向上的设置长度可以在保证反射片400、扩散板500及膜片600等部件能够装配至延伸部230与底板210之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延伸部230包括第一弯折部231和第二弯折部232时,该第二弯折部232的水平方向上的设置长度可以根据反射片400、扩散板500及膜片600的尺寸进行调整。
图9是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部分截面图。该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为侧入式结构,也即是说,上述对直下式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改进也同样适应侧入式结构的显示装置。具体在侧入式结构中,面板100与底板210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叠设有反射片400、导光板700及膜片600。
继续参照图9,具体装配时,位于最上层的膜片600的顶面与第二弯折部232的顶面齐平或者低于该第二弯折部232的顶面,以确保膜片600不会对面板100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造成影响。其中,该膜片600的顶面具体指膜片600背离底板210的表面,同样地,第二弯折部232的顶面指第二弯折部232背离底板210的表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面板;
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从所述底板向着远离所述底板方向延伸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围合成用于安装所述面板的容置槽;
所述侧板的顶端往所述容置槽内弯折形成有延伸部,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侧板的延伸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向着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弯折部向着所述容置槽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平行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二弯折部平行于所述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子侧板,三个所述子侧板围合成具有开口的矩形框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的连接处,
在所述连接处,相邻所述子侧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弯折部,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通过所述过渡支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侧板上,所述第一部分与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中的一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相邻两个所述侧板中的另外一个子侧板上的第二弯折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板以及从所述主板往下延伸的副板;
所述副板粘接在所述子侧板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连接部;
相邻两个所述子侧板的第二弯折部分别搭接在所述主体部两端的连接部上,且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顶面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还包括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主板和所述背板的底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副板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主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CN201921356031.5U 2019-08-20 2019-08-20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573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6031.5U CN210573084U (zh) 2019-08-20 2019-08-20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6031.5U CN210573084U (zh) 2019-08-20 2019-08-20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3084U true CN21057308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1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6031.5U Active CN210573084U (zh) 2019-08-20 2019-08-2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30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2163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012588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2163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012588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US11994759B2 (en) * 2020-07-14 2024-05-28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8647A (zh) 显示装置
CN109031747B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JP5555495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
CN109765716B (zh) 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CN210573084U (zh) 显示装置
US770152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93029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WO2022193670A1 (zh) 背板、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293511U (zh)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电视
US7130005B2 (en) Chassis for a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wherein a main body of the chassi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roughly triangle opening with a thick part thicker than surroundings
CN110850625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7475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434585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EP3905704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113905195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3634046U (zh) 边框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12255959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031746B (zh) 一种双胶框背光模组
CN110703483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66756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210090872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6434595U (zh) 背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44645B (zh) 显示设备
CN214201993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302171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