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7744U - 投光灯 - Google Patents

投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7744U
CN210567744U CN201921222618.7U CN201921222618U CN210567744U CN 210567744 U CN210567744 U CN 210567744U CN 201921222618 U CN201921222618 U CN 201921222618U CN 210567744 U CN210567744 U CN 210567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glue
main body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26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邹小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PL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P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PL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PLC
Priority to CN2019212226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7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7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7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投光灯,该投光灯包括主体块、挡板以及密封块,主体块包括槽体板以及依次连接在槽体板相对两侧边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用于承载盖板,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具有高度差,以在第一承载板上形成第一容胶槽;挡板设置在主体块的相对两端;密封块包括端板和凸块,端板与凸块的一端连接,端板与槽体板抵接配合,凸块朝向盖板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容胶槽,第一容胶槽和第二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盖板,凸块与槽体板的表面间隔,以在凸块上形成第三容胶槽,第三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主体块,第一容胶槽、第二容胶槽与第三容胶槽相互连通。其密封结构新颖,装配便捷,且密封胶不易形变,密封性能更好。

Description

投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投光灯常被应用于户外照明,由于其亮度较高且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又称为聚光灯。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纪念碑、公园和花坛等,经常是在暴晒、雨水、冰雪、风沙等恶劣环境中使用。
由于投光灯的使用环境恶劣,故而投光灯的防水性能成为衡量投光灯好坏的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密封圈或者密封垫进行密封,但是密封结构复杂,且密封圈和密封垫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变形,而影响投光灯的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光灯,以解决投光灯密封结构复杂且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光灯,该投光灯包括:主体块,所述主体块包括槽体板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槽体板相对两侧边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承载盖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具有高度差,以在所述第一承载板上形成第一容胶槽;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块的相对两端;以及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包括端板和凸块,所述端板与所述凸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端板与所述槽体板抵接配合,所述凸块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容胶槽,所述第一容胶槽和所述第二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所述盖板,所述凸块与所述槽体板的表面间隔,以在所述凸块上形成第三容胶槽,所述第三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所述主体块,所述第一容胶槽、所述第二容胶槽与所述第三容胶槽相互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体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承载板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一端的回折板,所述回折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围合形成第一溢胶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端板远离所述凸块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溢胶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槽体板包括主体板和连接在所述主体板相对两侧边的斜板,所述主体块还包括两个背板,两个所述背板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且所述背板位于所述主体板背离所述斜板的一侧,所述背板与所述挡板围合形成电源组件装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投光灯还包括电源和电源盖板,两个所述背板上分别形成有装配槽,围设形成所述装配槽的板材与所述背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装配槽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电源盖板与所述主体块连接,进而封盖所述电源组件装配槽,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电源盖板上,且与所述主体板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两个所述背板上分别形成有装配孔,围设形成所述装配孔的板材与所述背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装配孔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挡板与所述主体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体块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设置在所述斜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的背离所述光源组件装配槽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背板平行间隔设置,以在相邻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和相邻所述背板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末端齐平,且所述散热鳍片的末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散热流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投光灯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槽体板围设形成的光源组件装配槽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基板、多个LED灯以及透镜,所述光源基板与所述槽体板连接,多个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光源基板上,所述透镜罩设在所述LED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位于槽体板相对两侧边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形成第一容胶槽,在位于槽体板相对两端上的密封块上形成第二容胶槽,该第一容胶槽和第二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盖板,在密封块用于与槽体板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第三容胶槽,第三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主体块。故而,可以将主体块、密封块以及盖板密封连接,其密封结构新颖,装配便捷,由于密封胶不易形变,从而密封性能更好。且通过设置第一容胶槽、第二容胶槽以及第三容胶槽相互连通,不仅可以减少密封胶的用量,也可以防止密封胶外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投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投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主体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密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投光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投光灯中的主体块、密封块以及挡板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投光灯隐去部分元件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单元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光灯100,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投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投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投光灯100包括主体块10、挡板20以及密封块30。
如图3所示,图3是图2中的主体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体块10包括槽体板11以及依次连接在槽体板11相对两侧边的第一承载板13和第二承载板15,第二承载板15用于承载盖板40,第一承载板13与第二承载板15具有高度差,以在第一承载板13上形成第一容胶槽132。挡板20设置在主体块10的相对两端。
如图4至图6所示,图4是图2中的密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投光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投光灯中的主体块、密封块以及挡板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密封块30包括端板31和凸块33,端板31与凸块33的一端连接。端板31与槽体板11抵接配合,凸块33朝向盖板40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容胶槽332,第一容胶槽132和第二容胶槽332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盖板40。凸块33与槽体板11的表面间隔,以在凸块33上形成第三容胶槽334,第三容胶槽334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主体块10,第一容胶槽132、第二容胶槽332与第三容胶槽334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位于槽体板11相对两侧边的第一承载板13和第二承载板15上形成第一容胶槽132,在位于槽体板11相对两端上的密封块30上形成第二容胶槽332,该第一容胶槽132和第二容胶槽332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盖板40,在密封块30用于与槽体板11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第三容胶槽334,第三容胶槽334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主体块10。故而,可以将主体块10、密封块30以及盖板40密封连接,其密封结构新颖,装配便捷,由于密封胶不易形变,从而密封性能更好。且通过设置第一容胶槽132、第二容胶槽332以及第三容胶槽334相互连通,不仅可以减少密封胶的用量,也可以防止密封胶外溢。
具体地,请参阅图7所示,图7是图1中的投光灯隐去部分元件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第二承载板15的高度高于第一承载板13的高度,盖板40盖设在第二承载板15上。通过在第一承载板13上形成第一容胶槽132,可以用于容纳更多的密封胶,从而增强盖板40与主体块10的密封性,且增强盖板40与主体块10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6和图7所示,端板31与槽体板11配合的表面与槽体板11的表面抵接,以密封槽体板11的相对两侧,形成光源组件装配槽12。在本实施例中,端板31抵靠在挡板20上,以增强密封块30的稳定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块30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成,以减轻投光灯100的重量,且提升密封胶的粘接性能。挡板20采用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一方面,可以增强投光灯100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投光灯100的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槽体板11包括主体板112和连接在主体板112相对两侧边的斜板114。主体块10还包括两个背板116,两个背板116平行间隔设置在主体板112上,且背板116位于主体板112背离斜板114的一侧,背板116与挡板20围合形成电源组件装配槽1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斜板114的一端与主体板112连接,斜板114的另一端与第一承载板13连接,斜板114相对主体板112倾斜设置。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斜板114与主体板1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便于第一容胶槽132中多余的密封胶自斜板114流入光源组件装配槽12中,防止密封胶外溢,影响美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背板116与主体板112垂直连接,且两个背板116分别设置在主体板112的相对两侧的边沿位置处,以增大电源组件装配槽14的容积。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背板116的排布方向与两个第一承载板13的排布方向相同,即背板116和第一承载板13均位于主体板112的沿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的两侧,以便于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将主体块10一体成型,从而使得主体块10的生产更加便捷,且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两个背板116的排布方向与两个第一承载板13的排布方向还可以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7所示,主体块10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承载板15远离第一承载板13一端的回折板17,回折板17与第二承载板15围合形成第一溢胶槽16。通过在第二承载板15的另外一侧形成第一溢胶槽16,当第一容胶槽132中的密封胶较多时,多余的密封胶可以在盖板40的盖设作用下流入第一溢胶槽16中。
可选地,如图4所示,端板31远离凸块33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溢胶槽18。当第二容胶槽332中的密封胶较多时,多余的密封胶可以在盖板40的盖设作用下流入第二溢胶槽18中。第一溢胶槽16和第二溢胶槽18的设置可以防止密封胶外溢暴露于盖板40的表面,从而简化加工工艺,且也可以使得投光灯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投光灯100还包括电源50和电源盖板60,两个背板116上分别形成有装配槽117,围设形成装配槽117的板材与背板116为一体结构,装配槽117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电源盖板60与主体块10连接,进而封盖电源组件装配槽14,电源50设置在电源盖板60上,且与主体板112间隔。通过将电源50与主体板112间隔设置,可以防止光源组件的热量传递至电源50,从而影响电源5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7所示,自背板116的远离主体板112的一侧的侧壁上凸出设置的板材围设形成装配槽117,装配槽117具有背离主体板112的开口。在电源盖板60与装配槽117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2,在将电源盖板60与背板116连接时,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62后旋入装配槽117内。
进一步地,围设形成装配槽117的板材的长度与背板116的长度相等,便于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加工主体块10。装配槽117还具有沿其挤出方向相对两侧的开口,在挡板20上开设有与开口对应的第二安装孔64(图6中示出)。在将挡板20与主体块10连接时,螺钉穿设伸出第二安装孔64后旋入装配槽117内。
可选地,如图7所示,装配槽117的内侧表面呈波纹形,以增大螺钉与背板116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两个背板116上分别形成有装配孔118,围设形成装配孔118的板材与背板116为一体结构,装配孔118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挡板20与主体块10连接。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自背板116的靠近主体板112的一侧的侧壁上凸出设置的板材围设形成装配孔118,在挡板20与装配孔118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三安装孔66,通过在背板116的远离主体板112的一侧形成装配槽117,在背板116的靠近主体板112的一侧形成装配孔118,可以使得挡板20受力均匀,从而提升连接稳定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装配槽117和装配孔118设置在两个背板116的相对的一侧。可以理解地,在另一实施例中,装配槽117和装配孔118还可以设置在两个背板116的相背的一侧。或者一个设置在相对的一侧,另外一个设置在相背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主体块10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19,多个散热鳍片19设置在斜板114、第一承载板13以及第二承载板15的背离光源组件装配槽12的一侧,且多个散热鳍片19与背板116平行间隔设置,以在相邻散热鳍片19之间和相邻背板116与散热鳍片19之间形成散热流道19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9设置在斜板114、第一承载板13和第二承载板15的背离光源组件装配槽12的一侧,以便于为主体块10散热。通过在相邻散热鳍片19之间和相邻背板116与散热鳍片19之间形成散热流道192,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散热。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挡板20上形成有多个散热孔21,多个散热孔21与散热流道192连通,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可选地,如图3和图7所示,多个散热鳍片19的末端齐平,且散热鳍片19的末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194。弯折部194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强散热鳍片19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散热鳍片19的末端划伤与其接触的物品,再一方面,也可以增大投光灯100放置时与放置平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着地稳定性。
如图2、图5以及图8所示,图8是图2中的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投光灯100还包括光源组件70,光源组件70设置在槽体板11围设形成的光源组件装配槽12内。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70包括光源基板71、多个LED灯73以及透镜75。光源基板71与槽体板11连接,多个LED灯73设置在光源基板71上,透镜75罩设在LED灯73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光源基板71设置在主体板112上,多个LED灯73发出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导至主体板112,以便于为光源基板71散热。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透镜75可以为一个,一个透镜75罩射在所有LED灯73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图9是图8中的单元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透镜75包括多个单元透镜752,多个单元透镜752阵列排布。
具体地,每一单元透镜752包括四个子透镜754,每一子透镜754罩射在一个LED灯73上,四个子透镜754呈矩形阵列排布。在光源基板71上形成有定位孔712和固定孔714,在单元透镜752靠近光源基板71的表面上凸出设置有定位柱756和固定柱758。定位柱756与定位孔712配合,固定柱758与固定孔714配合,以将单元透镜752装配在光源基板71上。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712和固定孔714的圆心位于同于直线上,且定位孔712位于固定孔714的相对两侧。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位于槽体板11相对两侧边的第一承载板13和第二承载板15上形成第一容胶槽132,在位于槽体板11相对两端上的密封块30上形成第二容胶槽332,该第一容胶槽132和第二容胶槽332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盖板40,在密封块30用于与槽体板11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第三容胶槽334,第三容胶槽334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主体块10。故而,可以将主体块10、密封块30以及盖板40密封连接,其密封结构新颖,装配便捷,由于密封胶不易形变,从而密封性能更好。且通过设置第一容胶槽132、第二容胶槽332以及第三容胶槽334相互连通,不仅可以减少密封胶的用量,也可以防止密封胶外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灯包括:
主体块,所述主体块包括槽体板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槽体板相对两侧边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承载盖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具有高度差,以在所述第一承载板上形成第一容胶槽;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块的相对两端;以及
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包括端板和凸块,所述端板与所述凸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端板与所述槽体板抵接配合,所述凸块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容胶槽,所述第一容胶槽和所述第二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所述盖板,所述凸块与所述槽体板的表面间隔,以在所述凸块上形成第三容胶槽,所述第三容胶槽用于接收打胶以密封粘合所述主体块,所述第一容胶槽、所述第二容胶槽与所述第三容胶槽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承载板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一端的回折板,所述回折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围合形成第一溢胶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远离所述凸块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溢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板包括主体板和连接在所述主体板相对两侧边的斜板,所述斜板、所述端板与所述主体板围设形成光源组件装配槽,所述主体块还包括两个背板,两个所述背板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且所述背板位于所述主体板背离所述斜板的一侧,所述背板与所述挡板围合形成电源组件装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灯还包括电源和电源盖板,两个所述背板上分别形成有装配槽,围设形成所述装配槽的板材与所述背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装配槽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电源盖板与所述主体块连接,进而封盖所述电源组件装配槽,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电源盖板上,且与所述主体板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背板上分别形成有装配孔,围设形成所述装配孔的板材与所述背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装配孔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挡板与所述主体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块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设置在所述斜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的背离所述光源组件装配槽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背板平行间隔设置,以在相邻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和相邻所述背板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末端齐平,且所述散热鳍片的末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散热流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灯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槽体板围设形成的光源组件装配槽内;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基板、多个LED灯以及透镜,所述光源基板与所述槽体板连接,多个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光源基板上,所述透镜罩设在所述LED灯上。
CN201921222618.7U 2019-07-29 2019-07-29 投光灯 Active CN210567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618.7U CN210567744U (zh) 2019-07-29 2019-07-29 投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618.7U CN210567744U (zh) 2019-07-29 2019-07-29 投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7744U true CN21056774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7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2618.7U Active CN210567744U (zh) 2019-07-29 2019-07-29 投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7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183A (zh) * 2021-05-12 2021-09-03 凯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183A (zh) * 2021-05-12 2021-09-03 凯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5921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US10641466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lamp
CN101725936A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1220917A (zh) Led路灯
CN21290115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led投光灯
CN201731394U (zh) 一种led射灯
CN210567744U (zh) 投光灯
KR200443110Y1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가로등
CN210123103U (zh) 投光灯及其散热壳体
CN208418317U (zh) 投光灯
CN210123102U (zh) 投光灯
KR101606599B1 (ko) 엘이디 모듈
CN211040873U (zh) 投光灯
CN207990425U (zh) 球场灯及其支架
CN213207411U (zh) 投光灯
CN218864126U (zh) 一种户外防水投光灯
CN211203736U (zh) 投光灯
CN211551325U (zh) 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
CN212319555U (zh) 投光灯
CN211040623U (zh) 投光灯
CN220417265U (zh) 格栅灯
CN211780869U (zh) Led灯用连体透镜及led灯
CN216667487U (zh) 一种针对防水性的户外照明led灯
CN216079410U (zh) 一种聚光led透镜模组
JP3224731U (ja) Led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