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1439U - 一种泛光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泛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1439U
CN208871439U CN201821830378.4U CN201821830378U CN208871439U CN 208871439 U CN208871439 U CN 208871439U CN 201821830378 U CN201821830378 U CN 201821830378U CN 208871439 U CN208871439 U CN 208871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ody
mainboard
heat radiation
light source
radiation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03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远军
康伟
任朝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poise Technology Z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poise Technology Z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poise Technology Z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poise Technology Z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03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1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1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1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泛光灯,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灯罩组件;其中,灯体包括主板及设置在主板上的多个散热导管,散热导管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散热导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主板的中部至主板的相对两端,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灯体的与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与灯罩组件形成容置腔;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并与灯体连接,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散热导管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另外,通过安装投射角度能使灯体上的散热导管自下而上的形成烟囱效应,加快了灯体散热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泛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泛光灯。
背景技术
泛光灯(Floodlight)是一种可以向各方向均匀照射的点光源,它的照射范围可以任意调整,使得每一个需要光亮的角落都有亮度,因此,泛光灯的应用非常广,在很多的公共场所会使用到泛光灯,比如广告牌,公路,铁路隧道,桥涵,广场,建筑等等。
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泛光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泛光灯的中间位置灯珠的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容易造成温度差,形成中心热量堆积的情况,影响中间位置灯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泛光灯,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灯罩组件;其中,
所述灯体包括主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多个散热导管,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导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
所述灯体的与所述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与所述灯罩组件形成容置腔;
所述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所述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
可选地,所述散热导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及顶板;
两个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顶板连接;
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侧板的高度逐渐变低。
可选地,所述顶板上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导热面。
可选地,所述灯体还包括包裹在所述主板背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及所述散热导管外表面上的导热塑胶层;
所述导热塑胶层具有朝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延伸的侧壁,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灯罩组件、所述侧壁及所述主板围合成所述容置腔。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沉头孔;
所述沉头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二孔段的开口朝向所述灯罩组件;
所述导热塑胶层部分伸入所述沉头孔内,形成卡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
所述导热塑胶层的边缘包裹所述台阶结构。
可选地,所述灯罩组件包括面盖、玻璃及密封圈;
所述玻璃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之间,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面盖向所述玻璃施加挤压力,以便将所述玻璃固定在所述灯体上;
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面盖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时,向所述密封圈施加挤压力。
可选地,还包括:反光罩;
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过线孔处设置有防水接头或带有护线圈的压板;
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穿过所述防水接头或所述带有护线圈的压板向外伸出。
可选地,还包括:支架;
所述灯体上设有连接部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散热导管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另外,通过安装投射角度能使灯体上的散热导管自下而上的形成烟囱效应,加快了灯体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灯体;11:主板;12:散热导管;121:侧板;122:顶板;123:导热面;13:导热塑胶层;131:侧壁;132:卡接结构;14:沉头孔;141:第一孔段;142:第二孔段;15:台阶结构;20:光源组件;21:电源线;22:防水接头;30:灯罩组件;31:面盖;32:玻璃;33:密封圈;40:反光罩;50:支架;51:防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括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本文中的“上”、“下”、“左”、“右”等描述是根据附图中的方向而定,不代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方向。
发明人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泛光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泛光灯的中间位置灯珠的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容易造成温度差,形成中心热量堆积的情况,影响中间位置灯珠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包括:灯体10、光源组件20以及灯罩组件30。
其中,灯体10包括主板11及设置在主板11上的多个散热导管12,散热导管12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散热导管12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主板11的中部至主板11的相对两端,散热导管12的高度逐渐变低。灯体10的与散热导管12相背的一面与灯罩组件30形成容置腔。光源组件20设在容置腔内,并与灯体10连接,光源组件20的电源线21透过灯体10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多个散热导管12的形状为自主板11的中部至主板11的相对两端,散热导管12的高度逐渐变低,位于主板11中间位置的散热导管12的表面结较大,通风面积也较大,可较大程度地进行散热,通过此种设计的散热导管12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另外,通过安装投射角度能使灯体10上的散热导管12自下而上的形成烟囱效应,加快了灯体10散热速度。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泛光灯做进一步地详细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灯体10可采用铝材料通过挤压工艺制成,为一体成型结构。主板11的背向散热导管12的一面为平面结构,光源组件20贴合在主板11的背向散热导管12的一面上,其中,光源组件20与主板11的贴合处涂有导热硅脂,实现高功率散热。举例来说,光源组件20包括多个LED光源,多个LED光源按照预设排布规律排布,包括但不限于按照方形阵列排布。具体地,光源组件20包括PCB板,多个LED光源排布在PCB板上,PCB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灯体10的主板11上,光源组件20的电源线21焊接在PCB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导管12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参见图3,散热导管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21及顶板122。两个侧板121的一端与主板1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顶板122连接。自主板11的中部至主板11的相对两端,侧板121的高度逐渐变低。这样使得越靠近主板11的中心位置,散热导管12的通风面积越大,也就是,散热导管12开口形状为主板11中间位置的导管开口最大,开口依次朝两侧逐渐减小,开口大的散热导管12内的热空气流速快,开口小的散热导管12内的热空气流速慢,此种散热导管12的开口设计有利于解决灯珠中心位置的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的灯珠温度差的问题。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需的安装投射角度能使灯体10上的散热导管12自下而上的形成烟囱效应,加快了灯体10散热速度。
为进一步使得散热导管12外部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顶板122上与侧板12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导热面123。空气流通时,弧形导热面123可减小散热导管12对空气的阻碍,使得散热导管12外部的空气能够顺畅流通,以便提高灯体10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灯体10还包括包裹在主板11背向灯罩组件30的一面及散热导管12外表面上的导热塑胶层13。导热塑胶层13具有朝向灯罩组件30的一面延伸的侧壁131,灯罩组件30与侧壁131连接,灯罩组件30、侧壁131及主板11围合成容置腔。
通过导热塑胶层13可实现利用不同材料的散热特点从而达到缩小灯体10体积,减轻灯体10重量,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举例来说,光源组件20紧贴主板11设置,主板11通过铝材料制成,利用铝材传导快速的物理特性将光源组件20的热量快速均匀地传递到灯体10的导热塑胶层13上,再利用导热塑胶层13辐射快速的特点加快散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在灯体10挤压成型后,将灯体10放进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从而形成灯体10表面的导热塑胶层13。导热塑胶层13通过侧壁131与灯罩组件30及主板11围合成用于安装光源组件20的容置腔。灯罩组件30与导热塑胶层13的侧壁131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为卡接,例如,侧壁131上设置有卡槽,灯罩组件30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伸入卡槽内实现灯罩组件30与导热塑胶层13的侧壁131的卡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6和图7,为防止泛光灯在点亮的过程中由于热量的上升而致使导热塑胶层13从主板11及散热导管12上脱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主板11上设置有多个沉头孔14。沉头孔14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141及第二孔段142,第一孔段141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142的直径,第二孔段142的开口朝向灯罩组件30。导热塑胶层13部分伸入沉头孔14内,形成卡接结构132。卡接结构132使得导热塑胶层13与主板11连接方式多样化,导热塑胶与主板11之间除了通过导热塑胶本身的粘性连接,还通过卡接结构132实现卡接,即便是导热塑胶由于热量的上升而致使导热塑胶层13从主板11及散热导管12上分离,但是通过卡接结构132也可防止导热塑胶层13从主板11及散热导管12上脱落。
进一步地,为防止导热塑胶从主板11上脱离,参见图2和图8,主板11的位于散热导管12的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15。导热塑胶层13的边缘包裹台阶结构15。通过台阶结构15可使得导热塑胶与主板11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防止导热塑胶层13从主板11及散热导管12上脱落。
进行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灯罩组件30包括面盖31、玻璃32及密封圈33。玻璃32设置在面盖31与灯体10之间,面盖31与灯体10连接,面盖31向玻璃32施加挤压力,以便将玻璃32固定在灯体10上。灯体10朝向面盖31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33,面盖31与灯体10连接时,向密封圈33施加挤压力。一种可实现方式是,面盖31与灯体10通过卡扣或者螺丝连接并将玻璃32挤压固定在灯体10上。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玻璃32与灯体10之间设置有粘贴层,玻璃32通过粘贴层与灯体10连接。面盖31与灯体10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丝进行固定,面盖31与灯体10形成夹持结构,玻璃32设置与面盖31与灯体10之间,玻璃32通过夹持结构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玻璃32可选透明钢化玻璃32。进一步地,为保证玻璃32和面盖31之间的密封性,玻璃32与面盖31之间通过放置密封胶条或打胶进行密封。通过密封圈33进一步保证灯体10和面盖31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为增加泛光灯的照明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泛光灯还包括:反光罩40。反光罩40设置在光源组件20的外周。光源组件20发出的灯光经过反光罩40进行反光后,再通过灯罩组件30发射出去,增强灯具的照明效果。反光罩40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采用整体塑胶或者整体金属成型,保证反光的效果以及外观的美观性。反光罩40与灯体10的连接方式可为多种,例如,反光罩40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灯体10上。或者反光罩40与灯体10之间卡合连接。卡合连接时,反光罩40与灯体10可通过卡合结构连接,或者,反光罩40具有弹性,反光罩40的长度尺寸略大于容置腔的长度尺寸,通过反光罩40的弹性作用使得反光罩40与灯体10之间呈过盈配合状态,使得反光罩40卡合连接在容置腔内。或者反光罩40通过灯罩组件30挤压在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为保证灯体10上的过线孔的防水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过线孔处设置有防水接头22或带有护线圈的压板。光源组件20的电源线21穿过防水接头22或带有护线圈的压板向外伸出。举例来说,过线孔处设置有防水接头22,光源组件20的电源线21依次过线孔及防水接头22,防水接头22将电源线21固定在灯体10上的同时,对出线孔进行密封。再如,过线孔处设置有带有护线圈的压板,光源组件20的电源线21依次穿过过线孔、护线圈及压板,其中,护线圈位于压板与灯体10之间,压板将电源线21固定在灯体10上的同时,对护线圈进行挤压,以便护线圈对出线孔进行密封。护线圈包括但不限于为硅胶圈。
继续参见图1,泛光灯还包括:支架50。支架50用于实现泛光灯的安装及角度调节。灯体10上设有连接部件,支架50与连接部件相连接,其中,支架50与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51。防滑结构51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防滑结构51为齿垫或弹垫,齿垫或弹垫设置在支架50与连接部之间。例如,螺栓穿过支架50、齿垫、平垫以及连接部实现支架50与灯体10的固定,螺栓在进行紧固的过程中,逐渐压缩齿垫,齿垫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咬合住灯体10及支架50,螺栓对支架50和灯体10施加作用力,使得支架50与灯体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支架50与连接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梅花状凸起。举例来说,支架50与灯体10的接触面上冲压成梅花状凸起,可增加支架50与灯体10的摩擦力,保证灯体10与支架50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可以省去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外齿垫圈,安装更便捷。需要说明的是,梅花状凸起还可以通过锯齿状凸起、波浪状凸起等其他形状的凸起所代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可选地,连接部件设置在灯体10的相对的两侧上。支架50通过螺栓与连接部件连接。通过调整支架50对泛光灯的支撑角度,实现灯具的安装角度调节,增加泛光灯固定安装后的可靠性,提高拆卸和组装的效率,从而减少灯具的生产成本。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泛光灯的如何制作进行介绍。
一种可实现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1:将灯体10挤压成型,并按照预设长度截取出灯体10。灯体10可采用铝材料通过挤压工艺制成,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通过锯床截成所需长度的灯体。
S102:将光源组件20设置在灯体10的与散热导管12相背的一面,光源组件20的电源线21透过灯体10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光源组件20可通过螺钉固定且贴合在主板11的背向散热导管12的一面上,其中,光源组件20与主板11的贴合处涂有导热硅脂,实现高功率散热。
S103:灯罩组件30与灯体10的与散热导管12相背的一面连接,并形成容置腔,光源组件20设在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对于S101来说,在将灯体10挤压成型之后,还包括:将灯体10放进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以便主板11背向灯罩组件30的一面及散热导管12外表面上的通过导热塑胶层13进行包覆。
进一步地,为防止泛光灯在点亮的过程中由于热量的上升而致使导热塑胶层13从主板11及散热导管12上脱落,将灯体10放进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之前,还包括:在主板11上设置多个沉头孔14,其中,沉头孔14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141及第二孔段142,第一孔段141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142的直径,第二孔段142的开口朝向灯罩组件30,以便导热塑胶层13部分伸入沉头孔14内,形成卡接结构132。沉头孔14可通过铣床铣出,再铣出沉头孔14的同时,还可用铣床铣出台阶结构15和过线孔的避空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多个散热导管的形状为自主板的中部至主板的相对两端,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位于主板中间位置的散热导管的表面结较大,通风面积也较大,可较大程度地进行散热,通过此种设计的散热导管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另外,通过安装投射角度能使灯体上的散热导管自下而上的形成烟囱效应,加快了灯体散热速度。
2、通过导热塑胶层可实现利用不同材料的散热特点从而达到缩小灯体体积,减轻灯体重量,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
3、通过沉头孔及导热塑胶层形成的卡接结构,可使得导热塑胶层与主板连接方式多样化,导热塑胶与主板之间除了通过导热塑胶本身的粘性连接,还通过卡接结构实现卡接可防止导热塑胶层从主板及散热导管上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泛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灯罩组件;其中,
所述灯体包括主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多个散热导管,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导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
所述灯体的与所述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与所述灯罩组件形成容置腔;
所述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所述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及顶板;
两个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顶板连接;
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侧板的高度逐渐变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导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还包括包裹在所述主板背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及所述散热导管外表面上的导热塑胶层;
所述导热塑胶层具有朝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延伸的侧壁,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灯罩组件、所述侧壁及所述主板围合成所述容置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沉头孔;
所述沉头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二孔段的开口朝向所述灯罩组件;
所述导热塑胶层部分伸入所述沉头孔内,形成卡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
所述导热塑胶层的边缘包裹所述台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组件包括面盖、玻璃及密封圈;
所述玻璃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之间,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面盖向所述玻璃施加挤压力,以便将所述玻璃固定在所述灯体上;
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面盖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时,向所述密封圈施加挤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罩;
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处设置有防水接头或带有护线圈的压板;
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穿过所述防水接头或所述带有护线圈的压板向外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
所述灯体上设有连接部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
CN201821830378.4U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泛光灯 Active CN208871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0378.4U CN208871439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泛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0378.4U CN208871439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泛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1439U true CN208871439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7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0378.4U Active CN208871439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泛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1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0627A (zh) * 2018-11-07 2019-02-15 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0627A (zh) * 2018-11-07 2019-02-15 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33361C2 (ru)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й светодиодной лампочки, светодиодная лампочка, имею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ю стопорного кольца, и светодиодная лампа
RU2632471C2 (ru)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й светодиодной лампочки, светодиодная лампочка, имеющая тип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топорного кольца с фланцем, и лампа
WO2014015657A1 (zh) 互换性和通用性强的led灯泡构成方法及法兰式支架led灯泡及led灯具
CN103185225A (zh) 一种反射式led照明灯结构及照明装置
CN208871439U (zh) 一种泛光灯
CN208871438U (zh) 一种泛光灯
CN109340627A (zh) 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
CN211083773U (zh) 一种led投光灯
CN207073708U (zh) 光源模组、漫反射发光装置以及灯具
CN207298579U (zh) 一种泛光灯
CN207555222U (zh) 一种led光组件
WO2010022625A1 (zh) Led灯模块及装配有该模块的led路灯
CN208457700U (zh) 一种泛光灯
CN207555503U (zh) 一种防尘汽车灯罩
CN205991347U (zh) 一种可变化散热器体积的led光纤光源器
CN216248512U (zh) 一种卡扣式透镜模组
CN208951802U (zh) 一种新型投光灯
CN208967608U (zh) 一种灯具
CN208595474U (zh) 一种蜂巢式灯具
WO2012033304A2 (ko) 엘이디 조명등용 피라미드적층방열판 및 이를 장착한 엘이디조명등
CN211780279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灯管
CN209068286U (zh) 一种线条灯
CN218379031U (zh) 可调节光强度的led光源
CN202708817U (zh) 一种led射灯
CN218237351U (zh) 一种高度集成式led改造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