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4829U -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4829U
CN210564829U CN201921406654.9U CN201921406654U CN210564829U CN 210564829 U CN210564829 U CN 210564829U CN 201921406654 U CN201921406654 U CN 201921406654U CN 210564829 U CN210564829 U CN 210564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air inlet
section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66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勇
赖继平
陈佳志
麦裕良
杨宗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And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And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And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214066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4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4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4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包括设有进气面和出气面的装置本体,进气面的纵向截面轮廓呈凹凸状,装置本体设置有若干个连通进气面与出气面的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通过气固摩擦提高空气进入汽车燃烧室的速度,从而增强活化空气与燃油的有效混合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的功能是由燃油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掺混燃烧提供的。然而,由于燃油的燃烧不完全,不仅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而且造成尾气排放超标,严重污染环境。
随着能源危机和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峻,相关环保法规也日益收严,自2020年7月1日起,《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1016)将代替《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 18352.5-1013),要求THC和NMHC分别下降50%,NOX排放下降42%,并需加测颗粒物排放数量。
目前,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燃油品质、改善发动机性能、安装汽车尾气后处理装置(如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以及安装空气活化器。但是汽车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先污染后治理,效果有限,很难完全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而空气活化前处理装置虽然可以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存在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通过气固摩擦提高空气进入汽车燃烧室的速度,从而增强活化空气与燃油的有效混合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包括设有进气面和出气面的装置本体,所述进气面的纵向截面轮廓呈凹凸状,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若干个连通所述进气面与出气面的通气孔。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进气面的纵向截面轮廓呈波浪型,所述通气孔为波峰气孔和/或波谷气孔,所述波峰气孔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峰,所述波谷气孔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谷。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波峰气孔与波谷气孔均包括相连的进气段以及出气段,所述进气段靠近于所述进气面一侧,所述进气段的截面形状呈朝所述进气面逐渐扩大且夹角为8-45度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出气段呈等径孔状。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进气面端面的直径为5-8mm,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出气面端面的直径为2-4mm。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波峰气孔的进气段的截面夹角为12-16度,所述波谷气孔的进气段的截面夹角为18-22度。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波峰气孔的出气段与波谷气孔的出气段直径相同。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波峰气孔等距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峰,所述波谷气孔等距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谷,所述波峰气孔与所述波谷气孔呈等距错开排列。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进气面的波谷与所述进气面的波峰间距为6-10mm。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进气面与所述出气面相对设置,所述进气面的波谷至所述出气面的距离为5-9mm,所述进气面的波峰至所述出气面的距离为9-13mm。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装置本体呈长方体,长度为120-160mm,宽度为80-120mm。
上述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装置本体的材质为橡胶复合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将装置本体安装于汽车空气进气管与发动机燃烧室之间,使进气面朝向进气管,出气面朝向发动机燃烧室,空气经进气管到达进气面时,由于进气面呈波浪状而凹凸不平,使得空气与进气面接触而引起空气扰动并与进气面充分接触、碰撞以及摩擦,气体通过去装置本体进行碰撞而产生摩擦,通过摩擦产生电荷,使得气体在碰撞摩擦装置本体的同时产生电荷而对空气进行活化,因此通过气固摩擦实现电荷传递作用而使空气得到活化,活化后的空气通过波峰气孔以及波谷气孔流动至出气面进入燃烧室,实现活化空气与燃油的充分混合燃烧,相比传统的空气直接进入燃烧室可实现更充分的混合燃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装置本体,2-进气面,3-出气面,4-通气孔,5-波峰气孔,6-波谷气孔,7-波峰,8-波谷,9-进气段,10-出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包括设有进气面2与出气面3的装置本体1,进气面2的纵向截面呈凹凸状,装置本体1设置有若干个连通进气面2与出气面3的通气孔4。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将装置本体1安装于汽车空气进气管与发动机燃烧室之间,使进气面2朝向进气管,出气面3朝向发动机燃烧室,空气经进气管到达进气面2时,由于进气面2呈凹凸状而凹凸不平,使得空气与进气面2接触而引起空气扰动并与进气面2充分接触、碰撞以及摩擦,气体通过去装置本体1进行碰撞而产生摩擦,通过摩擦产生电荷,使得气体在碰撞摩擦装置本体1的同时产生电荷而对空气进行活化,因此通过气固摩擦实现电荷传递作用而使空气得到活化,活化后的空气通过波峰气孔5以及波谷气孔6流动至出气面3进入燃烧室,实现活化空气与燃油的充分混合燃烧,相比传统的空气直接进入燃烧室可实现更充分的混合燃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进气面2的纵向截面轮廓呈波浪型,通气孔4为波峰气孔5和/或波谷气孔6,波峰气孔5设置于进气面2的波峰7,波谷气孔6设置于进气面2的波谷8,通过设置呈波浪型的进气面2,使得空气更好的与装置本体1进行碰撞,并通过在波峰以及波谷设置通气孔,使得空气能够更充分的与装置本体1碰撞后由进气面2流至出气面3。附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气体在装置本体1中通气孔4的流动方向。
波峰气孔5与或波谷气孔6均包括相连的进气段9以及出气段10,进气段9靠近于进气面2一侧,进气段9的截面形状呈朝进气面2逐渐扩大的喇叭状结构,进气段9的截面夹角为8-45度,出起端10呈等径孔状;空气通过进气段9流动至出气段10输送至燃烧室,通过设置呈喇叭状的出气段10,使得空气在出气段10流动时形成涡流,进一步与装置本体1的材料进行强烈碰撞摩擦,电荷传递作用而进一步活化,并高速从出气面3出口进入燃烧室,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通气孔4位于进气面2端面的直径为5-8mm,通气孔4位于出气面3端面的直径为2-4mm;优选的,通气孔4于进气面2端面的直径为7mm,通气孔4于出气面3端面的直径为3mm,使得空气充分的在通气孔4内流动以及与装置本体1发生接触碰撞。
波峰气孔5的进气段9的截面夹角为12-16度,波谷气孔6的进气段9的截面夹角为18-22度;优选的,波峰气孔5的进气段9的截面夹角为14度,波谷气孔6的进气段9的截面夹角为20度,使得空气在进气面2的波峰7以及波谷8时能够通过不同的流速实现活化,提高燃烧效率。
波峰气孔5与波谷气孔6的出气段10直径相同,实现更均匀的空气流通。
波峰气孔5等距设置于进气面2的波峰7,波谷气孔6等距设置于进气面2的波谷8,波峰气孔5与波谷气孔6呈等距错开排列,通过错开的排列设置,更好的实现空气进入通气孔4时的扰流作用,实现更好的活化效果。
进气面2的波谷8与进气面2的波峰7间距为6-10mm,优选的,间距为8mm,使得波峰气孔5与波谷气孔6之间的空气与进气面2进行充分接触后再流至出气面3,提高空气的活化程度。
进气面2与出气面3相对设置,进气面2的波谷8至出气面3的距离为5-9mm,进气面2的波峰7至出气面3的距离为9-13mm;优选的,进气面2的波谷8至出气面3的距离为7mm,进气面2的波峰7至出气面3的距离为11mm,使得空气能够更充分的与装置本体1以及通气孔4进行接触。
装置本体1呈长方体,长度为120-160mm,宽度为80-120mm;优选的,装置本体1的长度为140mm,宽度为100mm,更好的实现与汽车进气管以及燃烧室的装配。
装置本体1的材质为橡胶复合材料,通过使得装置本体1具有弹性,提高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以及更好与空气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有进气面和出气面的装置本体,所述进气面的纵向截面轮廓呈凹凸状,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若干个连通所述进气面与出气面的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面的纵向截面轮廓呈波浪型,所述通气孔为波峰气孔和/或波谷气孔,所述波峰气孔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峰,所述波谷气孔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气孔与波谷气孔均包括相连的进气段以及出气段,所述进气段靠近于所述进气面一侧,所述进气段的截面形状呈朝所述进气面逐渐扩大且夹角为8-45度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出气段呈等径孔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进气面端面的直径为5-8mm,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出气面端面的直径为2-4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气孔的进气段的截面夹角为12-16度,所述波谷气孔的进气段的截面夹角为18-22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气孔的出气段与波谷气孔的出气段直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气孔等距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峰,所述波谷气孔等距设置于所述进气面的波谷,所述波峰气孔与所述波谷气孔呈等距错开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面的波谷与所述进气面的波峰间距为6-1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面与所述出气面相对设置,所述进气面的波谷至所述出气面的距离为5-9mm,所述进气面的波峰至所述出气面的距离为9-13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呈长方体,长度为120-160mm,宽度为80-120mm。
CN201921406654.9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564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654.9U CN210564829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654.9U CN210564829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4829U true CN21056482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6654.9U Active CN210564829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4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2871A (zh) * 2020-05-21 2020-09-04 四川升能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进气集气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2871A (zh) * 2020-05-21 2020-09-04 四川升能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进气集气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4900B1 (ko) 흡기효율을 향상시킬 수 있는 차량의 흡기계통의 다중유로 흡기 덕트 장치
CN210564829U (zh) 一种汽车进气处理装置
US6919049B1 (en) System for neutralizing polluting gases by pyrolysis
CN211666793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用废气回收环保排放设备
CN212508495U (zh)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KR200466707Y1 (ko) 자동차의 배기 장치용 서브 머플러
CN213510796U (zh) 一种带后处理的消声器结构
CN101245725B (zh) 内燃机废气净化处理及消声装置
CN21150076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金属泡沫催化净化消声器
CN112610308A (zh) 一种电加热驱动的颗粒捕捉器
CN203081617U (zh) 发动机节能净化助力装置
US9771843B2 (en) Muffler integrated type 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
CN206035613U (zh) 排气净化装置及车辆
CN210289973U (zh) 一种改变进气方向的柴油机空滤器
CN216588788U (zh) 一种具有尾气净化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消音装置
CN215292719U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5225388U (zh) 汽车尾气过滤排放系统
CN211116206U (zh) 用于提高scr前氨浓度均匀性的混合结构
CN214664388U (zh) 一种用于dpf再生的燃烧器装置
CN215566179U (zh) 一种再生率高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
CN218563735U (zh) 一种利用废气余热的微粒捕集器低温脉动再生装置
CN101984244A (zh) 四气门柴油机连通式复合进气道系统
CN202900385U (zh) 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自动背压平衡结构
CN201916077U (zh) 发动机排污加力装置
CN211549817U (zh) 一种机车牵引柴油机的尾气处理装置及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5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Road West, No. 318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10665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Road West, No. 3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ITUTE OF PETROCHEMICAL AND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