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9008U - 渔获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渔获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9008U
CN210559008U CN201920850004.7U CN201920850004U CN210559008U CN 210559008 U CN210559008 U CN 210559008U CN 201920850004 U CN201920850004 U CN 201920850004U CN 210559008 U CN210559008 U CN 210559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ch
pulley
cable
arm support
f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00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启波
覃干景
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onghe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onghe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onghe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onghe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00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9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9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9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船渔获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获转运系统,设于船的甲板上,包括至少一个转运单元,转运单元包括旋转臂架和转运组件,旋转臂架可转动地支撑在甲板上,转运组件包括吊钩、第一绞车、第一拉索、第二绞车、第二拉索、支撑在甲板上的固定臂架、设于固定臂架且位于货舱舱口上方的第一滑轮和设于旋转臂架的第二滑轮,第一拉索的一端与第一绞车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与吊钩相连接,第二拉索的一端与第二绞车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与吊钩相连接,旋转臂架可转动并带动第二滑轮移动至船舷外侧。结构简单,所需绞车数量少,占用空间小,能够高效、安全、可靠地完成作业船上货物的转运。

Description

渔获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船渔获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获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远洋拖网加工渔船属于长期在海上作业的工业船,其主要作用是对从海上捕捞出来的渔获进行加工,并将成品存储在船上,由于该类船舶需要长期在海上连续作业生产,不可能往返港口卸货,受到船舶货舱舱容的限制,需要及时、快捷地将生产的成品转运到冷藏运输船上,并由冷藏运输船运输至码头。
目前,远洋渔船采用扒杆吊进行渔获转运,这种作业方式效率高、速度快,但是扒杆吊系统需要布置大量的绞车,占用甲板空间多,当远洋渔船需要兼顾更多捕捞方式、网具或者功能时,会造成甲板空间不足而无法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渔获转运系统,能够有效节约布置空间,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渔获转运系统,设于船的甲板上,包括至少一个转运单元,转运单元包括旋转臂架和转运组件,旋转臂架可转动地支撑在甲板上,转运组件包括吊钩、第一绞车、第一拉索、第二绞车、第二拉索、支撑在甲板上的固定臂架、设于固定臂架且位于货舱舱口上方的第一滑轮和设于旋转臂架的第二滑轮,第一拉索的一端与第一绞车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与吊钩相连接,第二拉索的一端与第二绞车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与吊钩相连接,旋转臂架可转动并带动第二滑轮移动至船舷外侧。
优选地,转运单元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旋转臂架相连接并驱动旋转臂架转动,使第二滑轮移动至指定位置。
优选地,旋转臂架的第一端铰接在甲板上,旋转臂架的第二端与驱动组件相连接,驱动组件将旋转臂架保持在指定位置。
优选地,甲板上设有支架,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绞车、第三拉索和设于支架上的第三滑轮,第三拉索的一端与第三绞车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三滑轮与旋转臂架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三绞车收放第三拉索带动旋转臂架在竖直方向内转动。
优选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旋转臂架两侧的第四绞车和连接第四绞车与旋转臂架的第二端的第四拉索,第四绞车收放第四拉索带动旋转臂架在水平方向内转动。
优选地,第二滑轮设于旋转臂架的第二端。
优选地,固定臂架的第一端固设在甲板上,固定臂架的第二端位于货舱舱口的上方,第一滑轮设于固定臂架的第二端。
优选地,吊钩包括三角板和挂钩,三角板的三个角上各铰接有一接头,三个接头分别与挂钩、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相连接。
优选地,挂钩与三角板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地,旋转臂架设于两个货舱舱口之间,单个转运单元设有两个转运组件,两个转运组件分别设于旋转臂架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渔获转运系统结构简单,所需绞车数量少,占用空间小,能够高效、安全、可靠地完成作业船上货物的转运,并且,该渔获转运系统中的旋转臂架可以采用现有渔船上布置的捕捞用旋转臂架,例如采用横杆式拖网泵吸捕捞作业的渔船在船舶中部布置有用以辅助完成捕捞作业的旋转臂架,利用该旋转臂架,配置转运组件,即可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渔获转运系统,实现扒杆吊的作用和功能,即利用现有横杆拖网渔船的旋转臂架辅助卸货,只需增加少量的绞车和滑轮,无需再另外设置扒杆吊系统,因此能够大大节约作业船的布置空间和投入成本,保证作业船多功能的兼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渔获转运系统的作业船靠泊转运货物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中的旋转臂架、第二绞车和第二拉索转运货物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中的固定臂架、第一绞车和第一拉索转运货物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中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作业船 11、甲板
12、货舱舱口 13、货物
14、支架 2、运输船
3、旋转臂架 41、吊钩
411、三角板 412、挂钩
413、接头 414、链条
42、第一绞车 43、第一拉索
44、第二绞车 45、第二拉索
46、固定臂架 47、第一滑轮
48、第二滑轮 51、第三绞车
52、第三拉索 53、第三滑轮
54、第四绞车 55、第四拉索
6、靠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渔获转运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设于作业船1的甲板11上,用于将作业船1货舱内的货物13转运至运输船2上。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转运单元,转运单元包括旋转臂架3和转运组件,转运组件包括吊钩41、第一绞车42、第一拉索43、第二绞车44、第二拉索45、固定臂架46、第一滑轮47和第二滑轮48。其中,旋转臂架3可转动地支撑在甲板11上,第一绞车42和第二绞车44均设置在甲板11上,固定臂架46支撑在甲板11上。第一滑轮47设于固定臂架46,并且,第一滑轮47位于货舱舱口12的上方,优选地,第一滑轮47铰接在固定臂架46上,且第一滑轮47可自由旋转,第一拉索43的一端与第一绞车42相连接,第一拉索43的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47与吊钩41相连接。第二滑轮48设于旋转臂架3,旋转臂架3可转动并带动第二滑轮48移动至作业船1的船舷外侧,优选地,第二滑轮48铰接在旋转臂架3上,且第二滑轮48可自由旋转,第二拉索45的一端与第二绞车44相连接,第二拉索45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48与吊钩41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不工作时,旋转臂架3位于初始位置,工作时,可转动旋转臂架3,第二滑轮48随之移动,当第二滑轮48到达指定位置时停止转动旋转臂架3,使旋转臂架3保持在该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对应于运输船2上接收转运货物13的位置,然后可进行货物13转运。货物13转运过程为:首先,第二绞车44放松第二拉索45且不作用于吊钩41,第一绞车42放松第一拉索43并通过固定臂架46上第一滑轮47的作用将吊钩41垂直下放,使吊钩41从货舱舱口12落入货舱内,将货舱内的货物13吊挂在吊钩41上;然后第一绞车42收紧第一拉索43,通过固定臂架46上第一滑轮47的作用将货物13提升至甲板11之上;接着第二绞车44收紧第二拉索45,同时第一绞车42放松第一拉索43,通过旋转臂架3上第二滑轮48、固定臂架46上第一滑轮47的共同作用将吊钩41及货物13传递至旋转臂架3上的第二滑轮48处;最后,第一绞车42放松第一拉索43且不作用于吊钩41,第二绞车44放松第二拉索45并通过旋转臂架3上第二滑轮48的作用将货物13垂直下放到第二滑轮48所对应的运输船2上接收转运货物13的位置,完成货物13的转运。
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结构简单,所需绞车数量少,占用空间小,能够高效、安全、可靠地完成作业船1上货物13的转运,并且,该渔获转运系统中的旋转臂架3可以采用现有渔船上布置的捕捞用旋转臂架,例如采用横杆式拖网泵吸捕捞作业的渔船在船舶中部布置有用以辅助完成捕捞作业的旋转臂架,利用该旋转臂架,配置转运组件,即可获得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实现扒杆吊的作用和功能,即利用现有横杆拖网渔船的旋转臂架辅助卸货,只需增加少量的绞车和滑轮,无需再另外设置扒杆吊系统,因此能够大大节约作业船1的布置空间和投入成本,保证作业船1多功能的兼顾。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转运单元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旋转臂架3相连接并驱动旋转臂架3转动,使第二滑轮48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臂架3转动,操作更方便,且有利于对旋转臂架3的旋转动作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旋转臂架3及第二滑轮48所在的位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旋转臂架3的第一端铰接在甲板11上,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与驱动组件相连接,驱动组件将旋转臂架3保持在指定位置。驱动组件工作时,驱动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动作,使旋转臂架3绕旋转臂架3的第一端与甲板11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可改变旋转臂架3的位置,即改变第二滑轮48的位置,使其到达指定位置处,驱动组件实现驱动旋转臂架3转动的同时,还对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旋转臂架3到达指定位置时,旋转臂架3停止转动,驱动组件将旋转臂架3支撑固定在该指定位置,以保证货物13转运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便于第二滑轮48所处位置的调整和控制,优选地,第二滑轮48设于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
参见图3,优选地,甲板11上设有支架14,支架14优选为门型架,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绞车51、第三拉索52和设于支架14上的第三滑轮53,第三滑轮53固定支撑在门架14的顶部,且第三滑轮53可自由旋转,第三拉索52的一端与第三绞车51相连接,第三拉索52的另一端绕过第三滑轮53与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三绞车51收放第三拉索52带动旋转臂架3在竖直方向内转动,由此可调节旋转臂架3第二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具体为:当第三绞车51收紧第三拉索52时,可拉动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向上转动,提升旋转臂架3第二端的高度,直至旋转臂架3呈竖直状态,此为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不工作时旋转臂架3所在的初始位置;当第三绞车51放松第三拉索52时,可驱动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向下转动,即旋转下放旋转臂架3第二端,降低旋转臂架3第二端的高度,直至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伸出作业船1的船舷外侧到达指定位置,此时第二滑轮48到达位于运输船2上方的指定位置;当第三绞车51停止动作时,通过第三滑轮53的支撑使得第三拉索52张紧,可实现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在竖直方向内的固定支撑,使旋转臂架3保持在初始位置或者指定位置。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四绞车54和第四拉索55,第四绞车54设有两个,沿船中心线方向,两个第四绞车54分别设于旋转臂架3的两侧,每个第四绞车54与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之间均通过第四拉索55相连接,第四绞车54收放第四拉索55带动旋转臂架3在水平方向内转动,由此可调节旋转臂架3第二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角度。具体为:当位于旋转臂架3左侧的第四绞车54收紧第四拉索55、位于旋转臂架3右侧的第四绞车54放松第四拉索55时,可驱动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朝左侧偏转;当位于旋转臂架3左侧的第四绞车54放松第四拉索55、位于旋转臂架3右侧的第四绞车54收紧第四拉索55时,可驱动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朝右侧偏转;当两个第四绞车54停止动作时,则可通过两侧张紧的第四拉索55共同实现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在水平方向内的固定支撑,进一步保证旋转臂架3保持在初始位置或者指定位置。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臂架46呈倾斜设置在甲板11上,固定臂架46的第一端固设在甲板11上,固定臂架46的第二端位于货舱舱口12的上方,第一滑轮47设于固定臂架46的第二端而位于货舱舱口12的上方。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吊钩41包括三角板411和挂钩412,三角板411的三个角上各铰接有一接头413,三个接头413分别与挂钩412、第一拉索43、第二拉索45相连接。优选地,挂钩412与三角板411之间通过链条414连接。
参见图1和图2,优选地,旋转臂架3设于作业船1的两个货舱舱口12之间,单个转运单元设有两个转运组件,两个转运组件分别设于旋转臂架3的两侧,且分别对旋转臂架3两侧货舱舱口12内的货物13进行转运,通过两个转运组件同时工作,可以实现两舱同时卸货,提高作业效率。
参见图2和图3,优选地,转运单元可以设有多个,例如两个,两个转运单元相对船中心线成对称布置在两侧船舷处,支架14设置在两个转运单元之间,两个转运单元中的第三滑轮53均固定在支架14上。通过两个转运单元同时工作,可以实现两舷同时卸货。
参见图2,实际应用中,采用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的作业船1可以靠泊运输船2,靠泊时,作业船1与运输船2之间设有靠球6,以防两船碰撞,作业船1与运输船2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作业船1上旋转臂架3的位置和运输船2上接收运转货物13的位置来确定。利用本实施例的渔获转运系统,在进行货物13转运时,可以将旋转臂架3的位置调整至第二滑轮48位于运输船2甲板的上方,以将作业船1货舱内的货物13转运至运输船2的甲板上;也可以将旋转臂架3的位置调整至第二滑轮48位于运输船2货舱舱口的上方,以将作业船1货舱内的货物13直接转运至运输船2的货舱内;还可以将吊钩41与运输船2上的扒杆吊联锁,以将作业船1货舱内的货物13直接转运至运输船2上的扒杆吊系统,从而可实现作业船1和运输船2同时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渔获转运系统,设于船的甲板(1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转运单元,所述转运单元包括旋转臂架(3)和转运组件,所述旋转臂架(3)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甲板(11)上,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吊钩(41)、第一绞车(42)、第一拉索(43)、第二绞车(44)、第二拉索(45)、支撑在所述甲板(11)上的固定臂架(46)、设于所述固定臂架(46)且位于货舱舱口(12)上方的第一滑轮(47)和设于所述旋转臂架(3)的第二滑轮(48),所述第一拉索(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绞车(42)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47)与所述吊钩(41)相连接,所述第二拉索(4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绞车(44)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滑轮(48)与所述吊钩(41)相连接,所述旋转臂架(3)可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滑轮(48)移动至船舷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单元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臂架(3)相连接并驱动所述旋转臂架(3)转动,使所述第二滑轮(48)移动至指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架(3)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甲板(11)上,所述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将所述旋转臂架(3)保持在指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11)上设有支架(1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绞车(51)、第三拉索(52)和设于所述支架(14)上的第三滑轮(53),所述第三拉索(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绞车(51)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滑轮(53)与所述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绞车(51)收放所述第三拉索(52)带动所述旋转臂架(3)在竖直方向内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旋转臂架(3)两侧的第四绞车(54)和连接所述第四绞车(54)与所述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的第四拉索(55),所述第四绞车(54)收放所述第四拉索(55)带动所述旋转臂架(3)在水平方向内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48)设于所述旋转臂架(3)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架(46)的第一端固设在所述甲板(11)上,所述固定臂架(46)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货舱舱口(12)的上方,所述第一滑轮(47)设于所述固定臂架(46)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41)包括三角板(411)和挂钩(412),所述三角板(411)的三个角上各铰接有一接头(413),三个所述接头(413)分别与所述挂钩(412)、所述第一拉索(43)、所述第二拉索(4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12)与所述三角板(411)之间通过链条(41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架(3)设于两个货舱舱口(12)之间,单个所述转运单元设有两个所述转运组件,两个所述转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旋转臂架(3)的两侧。
CN201920850004.7U 2019-06-05 2019-06-05 渔获转运系统 Active CN210559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0004.7U CN210559008U (zh) 2019-06-05 2019-06-05 渔获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0004.7U CN210559008U (zh) 2019-06-05 2019-06-05 渔获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9008U true CN21055900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7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0004.7U Active CN210559008U (zh) 2019-06-05 2019-06-05 渔获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9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0793A (zh) 一种河湖整治用的智能垃圾打捞船
CN1115280C (zh) 驳运货物的浮动结构
JP6432007B2 (ja) 小型艇揚収装置
US6572319B1 (en) Modular cell elevator for containership
CN201080414Y (zh) 集装箱多用途装卸门机
CN210559008U (zh) 渔获转运系统
US366248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shing
CN114084700A (zh) 一种应用于冷藏船卸货的桁架式拨动抓取系统
CN212197629U (zh) 一种转驳平台散货装卸一体机
CN109399470B (zh) 一种折臂式吊装设备
CN208071150U (zh) 集装箱起重机
CN106006095A (zh) 一种节能环保移动装船机
CN217100507U (zh) 一种无人机舰载辅助回收装置
CN210655800U (zh) 货物转运用自脱钩吊排
CN211545275U (zh) 一种带斗门机
CN104229096B (zh) 过驳装卸运输船的防倾覆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运输船
KR200357757Y1 (ko) 소형선박양륙시스템
CN211167286U (zh) 一种海上货物转运系统
CN109229282A (zh) 一种船上使用的自动化搬运装置
JP2548657B2 (ja) 船倉に積載された不定形貨物の荷卸装置
CN213800084U (zh) 一种自卸船的活动式跳板安置结构
CN214935300U (zh)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倾倒部件
CN216306135U (zh) 放线机构及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的溜尾装置
CN220866965U (zh) 一种可转运的吊艇装置
CN216662296U (zh) 一种专用吊砖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