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8603U -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8603U
CN210558603U CN201921185029.6U CN201921185029U CN210558603U CN 210558603 U CN210558603 U CN 210558603U CN 201921185029 U CN201921185029 U CN 201921185029U CN 210558603 U CN210558603 U CN 21055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flexible shaft
guide wheel
wheel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50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洋
苏军柱
符方符
梁红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iruih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irui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iruih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irui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850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8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涉及引导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引导组件以及驱动引导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引导组件包括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第一引导轮开设有的第一凹槽,第二引导轮上开设有第二凹槽,软轴依次缠绕在第一引导轮的第一凹槽中以及第二引导轮的第二凹槽中后,再重复缠绕,将软轴的端部连接在收卷机构上,收卷机构上的驱动力将软轴绷直后开始收卷,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与软轴的外圈钢丝之间相互施加挤压力,与外圈钢丝自身的形变应力相互抵消,减小外圈钢丝的自身形变应力,使得外圈钢丝紧密贴合于软轴芯线上,从而使得收集于收卷机构上的软轴结构稳定,质量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导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软轴时一种用于汽车内部传动的产品,软轴生产完毕之后,由于软轴本体的原始长度很长,需要将软轴本体卷绕在收卷机构上,从而将软轴收集堆放。
软轴本体内部设有软轴芯线,软轴芯线的外表面设有外圈钢丝,外圈钢丝与软轴芯线紧密贴合,呈螺旋设置,在生产软轴时的操作工序一般是在制备好的软轴芯线外部缠绕外圈钢丝,从而形成软轴本体。
然而,外圈钢丝为金属材料,且外圈钢丝呈螺旋缠紧于在软轴本体外表面,外圈钢丝发生强烈的形变,使得外圈钢丝本身存在形变应力,软轴本体钢制作完成时,若直接缠绕在收卷机构上,外圈钢丝可能会因自身的形变应力而具有恢复自身原状而脱离软轴芯线的趋势,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软轴质量不合格,不符合生产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软轴的外圈钢丝容易脱离软轴芯线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将软轴缠绕在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上的软轴受到挤压力,抵消部分外圈钢丝的形变应力,从而使得软轴不易从软轴芯线上脱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引导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引导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引导组件包括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开设有三个以上用来缠绕软轴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引导轮上开设有三个以上用来缠绕软轴的第二凹槽,所述软轴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引导轮的第一凹槽中以及所述第二引导轮的第二凹槽中后,再重复缠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轴从生产设备的出料口出来之后,先将软轴一端依次第一引导轮的第一凹槽中以及第二引导轮的第二凹槽中,再重复缠绕在第一凹槽中和第二凹槽中,再将软轴的端部连接在收卷机构上,收卷机构上的驱动力将软轴绷直后开始收卷,由于软轴表面的外圈钢丝与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抵紧,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与软轴的外圈钢丝之间相互施加挤压力,抵消部分外圈钢丝的自身形变应力,且第一引导轮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引导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引导槽,增加软轴外圈钢丝与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的挤压时间,更好的消除外圈钢丝的形变应力,使得外圈钢丝紧密贴合于软轴芯线上,不易脱出,从而使得收集于收卷机构上的软轴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转动电机,所述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呈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引导轮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传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带动第一引导轮转动,且第二引导轮与第一引导轮传动连接,使得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之间能同步转动,使得绕在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之间的软轴能保持相同的张力,稳定地收卷于收卷机构上,避免使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第一引导轮以及第二引导轮转动导致软轴绷得过紧导致软轴可能绷断,或者软轴过于松弛导致软轴外圈钢丝无法消除形变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与第一引导轮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引导轮转轴上同轴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通过齿轮传动,传动比精确,传动稳定,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中间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引导轮与第二引导轮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压紧软轴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轮,所述压紧轮处于所述第一引导轮上软轴引导出口处的第一凹槽中,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第一引导轮抵紧,将软轴限制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轮于软轴引导出口处的第一凹槽中再次将软轴的外圈钢丝压紧,使得运输至收卷机构上的软轴结构稳定,另外,压紧轮将软轴限定于第一凹槽中,避免软轴从第一凹槽中脱出,导致延缓后续收卷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轮包括两块压紧片,两块所述压紧片一体形成所述压紧轮,每块所述压紧片边缘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适配,两块所述压紧片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引导轮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片将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中的软轴压紧,进一步将外圈钢丝压紧于软轴芯线上,提高软轴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片侧壁的边缘沿其周向开设有倒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倒角引导压紧片进入第一凹槽中,方便操作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转动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压紧轮的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一手持拉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手持拉杆带动压紧轮靠近第一引导轮或远离第一引导轮,方便操作人员缠绕软轴或取下软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连接有一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伸弹簧处于连接杆与转动座之间时处于被拉伸的状态,拉伸弹簧产生的弹力对连接杆产生一个拉力,使得压紧轮整体更加压紧在第一引导轮上,从而更加压紧软轴上的外圈钢丝;另外,扳动手持拉杆后压紧轮在弹力作用下可自动回复抵紧第一引导轮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于所述软轴引导出口处转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侧壁与所述软轴抵触,以使得所述软轴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轮的轴向的方向输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限定软轴沿垂直于第一引导轮的轴向的方向输出,避免软轴偏离出软轴引导出口处的第一凹槽中,从而使得软轴稳定运输至收卷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侧壁上设有遮盖所述第一引导轮以及第二引导轮的保护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将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遮盖,保护第一引导轮以及第二引导轮,延长二者的使用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将软轴缠绕在第一引导轮第一凹槽和第二引导轮上的第二凹槽中,使得软轴受到收卷机构的拉力后,在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上绷直,使得外圈钢丝受到挤压力,减小外圈钢丝的形变应力,从而使得软轴结构稳定,提高软轴的合格率;
(2)通过在第一引导轮上软轴引导出口处的第一凹槽中安装压紧轮,压紧轮再次将软轴的外圈钢丝压紧,另外,压紧轮将软轴限定于第一凹槽中,避免软轴从第一凹槽中脱出,导致延缓后续收卷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为显示转动电机的整体示意图(去除保护罩);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显示中间齿轮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座;101、空腔;2、转动电机;3、引导组件;31、第一引导轮;311、第一凹槽;312、软轴引导出口;32、第二引导轮;321、第二凹槽;4、保护罩;5、主动齿轮;6、中间齿轮;7、从动齿轮;8、压紧轮;81、压紧片;811、倒角;9、转动座;91、转动轴;92、连接杆;921、拉伸弹簧;93、手持拉杆;10、固定板;11、限位柱;111、第三凹槽;12、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呈空心设置,内部设有空腔101(如图2),安装座1侧壁上设有引导软轴12向收卷机构运输的引导组件3以及驱动引导组件3转动的驱动机构。软轴12缠绕在引导组件3上后,驱动机构启动,带动软轴12输送到收卷机构上。
具体的,驱动机构设置为转动电机2(如图2),转动电机2设置在安装座1的空腔101内。引导组件3包括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第一引导轮31的转轴和第二引导轮32的转轴穿出安装座1的侧壁,且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呈竖直设置在安装座1的侧壁上,第一引导轮31处于第二引导轮32的上方,第一引导轮31开设有五个用来缠绕软轴12的第一凹槽311,第二引导轮32上开设有五个用来缠绕软轴12的第二凹槽321,软轴12的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1,软轴12依次缠绕在第一引导轮31的第一凹槽311中以及第二引导轮32的第二凹槽321中后,再按照上述缠绕顺序重复缠绕。安装座1侧壁上设有遮盖第一引导轮31以及第二引导轮32的保护罩4,避免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被损坏。
软轴12从软轴12生产设备中出来之后,按照上述的缠绕顺序缠绕在第一引导轮31上和第二引导轮32上,再将软轴12连接在收卷机构上,收卷过程中,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与软轴12之间相互施力,使得直接与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接触的软轴12外圈钢丝受到挤压力,与外圈钢丝内部的形变应力相互抵消,减小外圈钢丝回复原状的趋势,使得软轴12收卷在收卷机构上后能保持稳定的状态。
如图2所示,具体的,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穿出安装座1的侧壁与第一引导轮31的转轴同轴连接,转动电机2输出轴与第一引导轮31的转轴之间同轴穿设有主动齿轮5,第二引导轮32转轴上同轴设有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7之间共同啮合有中间齿轮6,转动电机2工作时,第一引导轮31转动,通过主动齿轮5、中间齿轮6以及从动齿轮7的啮合配合,使得第二引导轮32与第一引导轮31同步稳定转动。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安装座1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压紧软轴12的压紧件,压紧件包括压紧轮8。安装座1上通过设置螺栓可拆卸连接有转动座9,转动座9上远离安装座1端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转动轴91,转动轴91上穿设有连接杆92,连接杆92远离转动轴91的一端与压紧轮8的转轴连接,压紧轮8的转轴轴线与第一引导轮31的轴线平行,且压紧轮8转轴的长度大于第一引导轮31的厚度,使得压紧轮8处于第一引导轮31上软轴引导出口312处的正上方。连接杆92与转动轴91转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安装有一手持拉杆93,通过转动手持拉杆93,带动压紧轮8绕其与连接杆92连接处转动,使得压紧轮8处于第一引导轮31上软轴引导出口312处的第一凹槽311中,并与第一引导轮31抵紧,将软轴12限制于第一凹槽311中。如图1所示,连接杆92连接有一拉伸弹簧921,拉伸弹簧921远离连接杆92的一端与转动座9连接,拉伸弹簧921产生的弹力,拉动压紧轮8抵紧第一引导轮31。
如图3所示,具体的,压紧轮8包括两块呈圆状的压紧片81,两块压紧片81一体形成压紧轮8,每块压紧片81的边缘形状与第一凹槽311的形状适配,使得压紧软轴12时软轴12稳定处于第一凹槽311中,且压紧片81的侧壁边缘沿其周向开设有倒角811,方便压紧片81进入第一凹槽311中,两块压紧片81分别处于第一引导轮31的相邻两个第一凹槽311中,进一步压紧第一引导轮31中的软轴12,同时防止软轴12从第一凹槽311中脱出。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安装座1上于软轴引导出口312处转动连接有限位柱11,具体的,安装座1上固接有一块固定板10,限位柱11的转轴垂直固接于固定板10上,使得限位柱11稳定转动,限位柱11与软轴12接触的地方开设有第三凹槽111,第三凹槽111与软轴12形状适配,软轴12从第一引导轮31上的软轴引导出口312出来之后,限位柱11的侧壁与软轴12抵触,限位柱11限定其运输轨道,使得软轴12沿垂直于第一引导轮31的轴向的方向向收卷机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软轴12生产出来之后,缠绕在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上,转动手持拉杆93至压紧轮8压紧于第一凹槽311内,再将软轴12连接在收卷机构上,转动电机2驱动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转动,收卷过程中,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与软轴12之间相互施力,减小外圈钢丝内部的形变应力,从而减小外圈钢丝回复原状的趋势,使得软轴12收卷在收卷机构上后能保持稳定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引导组件(3)以及驱动所述引导组件(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引导组件(3)包括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所述第一引导轮(31)开设有三个以上用来缠绕软轴(12)的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二引导轮(32)上开设有三个以上用来缠绕软轴(12)的第二凹槽(321),所述软轴(12)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引导轮(31)的第一凹槽(311)中以及所述第二引导轮(32)的第二凹槽(321)中后,再重复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转动电机(2),所述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呈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侧壁上,所述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引导轮(31)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引导轮(31)和第二引导轮(3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2)输出轴与第一引导轮(31)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与所述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引导轮(32)转轴上同轴设有从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5)上啮合有中间齿轮(6),所述中间齿轮(6)与所述从动齿轮(7)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压紧软轴(12)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轮(8),所述压紧轮(8)处于所述第一引导轮(31)上软轴引导出口(312)处的第一凹槽(311)中,所述压紧轮(8)与所述第一引导轮(31)抵紧,将软轴(12)限制于所述第一凹槽(3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8)包括两块压紧片(81),两块所述压紧片(81)一体形成所述压紧轮(8),每块所述压紧片(81)边缘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311)的形状适配,两块所述压紧片(81)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引导轮(31)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3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轴(12)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片(81)侧壁的边缘沿其周向开设有倒角(8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连接有转动座(9),所述转动座(9)上转动连接有一转动轴(91),所述转动轴(91)上穿设有连接杆(92),所述连接杆(92)远离所述转动轴(91)的一端与所述压紧轮(8)的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92)上安装有一手持拉杆(9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2)连接有一拉伸弹簧(921),所述拉伸弹簧(921)远离所述连接杆(9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于所述软轴引导出口(312)处转动连接有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的侧壁与所述软轴(12)抵触,以使得所述软轴(1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轮(31)的轴向的方向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输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侧壁上设有遮盖所述第一引导轮(31)以及第二引导轮(32)的保护罩(4)。
CN201921185029.6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Active CN21055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5029.6U CN210558603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5029.6U CN210558603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8603U true CN210558603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5029.6U Active CN210558603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8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86284U (zh) 一种并线机的收卷装置
CN205916837U (zh) 一种线缆牵引机以及安装有该牵引机的线缆生产线
CN211957443U (zh) 一种带有定点剥漆功能的绕线送线机构
CN210558603U (zh) 一种软轴输送引导装置
CN210586499U (zh) 一种焊环成型机的裁切同步压平装置
CN113746289B (zh) 定子绕线机
CN117003066B (zh) 一种光伏电缆用回收卷绕设备
DE3027119C2 (de) Kabelaufrollvorrichtung für ein Reinigungsgerät
CN215990523U (zh) 定子绕线机
CN214610855U (zh) 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的收卷装置
CN114347533B (zh) 用于钢丝圈包布机的缠绕头及钢丝圈包布机
CN213111778U (zh) 一种带状物料收卷装置
CN115275883A (zh) 一种电线生产加工用剥皮装置
CN114229623A (zh) 一种电缆轴盘用收放线装置
CN218071272U (zh) 一种马达转子铜线卷绕装置
CN114620556A (zh) 一种基于自动切断的电缆线快速卷绕复合型组件
CN210358589U (zh) 一种用于制造药芯焊丝的钢带收带盘
CN112977923A (zh) 扎带枪
CN202097537U (zh) 二极管编带开胶压紧装置
CN220283136U (zh) 一种线束用卷线装置
CN220148726U (zh) 一种便于压紧的钢带轧机收卷装置
CN220232805U (zh) 一种自动胶带缠卷机
CN216945680U (zh) 一种环保纸绳接头处理装置
CN219123645U (zh) 一种线束压接端子生产线的输线机构
CN220484965U (zh) 一种钢绞线收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