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5200U -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 Google Patents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5200U
CN210555200U CN201921450457.7U CN201921450457U CN210555200U CN 210555200 U CN210555200 U CN 210555200U CN 201921450457 U CN201921450457 U CN 201921450457U CN 210555200 U CN210555200 U CN 210555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hook body
handle
hook
f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04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海刚
王永静
李华田
张俊鹏
刘春霞
李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04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5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5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5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它包括把手和平挂钩;把手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的把手部,连接部与把手部固定连接,连接部用于与立柱转动连接;平挂钩包括挂钩本体以及冲压形成于挂钩本体的表面上的突出部;挂钩本体一部分与厢板或栅栏对应固定,另一部分向外超出该厢板或栅栏,该挂钩本体超出厢板或栅栏的部分上设有突出部;挂钩本体对应且背离突出部的表面用于与立柱接触;挂钩本体的超出厢门或栅栏的部分设有卡槽,卡槽与把手卡接配合;突出部与挂钩本体的周缘相间隔,突出部位于把手部的运动轨迹中,以止挡把手部移动。有效降低把手脱离平挂钩的风险,把手与平挂钩的连接稳定性较好。

Description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带有车厢的车辆结构中,厢板和栅栏均通过锁紧装置与立柱连接,具体地,锁紧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立柱上的把手,以及固定于厢板、栅栏上的平挂钩。把手大致呈L形,平挂钩呈板状,平挂钩突出于厢板、栅栏的部分具有卡槽,关门状态时,把手贯穿卡槽,并处于下摆状态而挡住平挂钩,从而锁紧厢板、栅栏。
传统的锁紧装置中,把手与平挂钩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因此车辆运行中出现的颠簸容易使得把手甩动,导致把手从平挂钩中脱出。若厢板、栅栏上的所有把手均脱离平挂钩,会使厢板、栅栏打开,从而导致货物脱落,这样不但造成财产损失,而且会给周围的其他车辆也造成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以解决目前传统的锁紧装置中,把手与平挂钩的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锁紧装置,包括把手和平挂钩;把手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的把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把手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立柱转动连接;平挂钩包括挂钩本体以及冲压形成于挂钩本体的表面上的突出部;所述挂钩本体一部分与厢板或栅栏对应固定,另一部分向外超出该厢板或栅栏,该挂钩本体超出厢板或栅栏的部分上设有所述突出部;挂钩本体对应且背离突出部的表面用于与立柱接触;所述挂钩本体的超出厢门或栅栏的部分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把手卡接配合;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挂钩本体的周缘相间隔,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把手部的运动轨迹中,以止挡所述把手部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本体包括钩柄部和钩尖部,所述钩柄部的背离所述突出部的表面用于与厢板或栅栏固定连接,所述钩尖部超出厢板或栅栏,所述卡槽位于所述钩柄部和所述钩尖部之间,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钩尖部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具有一曲面以及位于曲面两侧的两平面,两所述平面相平行,且均与所述曲面连接;每一所述平面均垂直于所述挂钩本体的表面,两所述平面及所述曲面均与所述挂钩本体的表面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对应于所述卡槽布置,所述把手部能够以所述连接部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与所述挂钩本体的表面接触或脱离所述挂钩本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部包括第一弯曲段、抵接段和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具有一第一凸面和一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凸面和所述第一凹面相对,且所述第一凹面用于面向立柱;抵接段呈直线形,所述抵接段与所述第一弯曲段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段能够抵接于所述挂钩本体的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表面;第二弯曲段与所述抵接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段具有一第二凸面和一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凸面和所述第二凹面相对,所述第二凹面用于面向立柱。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本体呈板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本体具有第一边沿、第二边沿、第三边沿、第四边沿、第五边沿、第六边沿、第七边沿、第八边沿和第九边沿;第一边沿呈直线形;第二边沿呈直线形,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垂直,并与所述第一边沿连接,所述第二边沿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一槽壁;第三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三边沿沿所述第一边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边沿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边沿与所述第二边沿相平行,所述第三边沿对应于所述卡槽的另一槽壁;第四边沿呈圆弧形,所述第四边沿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挂钩本体的外侧,所述第四边沿位于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三边沿之间,所述第四边沿连接于所述第二边沿,并连接于所述第三边沿,所述第四边沿对应于所述卡槽的槽底;第五边沿呈直线形,并连接于所述第四边沿,所述第五边沿与所述第一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五边沿与所述第一边沿相间隔,所述第五边沿对应于所述挂钩本体的钩尖;第六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六边沿与所述第五边沿连接,所述第六边沿与所述第五边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三边沿和所述第六边沿之间;第七边沿呈圆弧形,所述第七边沿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挂钩本体或所述卡槽中,所述第七边沿与所述第六边沿连接;第八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八边沿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垂直,并与所述第一边沿连接;第九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九边沿与所述第八边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九边沿与所述第七边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挂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车厢以及上述的车厢锁紧装置,所述车厢包括栅栏、厢板以及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间隔布置,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车架的顶面的边缘部上;所述栅栏位于所述厢板的上方;所述栅栏和所述厢板均位于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栅栏铰接于一所述立柱上,并通过所述车厢锁紧装置与另一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厢板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车厢锁紧装置与两所述立柱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厢板上设有合页,所述厢板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合页和所述厢板上的所述车厢锁紧装置的所述平挂钩分别连接于所述厢板的相对两侧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栅栏上的所述车厢锁紧装置的平挂钩为至少两个,所述栅栏上的至少两所述车厢锁紧装置的平挂钩上下间隔布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把手与平挂钩的卡槽卡接配合;挂钩本体的表面上冲压形成有突出部,突出部位于把手部的运动轨迹中,以止挡把手向上移动。由此,当车辆在颠簸路况中行驶时,平挂钩上的突出部能够有效阻止把手向上摆动而脱离平挂钩,把手只能从未设置突出部的一侧开启,有效降低把手脱离平挂钩的风险,把手与平挂钩的连接稳定性较好;并且,突出部与平挂钩的周缘相间隔,挂钩本体的超出厢板或栅栏的部分的背离突出部的表面用于接触立柱,在保证突出部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突出部所占用的面积较小,即平挂钩的形变量较小,使得挂钩本体与立柱的接触面积较大,平挂钩充分贴合于立柱表面,平挂钩与立柱的连接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厢锁紧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厢锁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厢锁紧装置的平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平挂钩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挂车的栅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挂车的厢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厢门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把手;11、连接部;12、把手部;121、第一弯曲段;1211、第一凸面;1212、第一凹面;122、第二弯曲段;1221、第二凸面;1222、第二凹面;123、抵接段;2、平挂钩;21、挂钩本体;211、钩柄部;212、钩尖部;213、轮廓线;2131、第一边沿;2132、第二边沿;2133、第三边沿;2134、第四边沿;2135、第五边沿;2136、第六边沿;2137、第七边沿;2138、第八边沿;2139、第九边沿;214、卡槽;22、突出部;221、曲面;222、平面;100、车厢锁紧装置;200、立柱;300、栅栏;310、第一合页;400、厢板;410、第二合页;5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锁紧装置,用于将立柱与厢板或栅栏可拆卸地固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车厢锁紧装置100包括平挂钩2以及与平挂钩2相配合的把手1。
平挂钩2用于固定在栅栏300或厢板400上,且平挂钩2上设有卡槽214。把手1用于转动连接于立柱200,并与卡槽214卡接配合,从而把手1能够卡接于平挂钩2,使得立柱200与厢板400或栅栏300连接固定。
请参阅图2,把手1包括连接部11以及与连接部11呈夹角连接的把手部12。
连接部11呈直线形,且连接部11的横截面呈圆形。连接部11用于与立柱200转动连接,且连接部11穿设于立柱200的侧面。连接部11对应于平挂钩2的卡槽214布置,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11与平挂钩2的卡槽214位于同一圆弧轨迹中,当厢板400或栅栏300移动至平挂钩2与立柱200的侧面相接触时,连接部11位于平挂钩2的卡槽214中。
连接部11与把手部12固定连接。连接部11与把手部12圆滑过渡连接,防止应力集中,增加把手1的强度。
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与把手部12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把手部12能够以连接部11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与平挂钩2的表面接触或脱离平挂钩2。
把手部12的横截面呈圆形。把手部12包括第一弯曲段121、与第一弯曲段121固定连接的抵接段123,以及与抵接段123固定连接的第二弯曲段122。
第一弯曲段121与连接部11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弯曲段121具有一第一凸面1211和一第一凹面1212,第一凸面1211和第一凹面1212相对,且第一凹面1212用于面向立柱200。第一弯曲段121对应于把手部12与连接部11的圆滑过渡部分。第一弯曲段121与立柱200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隔。
第二弯曲段122具有一第二凸面1221和一第二凹面1222,第二凸面1221和第二凹面1222相对,第二凹面1222用于面向立柱200。第二弯曲段122与立柱200的侧面存在间隔,且第二弯曲段122呈弧形,利于工作人员操作把手部12。
抵接段123呈直线形,位于第一弯曲段121和第二弯曲段122之间,抵接段1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曲段121的端部和第二弯曲段122的端部固定连接。抵接段123能够抵接于平挂钩2的表面,防止平挂钩2所连接的厢板400或栅栏300晃动。
请参阅图1至图4,平挂钩2包括挂钩本体21以及冲压形成于挂钩本体21的表面上的突出部22。
挂钩本体21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挂钩本体21的第一部分与厢板400或栅栏300对应固定。
挂钩本体21的第二部分向外超出厢板400或栅栏300。挂钩本体21的第二部分对应且背离突出部22的表面用于与立柱200的侧面相接触,且挂钩本体21的第二部分的面向突出部22的表面用于与把手部12的抵接段123接触。
卡槽214设于挂钩本体21的第二部分上,可以理解的是,当挂钩本体21固定于厢板400或栅栏300上时,卡槽214的槽口朝上。
挂钩本体21呈板状,挂钩本体21的相对两表面均为平面。挂钩本体21的第二部分的背离突出部22的表面与立柱200充分贴合。挂钩本体21的第一部分的面向突出部22的表面与把手1的抵接段123充分配合,抵接段123呈直线形,能够与呈平面的挂钩本体21的表面充分抵接,即抵接段123能够抵接于挂钩本体21的面向突出部22的表面,使得平挂钩2压在立柱200的侧面上,防止与平挂钩2固定连接的栅栏300或厢板400松动。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挂钩本体21包括钩柄部211和钩尖部212。
钩柄部211对应于挂钩本体21的第一部分。钩柄部211的背离突出部22的表面用于与厢板400或栅栏300固定连接。
钩尖部212对应于挂钩本体21的第二部分,可以理解的是,钩尖部212属于挂钩本体21的第二部分的一部分,钩尖部212为挂钩本体21最为远离钩柄部211的部分。钩尖部212超出厢板400或栅栏300,卡槽214位于钩柄部211和钩尖部212之间。
挂钩本体21的轮廓线213包括第一边沿2131、第二边沿2132、第三边沿2133、第四边沿2134、第五边沿2135、第六边沿2136、第七边沿2137、第八边沿2138和第九边沿2139。
第一边沿2131呈直线形。
第二边沿2132呈直线形。第二边沿2132与第一边沿2131相垂直,并与第一边沿2131连接,第二边沿2132对应于卡槽214的一槽壁。
第三边沿2133呈直线形。在第一边沿2131的延伸方向上,第三边沿2133与第二边沿2132间隔布置。第三边沿2133与第二边沿2132相平行。第三边沿2133对应于卡槽214的另一槽壁。
第四边沿2134呈圆弧形,与把手1的连接部11的形状相配合。第四边沿2134对应的圆心位于挂钩本体21的外侧,第四边沿2134位于第二边沿2132和第三边沿2133之间,第四边沿2134连接于第二边沿2132,并连接于第三边沿2133,第四边沿2134对应于卡槽214的槽底。
第五边沿2135呈直线形。第五边沿2135连接于第四边沿2134,第五边沿2135与第一边沿2131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五边沿2135与第一边沿2131相间隔,第五边沿2135对应于挂钩本体21的钩尖。
第六边沿2136呈直线形。第六边沿2136与第五边沿2135连接,第六边沿2136与第五边沿2135的夹角为钝角。
第七边沿2137呈圆弧形,与把手1的抵接部的运动轨迹相适应。第七边沿2137对应的圆心位于挂钩本体21或卡槽214中,第七边沿2137与第六边沿2136连接。
第八边沿2138呈直线形。第八边沿2138与第一边沿2131相垂直,并与第一边沿2131连接。
第九边沿2139呈直线形。第九边沿2139与第八边沿2138的夹角为钝角,第九边沿2139与第七边沿2137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4,由此,挂钩本体21的形状既保证了挂钩本体21的第一部分能够与厢板400或栅栏300充分连接,也保证了把手1的抵接段123能够与挂钩本体21的表面充分接触。
突出部22位于把手部12的抵接段123的运动轨迹中,以挡止把手部12移动。由此,当车辆在颠簸路况中行驶时,平挂钩2上的突出部22能够有效阻止把手1向上摆动而脱离平挂钩2,把手1只能从未设置突出部22的一侧开启,有效降低把手1脱离平挂钩2的风险,把手1与平挂钩2的连接稳定性较好。
突出部22与挂钩本体21的周缘相间隔,挂钩本体21的超出厢板400或栅栏300的部分的背离突出部22的表面用于接触立柱200,在保证突出部22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突出部22所占用的面积较小,即平挂钩2的形变量较小,使得挂钩本体21与立柱200的接触面积较大,平挂钩2充分贴合于立柱200表面,平挂钩2与立柱200的连接更为稳定。
突出部22形成于钩尖部212上,并位于第三边沿2133和第六边沿2136之间。如此,当一立柱200的一侧面上并列布置有两把手1时,该两把手1均只能向各自对应的挂钩本体21的钩柄部211转动,即该两把手1相背移动,有效防止两把手1相互干涉。
请参阅图3和图4,突出部22具有一曲面221以及位于曲面221两侧的两平面222。
两平面222相平行,且均与曲面221连接。每一平面222均垂直于挂钩本体21的表面,两平面222及曲面221均与挂钩本体21的表面连接。两平面222沿第一边沿213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半挂车,包括车架500、安装于车架500上的车厢以及安装于车厢上的车厢锁紧装置100。
车厢包括栅栏300、厢板400以及多个立柱200。
多个立柱200间隔布置,且均垂直固定于车架500的顶面的边缘部上。
栅栏300位于厢板400的上方。栅栏300位于相邻两立柱200之间,栅栏300铰接于一立柱200上,并通过车厢锁紧装置100与另一立柱200连接。栅栏300能够以与其铰接的立柱200为旋转轴进行转动。
具体地,车厢锁紧装置100的把手1的连接部11转动连接于立柱200的侧面,车厢锁紧装置100的平挂钩2的钩柄部211与栅栏300固定连接。
栅栏300上的车厢锁紧装置100的平挂钩2为至少两个,栅栏300上的至少两车厢锁紧装置100的平挂钩2上下间隔布置,多重保障,当某一车厢锁紧装置100的把手1意外打开时,其他车厢锁紧装置100仍能保证栅栏300与立柱200连接固定。栅栏300上设有第一合页310,栅栏300通过第一合页310与立柱200转动连接。第一合页310与车厢锁紧装置100的平挂钩2分别连接于栅栏300的相对两端上。
厢板400位于相邻两立柱200之间,厢板400与车架500转动连接,并通过车厢锁紧装置100与相邻两立柱200连接。厢板400能够翻转。
具体地,车厢锁紧装置100的把手1的连接部11与立柱200的侧面转动连接,车厢锁紧装置100的平挂钩2的钩柄部211与厢板400固定连接。
厢板400上设有第二合页410,厢板400通过第二合页410与车架500铰接,第二合页410和厢板400上的车厢锁紧装置100的平挂钩2分别连接于厢板400的相对两侧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厢锁紧装置,用于将立柱与厢板或栅栏可拆卸地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的把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把手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立柱转动连接;
平挂钩,包括挂钩本体以及冲压形成于挂钩本体的表面上的突出部;所述挂钩本体一部分与厢板或栅栏对应固定,另一部分向外超出该厢板或栅栏,该挂钩本体超出厢板或栅栏的部分上设有所述突出部;挂钩本体对应且背离突出部的表面用于与立柱接触;
所述挂钩本体的超出厢门或栅栏的部分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把手卡接配合;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挂钩本体的周缘相间隔,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把手部的运动轨迹中,以止挡所述把手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包括钩柄部和钩尖部,所述钩柄部的背离所述突出部的表面用于与厢板或栅栏固定连接,所述钩尖部超出厢板或栅栏,所述卡槽位于所述钩柄部和所述钩尖部之间,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钩尖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具有一曲面以及位于曲面两侧的两平面,两所述平面相平行,且均与所述曲面连接;每一所述平面均垂直于所述挂钩本体的表面,两所述平面及所述曲面均与所述挂钩本体的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对应于所述卡槽布置,所述把手部能够以所述连接部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与所述挂钩本体的表面接触或脱离所述挂钩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包括:
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具有一第一凸面和一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凸面和所述第一凹面相对,且所述第一凹面用于面向立柱;
抵接段,呈直线形,所述抵接段与所述第一弯曲段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段能够抵接于所述挂钩本体的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表面;
第二弯曲段,与所述抵接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段具有一第二凸面和一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凸面和所述第二凹面相对,所述第二凹面用于面向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呈板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具有:
第一边沿,呈直线形;
第二边沿,呈直线形,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垂直,并与所述第一边沿连接,所述第二边沿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一槽壁;
第三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三边沿沿所述第一边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边沿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边沿与所述第二边沿相平行,所述第三边沿对应于所述卡槽的另一槽壁;
第四边沿,呈圆弧形,所述第四边沿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挂钩本体的外侧,所述第四边沿位于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三边沿之间,所述第四边沿连接于所述第二边沿,并连接于所述第三边沿,所述第四边沿对应于所述卡槽的槽底;
第五边沿,呈直线形,并连接于所述第四边沿,所述第五边沿与所述第一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五边沿与所述第一边沿相间隔,所述第五边沿对应于所述挂钩本体的钩尖;
第六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六边沿与所述第五边沿连接,所述第六边沿与所述第五边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三边沿和所述第六边沿之间;
第七边沿,呈圆弧形,所述第七边沿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挂钩本体或所述卡槽中,所述第七边沿与所述第六边沿连接;
第八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八边沿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垂直,并与所述第一边沿连接;
第九边沿,呈直线形,所述第九边沿与所述第八边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九边沿与所述第七边沿连接。
8.一种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车厢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锁紧装置,所述车厢包括栅栏、厢板以及多个立柱;
多个所述立柱间隔布置,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车架的顶面的边缘部上;所述栅栏位于所述厢板的上方;
所述栅栏和所述厢板均位于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栅栏铰接于一所述立柱上,并通过所述车厢锁紧装置与另一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厢板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车厢锁紧装置与两所述立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板上设有合页,所述厢板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合页和所述厢板上的所述车厢锁紧装置的所述平挂钩分别连接于所述厢板的相对两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上的所述车厢锁紧装置的平挂钩为至少两个,所述栅栏上的至少两所述车厢锁紧装置的平挂钩上下间隔布置。
CN201921450457.7U 2019-09-02 2019-09-02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Active CN210555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457.7U CN210555200U (zh) 2019-09-02 2019-09-02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457.7U CN210555200U (zh) 2019-09-02 2019-09-02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5200U true CN210555200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7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0457.7U Active CN210555200U (zh) 2019-09-02 2019-09-02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5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55200U (zh) 车厢锁紧装置及半挂车
CN209813897U (zh) 蓄电池固定安装装置及动力系统
CN212738086U (zh) 铁路集装箱平车可拆卸门挡及其安装结构
CN216886945U (zh) 一种载货车侧边锁卡接结构
CN201516835U (zh) 兼做踏板的厢式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
WO2021147176A1 (zh) 一种汽车货厢盖板
CN211075880U (zh) 一种铁路货车提拉翻转门及铁路货车
CN201380883Y (zh) 集装箱骨架车
CN209972455U (zh) 轨道锁紧装置及运输车
CN212667247U (zh) 翻转锁首座装置
CN214714299U (zh) 一种铰座及游乐设备
CN215398782U (zh) 一种可折叠式烟草笼车
CN219220931U (zh) 一种开合锁
CN218644090U (zh) 一种货厢后门铰链机构、货厢及工程车辆
CN212914264U (zh) 一种安全带悬挂机构无障碍通过装置
CN210707299U (zh) 一种带新型锁合结构的汽车安全带
CN215802581U (zh) 一种吊顶检修口结构
CN210126567U (zh) 一种车厢及车辆
CN218564168U (zh) 护栏、作业平台和作业机械
CN215204674U (zh) 一种翻转背门踏步
CN220719277U (zh) 一种防磕碰钣金工具车
CN211442315U (zh) 一种煤矿用防脱轨矿车
CN215058652U (zh) 一种多层叠加式左厢板支撑板合件
CN111206835B (zh) 一种用于格子柜防盗防脱的门体连接结构
CN206337521U (zh) 一种搭扣接合三角形手动车位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463000 Central Section of Huajun Avenue,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63000 Central Section of Huajun Avenue,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