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5153U -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5153U
CN210555153U CN201921108766.6U CN201921108766U CN210555153U CN 210555153 U CN210555153 U CN 210555153U CN 201921108766 U CN201921108766 U CN 201921108766U CN 210555153 U CN210555153 U CN 210555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late
piece
contracts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87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87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5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5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5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所述前风窗下横梁包括溃缩件(1)、上面板(5)和下面板(6),所述上面板(5)的一侧与所述下面板(6)的一侧连接,所述溃缩件(1)分别与所述上面板(5)和下面板(6)连接,并且所述溃缩件(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面板(5)受碰撞时先于所述上面板(5)发生形变而溃缩吸能。该前风窗下横梁通过设置溃缩件分别与上面板和下面板连接,加强了上下面板之间的刚度,而且溃缩件能够在上面板受到碰撞时先于上面板发生形变,使得前风挡受到碰撞时,溃缩件首先发生塑性变形失效,从而起到保护行人安全的作用。

Description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车辆关于行人保护法规的设计需要,新型的开口式截面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封闭框式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具体的,这种开口式截面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具有刚度低的特点,保障了行人头部撞到前风窗下沿时有很好的吸能。但是,这种开口式截面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由于刚度较低,容易被激励以引起前风窗共振,导致车辆形成明显的车内轰鸣声,严重影响车辆噪音舒适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因采用开口式截面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而造成的前风窗共振、车内形成轰鸣声的问题,提供一种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该前风窗下横梁通过设置溃缩件分别与上面板和下面板连接,加强了上下面板之间的刚度,而且溃缩件能够在上面板受到碰撞时先于上面板发生形变,有利于保护行人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前风窗下横梁,所述前风窗下横梁包括溃缩件、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的一侧与所述下面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溃缩件分别与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连接,并且所述溃缩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面板受碰撞时先于所述上面板发生形变而溃缩吸能。
可选的,所述溃缩件包括溃缩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溃缩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上面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下面板连接,所述溃缩主体设置为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并且呈弯折结构。
可选的,所述溃缩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板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夹角设置并且彼此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设置为朝向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连接处的钝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开孔。
可选的,所述开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连接处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一部分开设在所述第一板上并且另一部分开设在所述第二板上。
可选的,所述开孔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开孔。
可选的,所述开孔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孔错位排布的多个第二开孔,多个所述第二开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
可选的,所述溃缩件包括以下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溃缩主体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连接处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上面板的板面贴合的弯板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锯齿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该前风窗下横梁通过设置溃缩件分别与上面板和下面板连接,加强了上下面板之间的刚度,而且溃缩件能够在上面板受到碰撞时先于上面板发生形变,使得前风挡受到碰撞时,溃缩件首先发生塑性变形失效,从而起到保护行人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溃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风窗下横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溃缩件;2、溃缩主体;21、第一板;22、第二板;23、开孔;23a、第一开孔;23b、第二开孔;3、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上面板;6、下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风窗下横梁,如图1和2所示,所述前风窗下横梁包括溃缩件1、上面板5和下面板6,所述上面板5的一侧与所述下面板6的一侧连接,所述溃缩件1分别与所述上面板5和下面板6连接,并且所述溃缩件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面板5受碰撞时先于所述上面板5发生形变而溃缩吸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该前风窗下横梁通过设置溃缩件分别与上面板和下面板连接,加强了上下面板之间的刚度,而且溃缩件能够在上面板受到碰撞时先于上面板发生形变,使得前风挡受到碰撞时,溃缩件首先发生塑性变形失效,从而起到保护行人安全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溃缩件1包括溃缩主体2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溃缩主体2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上面板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下面板6连接,所述溃缩主体2设置为从所述第一连接部3向所述第二连接部4延伸并且呈弯折结构,通过将溃缩件设置为弯折结构,优化了溃缩件的溃缩吸能能力,有利于溃缩件1的弯折部分在上面板5受碰撞时先于所述上面板5发生形变而溃缩吸能,保障行人受到最小的伤害。其中,溃缩件可以采用钢板材料。此外,上面板和下面板的连接处可以点焊的方式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与上面板之间也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第二连接部与下面板之间也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
为了使溃缩件能够适应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所形成的狭小的安装空间,所述溃缩主体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连接的第一板21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连接的第二板22,所述第一板21和所述第二板22呈夹角设置并且彼此连接。进一步的,溃缩件1可以设置为冲压一体成型的板件,简化了加工工艺。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设置为朝向所述上面板5和下面板6的连接处的钝角,有利于溃缩件在上面板5受碰撞时快速发生形变,还能更好地适应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所形成的狭小的安装空间,节省了溃缩件的使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21和/或所述第二板22上设置有开孔23,减轻了溃缩件的整体重量,节省材料。
为了加强溃缩主体的弯折部分的溃缩吸能能力,使得该弯折部分在行人碰撞上面板5时能够立即进入到塑性屈服断裂区间,以保障行人受到最小的伤害,所述开孔2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连接处的第一开孔23a,所述第一开孔23a的一部分开设在所述第一板21上并且另一部分开设在所述第二板22上。
为了优化溃缩主体的弯折部分的溃缩吸能能力,所述开孔23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开孔23a。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开孔23a沿着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连接处的延伸方向等间隔排布,使得上面板5在接收到各个方向上的碰撞作用时均能够促使溃缩主体的弯折部分立即进入到塑性屈服断裂区间,也就是,保障了行人碰撞上面板5的各个位置时溃缩主体的弯折部分均能够立即进入到塑性屈服断裂区间,以保障行人受到的伤害最小化,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23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孔23a错位排布的多个第二开孔23b,多个所述第二开孔23b设置在所述第二板22上,兼顾减重和优化溃缩主体的溃缩吸能能力。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开孔23还可以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孔23a错位排布的多个第三开孔,多个所述第三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上。其中,开孔可以设为各种合理形状和尺寸,例如,第一开孔23a可以设置为在溃缩主体展开的情况下呈圆孔,即,在第二板沿第一板的板面方向延伸的情况下,第一开孔23a设置为圆孔;第二开孔23b也可以设置为圆孔;进一步的,第一开孔23a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23b的直径。值得一提的是,前风窗下横梁的设计结构可以通过使用软件来模拟上面板受到行人碰撞时的情况来辅助校正,以优化溃缩件的头碰溃缩吸能能力,例如,通过将在上下面板之间设置上述结构的溃缩件进行软件模拟实验,可以得出溃缩主体2设置为上述的钝角结构并且开设有第一开孔23a和第二开孔23b时能够在行人头部撞击上面板时立即进行塑形屈服断裂区间,保障了行人所受到的伤害最小化。
如图1所示,所述溃缩主体2沿所述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连接处的延伸方向设置,便于为上下面板之间提供更为全面和均衡的支撑作用,结构简单。进一步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设置为沿前风窗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弧形结构,以便于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为上下面板提供更均衡更稳定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设置为与所述上面板5的板面贴合的弯板结构,以便于安装在上面板的底壁上,为上面板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作用;所述第二连接部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锯齿结构,兼顾减重和简化装配工艺,有利于提高第二连接部4与下面板的板面的贴合程度。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3可以连接在上面板的用于支撑前风窗的部分的底壁处,第二连接部可以连接在下面板的紧邻上面板的近似竖直设置的侧壁上,增加了上面板与下面板间的支撑作用,提高了前风窗的垂向刚度,有利于改善由于前风窗下横梁的刚度低造成的车内轰鸣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包括溃缩件(1)、上面板(5)和下面板(6),所述上面板(5)的一侧与所述下面板(6)的一侧连接,所述溃缩件(1)分别与所述上面板(5)和下面板(6)连接,并且所述溃缩件(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面板(5)受碰撞时先于所述上面板(5)发生形变而溃缩吸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件(1)包括溃缩主体(2)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溃缩主体(2)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上面板(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下面板(6)连接,所述溃缩主体(2)设置为从所述第一连接部(3)向所述第二连接部(4)延伸并且呈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主体(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连接的第一板(21)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连接的第二板(22),所述第一板(21)和所述第二板(22)呈夹角设置并且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设置为朝向所述上面板(5)和下面板(6)的连接处的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和/或所述第二板(22)上设置有开孔(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2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连接处的第一开孔(23a),所述第一开孔(23a)的一部分开设在所述第一板(21)上并且另一部分开设在所述第二板(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23)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开孔(23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23)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孔(23a)错位排布的多个第二开孔(23b),多个所述第二开孔(23b)设置在所述第二板(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件(1)包括以下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溃缩主体(2)沿所述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连接处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3)设置为与所述上面板(5)的板面贴合的弯板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部(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锯齿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
CN201921108766.6U 2019-07-15 2019-07-15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Active CN210555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8766.6U CN210555153U (zh) 2019-07-15 2019-07-15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8766.6U CN210555153U (zh) 2019-07-15 2019-07-15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5153U true CN210555153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8766.6U Active CN210555153U (zh) 2019-07-15 2019-07-15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5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6170B1 (ko) 차량용 크래쉬 박스
JP2019151130A (ja) 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CN103459881B (zh) 具有整合的行人保护系统的机动车辆保险杠
CN210734063U (zh) 车架前横梁总成
CN110606044A (zh) 前端集成的行人保护腿型防护结构
CN213705569U (zh) 一种汽车前端骨架总成及汽车
CN107487368B (zh) 前纵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身
CN106043437B (zh) 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
CN101695938B (zh) 带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中柱
CN210555153U (zh) 前风窗下横梁和车辆
CN211617879U (zh) 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5706156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13442429U (zh) 保险杠安装支架
CN11335301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209833565U (zh) 一种汽车门槛防撞盒总成
CN212148755U (zh)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及车辆
CN211943525U (zh) 一种副仪表板后安装支架和车辆
JP3788237B2 (ja) 車両前部の構造
CN109292006B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CN210391031U (zh) 一种两级溃缩式汽车防撞组件
CN113978564B (zh) 一种商用车车身的前部碰撞吸能结构及平头商用车
CN110816463B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格栅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19029560U (zh) 一种车身前纵梁
CN210126503U (zh) 吸能机构
CN217074259U (zh) 一种前伸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