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4738U -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4738U
CN210554738U CN201921668474.8U CN201921668474U CN210554738U CN 210554738 U CN210554738 U CN 210554738U CN 201921668474 U CN201921668474 U CN 201921668474U CN 210554738 U CN210554738 U CN 210554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ommunicated
braking
valv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84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大为
康亚君
李欣
李文峰
李明强
周忠库
赵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ngjian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ngjian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ngjian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ngjian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84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4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4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4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包括壳体、阀杆、膜片、制动腔室、反制动腔室和快速反应部;阀杆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部,制动腔室和反制动腔室均设置在壳体内部;阀杆的上段设置在反制动腔室内,阀杆的下段设置在制动腔室内;膜片设置在反制动腔室内部,膜片的外圈与壳体相连,膜片的内圈与阀杆相连;制动腔室与快速反应部相连通,快速反应部与反制动腔室相连通;电磁阀在短时间内迅速切换开启与关闭两种状态,实现防抱死的效果;并且这种状态切换和气压变化均在反抱死装置内部完成,不仅反应更加迅速,输出的气体也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背景技术:
抱死,是指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一次制动,轮胎不再旋转,此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不仅摩擦力较小,导致刹车距离长,并且轮胎不转动使汽车失去转向能力,容易造成汽车失去控制,造成交通事故等危害。
防抱死制动系统就是将车辆制动时车轮与地面的滑动摩擦设法尽可能转变为静摩擦此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部分相对保持静止,车未停止,车轮不是抱死而是滚动,制动系统可在车轮上实施界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制动力,这时保持转动的车轮与地面的静摩擦是滚动摩擦,以增大制动力。目前防抱死装置具有输出的高压气体不稳定,所需气体量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所需气体量小、气体输出稳定、结构简单的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包括壳体、阀杆、膜片、制动腔室、反制动腔室和快速反应部;
阀杆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部,制动腔室和反制动腔室均设置在壳体内部;阀杆的上段设置在反制动腔室内,阀杆的下段设置在制动腔室内;膜片设置在反制动腔室内部,膜片的外圈与壳体相连,膜片的内圈与阀杆相连;
制动腔室与快速反应部相连通,快速反应部与反制动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的,快速反应部包括电磁阀、竖管、下腔室、上腔室、下弹簧、上弹簧、单向阀塞头、进气管、出气管、排气管、活塞头、中腔室和进气门;制动腔室与竖管相连通,竖管设置在下腔室的下端,并与下腔室相连通;下腔室上端与中腔室连通,中腔室上端与上腔式连通;下腔室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单向阀塞头,单向阀塞头下方设置有下弹簧;中腔室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杆;上腔式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托盘,托盘上方设置有上弹簧;托盘下端与连杆固定相连,连杆下端与单向阀塞头固定相连;竖管与进气管连通,进气管与电磁阀连通,电磁阀与出气管连通,出气管与上腔室连通;中腔室与反制动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的,电磁阀包括活塞头和进气门,进气管与进气门相连通,进气门与出气管相连通;活塞头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进气门内部。
进一步的,膜片为三层式结构,上层和下层为硬质材料制成,中层为软质材料支撑;膜片的中层的外圈与壳体相连。
进一步的,快速反应部包括电磁阀,电磁阀上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连通至壳体外部。
进一步的,阀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通过设置电磁阀接收抱死信号,然后将制动腔室与反制动腔室连通,一方面降低制动腔室的气压,另一方面增大反制动腔室的气压并对阀杆施加向上的推力,以进一步消减刹车的力度,从而解除抱死状态,电磁阀在短时间内迅速切换开启与关闭两种状态,实现防抱死的效果;并且这种状态切换和气压变化均在防抱死装置内部完成,不仅反应更加迅速,输出的气体也更加稳定。
整个作用过程均在制动腔室和反制动腔室内部完成,与普通反抱死装置相比所需气体量更少。
阀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内部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2、阀杆,3、制动腔室,4、电磁阀,5、反制动腔室,6、竖管,7、下腔室,8、上腔室,9、下弹簧,10、上弹簧,11、单向阀塞头,12、进气管,13、出气管,14、排气管,15、活塞头,16、中腔室,17、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包括壳体1、阀杆2、膜片17、制动腔室3、反制动腔室5和快速反应部;阀杆2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内部,制动腔室3和反制动腔室5均设置在壳体1内部;阀杆2的上段设置在反制动腔室5内,阀杆2的下段设置在制动腔室3内;膜片17设置在反制动腔室5内部,膜片17的外圈与壳体1相连,膜片17的内圈与阀杆2相连;制动腔室3与快速反应部相连通,快速反应部与反制动腔室5相连通;快速反应部包括电磁阀4、竖管6、下腔室7、上腔室8、下弹簧9、上弹簧10、单向阀塞头11、进气管12、出气管13、排气管14、活塞头15、中腔室16和进气门;制动腔室3与竖管6相连通,竖管6设置在下腔室7的下端,并与下腔室7相连通;下腔室7上端与中腔室16连通,中腔室16上端与上腔式连通;下腔室7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单向阀塞头11,单向阀塞头11下方设置有下弹簧9;中腔室16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杆;上腔式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托盘,托盘上方设置有上弹簧10;托盘下端与连杆固定相连,连杆下端与单向阀塞头11固定相连;竖管6与进气管12连通,进气管12与电磁阀4连通,电磁阀4与出气管13连通,出气管13与上腔室8连通;中腔室16与反制动腔室5相连通;电磁阀4包括活塞头15和进气门,进气管12与进气门相连通,进气门与出气管13相连通;活塞头15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进气门内部;膜片17为三层式结构,上层和下层为硬质材料制成,中层为软质材料支撑;膜片17的中层的外圈与壳体1相连;快速反应部包括电磁阀4,电磁阀4上端连接有排气管14,排气管14连通至壳体外部;阀杆2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包括壳体1、阀杆2、制动腔室3、电磁阀4、反制动腔室5、竖管6、下腔室7、上腔室8、下弹簧9、上弹簧10、单向阀塞头11、进气管12、出气管13、排气管14、活塞头15、中腔室16、膜片17和进气门。
阀杆2、制动腔室3、电磁阀4、反制动腔室5、竖管6、下腔室7、上腔室8、下弹簧9、上弹簧10、单向阀塞头11、进气管12、出气管13、排气管14、活塞头15、中腔室16、膜片17和进气门均设置在壳体1内部。
阀杆2在壳体1内部能够上下滑动,阀杆2上段设置在反制动腔室5内,阀杆2下段设置在制动腔室3内;
阀杆2上段套设有膜片17,膜片17为三层式结构,上层和下层均为硬质材料制成,中层为软质材料制成,上层、中层和下层均与阀杆2固定连接,中层与壳体1连接;在阀杆2上下滑动的过程中膜片17也上下移动,软质的中层随之拉伸或收缩。
制动腔室3连接有若干出气口,通过出气口与挂车制动分泵连接;在刹车时高压气体会进入制动腔室3,然后通过出气口到达挂车制动分泵进行制动;
制动腔室3与竖管6相连通,竖管6与下腔室7连通,下腔室7与中腔室16连通,中腔室16与上腔室8连通,中腔室16与反制动腔室5连通;
在下腔室7内设置有单向阀塞头11和下弹簧9,下弹簧9设置在单向阀塞头11下方,对单向阀塞头11产生向上的推力;上腔室8内设置有托盘和上弹簧10,上弹簧10设置在托盘的上方,对托盘产生向下的推力;中腔室16中设置有连杆,连杆上端与托盘相连,连杆下端与单向阀塞头11相连,三者组成单向阀体;连杆的长度略大于中腔室16的长度,托盘和单向阀塞头11的直径均大于中腔室16的内径。
竖管6与进气管12相连,进气管12与进气门相连,进气门与出气管13相连,进气门内设置有活塞头15,并且活塞头15可以受电磁阀4控制在进气门内部上下滑动;当活塞头15向上滑动时,进气管12与出气管13连通;当活塞头15向下滑动时,进气管12与出气管13断开;出气管13与上腔室8连通。
电磁阀4接收来自制动分泵的信号,当收到抱死信号时,电磁阀4开启,没有收到抱死信号时,电磁阀4关闭。
装置存在三种状态,分别是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工作状态;
初始状态:在不工作时,单向阀体受到的力包括上弹簧10产生的向下的推力、单向阀体自身的重力和下弹簧9产生的向上的推力,制动腔室3内压强小于0.25MPa,单向阀体处在最下端,托盘与中腔室16密闭,单向阀塞头11与中腔室16开放,制动腔室3内的气体通过竖管6、下腔室7、中腔室16至反制动腔室5;
中间状态:当车辆刹车时,制动腔室3内气压上升,当气压大于0.25MPa,单向阀体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单向阀体被顶起直至单向阀塞头11与中腔室16密闭,此时托盘与中腔室16开放;制动腔室3内的气压保持不断上升的状态,且电磁阀4未接收到抱死信号,电磁阀4处于关闭状态。
工作状态:制动腔室3内气压大于0.25MPa,电磁阀4接收到抱死信号,电磁阀4开启,进气管12与出气管13连通,制动腔室3内的气体通过竖管6、进气管12、出气管13、上腔室8到达中腔室16,此时上腔室8、中腔室16和下腔室7为连通状态,气压相同,单向阀体在上弹簧10作用下回到最下端,单向阀塞头11与中腔室16开放并保持常开状态,制动腔室3内的气体从竖管6、下腔室7、中腔室16至反制动腔室5。
反制动腔室5的容积是可变的,当阀杆2向下滑动,反制动腔室5的容积变小,当阀杆2向上滑动时,反制动腔室5的容积变大;在刹车时阀杆2向下滑动,同时气体从制动腔室3到达反制动腔室5后,使反制动腔室5内的气压增大,为了平衡压力会产生扩大容积的倾向,使得膜片17收到向上的推力,从而抵消一部分阀杆2的下滑距离,直至抱死状态消除。
电磁阀4上设置有排气管14,作用是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壳体1外界。
在实际工作还没有进行刹车时,制动腔室3内压强小于0.25MPa,单向阀体处在最下端,托盘与中腔室16密闭,单向阀塞头11与中腔室16开放,制动腔室3内的气体通过竖管6、下腔室7、中腔室16至反制动腔室5,此时制动腔室3与反制动腔室5内的气体压强相同,且均小于0.25MPa;当车辆刹车时,制动腔室3内气压上升,当气压大于0.25MPa,单向阀体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单向阀体被顶起直至单向阀塞头11与中腔室16密闭,此时托盘与中腔室16开放。储气筒内的气体进入制动腔室3,并通过与制动腔室3相连接的出气口输送至各个制动分泵,进行制动;在制动过程中,由于刹车信号一直存在,储气筒中的气体会一直向制动腔室3输送,使阀杆2收到较大的力,一直保持开启状态,从而产生抱死现象;当制动分泵将抱死信号输送至电磁阀4后,电磁阀4开启,进气管12与出气管13由闭合状态变为连通状态,制动腔室3内的气体通过竖管6、进气管12、出气管13、上腔室8到达中腔室16,此时上腔室8、中腔室16和下腔室7为连通状态,气压相同,此时单向阀体保持常开状态,制动腔室3内的气体输送至反制动腔室5,使反制动腔室5内气压变大,从而对膜片17产生向上的推力,抵消一部分阀杆2受到的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减少制动分泵的气量,减小刹车力度,接触抱死状态;
当抱死状态解除,电磁阀4关闭,进气管12和出气管13由连通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切断反制动腔室5的气体来源,解除了膜片17受到的向上的力,此时阀杆2再次受到较大的向下作用力,刹车力度变大,再次产生抱死状态,然后抱死信号传送至电磁阀4,再循环往复以上过程,直至刹车状态解除为止。
此过程时间短、变化迅速,在短时间内不断变化不同的状态,使车轮与地面一直处在静摩擦状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包括壳体(1)、阀杆(2)、膜片(17)、制动腔室(3)、反制动腔室(5)和快速反应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杆(2)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制动腔室(3)和反制动腔室(5)均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阀杆(2)的上段设置在反制动腔室(5)内,所述阀杆(2)的下段设置在制动腔室(3)内;所述膜片(17)设置在反制动腔室(5)内部,所述膜片(17)的外圈与壳体(1)相连,所述膜片(17)的内圈与阀杆(2)相连;
所述制动腔室(3)与快速反应部相连通,所述快速反应部与反制动腔室(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反应部包括电磁阀(4)、竖管(6)、下腔室(7)、上腔室(8)、下弹簧(9)、上弹簧(10)、单向阀塞头(11)、进气管(12)、出气管(13)、排气管(14)、活塞头(15)、中腔室(16)和进气门;所述制动腔室(3)与竖管(6)相连通,所述竖管(6)设置在下腔室(7)的下端,并与下腔室(7)相连通;所述下腔室(7)上端与中腔室(16)连通,所述中腔室(16)上端与上腔式连通;所述下腔室(7)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单向阀塞头(11),所述单向阀塞头(11)下方设置有下弹簧(9);所述中腔室(16)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杆;所述上腔式内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上方设置有上弹簧(10);所述托盘下端与连杆固定相连,所述连杆下端与单向阀塞头(11)固定相连;所述竖管(6)与进气管(12)连通,所述进气管(12)与电磁阀(4)连通,所述电磁阀(4)与出气管(13)连通,所述出气管(13)与上腔室(8)连通;所述中腔室(16)与反制动腔室(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4)包括活塞头(15)和进气门,所述进气管(12)与进气门相连通,所述进气门与出气管(13)相连通;所述活塞头(15)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进气门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7)为三层式结构,上层和下层为硬质材料制成,中层为软质材料支撑;所述膜片(17)的中层的外圈与壳体(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反应部包括电磁阀(4),所述电磁阀(4)上端连接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连通至壳体(1)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CN201921668474.8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Active CN210554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474.8U CN210554738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474.8U CN210554738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4738U true CN21055473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3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8474.8U Active CN210554738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4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0989A (zh) * 2021-08-11 2021-10-15 山东康健汽车配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排气供气双重制动继动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0989A (zh) * 2021-08-11 2021-10-15 山东康健汽车配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排气供气双重制动继动阀
CN113500989B (zh) * 2021-08-11 2022-09-02 山东康健汽车配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排气供气双重制动继动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983B (zh) 液压制动系统
US4316642A (en) Control device for hydraulic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antiskid control apparatus
CN210554738U (zh) 一种挂车制动防抱死装置
CN104973035B (zh) 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
CN114348043B (zh)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空重车制动力无级自动调整的装置
CN206171440U (zh) 一种用于保持分配阀制动保压位压力稳定的主控机构
CN106347341B (zh) 一种用于保持分配阀制动保压位压力稳定的主控机构
GB1417158A (en) Brake master valve unit for dual circuit brake system
CN107472226B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气顶油制动系统
CN204161350U (zh) 一种防失灵车辆气压制动系统
CN106627542B (zh) 一种多通路橡胶圆柱密封分配阀
CN206202278U (zh) 一种多通路橡胶圆柱密封分配阀
CN109050503A (zh) 数控液压刹车装置
CN101870289B (zh) 一种柔刹助力继动阀
CN104192123A (zh) 智能断气阀
JPH01160768A (ja) 車両用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のための油圧パワーブースタ及び圧力源
CN208069639U (zh) 一种三桥继动阀
CN201343021Y (zh) 三腔三桥同步超前紧急继动阀
CN208881772U (zh) 数控液压刹车装置
CN105365805A (zh) 一种车辆防失灵气压制动系统
CN209955967U (zh) 一种复合调压阀以及与继动阀构成的助力继动阀
CN201694183U (zh) 柔刹助力继动阀
JPH04215553A (ja) 駆動時スリップ制限手段を有する車両ブレーキ装置
CN216684404U (zh) 一种等压越前式调压阀以及与继动阀构成的助力继动阀
CN204161349U (zh) 一种防失灵制动总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