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7407U -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7407U
CN210547407U CN201920660074.6U CN201920660074U CN210547407U CN 210547407 U CN210547407 U CN 210547407U CN 201920660074 U CN201920660074 U CN 201920660074U CN 210547407 U CN210547407 U CN 210547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eight
front wheel
supplementing
degre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00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unxi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unxi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unxi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unxi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00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7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7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74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包括设置有凸模的下模座、压边圈和设置有凹模的上模座,所述压边圈套设在所述凸模的周围,下模座的凸模与上模座的凹模相配合;所述凸模的模面结构包括成型面和工艺补充面,所述压边圈包括压料面,所述工艺补充面设置在所述成型面和所述压料面之间;所述成型面包括高度起伏面和低型面,所述高度起伏面为所述低型面与所述工艺补充面相邻接的部分,在所述低型面的表面上形成补充斜面,所述补充斜面的高度平均变化率大于所述高度起伏面的高度的平均变化率;所述补充斜面与所述高度起伏面之间形成角度大于或等于120度,小于等于150度。通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提升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延模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背景技术
前轮罩后板设置在前轮罩本体上,前轮罩后板设置在前轮罩本体上高度起伏剧烈的部位,前轮罩本体上高度起伏剧烈的部位的高度倾斜接近90度,且前轮罩后板上也有与前轮罩本体一致的高度起伏剧烈的部位,为了和前轮罩本体进行良好的连接,前轮罩后板的高度起伏剧烈的部位高度倾斜也接近90度,然而高度起伏剧烈的最低处容易发生断裂,前轮罩前板一旦发生断裂,就会影响前轮罩本体上的整体性能甚至报废,因此对于前轮罩本体的质量要求更高。传统的拉延模具都在液压机上拉延,容易因塑性变形后的回弹、起皱等缺陷,导致零件成型不稳定,零件钢性不足,成型面高度起伏剧烈不利于板料流动,且在成型面高度起伏剧烈的最低处容易发生断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提升产品质量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产品质量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包括设置有凸模的下模座、压边圈和设置有凹模的上模座,所述压边圈套设在所述凸模的周围,下模座的凸模与上模座的凹模相配合;所述凸模的模面结构包括成型面和工艺补充面,所述压边圈包括压料面,所述工艺补充面设置在所述成型面和所述压料面之间;
所述成型面包括高度起伏面和低型面,所述高度起伏面为所述低型面与所述工艺补充面相邻接的部分,在所述低型面的表面上形成补充斜面,所述补充斜面的高度平均变化率大于所述高度起伏面的高度的平均变化率;所述补充斜面与所述高度起伏面之间形成角度大于或等于120度,小于等于150度。
较佳的,在所述高度起伏面的表面上形成补充余肉。
较佳的,所述补充余肉从所述高度起伏面延伸至所述低型面上。
较佳的,所述补充斜面与所述成型面上高度起伏剧烈处的低型面之间形成角度为120度或135度或150度。
较佳的,还包括斜锲,所述斜锲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且设置在所述凸模和凹模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采用机械冲床拉延,对拉延模具工艺补充面设计优化,采用补充斜面和补充余肉的方式,可以减缓成型面上高度起伏剧烈的地方变得平缓,有利于板料的流动,减少零件起皱、回弹等缺陷,同时还可以防止在成型面最低处发生断裂,增加零件钢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导向和定位结构,方便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减了单件产品加工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前轮罩后板N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前轮罩后板N与前轮罩本体K等结构转配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包括设置有凸模的下模座1、压边圈和设置有凹模的上模座,压边圈套设在凸模的周围,下模座1的凸模与上模座的凹模相配合;凸模的模面结构包括成型面2和工艺补充面3,压边圈包括压料面4,工艺补充面3设置在成型面2和压料面4之间,
成型面2包括高度起伏面6和低型面5,高度起伏面6为低型面5与工艺补充面3相邻接的部分,在低型面5的表面上形成补充斜面,补充斜面的高度平均变化率大于高度起伏面6的高度的平均变化率;补充斜面与高度起伏面6之间形成角度大于或等于120度,小于等于15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充斜面与高度起伏面6之间形成角度为120度或135度或150度或其他数值,并不以此为限。
本申请的前轮罩拉延模组可以同时对两片对称的平面板料进行拉延,可以制造出一对前轮罩后板;其中,工艺补充面3的面积越少,表示在拉延成型过程中板料的利用率高;成型面对平面板料成型的利用率越高,工艺补充面补充面面积就会减少。高度起伏剧烈的最低处为高度起伏面和低型面相交处,通过在低型面上设置补充斜面,增加倾斜度,使得低型面与高度起伏面之间的角度变大,有利于板料更平缓的流动,防止低型面与高度起伏面相交处的破裂现象,以及防止平面板材在拉延过程中的起皱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度起伏面6的表面上形成补充余肉。补充余肉可在拉延开始时储存一定板料,以进一步解决产品开裂的问题,同时补充余肉还可在拉延后期随着拉延凹凸模闭合逐渐吸收部分多余板料,从而防止起皱。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充余肉从高度起伏面6延伸至低型面5上。为了加强补充余肉储存板料及吸收部分多余板料时可以有效引导板料的流动方向及保证板料的流动顺畅性,可进一步防止高度起伏面与低型面相交位置的破裂。
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起伏面6的位置是高度差为大于等于130mm,小于等于150mm处。高度起伏面6的高度差是高度起伏面6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高度差。
在本实施例中,成型面2上设置有一处补充斜面和一处补充余肉。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斜锲7,斜锲7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1之间且设置在凸模和凹模的一侧。斜锲7上安装有切冲冲头,用于对前轮罩后板进行冲孔。
如图3所示,前轮罩本体K上设置有前轮罩前板M、前轮罩后板N、前悬挂支承板L和悬挂支承板上的加强板J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采用机械冲床拉延,对拉延模具工艺补充面设计优化,采用补充斜面和补充余肉的方式,可以减缓成型面上高度起伏剧烈的地方变得平缓,有利于板料的流动,减少零件起皱、回弹等缺陷,同时还可以防止在成型面最低处发生断裂,增加零件钢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导向和定位结构,方便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减了单件产品加工时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有凸模的下模座(1)、压边圈和设置有凹模的上模座,所述压边圈套设在所述凸模的周围,下模座(1)的凸模与上模座的凹模相配合;所述凸模的模面结构包括成型面(2)和工艺补充面(3),所述压边圈包括压料面(4),所述工艺补充面(3)设置在所述成型面(2)和所述压料面(4)之间;
所述成型面(2)包括高度起伏面(6)和低型面(5),所述高度起伏面(6)为所述低型面(5)与所述工艺补充面(3)相邻接的部分,在所述低型面(5)的表面上形成补充斜面,所述补充斜面的高度平均变化率大于所述高度起伏面(6)的高度的平均变化率;所述补充斜面与所述高度起伏面(6)之间形成角度大于或等于120度,小于等于15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其特征是:在所述高度起伏面(6)的表面上形成补充余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其特征是:所述补充余肉从所述高度起伏面(6)延伸至所述低型面(5)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其特征是:所述补充斜面与所述成型面(2)上高度起伏剧烈处的低型面之间形成角度为120度或135度或15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其特征是:还包括斜锲(7),所述斜锲(7)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1)之间且设置在所述凸模和凹模的一侧。
CN201920660074.6U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47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0074.6U CN210547407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0074.6U CN210547407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7407U true CN210547407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7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00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47407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7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712097B1 (pt) Sistema e método de formação de gargalo
CN202516935U (zh) 汽车侧围尾灯尖角处双台阶式模面造型结构
CN202447505U (zh) 管件成型模具
CN206981570U (zh) 一种后盖大圆角弯曲模具
CN202910117U (zh) 一种折弯模具
CN210547407U (zh) 一种前轮罩后板拉延模组
CN103801630B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法及相应的模具
CN210208302U (zh) 一种前轮罩本体拉延模具
CN210450569U (zh) 一种前轮罩前板拉延模组
CN203484500U (zh) 一种汽车顶盖天窗冲压模具
CN105215173B (zh) 一种发动机管帽的冲压模具及发动机管帽生产工艺
CN202114153U (zh) 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
CN202438620U (zh) S型折弯模具
CN214814113U (zh) 一种高拉伸直壁方罐的成型模具
CN210208303U (zh) 一种前悬挂支承板拉延模具
CN207494329U (zh) 一种零件加工连续模
CN206305345U (zh) 一种冲压成型脱模系统
CN207823724U (zh) 一种汽车零件整形压筋模
CN105834271A (zh) 深拉伸杯底内圆角不变外圆角缩小的工艺
CN206185005U (zh) 一种冲压模多斜楔结构
CN20606686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抽芯机构
CN208099085U (zh) 一种环形工件冲压校型模具
CN207288583U (zh) 汽车进油部件成型连续模
CN205056808U (zh) 一种机械手夹持结构
CN217492393U (zh) 汽车底盘后悬架后控制臂本体冲压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