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1266U -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1266U
CN210531266U CN201921350698.4U CN201921350698U CN210531266U CN 210531266 U CN210531266 U CN 210531266U CN 201921350698 U CN201921350698 U CN 201921350698U CN 210531266 U CN210531266 U CN 210531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oil
electromagnetic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06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丽亚
王兰生
仝玉盼
王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Hydraul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ydraul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06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1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1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1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包括主阀体、设置在主阀体上的双单向阀、电磁换向阀、流量调节阀、插装式安全阀,所述电磁换向阀、流量调节阀、插装式安全阀均设置在双单向阀上;所述双单向阀设置在主阀体的下部空腔内,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在主阀体的上部空腔内,所述上部空腔通过Y型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主阀体的对称作用面上分别设有2个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通过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回油口、进油口通过油道与上部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可独立完成液压支腿调平、锁定功能,减小了空间,减少了连接用管路件、液压阀通道体,减轻了整体重量,提高了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速阀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特种车辆,在工作状态,需要由液压支腿将车体支撑,使车体与底面脱离。从而保证车体在工作时保持稳定。支腿液压回路中由电磁换向阀、调速阀、双单向阀等组成,目前液压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液压管式连接阀和板式连接法较多,这些传统的连接和安装方式存在的主要缺点:①占用空间大;管式连接需要用管接头将各种液压阀连接,板式阀需用螺钉连接在通道体上;②重量大;由于阀件多,导致增加了整体的重量;③维修、更换难;维修和更换元件需用多种工具,由于车载液压系统安装空间小,所以维修、更换耗时多;④能耗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节能、环保理念是各个领域的设计首选,在自行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特种车辆等领域,减重是节能、环保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管式连接液压系统、板式液压系统相比,调平组合阀将电磁换向阀安装在双单向阀体上,流量调速阀采用螺纹插装阀结构安装在双单向阀体上,组成一个多功能组合阀,同时增加了安全阀部分,当负载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油液通过安全阀溢流,实现了独立完成液压支腿调平、锁定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包括主阀体、设置在主阀体上的双单向阀、电磁换向阀、流量调节阀、插装式安全阀,所述电磁换向阀、流量调节阀、插装式安全阀均设置在双单向阀上;所述双单向阀设置在主阀体的下部空腔内,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在主阀体的上部空腔内,所述双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均与主阀体间隙配合,所述上部空腔通过Y型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主阀体的对称作用面上分别设有2个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进油口、回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通过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回油口、进油口通过油道与上部空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双单向阀包括设置在主阀体的下部空腔内的滑阀,所述滑阀将所述下部空腔分隔为左右相邻且独立的两个腔体,分别为第一单向阀腔和第二单向阀腔,所述第一单向阀腔和第二单向阀腔的腔内均设有阀座支撑、阀座、阀芯和弹簧;所述第一单向阀腔和第二单向阀腔外端口处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的槽内设置阀芯,所述阀芯在弹簧力或液压力的作用下抵接在阀座上,并通过端盖将阀座压在阀座支撑的槽内,所述阀芯和端盖之间形成盛装弹簧的弹簧腔;所述第一单向阀腔与流量调节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与流量调节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与出油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磁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包括设置在主阀体的上部空腔内的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弹簧、电磁铁和端直通接头,所述电磁阀阀芯滑动安装在主阀体的上部空腔内,所述电磁阀弹簧、电磁铁和端直通接头均设有2个,所述电磁阀弹簧、电磁铁分别设置在阀芯的两端,所述电磁铁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端直通接头均通过螺塞固定在主阀体上,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过线缆连接电源供电,所述主阀体上设有与下部空腔呈倒“Y”型连通的第一电磁阀腔和第二电磁阀腔,所述第一电磁阀腔与第一单向阀腔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腔与第二单向阀腔连通,所述电磁阀阀芯处于上部空腔的中间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油口、第二处油口均与回油口连通。电磁阀阀芯处于上部空腔的中间位置时,第一出油口、第二处油口均与回油口连通,使得电磁阀中的电磁铁断电后,电磁阀阀芯复位到中间位置,实现单向阀快速复位目的,减小复位过程的泄漏量,提高单向阀闭合压力。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和回油口均设置在主阀体的前作用面上,所述进油口接油源,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腔、第二电磁阀腔连通,所述回油口接油箱回油,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腔、第二电磁阀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均设置在主阀体的后作用面上,且分别接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所述第一出油口与第一单向阀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与第二单向阀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通过第二电磁阀腔与回油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端盖、阀座支撑与主阀体之间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和挡圈,所述阀座与阀座支撑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滑阀与主阀体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向导带和格来圈。
优选的,所述端盖通过内六角螺钉与主阀体连接固定,且所述内六角螺钉上套设有弹簧垫圈。
优选的,所述阀座由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阀芯与阀座的接触端处为球形表面。阀座选用聚酰亚胺密封材料,提高了双单向阀的密封性能,阀芯密封面采用球形表面,提高了阀芯的重复复位精度,能够实现双单向阀内无内泄漏。
优选的,所述插装式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芯和安全阀阀座,所述安全阀阀芯采用球阀式阀芯,所述安全阀阀座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安全阀阀芯为钢球,所述钢球压镶在阀座中。插装式安全阀和流量调节阀均为标准件,可根据需要去市场采购。安全阀选用插装式安全阀,其结构简单,安全压力设定方便、可靠。阀座材料选用聚酰亚胺材料,可实现安全阀零泄漏。在液压支腿工作时,不会出现液压支腿因阀内泄而出现失效问题,影响正常工作,当负载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油液通过安全阀溢流。
优选的,所述流量调节阀和插装式安全阀均采用螺纹插装式连接方式,连接简单便捷。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进油口、回油口均通过内螺纹固定在主阀体上,且与外接管路连接均采用管接头连接方式。
工作原理为:电磁换向阀中的第一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阀腔与双单向阀中的第一单向阀腔连通,油液通过进油口进入第一电磁阀腔,再流入第一单向阀腔中,第一单向阀腔内的油液通过阀体油道进入流量调节阀的进油口,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油液流量后,从第一出油口进入支腿油缸的无杆腔中,第一电磁阀腔内的油液进入第一单向阀腔时,同时通过推动滑阀,使在第二单向阀腔内的油液进入第二电磁阀腔,再通过回油口接回油箱。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改变油液进入支腿油缸(无杆腔)中的流量,达到调节支腿油缸的起竖速度的目的。流量调节阀的出口插装式安全阀,当负载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油液通过安全阀溢流。第一出油口在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后,其通油量为 60L/min。
电磁换向阀中的第一电磁铁断电,第二电磁铁通电,油液通过进油口进入第二电磁阀腔,再流入第二单向阀腔中,第二单向阀腔内的油液通过阀体油道进入第二出油口,再进入支腿油缸的有杆腔中,其通油量为120L/min,相比支腿油缸起竖时的通油量大大增加,实现了支腿油缸快速收回的目的,第二单向阀腔中的油液反向通过流量调节阀时可产生压损,支腿油缸平稳收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与传统的管式连接液压系统、板式液压系统相比,调平组合阀将电磁换向阀安装在双单向阀体上,流量调速阀采用螺纹插装阀结构安装在双单向阀体上,组成一个多功能组合阀,实现了独立完成液压支腿调平、锁定功能;
(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将几个阀合理的安装在一个阀体上,减小了空间;
(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因为减少了连接用管路件、液压阀通道体,减轻了阀的整体重量;
(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双单向阀采用柔性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阀芯密封面采用球形表面,提高了阀芯的重复复位精度,能够实现双单向阀内无内泄漏;
(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增加安全阀设计,当负载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油液通过安全阀溢流;
(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
(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由于调平组合阀由多种阀组成,所以能改变阀的组合方式,灵活多变,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强;
(8)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可根据流量、压力的变化,进行模块化生产;
(9)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与装配,安装简单便捷,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的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4为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的内部流道示意图;
图5为工作时油液流向图。
图中,1-主阀体,2-双单向阀,3-电磁换向阀,4-流量调节阀,5-插装式安全阀,6-第一出油口,7-第二出油口,8-进油口,9-回油口;
11-O型密封圈,12-挡圈,13-向导带,14-格来圈,15-内六角螺钉,16-弹簧垫圈;
21-滑阀,22-阀座支撑,23-端盖,24-阀座,25-阀芯,26-弹簧,27-第一单向阀腔,28-第二单向阀腔;
31-电磁阀阀芯,32-电磁阀弹簧,33-端直通接头,34-第一电磁阀腔,35-第二电磁阀腔,36-第一电磁铁,37-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结构详见附图1-5所示:包括主阀体1、设置在主阀体1上的双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3、流量调节阀4、插装式安全阀 5,所述电磁换向阀3、插装式安全阀5、流量调节阀4均设置在双单向阀2上;所述双单向阀2设置在主阀体1的下部空腔内,所述电磁换向阀3设置在主阀体1的上部空腔内,所述双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3均与主阀体1间隙配合,所述上部空腔通过Y型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主阀体1的对称作用面上分别设有2个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进油口8、回油口9,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通过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回油口9、进油口8通过油道与上部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双单向阀2包括设置在主阀体1的下部空腔内的滑阀21,所述滑阀21将所述下部空腔分隔为左右相邻且独立的两个腔体,分别为第一单向阀腔27和第二单向阀腔28,所述第一单向阀腔27和第二单向阀腔28的腔内均设有阀座支撑22、阀座24、阀芯25和弹簧26;所述第一单向阀腔27和第二单向阀腔28外端口处均设有端盖23,所述端盖23的槽内设置阀芯25,所述阀芯25在弹簧力或液压力的作用下抵接在阀座24上,并通过端盖23将阀座24压在阀座支撑22的槽内,所述阀芯25和端盖 23之间形成盛装弹簧26的弹簧腔;所述第一单向阀腔27与流量调节阀4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28与第二出油口7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换向阀3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包括设置在主阀体1的上部空腔内的电磁阀阀芯31、电磁阀弹簧32、电磁铁和端直通接头33,所述阀芯31滑动安装在主阀体1的上部空腔内,所述电磁阀弹簧32、电磁铁和端直通接头33均设有2 个,所述电磁阀弹簧32、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电磁阀阀芯31的两端,所述电磁铁包括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所述端直通接头33均通过螺塞固定在主阀体1上,所述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通过线缆连接电源供电,所述主阀体1上设有与下部空腔呈倒Y型连通的第一电磁阀腔34和第二电磁阀腔35,所述第一电磁阀腔34与第一单向阀腔27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腔35与第二单向阀腔28连通,所述电磁阀阀芯31处于上部空腔的中间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处油口7均与回油口9连通。所述电磁阀阀芯31处于上部空腔的中间位置时,第一出油口6、第二处油口7均与回油口9 连通,使得电磁阀中的电磁铁断电后,电磁阀阀芯复位到中间位置,实现单向阀快速复位目的,减小复位过程的泄漏量,提高单向阀闭合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8和回油口9均设置在主阀体1的前作用面上,所述进油口 8接油源,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腔34、第二电磁阀腔35连通,所述回油口9接油箱回油,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腔34、第二电磁阀腔35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均设置在主阀体1的后作用面上,且分别接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所述第一出油口6与第一单向阀腔27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7与第二单向阀腔28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28通过第二电磁阀腔35与回油口9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23、阀座支撑22与主阀体1之间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11和挡圈12,所述阀座24与阀座支撑22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11,所述滑阀21与主阀体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向导带13和格来圈14。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23通过内六角螺钉15与主阀体1连接固定,且所述内六角螺钉15上套设有弹簧垫圈16。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24由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阀芯25与阀座24的接触端处为球形表面。阀座选用聚酰亚胺密封材料,提高了双单向阀的密封性能,阀芯密封面采用球形表面,提高了阀芯的重复复位精度,能够实现双单向阀内无内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插装式安全阀5包括安全阀阀芯和安全阀阀座,所述安全阀阀芯采用球阀式阀芯,所述安全阀阀座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安全阀阀芯为钢球,所述钢球压镶在阀座中。插装式安全阀和流量调节阀均为标准件,可根据需要去市场采购,安全阀选用插装式安全阀,其结构简单,安全压力设定方便、可靠。阀座材料选用聚酰亚胺材料,可实现安全阀零泄漏。在液压支腿工作时,不会出现液压支腿因阀内泄而出现失效问题,影响正常工作,当负载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油液通过安全阀溢流。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调节阀4和插装式安全阀5均采用螺纹插装式连接方式,连接简单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进油口8、回油口9均通过内连接螺纹固定在主阀体1上,且与外接管路连接均采用管接头连接方式。
工作原理为:电磁换向阀3中的第一电磁铁36通电,第一电磁阀腔34与双单向阀 2中的第一单向阀腔27连通,油液通过进油口8进入第一电磁阀腔34,再流入第一单向阀腔27中,第一单向阀腔27内的油液通过阀体油道进入流量调节阀4的进油口,通过流量调节阀4调节油液流量后,从第一出油口6进入支腿油缸的无杆腔中,第一电磁阀腔34内的油液进入第一单向阀腔27时,同时通过推动滑阀21,使在第二单向阀腔 28内油液进入第二电磁阀腔35,再通过回油口9接回油箱。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4改变油液进入支腿油缸无杆腔中的流量,达到调节支腿油缸的起竖速度的目的。流量调节阀4的出口插装式安全阀5,当负载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油液通过安全阀溢流。第一出油口6在通过流量调节阀4调节流量后,其通油量为60L/min。
电磁换向阀3中的第一电磁铁36断电,第二电磁铁37通电,油液通过进油口8进入第二电磁阀腔35,再流入第二单向阀腔28中,第二单向阀腔28内的油液通过阀体油道进入第二出油口7,再进入支腿油缸的有杆腔中,其通油量为120L/min,相比支腿油缸起竖时的通油量大大增加,实现了支腿油缸快速收回的目的,支腿油缸有杆腔中的油液反向通过流量调节阀4时可产生压损,支腿油缸平稳收回。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体(1)、设置在主阀体(1)上的双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3)、流量调节阀(4)、插装式安全阀(5),所述电磁换向阀(3)、流量调节阀(4)、插装式安全阀(5)均设置在双单向阀(2)上;所述双单向阀(2)设置在主阀体(1)的下部空腔内,所述电磁换向阀(3)设置在主阀体(1)的上部空腔内,所述双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3)均与主阀体(1)间隙配合,所述上部空腔通过Y型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主阀体(1)的对称作用面上分别设有2个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进油口(8)、回油口(9),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通过油道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回油口(9)、进油口(8)通过油道与上部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单向阀(2)包括设置在主阀体(1)的下部空腔内的滑阀(21),所述滑阀(21)将所述下部空腔分隔为左右相邻且独立的两个腔体,分别为第一单向阀腔(27)和第二单向阀腔(28),所述第一单向阀腔(27)和第二单向阀腔(28)的腔内均设有阀座支撑(22)、阀座(24)、阀芯(25)和弹簧(26);所述第一单向阀腔(27)和第二单向阀腔(28)外端口处均设有端盖(23),所述端盖(23)的槽内设置阀芯(25),所述阀芯(25)在弹簧力或液压力的作用下抵接在阀座(24)上,并通过端盖(23)将阀座(24)压在阀座支撑(22)的槽内,所述阀芯(25)和端盖(23)之间形成盛装弹簧(26)的弹簧腔;所述第一单向阀腔(27)与流量调节阀(4)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28)与第二出油口(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3)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包括设置在主阀体(1)的上部空腔内的电磁阀阀芯(31)、电磁阀弹簧(32)、电磁铁和端直通接头(33),所述电磁阀阀芯(31)滑动安装在主阀体(1)的上部空腔内,所述电磁阀弹簧(32)、电磁铁和端直通接头(33)均设有2个,所述电磁阀弹簧(32)、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电磁阀阀芯(31)的两端,所述电磁铁包括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所述端直通接头(33)均通过螺塞固定在主阀体(1)上,所述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通过线缆连接电源供电,所述主阀体(1)上设有与下部空腔呈倒Y型连通的第一电磁阀腔(34)和第二电磁阀腔(35),所述第一电磁阀腔(34)与第一单向阀腔(27)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腔(35)与第二单向阀腔(28)连通,所述电磁阀阀芯(31)处于上部空腔的中间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均与回油口(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8)和回油口(9)均设置在主阀体(1)的前作用面上,所述进油口(8)接油源,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腔(34)、第二电磁阀腔(35)连通,所述回油口(9)接油箱回油,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腔(34)、第二电磁阀腔(35)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均设置在主阀体(1)的后作用面上,且分别接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所述第一出油口(6)与第一单向阀腔(27)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7)与第二单向阀腔(28)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28)通过第二电磁阀腔(35)与回油口(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3)、阀座支撑(22)与主阀体(1)之间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11)和挡圈(12),所述阀座(24)与阀座支撑(22)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11),所述滑阀(21)与主阀体(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向导带(13)和格来圈(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3)通过内六角螺钉(15)与主阀体(1)连接固定,且所述内六角螺钉(15)上套设有弹簧垫圈(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4)由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阀芯(25)与阀座(24)的接触端处为球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式安全阀(5)包括安全阀阀芯和安全阀阀座,所述安全阀阀芯采用球阀式阀芯,所述安全阀阀座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安全阀阀芯为钢球,所述钢球压镶在阀座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4)和插装式安全阀(5)均采用螺纹插装式连接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口(6)、第二出油口(7)、进油口(8)、回油口(9)均通过螺纹固定在主阀体(1)上,且与外接管路连接均采用管接头连接方式。
CN201921350698.4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Active CN210531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0698.4U CN210531266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0698.4U CN210531266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1266U true CN210531266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1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0698.4U Active CN210531266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12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4500A (zh) * 2020-06-11 2020-08-28 常州市瑾瑜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液压阀门
CN114808815A (zh) * 2022-06-07 2022-07-29 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清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清扫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4500A (zh) * 2020-06-11 2020-08-28 常州市瑾瑜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液压阀门
CN111594500B (zh) * 2020-06-11 2022-12-13 宁津亚华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液压阀门
CN114808815A (zh) * 2022-06-07 2022-07-29 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清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清扫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1266U (zh) 一种电磁控制换向的调速组合阀
CN201068843Y (zh) 电液负载压力流量控制变量柱塞泵
CN108443273B (zh) 一种应急救援车辆工作装置回油路压力补偿节流控制系统
CN203297181U (zh) 负载敏感系统
CN201753784U (zh) 二位四通液控开关阀
CN105971964A (zh) 一种采用回油压差作先导油源的多路电液控制阀
CN205207310U (zh) 一种先导内控式多路电液集成换向阀
CN207212804U (zh) 优先型手动负载敏感多路阀
CN217271110U (zh) 一种分流集流阀
CN204704187U (zh) 过载卸荷阀
CN207715860U (zh) 一种带止回阀的减压结构
CN110714949B (zh) 一种转向控制阀组
CN203404475U (zh) 切断阀及使用该切断阀的换向装置、调压系统
CN108547813B (zh) 一种负载敏感电磁比例阀
CN101900144A (zh) 一种小型钻机集成阀
CN205977860U (zh) 一种自减压负荷传感多路换向阀
CN214887655U (zh) 一种油泵块
CN109205472A (zh) 一种具备二级调压功能的起重机液压系统
CN201277365Y (zh) 除磷气控最低液面阀
CN206530561U (zh) 一种组合液压阀
CN2823625Y (zh) 混凝土喷射机集成控制阀总成
CN211821750U (zh) 一种长距离输调水泵站主体设备输送管路
CN211875243U (zh) 一种电磁阀座集成
CN215170098U (zh) 一种喷雾水阀组
CN220451829U (zh) 一种控制双联防喷盒的电液集成阀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