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7632U - 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17632U CN210517632U CN201920876569.2U CN201920876569U CN210517632U CN 210517632 U CN210517632 U CN 210517632U CN 201920876569 U CN201920876569 U CN 201920876569U CN 210517632 U CN210517632 U CN 2105176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harness
- harness holding
- fastening portion
- hole
- fast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其实施为线束夹(20),所述线束夹包括:紧固部(21),所述紧固部联接至线束待保持到的目标部位(10)处;线束保持部(22),其保持从中穿过的所述线束;和枢转件(23),其将所述紧固部与所述线束保持部联接在一起;所述线束保持部(22)和所述紧固部(21)以能够绕所述枢转件(23)枢转的方式彼此联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线束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通常出于不同设计目的而设置许多线束,例如为了满足供电和信号传输等需求而在器件之间建立电连接的导线等。在进行所述线束的布线和连接时,通常需要可靠地定位在适当位置,以便线束能够在车辆的内部安装空间内合理布置,并且避免或至少减轻由于例如外界振动等造成的冲击、不当缠绕和过度张紧、相邻线束之间的干扰或保护不当等等造成的线束磨损、热损伤或者甚至电路短路等问题。在实际中,通常结构简单、低成本的线束保持装置可靠性不足,而具有良好可靠性的线束保持装置又往往不易组装或占据较大空间;且相关技术中的线束保持装置往往无法适于保持住在操作中走线方向频繁变动的线束。
为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占据较小空间、且保持可靠的线束保持装置,适于减少振动和变形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其实施为线束夹,线束夹包括:紧固部,紧固部联接至线束待保持到的目标部位处;线束保持部,其保持从中穿过的线束;和枢转件,其将紧固部与线束保持部联接在一起,其中,线束保持部和紧固部以能够绕枢转件枢转的方式彼此联接。
借助于以上设置的线束保持装置,线束经由枢转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联接至紧固部,并且由于紧固部已在待保持线束的目标部位处定位就位,这实现了线束以角度可变的方式被保持于目标部位处。
在一实施例中,紧固部具备第一孔,线束保持部具备待与第一孔对准的第二孔,枢转件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并且充当将紧固部和线束保持部相互旋转联接的心轴。
在一实施例中,枢转件包括:心轴,例如实心或空心筒状的心轴,心轴的外径匹配于、例如小于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内径;和分别设置在心轴两端处的端壁,其包括与紧固部抵靠配合的前端壁以及与线束保持部抵靠配合的后端壁,前端壁和后端壁彼此协同工作,以将紧固部和线束保持部联接在一起,其中,端壁的尺寸大于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内径。
在一实施例中,线束保持装置还包括垫片,垫片布置于紧固部与线束保持部之间。
优选地,垫片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垫圈。
在一实施例中,紧固部包括:两个夹持部,其相对设置且朝向彼此抵紧目标部位两侧;和弯折部,其充当两个夹持部之间的过渡部,且两个夹持部和弯折部一体地形成为U形结构。
优选地,目标部位是线束待保持到的平板、肋、或凸缘,目标部位上形成有凹槽,并且弯折部卡合到基部的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夹持部中每个具有位于它的远离弯折部的一端的自由端的弯折突出的拱起部;且两个夹持部各自的拱起部设置成彼此相对地抵紧目标部位的相反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紧固部还包括:窗口部,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持部中;和凸舌部,其相应从一夹持部的窗口部的面向拱起部的一侧朝向另一夹持部弯折,两个夹持部各自的凸舌部彼此相对设置,且每个凸舌部的顶端接合到目标部位的对应的凹部中。
优选地,凸舌部是由在成型窗口部的过程中通过钣金操作来弯折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线束保持部呈朝向一侧敞开的半封闭结构,且被配置成保持从中穿过的线束。
在一实施例中,线束保持部包括:基板;约束部,其与基板相对设置;和弯曲过渡部,其连接于基板与约束部之间,基板的自由端与约束部的自由端共同限定用于线束的入口;且基板、约束部和弯曲过渡部共同限定用于容纳待保持线束的半封闭孔,半封闭孔在入口处敞开以接纳线束的插入。
在一实施例中,约束部还包括位于其自由端的弯折突出的第二拱起部,第二拱起部与基板共同限定从入口处渐缩的颈部,颈部的大小确定为小于线束的直径方向大小。
优选地,半封闭孔的大小可以设置成与待容纳的线束的数量和直径大小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弯曲过渡部与基板和约束部一体形成。
优选地,线束保持部是通过对例如由弹性钢片构成的板件进行钣金操作而弯折形成的一体结构。
优选地,紧固部由弹性钢片一体成型地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优点:相比于本领域相关技术的线束保持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以简化的结构和较少的空间占用来实现了在线束待保持到的目标部位处可靠和牢固地保持住线束,并且能在目标位置处对线束原地进行角度可变的定向调节,避免或至少减少例如由于外部振动和冲击施加于线束的外力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图2示意性示出如图1所示的线束保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a)至3(b)分别示意性示出保持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线束保持装置的线束保持部中的线束随着线束保持装置的部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变化的呈不同角度定向的状态;
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替代实施例的线束保持装置的部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附图标号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公开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
针对本领域现有技术的前述亟需解决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以紧固部配合至线束待安装到的部位,并且以线束保持部保持住线束,且以能够绕枢转部枢转的方式相互联接线束保持部和紧固部,从而实现在较为有限的空间处保持线束,且线束能够以可变的角度被保持的技术构思。因而,本公开实施例中示意性地提供了用于实现这些目的的一种线束保持装置,这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阐述。
上述线束保持装置能够为线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持装置可以安装在车体上或者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各种装置或部件上,可以设置在机动车辆中需要通过线束、导线、牵引绳索等进行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任意位置处。然而,显而易见地,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持装置也可以用在除机动车辆之外的任何其他领域或装置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一种用于线束100的线束保持装置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线束保持装置1实施为线束夹20。线束夹20例如包括紧固部21、线束保持部22和枢转件23。在此,紧固部21和线束保持部 22经由枢转件23以相对于彼此可旋转的方式相互联接,紧固部21联接至为线束预设的目标部位10,例如以传力的方式卡合至目标部位。目标部位10例如是车辆部件上的平板、肋条/肋板或凸缘。作为示例,例如如图3 (a)所示,目标部位10的一个边缘(例如图示的上边缘)处具备凹槽101,且紧固部21卡入配合到凹槽101中,由此在基部中保持就位,进而使得整个线束夹20相对于基部紧固就位。
在一示例中,例如,如图2所示,紧固部21具备第一孔210(例如,位于紧固部21的朝向线束保持部22的一侧上的贯通孔),线束保持部22 具备待与第一孔210对准的第二孔220(例如,位于线束保持部22的朝向紧固部21的一侧上的贯通孔),枢转件23穿过第一孔210和第二孔220,并且充当心轴,以实现紧固部21和线束保持部22相对于彼此能够旋转的联接。
在一具体示例中,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枢转件23是铆钉,且穿过彼此对准的第一孔210和第二孔220,由此将线束保持部22和紧固部 2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相互联接以装配形成线束保持装置1,使得在外力作用下,线束保持部22例如能够绕枢转件23相对于紧固部21旋转。
更具体地,例如,如图所示,铆钉铆接之后形成的枢转件23例如包括:空心筒状的心轴231,心轴231的外径匹配于第一孔210和第二孔220 的内径;和分别设置在心轴两端处的两个端壁232,即,与紧固部21抵靠配合的前端壁以及与线束保持部22抵靠配合的后端壁,前端壁和后端壁协同工作,以防止紧固部21和线束保持部22二者不希望的横向相对移动。在此,示出的端壁呈圆形。后端壁的尺寸大于第二孔220。在枢转件23 尚未配合至紧固部21的状态下,与后端壁相对的一端部的直径小于第一孔210和第二孔220的内径。在枢转件23的心轴231插入孔210、220中之后,上述端部经铆接过程变形为直径大于第一孔210的内径,由此形成前端壁。当然,也可相反地来设置。
额外地,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线束保持装置1还包括垫片24,垫片24例如布置于紧固部21与线束保持部22之间,更具体地例如是插入布置于紧固部21的第一孔210与线束保持部22的第二孔220之间的空心圆环状垫圈,例如由柔软的塑料材料、硅材料、橡胶材料、或其他具备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通过设置垫片,能够弹性地维持整个线束夹20呈装配状态、且对较小的外界干扰例如外界振动和冲击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紧固部21和线束保持部22会在例如外界振动和冲击的作用下发生不希望的旋转,由此也避免在外界振动和冲击下不希望地改变已在线束保持部22内调整就位的线束的取向。另外,呈空心环状垫圈状的垫片24还能够确保紧固部21和线束保持部22二者之间的连接状态稳定,免受振动干扰,避免振动导致噪音及摩擦粉尘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公开的附图仅给出了具有一个线束夹20的线束保持装置1的示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保持装置可以具有多于一个的线束夹20,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十个线束夹20等等。每个线束夹20可以具有其自身的紧固部21和线束保持部22。
关于线束夹20的各个部件(特别是紧固部21和线束保持部22)的具体构造,更具体地,例如在下文参见附图图示进行阐释。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紧固部21呈U 形结构。为此,紧固部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211,它们朝向彼此抵紧目标部位10两侧;位于中部处的弯折部212,其充当两个夹持部 211之间的过渡部。紧固部21还可以弯折部212卡持于目标部位10上,例如,卡合到目标部位10的如前的在顶部处所形成的凹槽101内,从而以形状配合方式形成紧密的卡合,避免了在外力作用下紧固部21及因此整个线束夹20从目标部位10脱离。优选地,夹持部211和弯折部212一体地形成,例如由弹性钢片一体地制成,从而赋予紧固部21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夹持部211优选地例如对称地设置于弯折部212两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紧固部21通过对由弹性钢片的板件进行钣金操作而弯折形成。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枢转件23例如是由具有塑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例如由铝材制成,以便于铆接时发生端壁的永久变形。
在一具体示例中,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紧固部21是整体呈U 形的一体成型结构,其两个夹持部211中待与枢转件23和线束保持部22 相联接的一个夹持部211上形成有第一孔210,其中,每个夹持部211具有在自由端(即远离弯折部212的一端)的弯折的拱起部2111。拱起部在图2的位置中围成倒V形的开口。每个拱起部2111例如构造成线性地延伸(例如沿着与紧固部21顶部处的弯折部212平行的方向,即图示的水平方向)且因而配置成与目标部位10成线接触;且两个夹持部211各自的拱起部2111设置成彼此相对,由此实现牢固地夹持。
额外地,紧固部21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持部211中(例如优选地位于各自的拱起部2111上方)的窗口部210’。对于一夹持部,在它的窗口部210’的面向拱起部2111的一侧形成有朝向另一夹持部弯折的凸舌部2112,凸舌部具有弹性。两个夹持部211各自的凸舌部2112彼此相对设置。凸舌部的顶端可卡入成型在目标部位10中的对应的凹部中,由此防止紧固部21从目标部位10松脱。
替代地,每个凸舌部2112例如具备尖锐端部以至少部分刺入例如作为塑料部件的目标部位10,从而能分别略微刺入地以尖锐端部卡持住目标部位10的两侧的相对的部位,即额外地形成刺入的点接触、而避免了由于凸舌部2112从目标部位10滑脱而导致该点接触失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窗口部210’、凸舌部2112通过钣金操作冲裁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线束保持部22 呈朝向一侧敞开的半封闭结构,且被配置成保持从中穿过的线束。线束保持部22例如也是通过对由弹性钢片构成的板件进行钣金操作而弯折形成的一体结构。线束保持部22包括:基板221;与基板221相对设置的呈曲面状的约束部222;以及作为连接于基板221与约束部222之间的线性地延伸的弯曲过渡部223,其中,基板221的自由端与约束部222的自由端协同地起作用,以共同限定用于线束的入口。基板221、约束部222和它们之间的弯曲过渡部223共同围合限定用于容纳穿入线束保持部22内的、待保持的线束的半封闭孔,半封闭孔在入口处敞开以接纳线束的插入。
在线束保持部22中,基板221包括第二孔220,约束部222还包括在其自由端的弯折突出的第二拱起部2221,第二拱起部2221例如被构造成线性地延伸(例如沿着与线性地延伸的弯曲过渡部223平行的方向)且因而配置成与基板221共同限定从入口处渐缩的颈部224,且颈部224的大小确定为小于线束的直径方向大小。由此确保了线束经由颈部224插入后,由于线束保持部22由诸如弹性钢片的弹性材料制成,颈部224能够还原从而保证线束不会从半封闭孔内脱出。
由此,通过以上设置,由于线束保持部22由弹性材料制成,则可推动线束从入口、并且经过颈部224进入半封闭孔内,且随后颈部224在不受线束挤压的情况下恢复到小于线束直径大小的常态大小,由此不再允许容纳于线束保持部22内的线束从该处穿过以脱离到线束保持部22以外。由此,这种线束保持部22能够适应截面尺寸(例如直径)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变化的线束。
在一示例中,线束保持部22例如设有用于保持线束的孔,即前述的半封闭孔以用于保持从线束保持部22中穿过的线束。为了更稳定地保持线束,半封闭孔例如呈圆形且直径可以设置成与线束的数量和直径大小匹配,以使在其中的线束尽可能与半封闭孔的内壁相抵靠(例如具有一定的彼此抵紧的压应力)。虽然图中仅示出一条线束从半封闭孔中穿过,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有一条、两条、四条或更多条线束从半封闭孔中穿过。
如图3(a)和3(b)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线束保持装置存在不同的旋转状态。图3(a)和3(b)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保持于如图1和图2 所示的线束保持装置的线束保持部中的线束随着线束保持装置的部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变化的呈不同角度定向的状态,其中,图3(b)示出的线束100的状态I不同于图3(a)中示出的情况。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线束保持装置,能够适应于安装环境通过相对于枢转件23旋转线束保持部来调节线束保持部的开口方向,由此不仅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对线束进行限位,而且实现对于其中容纳的线束的取向的调节,即线束能够以相对于待保持到的目标部位而言的不同角度容纳在线束保持装置中,从而最小化外力施加于线束上所导致的应力,避免线束受损或者甚至断裂。
这种线束保持装置也不需要在目标部位处添加特殊的定位结构,线束保持装置1本身能够确保牢固地附接至待固定线束的目标部位,例如车灯的壳体。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待固定线束的目标部位也可以为机动车辆的其他部件的壳体。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种实施例,例如图4所示,示出另一种替代的线束保持装置的部分结构,其中,线束保持装置也包括定位于线束待保持到的目标部位处的紧固部、线束保持部22”和枢转件,紧固部如上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线束保持部和紧固部绕枢转件以能够枢转的方式彼此配合,且紧固部和枢转件的结构与如前各种实施例中任一种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线束保持部22”可以替代地具有另外的构造。在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线束保持部22”包括:柄部221”;和从柄部延伸的可卷曲的束带222”,束带可如现有技术中的扎带那样来构造,在此不再赘述。线束保持部22”的柄部221”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枢转件的孔220”,以确保经由安装于其中的枢转件(诸如前述铆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前述的紧固部相联接。
通过这种设置,同样能够实现如上实施例的线束保持装置的优点,诸如不仅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对线束进行限位,而且实现对于其中容纳的线束的取向的调节,即线束能够以相对于待保持到的目标部位而言的不同角度容纳在线束保持装置中,从而最小化外力施加于线束上所导致的应力,避免线束断裂,并且最小化空间要求,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持装置(1)实施为线束夹(20),所述线束夹包括:
紧固部(21),所述紧固部联接至线束待保持到的目标部位(10)处;
线束保持部(22),其用于保持从中穿过的所述线束;和
枢转件(23),其将所述紧固部与所述线束保持部联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线束保持部(22)和所述紧固部(21)以能够绕所述枢转件(23)枢转的方式彼此联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紧固部(21)具备第一孔(210),所述线束保持部(22)具备待与所述第一孔(210)对准的第二孔(220),所述枢转件(23)穿过所述第一孔(210)和第二孔(220)、并且充当将所述紧固部(21)和所述线束保持部(22)相互枢转联接的心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枢转件(23)包括:
心轴(231),所述心轴(231)的外径匹配于所述第一孔(210)和所述第二孔(220)的内径;和
分别设置在所述心轴两端处的端壁(232),所述端壁包括与所述紧固部(21)抵靠配合的前端壁以及与所述线束保持部(22)抵靠配合的后端壁,所述前端壁和所述后端壁彼此协同工作,以将所述紧固部(21)和所述线束保持部(22)联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端壁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孔(210)和所述第二孔(220)的内径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还包括垫片(24),所述垫片(24)布置于所述紧固部(21)与所述线束保持部(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垫片(24)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紧固部(21) 包括:
两个夹持部(211),其相对设置且朝向彼此抵紧所述目标部位(10)的两侧;和
弯折部(212),其充当所述两个夹持部(211)之间的过渡部,
其中,两个夹持部(211)和弯折部(212)一体地形成为U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目标部位(10)形成有凹槽(101),并且所述弯折部(212)卡合到所述凹槽(1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两个夹持部(211)中每个具有位于它的远离弯折部(212)的一端的自由端的弯折突出的拱起部(2111),所述夹持部(211)各自的拱起部(2111)形成倒V形开口并且彼此相对地抵紧所述目标部位(10)的相反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紧固部(21)还包括:
窗口部(210’),其设置于两个夹持部(211)中,和
凸舌部(2112),其从一夹持部的窗口部(210’)的面向所述拱起部(2111)的一侧分别朝向另一夹持部(211)弯折,
其中,两个夹持部(211)各自的凸舌部(2112)彼此相对设置,且每个所述凸舌部(2112)的顶端接合到所述目标部位的对应的凹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线束保持部(22)呈朝向一侧敞开的半封闭结构,且被配置成保持从中穿过的所述线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
所述线束保持部(22)包括:
基板(221);
约束部(222),其与所述基板(221)相对设置;和
弯曲过渡部(223),其连接于所述基板(221)与所述约束部(222)之间,
所述基板(221)的自由端与所述约束部(222)的自由端共同限定用于线束的入口;且
所述基板(221)、所述约束部(222)和所述弯曲过渡部(223)共同限定用于容纳待保持线束的半封闭孔,所述半封闭孔在所述入口处敞开以接纳线束的插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约束部(222)还包括位于其自由端的弯折突出的第二拱起部(2221),所述第二拱起部(2221)与所述基板(221)共同限定从所述入口处渐缩的颈部(224),所述颈部(224)的大小小于线束的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半封闭孔的大小可以设置成与待容纳的线束的数量和直径大小匹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线束保持部(22)一体成型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线束保持部(22)由弹性钢片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紧固部(21)一体成型而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束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紧固部(21)由弹性钢片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6569.2U CN210517632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6569.2U CN210517632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17632U true CN210517632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78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76569.2U Active CN210517632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176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42525A1 (fr) | 2022-11-28 | 2024-05-31 | Renault S.A.S | Agrafe de fixation de câble pour bord de paroi habillé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
-
2019
- 2019-06-11 CN CN201920876569.2U patent/CN2105176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42525A1 (fr) | 2022-11-28 | 2024-05-31 | Renault S.A.S | Agrafe de fixation de câble pour bord de paroi habillé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
WO2024115143A1 (fr) | 2022-11-28 | 2024-06-06 | Renault S.A.S. | Agrafe de fixation de câble pour bord de paroi habillé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31657B2 (en) | Fastening element and assembly with such a fastening element and a receiving element | |
US7819365B2 (en) | Fastening device for cables | |
JPS581285B2 (ja) | 弾性締付ホルダ− | |
KR20080095270A (ko) | 안테나 홀더 | |
CN210517632U (zh) | 用于线束的线束保持装置 | |
MX2014003710A (es) | Ensamble de pinza de retencion con cuadrante de carga lateral. | |
KR101455866B1 (ko) | 도어 커넥터 | |
US6494413B1 (en) | Wire harness-fixing clamp | |
JP5136192B2 (ja) | グロメット | |
KR100707094B1 (ko) | 자동차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 클립 | |
JP3331975B2 (ja) | グロメットホルダー | |
US20140231597A1 (en) | Cable mounting assembly | |
KR200429438Y1 (ko) |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용 밴드케이블 | |
JP2888295B1 (ja) | 捩じれ防止ダンパー用電線クランプ | |
CN106560349B (zh) | 用于车辆的安装件 | |
KR102270740B1 (ko) | 밴드케이블 | |
US5860823A (en) | Movable connector with rotation limiting structure | |
CN213989952U (zh) | 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和一种天线 | |
JP5385678B2 (ja) | グロメット | |
JP2006325283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用クリップ | |
KR102716227B1 (ko) | 차량용 케이블 고정장치 | |
CN214197563U (zh) | 一种车用管夹及汽车 | |
EP3567263B1 (en) | Clip for catenary cable | |
CN216915755U (zh) | 一种自带固定卡的线束接插件 | |
JP2574966Y2 (ja) | バンドクラン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