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2848U - 反后坐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反后坐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2848U
CN210512848U CN201921561245.6U CN201921561245U CN210512848U CN 210512848 U CN210512848 U CN 210512848U CN 201921561245 U CN201921561245 U CN 201921561245U CN 210512848 U CN210512848 U CN 210512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liding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12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巩彦勇
郭满红
刘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u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u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u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u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12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2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2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2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后坐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后坐检测系统,包括后坐驱动器、升降座、炮管连接座、检测模块、升降联动架、炮管锁定机构、炮管解锁机构、机架和配重底座,所述后坐驱动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机架连接在配重底座上;所述后坐驱动器传动连接升降座;所述升降座滑动配合在机架的内侧;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连接有炮管连接座;在本实用新型内部后坐驱动器、升降座和炮管连接座的配合下可以推动炮管后坐,并配合检测模块进行后坐阻力的检测,当炮管连接座脱离炮管距离大于后坐长度时可对炮管进行自动解锁使其复进,便于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反后坐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后坐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武器装备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其健康状况及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评估,检测是状态评估的前提,而且装备维修之前也需要进行技术状态的检查,传动对反后坐装置的检查,只能通过简单仪器进行检测,检测效果一般;现有反后坐检测系统,人工后坐到位的炮管固定后,需要复进时,需要进行单独控制,无法在随着推动炮管后坐的装置脱离炮管距离大于后坐长度时对炮管进行自动解锁使其复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后坐检测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内部后坐驱动器、升降座和炮管连接座的配合下可以推动炮管后坐,并配合检测模块进行后坐阻力的检测,当炮管连接座脱离炮管距离大于后坐长度时可对炮管进行自动解锁使其复进,便于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后坐检测系统,包括后坐驱动器、升降座、炮管连接座、检测模块、升降联动架、炮管锁定机构、炮管解锁机构、机架和配重底座,所述后坐驱动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机架连接在配重底座上;所述后坐驱动器传动连接升降座;所述升降座滑动配合在机架的内侧;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连接有炮管连接座;所述炮管连接座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模块;所述升降座滑动配合连接在升降联动架的一端,升降联动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炮管锁定机构上;所述炮管锁定机构固定连接在配重底座上;所述炮管解锁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底座上,炮管解锁机构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炮管锁定机构;所述升降座传动连接炮管解锁机构。
所述后坐驱动器包括带有减速器的驱动电机、驱动丝杠、导向轴和端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杠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机架的两端;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两端;所述端板的一端转动配合在驱动丝杠的另一端,端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轴上;所述升降座通过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杠上;所述升降座滑动配合在导向轴上。
所述升降座包括电动推杆、升降板、滑动板、双面齿条、中心齿轮、轮轴、承轴座、前齿轮、后齿轮、前传动齿条、前限位板、后传动齿条、后限位板、前伸缩支腿、前伸缩套管、后伸缩支腿、后伸缩套管、前推拉臂、后推拉臂和解锁传动板;所述升降板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两根前伸缩支腿的上端,两根前伸缩支腿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两个前伸缩套管内,两个前伸缩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顶面的前端;所述升降板底面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后传伸缩支腿的上端,两根后传伸缩支腿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两个后传伸缩套管内,两个后传伸缩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顶面的后传端;
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通过推杆座固定连接在双面齿条的上端;所述双面齿条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滑动板的中心通孔内;所述滑动板滑动配合在导向轴上;所述滑动板通过螺纹配合在驱动丝杠上;所述滑动板滑动配合在机架的内侧;所述双面齿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传动连接一个中心齿轮,两个中心齿轮分别固定在一根轮轴上,两根轮轴的中间分别转动配合在一个承轴座上,两个承轴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板顶面的左右两端;位于右端的轮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前齿轮;所述前齿轮的下端啮合传动连接前传动齿条,前传动齿条滑动配合在滑动板顶面的前端,前传动齿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前限位板,位于右端的前限位板转动连接前推拉臂的一端,前推拉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右端的前伸缩支腿的下端,前推拉臂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位于右端的前伸缩套管的纵向滑道内;
位于左端的轮轴的后端固定连接后齿轮;所述后齿轮的下端啮合传动连接后传动齿条,后传动齿条滑动配合在滑动板顶面的后端,后传动齿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后限位板,位于左端的后限位板转动连接后推拉臂的一端,后推拉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左端的后伸缩支腿的下端,后推拉臂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位于左端的后伸缩套管的纵向滑道内;
所述解锁传动板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下端;所述解锁传动板传动连接炮管解锁机构;所述炮管连接座连接在升降板上。
所述升降座还包括加强臂、上铰接座、T形滑块和下铰接座;所述加强臂设有两个,两个加强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在下铰接座的两端,下铰接座固定连接在双面齿条的顶端;两个加强臂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一个上铰接座,两个上铰接座分别固定在两个T形滑块的下端;两个T形滑块对称滑动配合在升降板底面的T形滑槽内侧的左右两端。
所述炮管连接座包括滑槽座、推拉滑杆、调节螺杆、调节转块、倾斜拉臂、拉轴、翻转座、横座、双向螺杆、上下滑块、V形夹具和旋转轮;所述滑槽座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升降板上;所述滑槽座的中间设有水平滑槽;所述推拉滑杆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水平滑槽内;所述调节螺杆的中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推拉滑杆上,调节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滑槽座的前后两端,调节螺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块;所述推拉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倾斜拉臂的下端,两个倾斜拉臂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拉轴的左右两端;所述拉轴的中端固定连接在翻转座的上端;所述翻转座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滑槽座的前端;所述翻转座的中间设有矩形滑道,翻转座前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横座;所述双向螺杆的中间转动配合在横座上;所述双向螺杆的上下两端通过螺纹对称连接两个上下滑块,双向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轮;两个上下滑块对称滑动配合在矩形滑道的内部的上下两端;两个上下滑块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V形夹具,两个V形夹具的夹角相对设置;所述翻转座后端的中间固定连接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采用压力传感器。
所述升降联动架包括联动轴和联动架本体;所述联动架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联动轴,两根联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炮管锁定机构上;所述升降板滑动配合在两根联动轴上。
所述炮管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第一压簧、压簧座、第二压簧、弹簧轴、上安装座、滑轴、导管、矩形滑管、矩形滑杆、限位滑板和下安装座;所述锁定块设有两个,两个锁定块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滑管的顶端,两个矩形滑管的上端对称滑动配合上安装座的上滑槽内,两个矩形滑管的上端滑动配合在弹簧轴的两端,弹簧轴上套设两根第一压簧,两个第一压簧分别位于两个矩形滑管的外端;两个锁定块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第二压簧的内端,两根第二压簧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压簧座,两个压簧座对称固定在上安装架的左右两端;两个矩形滑管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一个矩形滑杆上,两个矩形滑杆的下端对称固定在下安装座的下滑槽内,两个矩形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滑板,两个限位滑板对称滑动配合在下安装座的侧滑槽内;所述滑轴设有两个,两个滑轴的上端对称固定在上安装座的两端,两个滑轴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一根导管内,两根导管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安装座的两端;所述下安装座固定在配重底座上;两根联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上安装座上;所述炮管解锁机构传动连接两个矩形滑杆。
两个所述锁定块前端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斜面。
所述炮管解锁机构包括立座、解锁滑座、复位拉簧、拉簧座、拉簧轴、解锁拉板、矩形滑板和前端设有左右两个斜面的解锁滑块;所述立座固定在配重底座顶面的前端;所述立座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拉簧轴,两根拉簧轴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拉簧座;所述解锁滑座滑动配合在两根拉簧轴上;所述解锁滑座和拉簧座之间通过两根复位拉簧固定连接;所述解锁传动板位于解锁滑座的正后方,解锁传动板传动连接解锁滑座;所述解锁滑座和矩形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解锁拉板的前后两端;所述矩形滑板滑动配合在两个矩形滑杆之间;所述矩形滑板的后端固定连接解锁滑块,两个矩形滑杆分别滑动配合在解锁滑块的两个斜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后坐检测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内部后坐驱动器、升降座和炮管连接座的配合下可以推动炮管后坐,并配合检测模块进行后坐阻力的检测,当炮管连接座脱离炮管距离大于后坐长度时可对炮管进行自动解锁使其复进,便于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采用驱动电机、驱动丝杠和导向轴构成的后坐驱动器,可以通过与升降座和炮管连接座的配合实现对炮管后坐距离的精确控制,后坐的稳定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升降座,便于在对不同高度的炮管进行测量时使用,且升降座的结构设置,使其不仅进行高度调节的精度较高,还可以提高推压时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炮管连接座,炮管连接座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炮管口进行适当固定,并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转块和翻转座之间的角度,使其对带有一定倾斜幅度的炮管口进行限位,其内部两个倾斜拉臂与滑槽座和翻转座的设置,构成两个可调的三角形结构,对炮管进行后坐时的稳定性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坐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炮管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炮管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联动架;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炮管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炮管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炮管解锁机构。
图标:后坐驱动器1;驱动电机11;驱动丝杠12;导向轴13;端板14;升降座2;电动推杆21;升降板22;滑动板23;双面齿条24;中心齿轮25;轮轴26;承轴座27;前齿轮28;后齿轮29;前传动齿条210;前限位板211;后传动齿条212;后限位板213;前伸缩支腿214;前伸缩套管215;后伸缩支腿216;后伸缩套管217;前推拉臂218;后推拉臂219;解锁传动板220;加强臂221;上铰接座222;T形滑块223;下铰接座224;炮管连接座3;滑槽座31;推拉滑杆32;调节螺杆33;调节转块34;倾斜拉臂35;拉轴36;翻转座37;横座38;双向螺杆39;上下滑块310;V形夹具311;旋转轮312;检测模块4;升降联动架5;联动轴51;联动架本体52;炮管锁定机构6;锁定块61;第一压簧62;压簧座63;第二压簧64;弹簧轴65;上安装座66;滑轴67;导管68;矩形滑管69;矩形滑杆610;限位滑板611;下安装座612;炮管解锁机构7;立座71;解锁滑座72;复位拉簧73;拉簧座74;拉簧轴75;解锁拉板76;矩形滑板77;解锁滑块78;机架8;配重底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包括后坐驱动器1、升降座2、炮管连接座3、检测模块4、升降联动架5、炮管锁定机构6、炮管解锁机构7、机架8和配重底座9,所述后坐驱动器1连接在机架8上;所述机架8连接在配重底座9上;所述后坐驱动器1传动连接升降座2;所述升降座2滑动配合在机架8的内侧;所述升降座2的上端连接有炮管连接座3;所述炮管连接座3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模块4;所述升降座2滑动配合连接在升降联动架5的一端,升降联动架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炮管锁定机构6上;所述炮管锁定机构6固定连接在配重底座9上;所述炮管解锁机构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底座9上,炮管解锁机构7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炮管锁定机构6;所述升降座2传动连接炮管解锁机构7;升降座2的高度发生调节时可以通过升降联动架5带动炮管锁定机构6的高度进行适当调节,便于对炮管口的炮耳锁定与解锁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在进行检测时,将待测坦克驶入至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通过升降座2调节炮管连接座3的水平高度,使得炮管口正对炮管连接座3设置,炮管的后端穿过炮管锁定机构6,然后将炮管口连接在炮管连接座3上,炮管连接座3顶压在检测模块4上,炮管连接座3对炮管口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再将后坐驱动器1接电启动,后坐驱动器1带动升降座2进行前后方向的运动,升降座2进行前后方向的运动时带动炮管连接座3进行前后方向的运动,炮管连接座3带动炮管向后进行后坐运动,此时,炮管对检测模块4产生的压力即为后坐阻力,当炮管后坐到位后,炮管口上的炮耳卡挡在炮管锁定机构6的后端,实现对炮管的锁定,然后通过后坐驱动器1控制升降座2和炮管连接座3进行反向运动,当升降座2和炮管连接座3脱离炮管距离大于后坐长度时,升降座2可带动炮管解锁机构7工作,炮管解锁机构7带动炮管锁定机构6工作对炮管进行自动解锁使其复进,便于提高检测效率;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上安装其他检测装置,来进行炮管复进速度以及复进炮管时间的检测。
实施例二
如图1-12所示,所述后坐驱动器1包括带有减速器的驱动电机11、驱动丝杠12、导向轴13和端板14;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架8固定连接在机架8上;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1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杠12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机架8的两端;所述导向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机架8的两端;所述端板14的一端转动配合在驱动丝杠12的另一端,端板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轴13上;所述升降座2通过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杠12上;所述升降座2滑动配合在导向轴13上。所述后坐驱动器1工作时,将带有减速器的驱动电机11启动后,驱动电机11带动驱动丝杠12进行转轴,驱动丝杠12转动时可以带动升降座2在导向轴13上进行前后方向滑动运动,实现对升降座2的水平位置控制。
实施例三
如图1-12所示,所述升降座2包括电动推杆21、升降板22、滑动板23、双面齿条24、中心齿轮25、轮轴26、承轴座27、前齿轮28、后齿轮29、前传动齿条210、前限位板211、后传动齿条212、后限位板213、前伸缩支腿214、前伸缩套管215、后伸缩支腿216、后伸缩套管217、前推拉臂218、后推拉臂219和解锁传动板220;所述升降板22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两根前伸缩支腿214的上端,两根前伸缩支腿214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两个前伸缩套管215内,两个前伸缩套管21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顶面的前端;所述升降板22底面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后传伸缩支腿的上端,两根后传伸缩支腿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两个后传伸缩套管内,两个后传伸缩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顶面的后传端;
所述电动推杆21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上;所述电动推杆21的活动端通过推杆座固定连接在双面齿条24的上端;所述双面齿条24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滑动板23的中心通孔内;所述滑动板23滑动配合在导向轴13上;所述滑动板23通过螺纹配合在驱动丝杠12上;所述滑动板23滑动配合在机架8的内侧;所述双面齿条24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传动连接一个中心齿轮25,两个中心齿轮25分别固定在一根轮轴26上,两根轮轴26的中间分别转动配合在一个承轴座27上,两个承轴座27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顶面的左右两端;位于右端的轮轴26的前端固定连接前齿轮28;所述前齿轮28的下端啮合传动连接前传动齿条210,前传动齿条210滑动配合在滑动板23顶面的前端,前传动齿条21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前限位板211,位于右端的前限位板211转动连接前推拉臂218的一端,前推拉臂2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右端的前伸缩支腿214的下端,前推拉臂218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位于右端的前伸缩套管215的纵向滑道内;
位于左端的轮轴26的后端固定连接后齿轮29;所述后齿轮29的下端啮合传动连接后传动齿条212,后传动齿条212滑动配合在滑动板23顶面的后端,后传动齿条21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后限位板213,位于左端的后限位板213转动连接后推拉臂219的一端,后推拉臂21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左端的后伸缩支腿216的下端,后推拉臂219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位于左端的后伸缩套管217的纵向滑道内;
所述解锁传动板220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的下端;所述解锁传动板220传动连接炮管解锁机构7;所述炮管连接座3连接在升降板22上。所述升降座2的整体高度可以进行调节,调节后的稳定性强;在调节时将电动推杆21接电启动,电动推杆21可以通过推杆座带动双面齿条24在滑动板23上进行上下滑动,双面齿条24上下滑动时可以带动两个中心齿轮25进行反向转动,两个中心齿轮25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轮轴26转动,两个轮轴26转动时可以带动前齿轮28和后齿轮29转动,前齿轮28转动时可以带动前传动齿条210进行水平运动,前传动齿条210通过前推拉臂218带动一个前伸缩支腿214在前伸缩套管215内滑动,进而实现对一个前伸缩支腿214和前伸缩套管215整体高度的调节,后齿轮29转动时可以带动后传动齿条212进行水平运动,后传动齿条212通过后推拉臂219带动一个后伸缩支腿216在后伸缩套管217内滑动,进而实现对一个前伸缩套管215和后伸缩支腿216整体高度的调节,进而带动升降板22的高度进行调节;驱动丝杠12转动时可以带动滑动板23在导向轴13上进行前后方向滑动运动,实现对升降座2的水平位置控制,滑动板23前后滑动时可以带动解锁传动板220前后运动,进而通过解锁传动板220对炮管解锁机构7进行控制。
实施例四
如图1-12所示,所述升降座2还包括加强臂221、上铰接座222、T形滑块223和下铰接座224;所述加强臂221设有两个,两个加强臂221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在下铰接座224的两端,下铰接座224固定连接在双面齿条24的顶端;两个加强臂221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一个上铰接座222,两个上铰接座222分别固定在两个T形滑块223的下端;两个T形滑块223对称滑动配合在升降板22底面的T形滑槽内侧的左右两端。加强臂221、上铰接座222、T形滑块223和下铰接座224的设置,用于提高升降座2结构的稳定性,当双面齿条24进行升降运动,升降板22和滑动板23之间的间距发生调节时,双面齿条24拉动两个加强臂221的下端,两个加强臂221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上端的两个T形滑块223在升降板22底面的T形滑槽内侧滑动,两个加强臂221和升降板22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使得升降座2的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五
如图1-12所示,所述炮管连接座3包括滑槽座31、推拉滑杆32、调节螺杆33、调节转块34、倾斜拉臂35、拉轴36、翻转座37、横座38、双向螺杆39、上下滑块310、V形夹具311和旋转轮312;所述滑槽座3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2上;所述滑槽座31的中间设有水平滑槽;所述推拉滑杆32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水平滑槽内;所述调节螺杆33的中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推拉滑杆32上,调节螺杆33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滑槽座31的前后两端,调节螺杆3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块34;所述推拉滑杆32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倾斜拉臂35的下端,两个倾斜拉臂35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拉轴36的左右两端;所述拉轴36的中端固定连接在翻转座37的上端;所述翻转座37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滑槽座31的前端;所述翻转座37的中间设有矩形滑道,翻转座37前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横座38;所述双向螺杆39的中间转动配合在横座38上;所述双向螺杆39的上下两端通过螺纹对称连接两个上下滑块310,双向螺杆39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轮312;两个上下滑块310对称滑动配合在矩形滑道的内部的上下两端;两个上下滑块310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V形夹具311,两个V形夹具311的夹角相对设置;所述翻转座37后端的中间固定连接检测模块4。所述炮管连接座3内部的滑槽座31在升降板22的带动下实现高度的调节,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转块34对滑槽座31和翻转座37之间夹角进行适当调节,转动调节转块34带动调节螺杆33转动,调节螺杆33转动时可以带动推拉滑杆32进行前后运动,推拉滑杆32前后运动时可以通过两个倾斜拉臂35和拉轴36带动翻转座37和滑槽座31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两个V形夹具311可以对炮管口进行稳定导向限位,通过转动旋转轮312可以带动双向螺杆39转动,双向螺杆39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上下滑块310进行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两个上下滑块310可以带动两个V形夹具3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调节两个V形夹具311之间的距离,使得V形夹具311卡挡在炮管口的两端,对炮管口进行稳定导向限位。
实施例六
如图1-12所示,所述检测模块4采用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采用市场上购置的传感器即可,用于测量炮管后坐阻力,炮管后坐时对检测模块4产生的压力即为后坐阻力。
实施例七
如图1-12所示,所述升降联动架5包括联动轴51和联动架本体52;所述联动架本体52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联动轴51,两根联动轴5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炮管锁定机构6上;所述升降板22滑动配合在两根联动轴51上。升降联动架5用于配合升降板22带动炮管锁定机构6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八
如图1-12所示,所述炮管锁定机构6包括锁定块61、第一压簧62、压簧座63、第二压簧64、弹簧轴65、上安装座66、滑轴67、导管68、矩形滑管69、矩形滑杆610、限位滑板611和下安装座612;所述锁定块61设有两个,两个锁定块61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滑管69的顶端,两个矩形滑管69的上端对称滑动配合上安装座66的上滑槽内,两个矩形滑管69的上端滑动配合在弹簧轴65的两端,弹簧轴65上套设两根第一压簧62,两个第一压簧62分别位于两个矩形滑管69的外端;两个锁定块61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第二压簧64的内端,两根第二压簧64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压簧座63,两个压簧座63对称固定在上安装架的左右两端;两个矩形滑管69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一个矩形滑杆610上,两个矩形滑杆610的下端对称固定在下安装座612的下滑槽内,两个矩形滑杆610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滑板611,两个限位滑板611对称滑动配合在下安装座612的侧滑槽内;所述滑轴67设有两个,两个滑轴67的上端对称固定在上安装座66的两端,两个滑轴67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一根导管68内,两根导管6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安装座612的两端;所述下安装座612固定在配重底座9上;两根联动轴5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上安装座66上;所述炮管解锁机构7传动连接两个矩形滑杆610。
两个所述锁定块61前端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斜面。
升降板22的高度发生调节时,升降板22可以带动升降联动架5进行升降调节,升降联动架5可以带动炮管锁定机构6内部的上安装座66升降调节,改变两个锁定块61的位置,此时,滑轴67在导管68内滑动,矩形滑杆610在矩形滑管69内滑动,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所述炮管锁定机构6在检测工作时,先将炮管穿过两个锁定块61之间,使得炮管可以进行后坐运动,在当炮管后坐到位后,炮管口上的炮耳卡挡在两个锁定块61的后端,实现对炮管的锁定;第一压簧62和第二压簧64的设置,使其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炮管进行锁定,当升降座2和炮管连接座3脱离炮管距离大于后坐长度时,升降座2可带动炮管解锁机构7工作,炮管解锁机构7带动炮管锁定机构6内部的两个矩形滑杆610在下安装座612的下滑槽内反向滑动,进而带动两个矩形滑管69之间距离变大,两个矩形滑管69的上端在弹簧轴65上反向滑动进而带动两个锁定块61之间距离变大,使得两个锁定块61解除对炮管的锁定,使得炮管可以进行复进工作,对炮管进行自动解锁使其复进,便于提高检测效率。
实施例九
如图1-12所示,所述炮管解锁机构7包括立座71、解锁滑座72、复位拉簧73、拉簧座74、拉簧轴75、解锁拉板76、矩形滑板77和前端设有左右两个斜面的解锁滑块78;所述立座71固定在配重底座9顶面的前端;所述立座71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拉簧轴75,两根拉簧轴75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拉簧座74;所述解锁滑座72滑动配合在两根拉簧轴75上;所述解锁滑座72和拉簧座74之间通过两根复位拉簧73固定连接;所述解锁传动板220位于解锁滑座72的正后方,解锁传动板220传动连接解锁滑座72;所述解锁滑座72和矩形滑板77分别固定连接在解锁拉板76的前后两端;所述矩形滑板77滑动配合在两个矩形滑杆610之间;所述矩形滑板77的后端固定连接解锁滑块78,两个矩形滑杆610分别滑动配合在解锁滑块78的两个斜面上。当升降座2和炮管连接座3脱离炮管距离大于后坐长度时,升降座2内部的解锁传动板220向前运动时可以与解锁滑座72接触,解锁滑座72在两根拉簧轴75上滑动并对两根复位拉簧73进行拉伸,解锁滑座72向前运动时拉动解锁拉板76向前运动,解锁拉板76通过矩形滑板77拉动解锁滑块78向前运动,解锁滑块78向前运动时,解锁滑块78前端的两个斜面与矩形滑杆610接触并带动两个矩形滑杆610之间距离变大,进而矩形滑杆610在下安装座612的下滑槽内反向滑动,最终实现两个锁定块61之间距离变大,使得两个锁定块61解除对炮管的锁定,此时两根复位拉簧73被拉伸,当解锁传动板220与解锁滑座72分离后,解锁滑块78可以在复位拉簧73的作用下复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反后坐检测系统,包括后坐驱动器(1)、升降座(2)、炮管连接座(3)、检测模块(4)、升降联动架(5)、炮管锁定机构(6)、炮管解锁机构(7)、机架(8)和配重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坐驱动器(1)连接在机架(8)上;所述机架(8)连接在配重底座(9)上;所述后坐驱动器(1)传动连接升降座(2);所述升降座(2)滑动配合在机架(8)的内侧;所述升降座(2)的上端连接有炮管连接座(3);所述炮管连接座(3)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模块(4);所述升降座(2)滑动配合连接在升降联动架(5)的一端,升降联动架(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炮管锁定机构(6)上;所述炮管锁定机构(6)固定连接在配重底座(9)上;所述炮管解锁机构(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底座(9)上,炮管解锁机构(7)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炮管锁定机构(6);所述升降座(2)传动连接炮管解锁机构(7);所述后坐驱动器(1)包括带有减速器的驱动电机(11)、驱动丝杠(12)、导向轴(13)和端板(14);所述升降座(2)包括电动推杆(21)、升降板(22)、滑动板(23)、双面齿条(24)、中心齿轮(25)、轮轴(26)、承轴座(27)、前齿轮(28)、后齿轮(29)、前传动齿条(210)、前限位板(211)、后传动齿条(212)、后限位板(213)、前伸缩支腿(214)、前伸缩套管(215)、后伸缩支腿(216)、后伸缩套管(217)、前推拉臂(218)、后推拉臂(219)和解锁传动板(220);所述升降座(2)还包括加强臂(221)、上铰接座(222)、T形滑块(223)和下铰接座(2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架(8)固定连接在机架(8)上;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1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杠(12)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机架(8)的两端;所述导向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机架(8)的两端;所述端板(14)的一端转动配合在驱动丝杠(12)的另一端,端板(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轴(13)上;所述升降座(2)通过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杠(12)上;所述升降座(2)滑动配合在导向轴(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2)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两根前伸缩支腿(214)的上端,两根前伸缩支腿(214)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两个前伸缩套管(215)内,两个前伸缩套管(21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顶面的前端;所述升降板(22)底面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后传伸缩支腿的上端,两根后传伸缩支腿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两个后传伸缩套管内,两个后传伸缩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顶面的后传端;
所述电动推杆(21)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上;所述电动推杆(21)的活动端通过推杆座固定连接在双面齿条(24)的上端;所述双面齿条(24)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滑动板(23)的中心通孔内;所述滑动板(23)滑动配合在导向轴(13)上;所述滑动板(23)通过螺纹配合在驱动丝杠(12)上;所述滑动板(23)滑动配合在机架(8)的内侧;所述双面齿条(24)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传动连接一个中心齿轮(25),两个中心齿轮(25)分别固定在一根轮轴(26)上,两根轮轴(26)的中间分别转动配合在一个承轴座(27)上,两个承轴座(27)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顶面的左右两端;位于右端的轮轴(26)的前端固定连接前齿轮(28);所述前齿轮(28)的下端啮合传动连接前传动齿条(210),前传动齿条(210)滑动配合在滑动板(23)顶面的前端,前传动齿条(21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前限位板(211),位于右端的前限位板(211)转动连接前推拉臂(218)的一端,前推拉臂(2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右端的前伸缩支腿(214)的下端,前推拉臂(218)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位于右端的前伸缩套管(215)的纵向滑道内;
位于左端的轮轴(26)的后端固定连接后齿轮(29);所述后齿轮(29)的下端啮合传动连接后传动齿条(212),后传动齿条(212)滑动配合在滑动板(23)顶面的后端,后传动齿条(21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后限位板(213),位于左端的后限位板(213)转动连接后推拉臂(219)的一端,后推拉臂(21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左端的后伸缩支腿(216)的下端,后推拉臂(219)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位于左端的后伸缩套管(217)的纵向滑道内;
所述解锁传动板(220)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3)的下端;所述解锁传动板(220)传动连接炮管解锁机构(7);所述炮管连接座(3)连接在升降板(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臂(221)设有两个,两个加强臂(221)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在下铰接座(224)的两端,下铰接座(224)固定连接在双面齿条(24)的顶端;两个加强臂(221)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一个上铰接座(222),两个上铰接座(222)分别固定在两个T形滑块(223)的下端;两个T形滑块(223)对称滑动配合在升降板(22)底面的T形滑槽内侧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连接座(3)包括滑槽座(31)、推拉滑杆(32)、调节螺杆(33)、调节转块(34)、倾斜拉臂(35)、拉轴(36)、翻转座(37)、横座(38)、双向螺杆(39)、上下滑块(310)、V形夹具(311)和旋转轮(312);所述滑槽座(3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2)上;所述滑槽座(31)的中间设有水平滑槽;所述推拉滑杆(32)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水平滑槽内;所述调节螺杆(33)的中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推拉滑杆(32)上,调节螺杆(33)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滑槽座(31)的前后两端,调节螺杆(3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块(34);所述推拉滑杆(32)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倾斜拉臂(35)的下端,两个倾斜拉臂(35)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拉轴(36)的左右两端;所述拉轴(36)的中端固定连接在翻转座(37)的上端;所述翻转座(37)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滑槽座(31)的前端;所述翻转座(37)的中间设有矩形滑道,翻转座(37)前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横座(38);所述双向螺杆(39)的中间转动配合在横座(38)上;所述双向螺杆(39)的上下两端通过螺纹对称连接两个上下滑块(310),双向螺杆(39)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轮(312);两个上下滑块(310)对称滑动配合在矩形滑道的内部的上下两端;两个上下滑块(310)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V形夹具(311),两个V形夹具(311)的夹角相对设置;所述翻转座(37)后端的中间固定连接检测模块(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4)采用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联动架(5)包括联动轴(51)和联动架本体(52);所述联动架本体(52)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联动轴(51),两根联动轴(5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炮管锁定机构(6)上;所述升降板(22)滑动配合在两根联动轴(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锁定机构(6)包括锁定块(61)、第一压簧(62)、压簧座(63)、第二压簧(64)、弹簧轴(65)、上安装座(66)、滑轴(67)、导管(68)、矩形滑管(69)、矩形滑杆(610)、限位滑板(611)和下安装座(612);所述锁定块(61)设有两个,两个锁定块(61)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滑管(69)的顶端,两个矩形滑管(69)的上端对称滑动配合上安装座(66)的上滑槽内,两个矩形滑管(69)的上端滑动配合在弹簧轴(65)的两端,弹簧轴(65)上套设两根第一压簧(62),两个第一压簧(62)分别位于两个矩形滑管(69)的外端;两个锁定块(61)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第二压簧(64)的内端,两根第二压簧(64)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压簧座(63),两个压簧座(63)对称固定在上安装架的左右两端;两个矩形滑管(69)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一个矩形滑杆(610)上,两个矩形滑杆(610)的下端对称固定在下安装座(612)的下滑槽内,两个矩形滑杆(610)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滑板(611),两个限位滑板(611)对称滑动配合在下安装座(612)的侧滑槽内;所述滑轴(67)设有两个,两个滑轴(67)的上端对称固定在上安装座(66)的两端,两个滑轴(67)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一根导管(68)内,两根导管(6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安装座(612)的两端;所述下安装座(612)固定在配重底座(9)上;两根联动轴(5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上安装座(66)上;所述炮管解锁机构(7)传动连接两个矩形滑杆(6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锁定块(61)前端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后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解锁机构(7)包括立座(71)、解锁滑座(72)、复位拉簧(73)、拉簧座(74)、拉簧轴(75)、解锁拉板(76)、矩形滑板(77)和前端设有左右两个斜面的解锁滑块(78);所述立座(71)固定在配重底座(9)顶面的前端;所述立座(71)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拉簧轴(75),两根拉簧轴(75)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拉簧座(74);所述解锁滑座(72)滑动配合在两根拉簧轴(75)上;所述解锁滑座(72)和拉簧座(74)之间通过两根复位拉簧(73)固定连接;所述解锁传动板(220)位于解锁滑座(72)的正后方,解锁传动板(220)传动连接解锁滑座(72);所述解锁滑座(72)和矩形滑板(77)分别固定连接在解锁拉板(76)的前后两端;所述矩形滑板(77)滑动配合在两个矩形滑杆(610)之间;所述矩形滑板(77)的后端固定连接解锁滑块(78),两个矩形滑杆(610)分别滑动配合在解锁滑块(78)的两个斜面上。
CN201921561245.6U 2019-09-19 2019-09-19 反后坐检测系统 Active CN210512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1245.6U CN210512848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反后坐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1245.6U CN210512848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反后坐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2848U true CN210512848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1245.6U Active CN210512848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反后坐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28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0176A (zh) * 2019-09-19 2019-11-19 武汉宇琰科技有限公司 反后坐检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0176A (zh) * 2019-09-19 2019-11-19 武汉宇琰科技有限公司 反后坐检测系统
CN110470176B (zh) * 2019-09-19 2024-02-13 武汉宇琰科技有限公司 反后坐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9646A (zh) 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显示器支架
CN210512848U (zh) 反后坐检测系统
CN11399862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维修用升降定位装置
CN110470176B (zh) 反后坐检测系统
CN210739768U (zh) 一种可快速检测的枪库环境监控器
CN114322913A (zh) 一种便捷的汽车零部件模具智能检测装置
CN207282691U (zh) 一种车载收音天线座
CN210950564U (zh) 一种林业测绘仪固定支架装置
CN208281286U (zh) 一种调整液压缸水平安装状态的三角架装置及其固定结构
CN2162080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抗压夹具
CN211585350U (zh) 一种a型斜板成套沉淀装置
CN208672355U (zh) 一种岩土取样装置
CN209525052U (zh) 一种扭矩标准机及其砝码加载装置
CN112575826A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
CN219552308U (zh) 一种x射线探伤仪
CN220764723U (zh) 一种无人机遥感器固定装置
CN217848903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线路改造支架
CN219027453U (zh) 一种升降式汽车检具固定座
CN219016162U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高温测试机构
CN218341359U (zh) 一种桥架托臂精准定位校正装置
CN220873802U (zh) 一种注液机用称重系统托架装置
CN215861094U (zh) 一种带有稳定支撑结构的液压缸
CN214621757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无菌取样装置
CN219161341U (zh) 一种信息传感设备的连接件
CN219504749U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船舶修复吊篮用储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