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103U - 一种led立体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立体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1103U
CN210511103U CN201921206982.4U CN201921206982U CN210511103U CN 210511103 U CN210511103 U CN 210511103U CN 201921206982 U CN201921206982 U CN 201921206982U CN 210511103 U CN210511103 U CN 210511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wire
conducting
metal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69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ght Source Dongguan Opt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ght Source Dongguan Opt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ght Source Dongguan Opt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ght Source Dongguan Opt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69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1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1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1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立体光源,其包括支架、若干LED发光模组和安装于支架下端的散热装置,LED发光模组安装于支架上端成型的柱体外围;支架由金属制成,并作为第一电极与LED发光模组中的第一导电片导接;LED发光模组外围安装的金属导电环与所有LED发光模组中的第二导电片导接;支架沿其底部向上开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走线孔,走线孔上端开口位于柱体旁侧,导线穿过走线孔伸出于柱体旁侧,并与金属导电环固定导接;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架下端的散热座、安装于散热座下端的风扇机架及安装于风扇机架中的风扇,走线孔下端开口置于散热座中,以致使风扇工作时形成的气流沿该导线与走线孔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LED发光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LED立体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指一种LED立体光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灯具是家居照明必要用品之一,传统的白炽灯能耗较高,能源利用率非常低,大概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能量变成了光能,能源浪费严重。因此,节能灯就应运而生了,节能灯相对白炽灯而言,节能灯便宜又好制作,所以能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具有逐步取代白炽灯的趋势。节能灯是采用电子激发原理发光的,相对于白炽灯,节能灯具有省电的优点。但节能灯存在的一个缺点就是:节能灯中含有汞,汞在节能灯的灯管中是起中介作用的,没有汞的话,节能灯就不会发光,这样会造成在节能灯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废弃后有汞污染,另外,节能灯仍是玻璃制品,易破碎,不好运输,不好安装,且节能灯容易损坏,寿命短。
相对于上述照明灯具,LED灯具有如下优点:
1、节能。白光LED灯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节能灯的1/4。
2、使用寿命长。LED灯的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远远高于白炽灯和节能灯。
3、可以频繁启动。传统的节能灯、白炽灯如果频繁的启动或关断,灯丝就会发黑,很快的坏掉,而LED灯不会。
4、环保,没有汞的有害物质。LED灯的组装部件拆装容易,回收方便。
基于上述特点,LED灯将会逐步取代其它照明灯具。
目前市面上的LED光源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LED模组和用于散热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支架接触,以致使散热风扇产生的风流仅能带走与支架接触的面的热量,其散热不够理想。为了实现多面发光,则必须将多个LED模组分别安装于该支架的多个面上,并且在通过多根导线将多个LED模组并列或串联连接在一起,以便后期焊接电线,使所有的LED模组均与该电线形成电性连接。但是人工采用多根导线将多个LED模组并列或串联连接在一起,其组装过程复杂化,并且在支架外围凸显有多根导线及多个焊锡,导致整体外形极为不美观,还会影响其它零部件的装配,且由于该焊锡显露在外,存在出现短路的风险。另外,LED模组通电发光则必须至少要在支架设置两个电极,常规的方法为在支架上设置两个电极柱,并在两个电极柱设置绝缘层,其结构复杂,且装配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ED立体光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LED立体光源包括支架以及若干安装于该支架上的LED发光模组和安装于支架下端并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支架上端形成有柱体,该LED发光模组安装于该柱体外围,所述支架由金属制成,并作为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与LED发光模组中的第一导电片导接;所述LED发光模组外围安装有金属导电环,该金属导电环与所有LED发光模组中的第二导电片导接;所述支架沿其底部向上开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走线孔,该走线孔上端开口位于柱体旁侧,导线穿过该走线孔伸出于该柱体旁侧,并与金属导电环固定导接,且该导线与走线孔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支架下端的散热座、安装于散热座下端的风扇机架以及安装于风扇机架中的风扇,该走线孔下端开口置于该散热座中,以致使风扇工作时形成的气流沿该导线与走线孔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LED发光模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座上端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螺纹段,并通过该螺纹段螺旋固定于该螺纹槽中,且该散热座与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扇机架呈圆筒状,其通过卡扣固定方式安装于散热座下端,该风扇机架下端边缘设置有若干孔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导电环一侧成型有向外凸伸的凸部,该金属导电环内侧对应该凸部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压住导线中金属芯线的压线槽,且金属导电环内侧还成型有若干凸包,该凸包与第二导电片导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导电环为由金属板弯折形成的环状体,该金属板两端层叠对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还套设有护罩,该护罩罩盖所述LED发光模组下端、走线孔上端开口及金属导电环,所述柱体及LED发光模组的上端穿过该护罩的穿孔伸出于该护罩上端外。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上端外围成型有一对接环槽,该对接环槽内壁还成型有限位凸块;所述护罩上设置有与该限位凸块对应的限位槽,该护罩下端套设于该对接环槽上,且该限位槽与限位凸块对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柱体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其外围具有多个平面,该LED发光模组贴装于该柱体外侧的平面上,以形成多面发光;所述柱体上端外围设置有灯帽,该灯帽罩在LED发光模组外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ED发光模组包括有一基板以及一组设置于该基板上的LED芯片组,该LED芯片组包括有至少一颗LED芯片,该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该第一导电片两端分别显露于该基板正面及背面,所述LED芯片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二导电片和第一导电片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ED发光模组包括有一基板以及两组或两组以上设置于该基板上的LED芯片组,每一组该LED芯片组包括有至少一颗LED芯片,该基板设置有第三导电片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该第一导电片两端分别显露于该基板正面及背面,该第一组LED芯片组中的第一LED芯片的正极与第二导电片焊接导通,第二组LED芯片组中的第二LED芯片的正极与第三导电片焊接导通,第一、第二LED芯片的负极均与该第一导电片焊接导通,以致使该第一组LED芯片组和第二组LED芯片组可独立控制导通;金属导电环数量为两个,第一个金属导电环与第二导电片导接,第二个金属导电环与第三导电片导接;所述导线的数量为两根,其分别与一个金属导电环固定导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由金属制成,并作为第一电极用于与LED发光模组中的第一导电片导接,且支架设置有贯穿于其上下端面的走线孔,该走线孔不仅可以供导线穿过,作为第二电极的导线穿过该走线孔后与金属导电环固定导接,以此简化了传统LED光源装载两个电极柱及绝缘层的结构复杂程度,且方便组装及后期维护,另外,该导线与走线孔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且该走线孔下端开口置于该散热座中,以致使风扇工作时形成的气流沿该导线与走线孔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LED发光模组,以此可增强散热能力,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再者,本实用新型于LED发光模组外围安装有金属导电环,该金属导电环与所有LED发光模组中的第二导电片导接,使LED发光模组之间无需焊线导通,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还可保证整体外形的美观性,并可避免由于该焊锡显露在外而存在出现短路的风险,保证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散热装置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散热装置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散热装置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散热装置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拆卸散热装置后);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10所示,为一种LED立体光源,其包括支架1以及若干安装于该支架1上的LED发光模组2和安装于支架1下端并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6,所述支架1由金属制成,并作为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与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一导电片201导接;所述LED发光模组2外围安装有金属导电环3,该金属导电环3与所有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二导电片202导接;所述支架1沿其底部向上开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走线孔10,该走线孔10上端开口位于柱体11旁侧,导线4穿过该走线孔10伸出于该柱体11旁侧,并与金属导电环3固定导接,且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散热装置6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支架1下端的散热座61、安装于散热座61下端的风扇机架62以及安装于风扇机架62中的风扇63,该走线孔10下端开口置于该散热座61中,以致使风扇63工作时形成的气流沿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LED发光模组2。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1由金属制成,并作为第一电极用于与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一导电片201导接,且支架1设置有贯穿于其上下端面的走线孔10,该走线孔10不仅可以供导线穿过,作为第二电极的导线穿过该走线孔10后与金属导电环3固定导接,以此简化了传统LED光源装载两个电极柱及绝缘层的结构复杂程度,且方便组装及后期维护,另外,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且该走线孔10下端开口置于该散热座61中,以致使风扇63工作时形成的气流沿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LED发光模组2,以此可增强散热能力,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再者,本实用新型于LED发光模组2外围安装有金属导电环3,该金属导电环3与所有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二导电片202导接,使LED发光模组2之间无需焊线导通,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还可保证整体外形的美观性,并可避免由于该焊锡显露在外而存在出现短路的风险,保证产品使用寿命。
所述散热座61上端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支架1下端设置有螺纹段15,并通过该螺纹段15螺旋固定于该螺纹槽中,且该散热座61与支架1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环16,其拆装极为方便,该定位环16用于在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与外部设备定位。
所述风扇机架62呈圆筒状,其通过卡扣固定方式安装于散热座61下端,该风扇机架62下端边缘设置有若干孔位621,以致使该风扇63工作时,风全部沿风扇机架62底部或孔位621进入风扇机架62,再吹向散热座61,如此结构的风扇机架62具有增压的效果,以致使产生更强的风速,提高风流量。
所述金属导电环3一侧成型有向外凸伸的凸部31,该金属导电环3内侧对应该凸部31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压住导线4中金属芯线的压线槽32,且金属导电环3内侧还成型有若干凸包33,该凸包33与第二导电片202导接。所述压线槽32能够压住导线4中金属芯线,保证后期可快速焊锡,使金属导电环3与导线4的金属芯线固定在一起,并实现电性连接,并且可避免焊锡溢出在金属导电环3外侧,保证美观性。为了装配更加稳定,可在凸包33与第二导电片202之间上锡,后期通过回流焊固定在一起。
所述金属导电环3为由金属板弯折形成的环状体,该金属板两端层叠对接,其组装起来十分方便,并且方便在焊锡之前调整相对位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所述支架1还套设有护罩12,该护罩12罩盖所述LED发光模组2下端、走线孔10上端开口及金属导电环3,所述柱体11及LED发光模组2的上端穿过该护罩12的穿孔伸出于该护罩12上端外。由于该护罩12罩盖所述LED发光模组2下端、走线孔10上端开口及金属导电环3,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美观。
所述支架1上端外围成型有一对接环槽13,该对接环槽13内壁还成型有限位凸块14;所述护罩12上设置有与该限位凸块14对应的限位槽,该护罩12下端套设于该对接环槽13上,且该限位槽与限位凸块14对接,以此使护罩12稳定装配于该支架1上端。
所述柱体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其外围具有多个平面,该LED发光模组2贴装于该柱体11外侧的平面上,以形成多面发光;所述柱体11上端外围设置有灯帽5,该灯帽5罩在LED发光模组2外围,该灯帽5穿过该护罩12的穿孔伸出于该护罩12上端外。
所述LED发光模组2包括有一基板21以及一组设置于该基板21上的LED芯片组22,该LED芯片组包括有至少一颗LED芯片221,该基板21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片201及第二导电片202,该第一导电片201两端分别显露于该基板21正面及背面,所述LED芯片22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二导电片202和第一导电片201接触。当LED发光模组2通电时,LED芯片组中所有的LED芯片221同时发光。或者是,还有另一种结构,具体如下:结合图8-10所示,所述LED发光模组2包括有一基板21以及两组或两组以上设置于该基板21上的LED芯片组,每一组该LED芯片组包括有至少一颗LED芯片,该基板21设置有第三导电片203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片201和第二导电片202,该第一导电片201两端分别显露于该基板21正面及背面,该第一组LED芯片组中的第一LED芯片23的正极与第二导电片202焊接导通,第二组LED芯片组中的第二LED芯片24的正极与第三导电片203焊接导通,第一、第二LED芯片的负极均与该第一导电片201焊接导通,以致使该第一组LED芯片组和第二组LED芯片组可独立控制导通;金属导电环3数量为两个,第一个金属导电环3与第二导电片202导接,第二个金属导电环3与第三导电片203导接;所述导线4的数量为两根,其分别与一个金属导电环3固定导接。工作时,控制该第一组LED芯片组中所有第一LED芯片23同时发光,而该第二组LED芯片组中所有第二LED芯片24不发光,或者是,控制该第一组LED芯片组中所有第一LED芯片23不发光,而该第二组LED芯片组中所有第二LED芯片24同时发光,本实用新型用作汽车灯时,该第二组LED芯片组作为远光灯,该第一组LED芯片组作为近光灯,即可同时具备远光灯和进光灯功能,并可独立控制发光。当然,也可以控制第一、第二组LED芯片组中的第一、第二LED芯片同时发光,以此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所述基板21采用氧化铝基板或氮化铝基板、超导铝基板中的任意一种,其具有极好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1由金属制成,并作为第一电极用于与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一导电片201导接,且支架1设置有贯穿于其上下端面的走线孔10,该走线孔10不仅可以供导线穿过,作为第二电极的导线穿过该走线孔10后与金属导电环3固定导接,以此简化了传统LED光源装载两个电极柱及绝缘层的结构复杂程度,且方便组装及后期维护,另外,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且该走线孔10下端开口置于该散热座61中,以致使风扇63工作时形成的气流沿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LED发光模组2,以此可增强散热能力,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再者,本实用新型于LED发光模组2外围安装有金属导电环3,该金属导电环3与所有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二导电片202导接,使LED发光模组2之间无需焊线导通,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还可保证整体外形的美观性,并可避免由于该焊锡显露在外而存在出现短路的风险,保证产品使用寿命。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LED立体光源,其包括支架(1)以及若干安装于该支架(1)上的LED发光模组(2)和安装于支架(1)下端并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6),所述支架(1)上端形成有柱体(11),该LED发光模组(2)安装于该柱体(11)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由金属制成,并作为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与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一导电片(201)导接;所述LED发光模组(2)外围安装有金属导电环(3),该金属导电环(3)与所有LED发光模组(2)中的第二导电片(202)导接;所述支架(1)沿其底部向上开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走线孔(10),该走线孔(10)上端开口位于柱体(11)旁侧,导线(4)穿过该走线孔(10)伸出于该柱体(11)旁侧,并与金属导电环(3)固定导接,且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散热装置(6)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支架(1)下端的散热座(61)、安装于散热座(61)下端的风扇机架(62)以及安装于风扇机架(62)中的风扇(63),该走线孔(10)下端开口置于该散热座(61)中,以致使风扇(63)工作时形成的气流沿该导线(4)与走线孔(10)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LED发光模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61)上端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支架(1)下端设置有螺纹段(15),并通过该螺纹段(15)螺旋固定于该螺纹槽中,且该散热座(61)与支架(1)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环(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架(62)呈圆筒状,其通过卡扣固定方式安装于散热座(61)下端,该风扇机架(62)下端边缘设置有若干孔位(6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环(3)一侧成型有向外凸伸的凸部(31),该金属导电环(3)内侧对应该凸部(31)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压住导线(4)中金属芯线的压线槽(32),且金属导电环(3)内侧还成型有若干凸包(33),该凸包(33)与第二导电片(202)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环(3)为由金属板弯折形成的环状体,该金属板两端层叠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还套设有护罩(12),该护罩(12)罩盖所述LED发光模组(2)下端、走线孔(10)上端开口及金属导电环(3),所述柱体(11)及LED发光模组(2)的上端穿过该护罩(12)的穿孔伸出于该护罩(12)上端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端外围成型有一对接环槽(13),该对接环槽(13)内壁还成型有限位凸块(14);所述护罩(12)上设置有与该限位凸块(14)对应的限位槽,该护罩(12)下端套设于该对接环槽(13)上,且该限位槽与限位凸块(14)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其外围具有多个平面,该LED发光模组(2)贴装于该柱体(11)外侧的平面上,以形成多面发光;所述柱体(11)上端外围设置有灯帽(5),该灯帽(5)罩在LED发光模组(2)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组(2)包括有一基板(21)以及一组设置于该基板(21)上的LED芯片组(22),该LED芯片组包括有至少一颗LED芯片(221),该基板(21)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片(201)及第二导电片(202),该第一导电片(201)两端分别显露于该基板(21)正面及背面,所述LED芯片(22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二导电片(202)和第一导电片(201)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组(2)包括有一基板(21)以及两组或两组以上设置于该基板(21)上的LED芯片组,每一组该LED芯片组包括有至少一颗LED芯片,该基板(21)设置有第三导电片(203)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片(201)和第二导电片(202),该第一导电片(201)两端分别显露于该基板(21)正面及背面,该第一组LED芯片组中的第一LED芯片(23)的正极与第二导电片(202)焊接导通,第二组LED芯片组中的第二LED芯片(24)的正极与第三导电片(203)焊接导通,第一、第二LED芯片的负极均与该第一导电片(201)焊接导通,以致使该第一组LED芯片组和第二组LED芯片组可独立控制导通;金属导电环(3)数量为两个,第一个金属导电环(3)与第二导电片(202)导接,第二个金属导电环(3)与第三导电片(203)导接;所述导线(4)的数量为两根,其分别与一个金属导电环(3)固定导接。
CN201921206982.4U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led立体光源 Active CN210511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982.4U CN21051110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led立体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982.4U CN21051110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led立体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1103U true CN21051110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6982.4U Active CN21051110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led立体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1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8681B (zh) Led灯丝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所述灯丝的led球泡灯
CN101482233A (zh) 一种led射灯
CN104763903A (zh) 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
CN101634404B (zh) 一种单端小功率led灯
CN210511103U (zh) 一种led立体光源
CN210511081U (zh) 一种立体光源及其支架
CN201428943Y (zh) Led灯
EP2479813A2 (en) Surface-mount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optical lens
CN110043861B (zh) 一种led汽车灯
CN210345320U (zh)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CN208170018U (zh) 一种大发光角的led光源
CN209165071U (zh) 一种光电一体led灯泡
CN220306284U (zh) 一种直插式led
CN210576013U (zh) 一种全方位发光的新型应用于汽车照明led光源
CN209675329U (zh) 一种led光源模组
CN217382771U (zh) 一种利用铝件导电的led汽车灯
CN204678180U (zh) 筒灯
CN108518594A (zh) 一种大发光角的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
CN213692046U (zh) 一种高功率光源封装结构
CN210467831U (zh) 一种激光led光源smd封装结构
CN213278109U (zh) 一种led光源及灯泡
CN211265509U (zh) 灯具
CN210921237U (zh) 一种热电分离式光源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汽车前照灯
CN210069532U (zh) 一种无频闪的cled灯
CN215579532U (zh) 一种大功率白光激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