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5320U -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 Google Patents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5320U
CN210345320U CN201921415973.6U CN201921415973U CN210345320U CN 210345320 U CN210345320 U CN 210345320U CN 201921415973 U CN201921415973 U CN 201921415973U CN 210345320 U CN210345320 U CN 210345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metal
led light
metal clamping
lamp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59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旺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op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aop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aop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aop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59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5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5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5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包括:金属灯座,其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槽;发光模组,其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发光模组包括LED发光板、安装于LED发光板上的LED光源及夹持固定于LED发光板下部正反两面的第一、第二金属夹块,LED发光板正反两面均设有与第一、第二金属夹块接触并形成电性导通的负极触点导接片,LED光源置于第一、第二金属夹块上方;LED发光板下端设有正极触点导接片,正极触点导接片伸出第一、第二金属夹块下端外;控制电路板,其安装于金属灯座下端,控制电路板上设置的负极焊盘与金属灯座下端用第一螺丝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正极触点导接片焊接的正极导线穿过金属灯座下端并与控制电路板的正极焊盘焊接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作为汽车远光、近光、转向、雾灯等主要照明光源,一直以来以传统卤素光源为主,此类光源的功率高,但照度很低,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且寿命较短,不能满足汽车的车灯使用需要。
LED以其体积小、寿命长、能耗低、耐振动、启动时间快以及环保等优势,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汽车光源技术的首选现有的汽车用灯大多是使用LED光源的LED车灯取代卤素灯,如安装在汽车车头的前大灯、示廓灯,或者汽车的转向指示灯、昼行灯等,大多设有LED芯片并使用LED芯片发出的光线激发荧光粉形成不同色温的光源。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LED车灯一般包括有灯座以及安装于该灯座上端的LED 灯板和安装于该灯座下端的控制电路板,该LED灯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连接,并形成电性导通。由于灯座需要采用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进行导电,导致LED灯板与灯座的装配受限,并且需要在灯座上开设尺寸较大的孔位供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穿过,导致灯座散热效果不佳,生产成本大,灯座的强度得不到保障,且需要多次焊接,装配起来不够方便,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极导电一体化LED 车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包括:金属灯座,其上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发光模组,其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中,该发光模组包括有LED发光板、安装于LED发光板上的LED光源以及夹持固定于该LED发光板下部正反两面的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该 LED发光板正反两面均设置有负极触点导接片,该负极触点导接片与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接触并形成电性导通;该LED光源置于该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上方;所述LED发光板下端设置有正极触点导接片,该正极触点导接片伸出该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下端外;控制电路板,其安装于该金属灯座下端,该控制电路板上设置的负极焊盘与该金属灯座下端用第一螺丝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触点导接片焊接有一正极导线,该正极导线下端穿过金属灯座下端并与控制电路板的正极焊盘焊接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该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通过该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包夹固定于该LED发光板下部,并通过第二螺丝锁固,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的深度尺寸和与LED发光板的厚度相等;该第一限位槽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的宽度相同,并且大于LED发光板的宽度,使该LED发光板侧面与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夹块于第一限位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所述第二金属夹块外侧设置有若干贯通该第二限位槽的沉孔;所述 LED发光板设置有若干与沉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螺丝依次穿过该沉孔、通孔后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灯座下端设置有供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的第二安装槽以及贯通该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通道,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中,并且所述正极导线穿设于该通道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上端与该金属灯座上端面齐平,该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与该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灯座下端外侧成型有复数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外表面成型有复数纵向分布的波浪形凸起,该散热翅片设置有倾斜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灯座中部还成型有若干用于安装的安装定位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灯座有铝材制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ED光源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该LED发光板上部正反两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及金属灯座作为负极导电,使LED发光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仅需一根正极导线即可,无需采用负极导线,以此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且装配起来也十分方便,焊接次数少了,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可保证金属灯座的结构强度,可有效提高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模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5所示,为一种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包括:金属灯座1,其上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发光模组200,其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11中,该发光模组200包括有LED发光板2、安装于LED发光板2上的LED光源3以及夹持固定于该LED发光板2下部正反两面的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该LED 发光板2正反两面均设置有负极触点导接片21,该负极触点导接片21与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接触并形成电性导通;该LED光源3置于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上方;所述LED光源3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该 LED发光板2上部正反两面。所述LED发光板2下端设置有正极触点导接片22,该正极触点导接片22伸出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下端外;控制电路板6,其安装于该金属灯座1下端,该控制电路板6上设置的负极焊盘61与该金属灯座1下端用第一螺丝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触点导接片22焊接有一正极导线,该正极导线下端穿过金属灯座1下端并与控制电路板6的正极焊盘62焊接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及金属灯座1作为负极导电,使LED发光板2与控制电路板6之间仅需一根正极导线即可,无需采用负极导线,以此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且装配起来也十分方便,焊接次数少了,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可保证金属灯座1的结构强度,可有效提高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负极焊盘61与该第一螺丝之间还可焊接固定,不仅可提高装配的稳定性,还可增强导电性能。
所述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41 和第二限位槽51,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通过该第一限位槽41和第二限位槽51包夹固定于该LED发光板2下部,并通过第二螺丝锁固,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其结构极为牢固,还便于将整个发光模组安装于该金属灯座1上端的第一安装槽11中,装配结构稳定。
所述第一限位槽41与第二限位槽51的深度尺寸和与LED发光板2的厚度相等,以致使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包住LED发光板2下部后,其接触面贴合,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该第一限位槽41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51的宽度相同,且第一限位槽41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51的宽度均大于LED 发光板2的宽度,使该LED发光板2侧面与第一限位槽41及第二限位槽5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隔,该间隔作为散热通道,便于散热,以此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第一金属夹块4于第一限位槽41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42;所述第二金属夹块5外侧设置有若干贯通该第二限位槽51的沉孔52;所述LED发光板2 设置有若干与沉孔52对应的通孔23,所述第二螺丝依次穿过该沉孔52、通孔 23后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42中。
所述金属灯座1下端设置有供所述控制电路板6安装的第二安装槽12以及贯通该第二安装槽1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通道13,所述控制电路板6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12中,并且所述正极导线穿设于该通道13中。通道13的尺寸只需供正极导线穿过即可,以致该通道13的尺寸可以做得较小,即可保证整个金属灯座1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上端与该金属灯座1上端面齐平,以此保证产品外形的美观性。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与该第一安装槽 11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隔,其便于走线,也便于散热。
所述金属灯座1下端外侧成型有复数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14,该散热翅片 14外表面成型有复数纵向分布的波浪形凸起141,以此提高散热效果,该散热翅片14设置有倾斜面。所述金属灯座1中部还成型有若干用于安装的安装定位环15。
所述金属灯座1有铝材制成,其散热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及金属灯座1 作为负极导电,使LED发光板2与控制电路板6之间仅需一根正极导线即可,无需采用负极导线,以此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且装配起来也十分方便,焊接次数少了,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可保证金属灯座1的结构强度,可有效提高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金属灯座(1),其上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
发光模组(200),其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11)中,该发光模组(200)包括有LED发光板(2)、安装于LED发光板(2)上的LED光源(3)以及夹持固定于该LED发光板(2)下部正反两面的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该LED发光板(2)正反两面均设置有负极触点导接片(21),该负极触点导接片(21)与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接触并形成电性导通;该LED光源(3)置于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上方;所述LED发光板(2)下端设置有正极触点导接片(22),该正极触点导接片(22)伸出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下端外;
控制电路板(6),其安装于该金属灯座(1)下端,该控制电路板(6)上设置的负极焊盘与该金属灯座(1)下端用第一螺丝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
所述正极触点导接片(22)焊接有一正极导线,该正极导线下端穿过金属灯座(1)下端并与控制电路板(6)的正极焊盘焊接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41)和第二限位槽(51),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通过该第一限位槽(41)和第二限位槽(51)包夹固定于该LED发光板(2)下部,并通过第二螺丝锁固,形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1)与第二限位槽(51)的深度尺寸和与LED发光板(2)的厚度相等;该第一限位槽(41)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51)的宽度相同,并且大于LED发光板(2)的宽度,使该LED发光板(2)侧面与第一限位槽(41)及第二限位槽(5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夹块(4)于第一限位槽(41)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42);所述第二金属夹块(5)外侧设置有若干贯通该第二限位槽(51)的沉孔(52);所述LED发光板(2)设置有若干与沉孔(52)对应的通孔(23),所述第二螺丝依次穿过该沉孔(52)、通孔(23)后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4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灯座(1)下端设置有供所述控制电路板(6)安装的第二安装槽(12)以及贯通该第二安装槽(1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通道(13),所述控制电路板(6)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12)中,并且所述正极导线穿设于该通道(1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上端与该金属灯座(1)上端面齐平,该第一金属夹块(4)和第二金属夹块(5)与该第一安装槽(11)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灯座(1)下端外侧成型有复数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14),该散热翅片(14)外表面成型有复数纵向分布的波浪形凸起(141),该散热翅片(14)设置有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灯座(1)中部还成型有若干用于安装的安装定位环(1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灯座(1)有铝材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3)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该LED发光板(2)上部正反两面。
CN201921415973.6U 2019-08-28 2019-08-28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Active CN210345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5973.6U CN210345320U (zh) 2019-08-28 2019-08-28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5973.6U CN210345320U (zh) 2019-08-28 2019-08-28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5320U true CN210345320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7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5973.6U Active CN210345320U (zh) 2019-08-28 2019-08-28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53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8613A (zh) * 2019-08-28 2019-10-29 东莞好拍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8613A (zh) * 2019-08-28 2019-10-29 东莞好拍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6266B2 (en) LED bulb
CN210345320U (zh) 负极导电一体化led车灯
CN201599593U (zh) 多面发光的大功率led灯泡
CN202521435U (zh) 弧面高效散热led路灯
CN203176795U (zh) Led灯泡
CN206055442U (zh) 一种电动车前照灯的灯源结构
CN212961012U (zh) 一种组合式led灯珠
CN201621495U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10043861B (zh) 一种led汽车灯
CN102109105B (zh) 多面发光的大功率led灯泡
CN209026562U (zh) 线路板、光电模组及灯具
CN217441526U (zh) 采用光源板替换插头充当正或负极的led汽车灯
CN201983020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
CN205579388U (zh) Led灯泡
CN210511103U (zh) 一种led立体光源
CN207094505U (zh) 利用传热部件单极导电的led灯体和led车灯
CN210485595U (zh) 一种高亮度的车用led灯
CN220306284U (zh) 一种直插式led
CN101329057A (zh)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led发光模块
CN220623847U (zh) 一种用于车载工作灯的led新型散热结构
CN214501166U (zh)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led灯具
CN209672233U (zh) 一种led汽车灯结构
CN210601432U (zh) 一种led车灯
CN216383662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的led球泡灯
CN102588779A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