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7486U -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7486U
CN210507486U CN201921380295.4U CN201921380295U CN210507486U CN 210507486 U CN210507486 U CN 210507486U CN 201921380295 U CN201921380295 U CN 201921380295U CN 210507486 U CN210507486 U CN 210507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earthwork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02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子石
刘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02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7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7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7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设立于土方的铅锤面与用于承受土方侧压力的建筑物之间,对于高位置土方,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木模板、第一方木、第一钢管、第二钢管、插入第二钢管的第一顶托、第一垫板,对于低位置土方,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二木模板、第二方木、第三钢管、第四钢管、插入第四钢管的第二顶托、第二垫板。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架结构增加具有高低差的土方牢固程度,增大土方的承受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支撑架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土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例如造成建筑物沉陷、开裂、倾斜和地面沉降等,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可能会出现夯实不牢固不密实、局部凹陷等问题,而且具有高度差的土方如果没有加固措施很容易坍塌,给后期施工带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增加具有高低差的土方牢固程度,增大土方的承受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设立于土方的铅锤面与用于承受土方侧压力的建筑物之间,对于高位置土方,其依次包括一个用于抵住高位置土方铅锤面且垂直于低位置土方的第一木模板、(多根)垂直连接于第一木模板并与低位置土方平行呈水平放置的第一方木、(多个)垂立于低位置土方并与第一方木垂直连接的第一钢管、垂直连接于第一钢管并与低位置土方平行的第二钢管、插入第二钢管的第一顶托、垂立于低位置土方且一面与第一顶托抵紧和另一面与第一建筑物抵紧的第一垫板,
对于低位置土方,其依次包括一个用于抵住低位置土方铅锤面且垂直于地面的第二木模板、垂直连接于第二木模板并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放置的第二方木、垂立于地面并与第二方木垂直连接的第三钢管、垂直连接于第三钢管并与地面平行的第四钢管、插入第四钢管的第二顶托、及垂立于地面且一面与第二顶托抵紧和另一面与第二建筑物抵紧的第二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建筑物为已浇筑完成的砼柱子,第二建筑物为已浇筑完成的砼墙壁。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最终承受侧向荷载为建筑物已浇筑完成的砼柱子或砼墙壁,所以砼柱子或砼墙壁的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才能做支撑架结构,砼强度可以用回弹仪回弹或者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获得。
支撑架结构的材料选用:第一、第二木模板为多层胶合板,例如优先选用2400×1200×15mm的多层胶合板;第一、第二方木为方形木条,例如方木尺寸选用40×70×3000mm,第一、第二方木各自在纵向上排列为多根,例如5-10根如7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钢管的规格例如均选用Φ48.3×3.5mm,长度1m-4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铸钢扣件;第一、第二顶托为可调节式丝杠顶托,例如优选为600×37mm的可调节式丝杠;第一、第二垫板为木板,例如优先选用300mm宽、30mm厚的实木板或者废旧木模板,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砼柱、砼墙壁免遭受破坏。
第一、第二木模板分别与第一、第二方木(通常为多列,水平设置)之间固定连接,例如优选用40mm长的普通圆钉固定,各个第一或第二方木之间的竖向垂直间距为100-200mm,第一或第二方木的横截面垂直于第一或第二木模板固定;
第一方木与第一钢管固定连接(通常一列第一方木与一根第一钢管固定连接),例如用铁丝绑扎固定,第二方木与第三钢管固定连接(通常一列第二方木与一根第三钢管固定连接),各个第一或第三钢管的水平间距为600-2000mm;
第一和第二顶托分别插入第二和第四钢管的一端,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第二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钢管用扣件连接牢固,第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三钢管用扣件连接牢固,第二或四钢管竖向间距宜在300-600mm、横向水平间距600-2000mm,根据荷载计算确定;第一垫板可以用铁丝固定到砼柱上,第二垫板与砼墙壁之间固定或不固定连接,例如砼墙壁上设有对拉螺栓孔的可以用铁丝固定,没有对拉螺栓孔的可以不作固定,垫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砼柱、砼墙壁免遭破坏;调整第一或第二顶托直至顶紧砼柱或砼墙壁,使每种材料构件都受到力,顶托用螺丝或圆钉固定到垫板上。
支撑架结构力的传导方式和路线:高位置土方的侧压力传导给第一木模板,第一木模板的力传导给第一方木,第一方木的力传导给第一钢管,第一钢管的力传导给第二钢管,第二钢管的力传导给第一顶托,第一顶托的力传导给第一垫板,最后所有的荷载由已浇筑砼柱子承受,低位置土方的侧压力传导给第二木模板,第二木模板的力传导给第二方木,第二方木的力传导给第三钢管,第三钢管的力传导给第四钢管,第四钢管的力传导给第二顶托,第二顶托的力传导给第二垫板,最后所有的荷载由已浇筑砼墙壁承受。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可加强高低处土方的牢固性,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或第二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高位置土方,2-低位置土方,3-第一木模板,3-1-第二木模板,4-第一方木,4-1-第二方木,5-第一钢管,5-1-第三钢管,6-第二钢管,6-1-第四钢管,7-第一顶托,7-1-第二顶托,8-第一垫板,8-1-第二垫板,9-第一建筑物,10-第二建筑物,11-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是以附图中的方位为基准。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设立于土方的铅锤面与用于承受土方侧压力的建筑物之间,对于高位置土方1,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一个用于抵住高位置土方1铅锤面且垂直于低位置土方2的第一木模板3、垂直连接于第一木模板3并与低位置土方2平行呈水平放置的第一方木4、垂立于低位置土方2并与第一方木4垂直连接的第一钢管5、垂直连接于第一钢管5并与低位置土方2平行的第二钢管6、插入第二钢管6的第一顶托7、垂立于低位置土方2且一面与第一顶托7抵紧和另一面与第一建筑物9抵紧的第一垫板8,
对于低位置土方2,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一个用于抵住低位置土方2铅锤面且垂直于地面11的第二木模板3-1、垂直连接于第二木模板3-1并与地面11平行呈水平放置的第二方木4-1、垂立于地面11并与第二方木4-1垂直连接的第三钢管5-1、垂直连接于第三钢管5-1并与地面11平行的第四钢管6-1、插入第四钢管6-1的第二顶托7-1、及垂立于地面11且一面与第二顶托7-1抵紧和另一面与第二建筑物10抵紧的第二垫板8-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建筑物9为已浇筑完成的砼柱子,第二建筑物10为已浇筑完成的砼墙壁。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最终承受侧向荷载为建筑物已浇筑完成的砼柱子9或砼墙壁10,所以砼柱子或砼墙壁的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才能做支撑架结构,砼强度可以用回弹仪回弹或者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获得。
支撑架结构的材料选用:第一、第二木模板(3,3-1)为多层胶合板,例如优先选用2400×1200×15mm的多层胶合板;第一、第二方木(4,4-1)为方形木条,图中所示为6和8根,例如方木尺寸选用40×70×3000mm;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钢管(5,6,5-1,6-1)的规格例如均选用Φ48.3×3.5mm,长度1m-4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铸钢扣件;第一、第二顶托(7,7-1)为可调节式丝杠顶托,例如优选为600×37mm的可调节式丝杠;第一、第二垫板(8,8-1)为木板,例如优先选用300mm宽、30mm厚的实木板或者废旧木模板,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砼柱、砼墙壁免遭受破坏。
第一、第二木模板(3,3-1)分别与第一、第二方木(4,4-1)之间固定连接,例如优选用40mm长的普通圆钉固定,各个第一或第二方木(通常为多列)之间的竖向垂直间距为100-200mm,多列情况下的横向间距600~2000mm;第一或第二方木的横截面垂直于第一或第二木模板固定;
第一方木4与第一钢管5固定连接(通常一列第一方木4与一根第一钢管5固定连接),例如用铁丝绑扎固定,第二方木4-1与第三钢管5-1(通常一列第二方木4-1与一根第三钢管5-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在有多列第一、第二方木的情况下,各个第一或第三钢管(5,5-1)之间的横向间距为600-2000mm;
第一和第二顶托(7,7-1)分别插入第二和第四钢管(6,6-1)的一端,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第二钢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钢管5用扣件连接牢固,第四钢管6-1的另一端与第三钢管5-1用扣件连接牢固,第二或第四钢管(6,6-1)竖向间距宜在300-600mm、横向水平间距600-2000mm,根据荷载计算确定;第一垫板8可以用铁丝固定到砼柱9上,第二垫板8-1与砼墙壁10之间固定或不固定连接,例如砼墙壁上设有对拉螺栓孔的可以用铁丝固定,没有对拉螺栓孔的可以不作固定,垫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砼柱、砼墙壁免遭破坏;调整第一或第二顶托直至顶紧砼柱或砼墙壁,使每种材料构件都受到力,顶托用螺丝或圆钉固定到垫板上。
支撑架结构力的传导方式和路线:高位置土方1的侧压力传导给第一木模板3,第一木模板3的力传导给第一方木4,第一方木4的力传导给第一钢管5,第一钢管5的力传导给第二钢管6,第二钢管6的力传导给第一顶托7,第一顶托7的力传导给第一垫板8,最后所有的荷载由已浇筑砼柱子9承受,低位置土方2的侧压力传导给第二木模板3-1,第二木模板3-1的力传导给第二方木4-1,第二方木4-1的力传导给第三钢管5-1,第三钢管5-1的力传导给第四钢管6-1,第四钢管6-1的力传导给第二顶托7-1,第二顶托7-1的力传导给第二垫板8-1,最后所有的荷载由已浇筑砼墙壁10承受。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设立于土方的铅锤面与用于承受土方侧压力的建筑物之间,对于高位置土方,其依次包括一个用于抵住高位置土方铅锤面且垂直于低位置土方的第一木模板、垂直连接于第一木模板并与低位置土方平行呈水平放置的第一方木、垂立于低位置土方并与第一方木垂直连接的第一钢管、垂直连接于第一钢管并与低位置土方平行的第二钢管、插入第二钢管的第一顶托、垂立于低位置土方且一面与第一顶托抵紧和另一面与第一建筑物抵紧的第一垫板;对于低位置土方,其依次包括一个用于抵住低位置土方铅锤面且垂直于地面的第二木模板、垂直连接于第二木模板并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放置的第二方木、垂立于地面并与第二方木垂直连接的第三钢管、垂直连接于第三钢管并与地面平行的第四钢管、插入第四钢管的第二顶托、及垂立于地面且一面与第二顶托抵紧和另一面与第二建筑物抵紧的第二垫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物为已浇筑砼柱,第二建筑物为已浇筑砼墙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方木为方形木条,第一方木与第一钢管之间铁丝绑扎固定连接,第二方木与第三钢管之间铁丝绑扎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或第二方木之间的竖向垂直间距为100-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或第三钢管之间的水平横向间距为600-2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钢管一端与第一钢管之间扣件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第一顶托且顶托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第四钢管一端与第三钢管之间扣件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第二顶托且顶托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或四钢管竖向间距为300-600mm、横向水平间距为600-2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顶托为可调节式丝杠顶托且第一或第二顶托与第一或第二垫板之间用螺丝或圆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木模板为多层胶合板且第一、第二木模板分别与第一、第二方木之间普通圆钉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垫板为木板,第一垫板与砼柱用铁丝固定连接,第二垫板与砼墙壁之间固定或不固定连接。
CN201921380295.4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Active CN210507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0295.4U CN210507486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0295.4U CN210507486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7486U true CN210507486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91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0295.4U Active CN210507486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7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26206A1 (en) Beam-column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0549487A (zh) 可移动预制箱梁腹板钢筋定位胎架及其施工方法
WO2015011641A1 (en) Semi rigid precast wall system
US200901213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on
CN210507486U (zh) 一种用于加固土方高低差处的建筑支撑架结构
CN109779247A (zh) 钢柱包角的模板支设装置及施工方法
US20090165408A1 (en)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CN112301896A (zh) 箱梁支架系统施工工艺
CN116537534A (zh) 一种高大模板工程支撑系统施工方法
CN113833183B (zh) 一种预制空心剪力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3132494A (zh) 预埋锚锥精确定位方法
CN211736363U (zh) 一种用于房建施工的楼梯模板
CN201202276Y (zh) 梁侧模夹具
CN113719116A (zh) 一种基于铝合金模板支撑的叠合楼板施工方法
CN113846858A (zh) 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水平洞口的防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Y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 corner columns supported reinforced concrete honeycombed-core girderless floor
CN105133787A (zh) 一种用于支撑后浇带的格构柱
CN217711625U (zh) 一种超高独立墙体半逆施工架体结构
Kothari et al. Behaviour of the precast portal frames under lateral loading
CN219908608U (zh) 一种大间距格构式钢板组合梁桥面板施工器具
CN212927033U (zh) 用于大跨度后张预应力梁加腋结构的模板支撑架
CN218597921U (zh) 一种铁艺栏杆
CN211231869U (zh) 一种给排水管道固定装置
CN220686748U (zh) 梁模板结构
CN213828898U (zh) 一种自制型钢堆放盘螺钢筋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