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5807U -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5807U
CN210505807U CN201921332017.1U CN201921332017U CN210505807U CN 210505807 U CN210505807 U CN 210505807U CN 201921332017 U CN201921332017 U CN 201921332017U CN 210505807 U CN210505807 U CN 210505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membran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20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霆
郭亚辉
孙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i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i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i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i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20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5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5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5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包括池体和池盖,池体的内腔中设有过滤膜和活性炭吸附膜,将池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出水池,第一沉淀池左侧进水管,第一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集污槽,第一集污槽底部设有第一排污管,第二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二集污槽,第二集污槽底部设有第二排污管,出水池中设有隔板,隔板右侧和出水池内壁上设有凸边,凸边上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膜,将出水池分隔成第一出水池和第二出水池,该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通过设置的过滤膜和活性炭吸附膜,更进一步的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再通过设置聚丙烯纤维滤膜和两个不同的出水池,可根据需要选择出水池出水。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时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净水设备,目前常用的沉淀池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去除污水中的较大的悬浮物,沉淀不彻底,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包括池体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池盖,所述池体底部设有四个对称的支撑腿,所述池体的内腔中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过滤膜和活性炭吸附膜,且所述过滤膜和所述活性炭吸附膜将所述池体的内腔从左至右分隔成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出水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左侧靠近顶部边缘位置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进水管,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污槽,所述第一集污槽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集污槽,所述第二集污槽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污管,所述出水池的前后两侧之间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和所述出水池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隔板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凸边,所述凸边上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膜,所述隔板、所述凸边和所述聚丙烯纤维滤膜构成的整体将所述出水池分隔成两部分,包括下方的第一出水池和上方的第二出水池,所述第一出水池的侧端靠近其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池的侧端靠近其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腔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沉槽,且所述过滤膜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沉槽中。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腔前后两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右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所述池体的内腔上,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沉槽,且所述活性炭吸附膜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沉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池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贯穿孔,且第一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一观察口,所述第二沉淀池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贯穿孔,且第二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二观察口,所述出水池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贯穿孔,且第三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三观察口。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出水池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内部,且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污管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集污槽内部的底端,且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污管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二集污槽内部的底端,且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出水池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出水池的内部所述,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五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通过设置的过滤膜和活性炭吸附膜,更进一步的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再通过设置的隔板、凸边和聚丙烯纤维滤膜,将出水池分成上下两部分,可根据需要选择出水位置,无需深层过滤的水直接从第一出水管出水,需要深层过滤的水经聚丙烯纤维滤膜从第二出水管出水,提高效率,保证水沉淀过滤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池体、过滤膜和活性炭吸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池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池盖;2、池体;20、支撑腿;21、第一连接块;210、第一沉槽;22、第二连接块;220、第二沉槽;3、进水管;30、第一控制阀;4、第一排污管;40、第二控制阀;5、第二排污管;50、第三控制阀;6、第一出水管;60、第四控制阀;7、第二出水管;70、第五控制阀;8、过滤膜;9、活性炭吸附膜;10、聚丙烯纤维滤膜;11、第一沉淀池;110、第一集污槽;111、第一观察口;12、第二沉淀池;120、第二集污槽;121、第二观察口;13、出水池;130、隔板;131、凸边;132、第一出水池;133、第二出水池;134、第三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包括池体2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池盖1,池体2底部设有四个对称的支撑腿20,池体2的内腔中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过滤膜8和活性炭吸附膜9,且过滤膜8和活性炭吸附膜9将池体2的内腔从左至右分隔成第一沉淀池11、第二沉淀池12和出水池13,第一沉淀池11左侧靠近顶部边缘位置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进水管3,第一沉淀池11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污槽110,第一集污槽110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排污管4,第二沉淀池12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集污槽120,第二集污槽120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污管5,出水池13的前后两侧之间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隔板130,隔板130的底部高于第二出水池133的底部,隔板130的右侧和出水池13的内壁上靠近隔板130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凸边131,凸边131上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膜10,隔板130、凸边131和聚丙烯纤维滤膜10构成的整体将出水池13分隔成两部分,包括下方的第一出水池132和上方的第二出水池133,第一出水池132的侧端靠近其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6,第二出水池133的侧端靠近其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出水管7。
本实施例中,池体2内腔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块21,第一连接块21上开设有第一沉槽210,且过滤膜8固定连接在第一沉槽210中,池体2内腔前后两侧上且位于第一连接块21的右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块22,且第二连接块22固定连接的池体2的内腔上,第二连接块22上开设有第二沉槽220,且活性炭吸附膜9固定连接在第二沉槽220中,这样设置过滤膜8和活性炭吸附膜9可拆卸,便于定时将其取出清洗更换。
除此之外,第一沉淀池11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贯穿孔,且第一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一观察口111,第二沉淀池12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贯穿孔,且第二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二观察口121,出水池13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贯穿孔,且第三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三观察口134,第一观察口111、第二观察口121和第三观察口134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制成的,便于观察第一沉淀池11、第二沉淀池12和出水池13的水位,以及过滤膜8、活性炭吸附膜9和和聚丙烯纤维滤膜10的洁净程度。
进一步地,进水管3的末端延伸至第一沉淀池11的内部,且进水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30,便于控制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11中;第一排污管4的顶部延伸至第一集污槽110内部的底端,且第一排污管4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0,便于清理第一集污槽110中的沉淀物;第二排污管5的顶部延伸至第二集污槽120内部的底端,且第二排污管5上设有第三控制阀50,便于清理第二集污槽120中的沉淀物;第一出水管6的末端延伸至第一出水池132的内部,且第一出水管6上设有第四控制阀60,便于控制第一出水池132中的水经第一出水管6流出;第二出水管7的末端延伸至第二出水池133的内部,且第二出水管7上设有第五控制阀70,便于控制第二出水池133中的水经第二出水管7流出。
本实施例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关闭第二控制阀40、第三控制阀50、第四控制阀60和第五控制阀70,打开第一控制阀30,污水经进水管3进入第一沉淀池11中;然后第一沉淀池11中的污水经过滤膜8将较大的悬浮颗粒过滤后进入第二沉淀池12中;第二沉淀池12中的水再经活性炭吸附膜9进入第一出水池132,活性炭吸附膜9将水中的细小颗粒吸附在活性炭吸附膜9上过滤沉淀掉;如沉淀过滤的水用无需深层过滤,此时打开第四控制阀60,水经第一出水管6流出;如沉淀过滤的水用需要深层过滤,此时保持第四控制阀60关闭,水经聚丙烯纤维滤膜10过滤进入第二出水池133中,再打开第五控制阀70,水经第二出水管7流出;工作人员可通过透明的第一观察口111、第二观察口121和第三观察口134观察过滤膜8、活性炭吸附膜9和和聚丙烯纤维滤膜10的洁净程度,及时清理更换,保证污水能有效的沉淀过滤;当第一集污槽110和第二集污槽120中沉淀物较多时,关闭第一控制阀30,打开第二控制阀40和第三控制阀50,让第一集污槽110和第二集污槽120中的沉淀物经第一排污管4和第二排污管5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包括池体(2)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池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2)底部设有四个对称的支撑腿(20),所述池体(2)的内腔中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过滤膜(8)和活性炭吸附膜(9),且所述过滤膜(8)和所述活性炭吸附膜(9)将所述池体(2)的内腔从左至右分隔成第一沉淀池(11)、第二沉淀池(12)和出水池(13),所述第一沉淀池(11)左侧靠近顶部边缘位置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进水管(3),所述第一沉淀池(11)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污槽(110),所述第一集污槽(110)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排污管(4),所述第二沉淀池(12)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集污槽(120),所述第二集污槽(120)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污管(5),所述出水池(13)的前后两侧之间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隔板(130),所述隔板(130)的右侧和所述出水池(13)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隔板(130)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凸边(131),所述凸边(131)上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膜(10),所述隔板(130)、所述凸边(131)和所述聚丙烯纤维滤膜(10)构成的整体将所述出水池(13)分隔成两部分,包括下方的第一出水池(132)和上方的第二出水池(133),所述第一出水池(132)的侧端靠近其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6),所述第二出水池(133)的侧端靠近其底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出水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2)内腔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块(21),所述第一连接块(21)上开设有第一沉槽(210),且所述过滤膜(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沉槽(2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2)内腔前后两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1)的右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块(22),且所述第二连接块(22)固定连接的所述池体(2)的内腔上,所述第二连接块(22)上开设有第二沉槽(220),且所述活性炭吸附膜(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沉槽(220)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1)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贯穿孔,且第一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一观察口(111),所述第二沉淀池(12)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贯穿孔,且第二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二观察口(121),所述出水池(13)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贯穿孔,且第三贯穿孔上设有与其固定来连接的第三观察口(1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0)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出水池(13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沉淀池(11)的内部,且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污管(4)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集污槽(110)内部的底端,且所述第一排污管(4)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污管(5)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二集污槽(120)内部的底端,且所述第二排污管(5)上设有第三控制阀(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6)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出水池(132)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出水管(6)上设有第四控制阀(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7)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出水池(133)的内部所述,且所述第二出水管(7)上设有第五控制阀(70)。
CN201921332017.1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Active CN210505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2017.1U CN210505807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2017.1U CN210505807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5807U true CN210505807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9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2017.1U Active CN210505807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5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5464A (zh) * 2020-11-13 2021-04-13 水迈源膜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水污染处理用膜过滤的水路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5464A (zh) * 2020-11-13 2021-04-13 水迈源膜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水污染处理用膜过滤的水路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5807U (zh) 一种具有膜过滤功能的沉淀池
CN216764563U (zh) 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214431168U (zh) 一种鱼缸过滤装置
CN215249730U (zh) 净水装置
KR101693204B1 (ko) 다분할 셀 여과조에 연결된 다공성 인발구를 구비한 침전조
CN211339078U (zh) 一种可多级处理的污泥沉淀池
CN211536663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排污装置
CN210332289U (zh) 一种ro膜反渗透净水机的智能反冲洗前置过滤器
CN209555379U (zh) 一种不锈钢酸洗线酸液过滤装置
CN209481243U (zh) 一种二次供水过滤检测系统
CN207973606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8905962U (zh) 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
CN217662009U (zh) 一种沉淀式微滤器
CN21372527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大颗粒杂质滤除装置
CN218653351U (zh) 一种改良型y型过滤器
CN220309940U (zh) 一种水池
CN215232173U (zh) 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
CN217939465U (zh) 一种污水过滤取样装置
CN217148752U (zh) 一种新型污水净化池
CN214060121U (zh) 一种油气田废水处理用悬浮固体颗粒物去除装置
CN210825689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设备
CN214130699U (zh) 一种泳池顶出式过滤砂缸
CN216005385U (zh) 一种污水过滤设备
CN215161636U (zh) 单台织机用栓塞泵净化装置
CN211097802U (zh) 一种反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