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3283U - 一种软袋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袋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3283U
CN210503283U CN201920952136.0U CN201920952136U CN210503283U CN 210503283 U CN210503283 U CN 210503283U CN 201920952136 U CN201920952136 U CN 201920952136U CN 210503283 U CN210503283 U CN 210503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filling
soft bag
bag
produ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21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延强
王震
赵承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21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3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3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3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袋生产线,包括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对软袋进行倾斜灌装的灌装工位,所述灌装工位之后设有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对软袋进行倾斜加塞的加塞工位。上述软袋生产线通过倾斜设置的灌装工位与加塞工位以实现对软袋的倾斜灌装与倾斜加塞,有效解决软袋在灌装时掉袋或滴液,以及大装量的药液对软管焊接处产生较大拉伸造成破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软袋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袋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软袋也即非PVC膜输液软袋常用于医疗设备等领域。
常规的非PVC膜软袋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在灌装和封口工序,全部采用垂直灌装的方式,即口管的开口朝正上方,从正上方自上而下进行灌装和封口操作。垂直灌装易于实现的同时,也有诸多问题和隐患:首先,这种灌装方式在进行大装量的软袋灌装时,会对接口与膜材焊接的位置产生较大的拉伸力,可能会对软袋的质量有危险;其次,竖直灌装方式,在灌装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软袋掉落,污染环境;第三,以软管为例,灌装的时候,需要先将灌装嘴快速插入到软管内部,然后打开夹具,开始灌装,软管包裹灌装嘴的力度不是很大(太大了会导致灌装完后灌装嘴无法拔出),灌装量越大,对软管的拉伸就会越大,而且灌装时还会有附加的药液冲力,很容易导致软管从灌装嘴脱落,造成溅液、喷液,污染生产环境。另外灌装停止后灌装嘴内存留的药液有流出的可能(滴液),滴液会造成软袋外表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灌装时掉袋或滴液、大装量的药液对软管焊接处产生较大拉伸造成破损的问题的软袋生产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袋生产线,通过倾斜设置的灌装工位与加塞工位以实现对软袋的倾斜灌装与倾斜加塞,有效解决软袋在灌装时掉袋或滴液,以及大装量的药液对软管焊接处产生较大拉伸造成破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袋生产线,包括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对软袋进行倾斜灌装的灌装工位,所述灌装工位之后设有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对软袋进行倾斜加塞的加塞工位。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实现对软袋进行吊取并成品输出的输出工位。
优选地,所述输出工位包括输出皮带以及用以实现吸取软袋的取袋吸盘。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实现将软袋倾斜转移至所述灌装工位的袋转移工位,所述袋转移工位包括倾斜设置以实现插入并真空吸附软袋的管口的转移插杆。
优选地,所述袋转移工位还包括用以吸附软袋的袋体的转移吸盘。
优选地,所述袋转移工位还包括用以带动所述转移吸盘与所述转移插杆竖直运动的竖直驱动部以及用以带动所述转移吸盘与所述转移插杆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部,所述横向驱动部与所述竖直驱动部相连,所述转移吸盘与所述转移插杆位于所述竖直驱动部下侧并与所述竖直驱动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竖直驱动部具体为第二升降气缸,所述横向驱动部具体为电缸。
优选地,所述灌装工位包括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软袋的管口的倾斜固定的灌封夹具以及软管抱紧装置,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软袋的袋体的倾斜放置的托袋组件,用以实现向软袋倾斜灌装药液的灌装硅胶管,所述灌装硅胶管与倾斜设置的管装升降组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加塞工位包括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向软袋的管口倾斜加塞的送塞组件以及压塞组件,所述压塞组件与软袋的管口同轴线,所述送塞组件相对所述压塞组件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灌封夹具与所述托袋组件倾斜设置。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袋生产线包括灌装工位与加塞工位,该软袋生产线通过倾斜设置灌装工位以实现对软袋的倾斜灌装,通过倾斜设置加塞工位以实现对软袋的倾斜加塞,倾斜灌装的灌装方式使得软袋在灌装过程中固定更为稳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垂直灌装,不仅能够降低软袋在垂直灌装时的掉落风险,避免污染环境;还能够极大程度减小大装量的药液对软管焊接处的拉伸,避免拉伸破损以及滴液对产品造成的质量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竖直灌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灌装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加塞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输出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袋转移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电器柜、2-上膜工位、3-印刷工位、4-拉模工位、5-预热工位、6-制袋工位、8-第一软袋热合工位、9-第二软袋热合工位、10-第三软袋热合工位、11-袋输出工位、12-袋转移工位、121-电缸、123-第二升降气缸、126-转移吸盘、127-转移插杆、13-袋接收工位、14-灌装工位、141-托袋组件、142-灌封传送、143-灌封夹具、144-滴液接液槽、145-管装升降组件、146-软管抱紧装置、147-灌装硅胶管、148-灌装流量计、149-灌装导液管、1491-灌装分液管、15-加塞工位、151-压塞组件、152-送塞组件、153-接料斗组件、16-输出工位、161-输出皮带、162-输出无杆气缸、163-第一升降气缸、164-取袋吸盘、165-推塞组件、17-盖输送工位、18-垂直灌装工位、19-垂直加塞工位、20-成品输出工位、9-软袋、91-软管、92-夹具、93-灌装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8,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竖直灌装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灌装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加塞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输出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4中袋转移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袋生产线包括倾斜设置的灌装工位14以及倾斜设置的加塞工位15,加塞工位15设置在灌装工位14之后。在本实施例中,灌装工位14对翻转至倾斜状态的软袋9进行倾斜灌装,加塞工位15对灌装后的软袋9进行倾斜加塞。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的灌装工位14能够对倾斜状态的软袋9进行倾斜灌装,使得软袋9在灌装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被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竖直灌装,在进行大装量的灌装时,避免竖直灌装对接口与膜材焊接的位置产生较大的拉伸力导致软袋9的质量难以保证;避免竖直灌装时会出现的软袋9掉落、污染环境的问题。
除此以外,该软袋生产线还包括设于加塞工位15之后的输出工位16,输出工位16对软袋9进行吊取并成品输出。需要说明的是,输出工位16可以采用机械手抓取的方式实现软袋9的成品输出,也可以采用吸盘式吊取的方式实现软袋9的成品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倾斜状态的软袋9在灌装完成之后仍旧以斜躺的状态进行倾斜加塞,为了便于倾斜状态的软袋9在加塞完成后进行成品输出,以吸盘式吊取的上下袋方式对软袋9进行输送。
请参考图3,在现有技术的竖直灌装结构中,以软管91为例,在软管91灌装时,需要先将灌装嘴93快速插入到软管91的内部,然后打开夹具92,开始灌装,软管91包裹灌装嘴93的力度不是很大(太大了会导致灌装完后灌装嘴93无法拔出),灌装量越大,对软管91的拉伸就会越大,而且灌装时还会有附加的药液冲力,很容易导致软管91从灌装嘴93脱落,造成溅液、喷液,污染生产环境。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倾斜设置灌装工位14的设置方式,实现对软管91或软袋9的斜躺式灌装方式,因为倾斜灌装特有的结构状态,不仅能够在灌装时有效避免掉袋现象,还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大装量的药液对软管91或软袋9焊接处的拉伸,避免拉伸导致破损。
请参考图1,在现有技术的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中,依次包括垂直灌装工位18、垂直加塞工位19以及成品输出工位20,垂直加塞工位19之前还设有盖输送工位17。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竖直灌装,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中,依次包括灌装工位14、加塞工位15以及输出工位16,加塞工位15之前还设有盖输送工位17。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该软袋生产线通过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倾斜灌装、倾斜加塞和成品输出得以实现对软袋9的软袋生产线的改进,避免竖直灌装导致的诸多缺陷,保证软袋9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工位16包括输出皮带161以及用以实现吸取软袋9的取袋吸盘164。
示例性的,请参考图7所示的输出工位16,输出工位16主要包括输出皮带161、输出无杆气缸162、第一升降气缸163、取袋吸盘164和推塞组件165。取袋吸盘164的上侧设有第一升降气缸163,第一升降气缸163与取袋吸盘164固定连接并带动取袋吸盘164竖直方向实现升降运动,第一升降气缸163上侧设有输出无杆气缸162,输出无杆气缸162与第一升降气缸163在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并带动第一升降气缸163水平方向实现平移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输出工位16采用取袋吸盘164吸附吊取的方式将软袋9转移,为进一步防止加塞工位15的塞子与夹具有剐蹭,设置推塞组件165,将塞子推出夹具后夹具闭合。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取袋吸盘16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取袋吸盘164对称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163的下侧以实现对软袋9的稳定吸取,输出皮带161与输出无杆气缸162垂直设置以实现输出皮带161的运动方向与输出无杆气缸162的运动方向的垂直。更具体地说,取袋吸盘164通过第一升降气缸163下降并吸取倾斜状态的软袋9,吊取软袋9后的取袋吸盘164通过第一升降气缸163上升并通过输出无杆气缸162平移并运动至输出皮带161的上侧,再通过第一升降气缸163下降并将软袋9放置在输出皮带161上,传送至后续处理工位。
除此以外,请参考图8,该软袋生产线还包括用以实现软袋9的倾斜转移也即斜躺式转移至灌装工位14的袋转移工位12,袋转移工位12包括倾斜设置以实现插入并真空吸附软袋9的管口的转移插杆127。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袋转移工位12还包括用以吸附软袋9的袋体的转移吸盘126。在本实施例中,袋转移工位12的转移插杆127倾斜插入软袋9并在软袋9的管口处真空吸附,袋转移工位12的转移吸盘126吸附软袋9的袋体,在转移插杆127与转移吸盘126的吸附作用下实现袋转移工位12对软袋9的斜躺式转移。
在本实施例中,袋转移工位12还包括用以带动转移插杆127竖直运动的竖直驱动部以及用以带动转移插杆127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部,横向驱动部与竖直驱动部相连,转移插杆127位于竖直驱动部下侧并与竖直驱动部相连,同样的,转移吸盘126位于竖直驱动部下侧并与竖直驱动部相连。
示例性的,横向驱动部具体为电缸121,竖直驱动部具体为第二升降气缸123,电缸121固定在固定架上,第二升降气缸123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电缸121下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只是实现斜躺式转移的一种具体方式,横向驱动部还可以采用无杆气缸等其他驱动方式的驱动结构,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除此以外,本实施例中的袋转移工位12可以通过拆卸转移吸盘126的方式实现人工上袋,也即借由人力将还未灌装的软袋9通过转移插杆127倾斜插入以实现真空吸附,最终在电缸121与第二升降气缸123的带动下实现软袋9的斜躺式转移。同样的,在同时安装转移吸盘126以及转移插杆127后,借由电缸121与第二升降气缸123以带动转移吸盘126与转移插杆127位于将要吸附软袋9的位置,转移插杆127倾斜插入软袋9并在管口真空吸附,转移吸盘126吸附软袋9的袋体,最终在电缸121与第二升降气缸123的带动下实现软袋9的斜躺式转移。
除此以外,请参考图5所示的灌装工位14,灌装工位14主要包括托袋组件141、灌封传送142、灌封夹具143、滴液接液槽144、管装升降组件145、软管抱紧装置146、灌装硅胶管147、灌装流量计148、灌装导液管149以及灌装分液管1491,灌封夹具143与软管抱紧装置146倾斜固定软袋9的管口,软袋9的袋体倾斜放置在托袋组件141上。
更具体的,灌封夹具143与软管抱紧装置146倾斜设置且倾斜固定软袋9的管口,灌装硅胶管147向软袋9倾斜灌装药液,灌装硅胶管147与倾斜设置的管装升降组件145相连,管装升降组件145带动灌装硅胶管147朝向靠近或远离软袋9的管口的方向运动以实现灌装与分离。
示例性的,灌封夹具143倾斜四十五度设置,托袋组件141倾斜十五度设置,托袋组件141具体为托袋皮带,在软袋9的管口落入灌封夹具143内后,灌封夹具143夹紧,软管抱紧装置146放置灌装时掉袋,滴液接液槽144防止药液外滴,软袋9的袋体斜躺在托袋皮带上,灌封传送142和托袋皮带同步转动,将软袋9转移至后续各工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灌装工位14的组成部分以及其中的各组分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的相关设置类似,区别在于通过倾斜放置的设置方式使得倾斜放置后的灌装工位14能够对倾斜状态的软袋9进行倾斜灌装,至于灌装工位14的组成部分以及其中的各组分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的角度选择仅仅只是倾斜设置中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其他不同的倾斜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所示的加塞工位15,加塞工位15主要包括压塞组件151、送塞组件152和接料斗组件153,送塞组件152与压塞组件151倾斜设置以实现向软袋9的管口倾斜加塞,压塞组件151与软袋9的管口同轴线,送塞组件152相对压塞组件151垂直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加塞工位15的组成部分以及其中的各组分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的相关设置类似,区别在于通过倾斜放置的设置方式使得倾斜放置后的加塞工位15能够对倾斜状态的软袋9进行倾斜加塞,至于加塞工位15的组成部分以及其中的各组分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软袋生产线为对现有技术中的竖直灌装生产线进行改进的斜躺式灌装生产线,可进一步应用于包括制袋以及灌装的新型软袋生产线。请参考图4,新型软袋生产线主要包括电器柜1、上膜工位2、印刷工位3、拉模工位4、预热工位5、制袋工位6、第一软袋热合工位8、第二软袋热合工位9、第三软袋热合工位10、袋输出工位11、袋转移工位12、袋接收工位13、灌装工位14、加塞工位15和输出工位16。在本实施例中,不同于常规的非PVC膜软袋全自动制袋灌封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改进点也在于将常规的垂直灌装工位18进行倾斜放置,实现灌装工位14对软袋9的倾斜灌装;将常规的垂直加塞工位19进行倾斜放置,实现加塞工位15对软袋9的倾斜加塞;采用吸盘式吊取的上下袋方式的输出工位16,实现对软袋9的成品输出。除此以外,对于其他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核心改进点的工位以及其设置方式请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主要以软管袋型为例,对于符合倾斜灌装且同样具有倾斜灌装有益效果的硬管袋型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袋生产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对软袋(9)进行倾斜灌装的灌装工位(14),所述灌装工位(14)之后设有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对软袋(9)进行倾斜加塞的加塞工位(15),还包括用以实现将软袋(9)倾斜转移至所述灌装工位(14)的袋转移工位(12),所述袋转移工位(12)包括倾斜设置以实现插入并真空吸附软袋(9)的管口的转移插杆(1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实现对软袋(9)进行吊取并成品输出的输出工位(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工位(16)包括输出皮带(161)以及用以实现吸取软袋(9)的取袋吸盘(1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转移工位(12)还包括用以吸附软袋(9)的袋体的转移吸盘(1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转移工位(12)还包括用以带动所述转移吸盘(126)与所述转移插杆(127)竖直运动的竖直驱动部以及用以带动所述转移吸盘(126)与所述转移插杆(127)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部,所述横向驱动部与所述竖直驱动部相连,所述转移吸盘(126)与所述转移插杆(127)位于所述竖直驱动部下侧并与所述竖直驱动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驱动部具体为第二升降气缸(123),所述横向驱动部具体为电缸(12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工位(14)包括用以实现软袋(9)的管口的倾斜固定的灌封夹具(143)以及软管抱紧装置(146),用以实现软袋(9)的袋体的倾斜放置的托袋组件(141),用以实现向软袋(9)倾斜灌装药液的灌装硅胶管(147),所述灌装硅胶管(147)与倾斜设置的管装升降组件(14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塞工位(15)包括倾斜设置且用以实现向软袋(9)的管口倾斜加塞的送塞组件(152)以及压塞组件(151),所述压塞组件(151)与软袋(9)的管口同轴线,所述送塞组件(152)相对所述压塞组件(151)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夹具(143)与所述托袋组件(141)倾斜设置。
CN201920952136.0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软袋生产线 Active CN210503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2136.0U CN21050328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软袋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2136.0U CN21050328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软袋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3283U true CN21050328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9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2136.0U Active CN21050328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软袋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32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589A (zh) * 2019-06-21 2019-08-27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生产线及其软袋灌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589A (zh) * 2019-06-21 2019-08-27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生产线及其软袋灌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19311U (zh) 软包动力锂电池自动注液封装机
CN105539897A (zh) 一种面膜自动灌装装置
CN206476197U (zh) 可立袋自动装盘机
CN210503283U (zh) 一种软袋生产线
CN109264038A (zh) 一种包装机
CN111186611A (zh) 矿山粉体阀口袋上袋机
CN114803996A (zh) 一种核药分装设备及其分装方法
CN109677652B (zh) 一种试卡包装装置
CN207719310U (zh) 锂电池自动注液封装机的真空注液静置封装单元
CN212669183U (zh) 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袋装用灌装装置
CN217479058U (zh) 一种核药分装设备
CN115535319A (zh) 一种袋装奶粉装袋设备
CN110451022A (zh) 一种柚子包装机
CN210212858U (zh) 阵列式灌装装置
CN211919159U (zh) 矿山粉体阀口袋上袋机
CN217649738U (zh) 化肥加工用装袋机构
CN113697747B (zh) 一种液态药剂灌装方法及其设备
CN110171589A (zh) 一种软袋生产线及其软袋灌装方法
CN219295821U (zh) 一种落袋包装机
CN212686058U (zh) 一种新型智能灌装机
KR100420042B1 (ko) 무전해액 밧데리의 튜브식 양극판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7890075U (zh) 一种罐料装置及自动化装料包装生产线
KR20160024249A (ko) 포대 벌림 장치
CN215323589U (zh) 一种面膜自动装袋装置
CN218432001U (zh) 一种无尘白炭黑粉体包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