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9990U - 扳手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扳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9990U
CN210499990U CN201921370350.1U CN201921370350U CN210499990U CN 210499990 U CN210499990 U CN 210499990U CN 201921370350 U CN201921370350 U CN 201921370350U CN 210499990 U CN210499990 U CN 210499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portion
sleeve
wrench tool
tool according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03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静
庄永顺
李云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Shanxi Luneng Hequ Electric Co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Shanxi Luneng Hequ Electric Co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Shanxi Luneng Hequ Electric Co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03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9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9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9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扳手工具,该扳手工具包括第一钳口部、第二钳口部、移动杆、套管和调节组件,第一钳口部与第二钳口部相对设置,移动杆的一端与第一钳口部固定连接,移动杆的另一端与调节组件相连接,第二钳口部与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套装于移动杆上,调节组件可带动移动杆相对于套管移动,且第一钳口部与第二钳口部可相对定位于至少两个夹持位置处。此时,第一钳口部与第二钳口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且能够固定于夹持位置处,从而能够旋拧不同规格的螺母、螺栓以及管状接头等零件,因此可减少检修人员携带扳手工具的种类,同时,检修人员不需要频繁地更换扳手工具,从而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扳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扳手工具。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由多个零件以及部件组成,这些零件或者部件根据安装需求不同,由不同规格的螺母、螺栓以及管状接头固定连接。
当机械设备在安装或者检修时,需要旋拧不同规格的螺母、螺栓以及管状接头等零件,这就使得检修人员在工作时,需要携带不同规格的扳手工具,同时,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更换扳手工具,来旋拧不同规格的螺母、螺栓以及管状接头等零件,这就造成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增加,致使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扳手工具,以解决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扳手工具,包括第一钳口部、第二钳口部、移动杆、套管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相对设置,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口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钳口部与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套装于所述移动杆上,所述调节组件可带动所述移动杆相对于所述套管移动,且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可相对定位于至少两个夹持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扳手工具中,第一钳口部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钳口部与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套管套装于移动杆上,调节组件可带动移动杆相对于套管移动,且第一钳口部与第二钳口部可相对定位于至少两个夹持位置处。此时,第一钳口部与第二钳口部可相对移动,使得第一钳口部与第二钳口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能够旋拧不同规格的螺母、螺栓以及管状接头等零件,因此可减少检修人员携带扳手工具的种类,同时,检修人员不需要频繁地更换扳手工具,从而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移动杆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调节顶杆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手柄套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套管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固定套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第一钳口部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第二钳口部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扳手工具的第三钳口部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钳口部、110-呆扳手豁口、120-第一平面、130-第一牙纹面、200-第二钳口部、210-第二平面、300-移动杆、310-限位槽、400-套管、410-第一面、420-第三限位凸部、430-第一穿孔、500-调节组件、510-手柄套、511-第二面、512-第二穿孔、520-调节顶杆、521-第二限位凸部、522-第三穿孔、600-固定套、700-第一限位部、800-第三钳口部、810-第二牙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扳手工具,其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钳口部100、第二钳口部200、移动杆300、套管400和调节组件500。上述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相对设置,移动杆300的一端与第一钳口部100固定连接,该移动杆300的另一端与上述调节组件500相连接,上述第二钳口部200与套管400的一端固定连接,上述套管400套装于移动杆300上,调节组件500可带动移动杆300相对于套管400移动(移动方向可以是图1中的X方向),且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可相对定位于至少两个夹持位置处。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夹持位置。上述调节组件500驱动移动杆300移动,以带动第一钳口部100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钳口部100相对于第二钳口部200的往复移动。具体地,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可采用10mm或者15mm等厚度的钢板,通过剪板机或者激光机切割而成。上述移动杆300和套管400均可以是金属圆管,第一钳口部100与移动杆300焊接,套管400与第二钳口部200焊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可相对移动,使得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能够旋拧不同规格的螺母、螺栓以及管状接头等零件,因此可减少检修人员携带扳手工具的种类,同时,检修人员不需要频繁地更换扳手工具,从而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扳手工具可以在调节组件500中增设顶丝,同时在套管400上开设螺纹孔,上述顶丝设置于上述螺纹孔内,旋拧顶丝使得顶丝顶紧移动杆300,以定位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的夹持位置。然而,此种方式中,扳手工具在调节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的夹持位置的过程中,需要旋拧顶丝,先将移动杆300与顶丝分离,调节组件500驱动移动杆300找到合适的夹持位置,再次旋拧顶丝以固定移动杆300,此种方式操作复杂,导致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另外,调节组件500带动与之相连接的移动杆300移动,需要加长调节组件500的长度,以使其具有足够的移动距离带动移动杆300移动,因此扳手工具的尺寸较大,导致检修人员携带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调节组件500与移动杆300螺纹配合,该调节组件500转动(转动方向可以是图1中的Y方向),以驱动上述移动杆300移动。当调节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的夹持位置时,只需要旋拧调节组件500,即可使移动杆300移动,同时,螺纹配合具有自锁功能,因此不需要额外设置顶丝来定位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的夹持位置,从而使得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调节组件500由移动改为转动形式,因此不需要加长调节组件500的尺寸,促使扳手工具的尺寸相对较小,从而使得检修人员携带方便。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调节组件500包括手柄套510和调节顶杆520,调节顶杆520的一端与移动杆300螺纹配合,手柄套510套装于调节顶杆520的另一端,手柄套510与调节顶杆520可拆卸连接。此方案中,当手柄套510或者调节顶杆520损坏时,可以对手柄套510或者调节顶杆520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从而延长了扳手工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手柄套510上可开设第二穿孔512,调节顶杆520上可开设第三穿孔522,该第三穿孔522可以是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二穿孔512,与第三穿孔522螺纹连接。手柄套510可以采用塑胶件,从而使得扳手工具具有较好的握持感。调节顶杆520上可以加工M12的螺纹,上述移动杆300的一端加工与之相配合的螺纹孔,以使其具有相对较好的紧固作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套管400的轴线方向上,手柄套510的投影轮廓与套管400的投影轮廓相重合,该套管400具有第一面410,上述手柄套510具有第二面511,该第一面410与第二面511相对设置,且第一面410与第二面511贴合。此时,手柄套510的外径与套管400的外径相同,从而使得手柄套510与套管400的连接处相对平滑,进一步提升了扳手工具的握持感,同时,第一面410和第二面511贴合,使得手柄套510能够在套管400的轴线方向上对移动杆300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第一钳口部100和第二钳口部200在夹持零件时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扳手工具在旋拧零件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
调节顶杆520在转动的过程中,容易从套管400中滑出,致使扳手工具损坏,从而使得扳手工具的可靠性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地,上述调节顶杆52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521,套管400的内壁设置有第三限位凸部420,第二限位凸部521与第三限位凸部420在套管400的轴线方向上限位配合。此时,第二限位凸部521与第三限位凸部420能阻止调节顶杆520从套管400中滑出,进而提高了扳手工具的可靠性。
当第二钳口部200直接与套管400焊接时,扳手工具旋拧的力较大,可能造成套管400弯曲变形。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扳手工具还包括固定套600,该固定套600套装于套管400上,并与套管400固定连接,固定套600与第二钳口部200固定连接。此时,相当于增大了第二钳口部200与套管400连接位置处的壁厚,从而使得扳手工具能够承受更大的旋拧力。具体地,固定套600与第二钳口部200焊接,固定套600与套管400焊接。固定套600可以为金属圆管,固定套600的一端与套管400的一端相平齐。进一步地,固定套600的内径可以与套管400的外径相同,从而使得固定套600与套管400连接更加紧密,促使扳手工具的强度更高。
调节组件500带动移动杆300移动时,由于移动杆300的周向没有限位机构,因此会造成移动杆300沿周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错位,导致扳手工具在旋拧零件时会发生打滑的现象。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扳手工具还包括第一限位部700,套管400的周向面设有第一穿孔430,第一限位部700可拆卸地设置于上述第一穿孔430处,移动杆300的周向面上开设有限位槽310,限位槽310的延伸方向与移动杆300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限位部700与限位槽310限位配合。此时,第一限位部700与限位槽310之间的限位配合,能够防止移动杆300的周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钳口部100与第二钳口部200的夹持位置相对精准,促使扳手工具在旋拧零件时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同时,第一限位部700与限位槽310还可以限定移动杆300的移动距离,使得移动杆300与调节顶杆520之间的配合不会失效,从而提高了扳手工具的可靠性。另外,第一限位部700与第一穿孔430螺纹连接,从而提高了板手工具的可维修性能。具体地,上述第一限位部700可以是螺母,第一限位部700与第一穿孔430螺纹连接。本文仅提供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不能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钳口部100在背离第二钳口部200的一侧开设有呆扳手豁口110。此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扳手工具的使用性能。具体地,可根据实际工况下常用规格的螺母种类,来确定该呆扳手豁口110的尺寸,从而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上述扳手工具还包括第三钳口部800,第三钳口部800与套管400固定连接,第三钳口部800与第一钳口部100相对设置,在垂直于套管400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上,第三钳口部800与第二钳口部200间隔设置。此方案中,该扳手工具设置有两组夹持钳口,当一组夹持钳口损坏时,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组夹持钳口,从而提高了扳手工具的使用寿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钳口部100具有第一平面120和第一牙纹面130,上述第二钳口部200具有第二平面210,上述第三钳口部800具有第二牙纹面810,第一平面120与第二平面210相对设置,第一牙纹面130与第二牙纹面810相对设置。此方案中,扳手工具具有两组不同的夹持钳口,第一平面120与第二平面210可用于夹持外六角螺栓或者外六角螺母等零件,第一牙纹面130与第二牙纹面810可用于夹持圆管类零件,从而使得扳手工具夹持的零件种类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扳手工具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口部(100)、第二钳口部(200)、移动杆(300)、套管(400)和调节组件(500),所述第一钳口部(100)与所述第二钳口部(200)相对设置,所述移动杆(3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口部(10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300)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500)相连接,所述第二钳口部(200)与所述套管(4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400)套装于所述移动杆(300)上,所述调节组件(500)可带动所述移动杆(300)相对于所述套管(400)移动,且所述第一钳口部(100)与所述第二钳口部(200)可相对定位于至少两个夹持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00)与所述移动杆(300)螺纹配合,所述调节组件(500)转动,以驱动所述移动杆(30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00)包括手柄套(510)和调节顶杆(520),所述调节顶杆(520)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300)螺纹配合,所述手柄套(510)套装于所述调节顶杆(520)的另一端,所述手柄套(510)与所述调节顶杆(520)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400)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手柄套(510)的投影轮廓与所述套管(400)的投影轮廓相重合,所述套管(400)具有第一面(410),所述手柄套(510)具有第二面(511),所述第一面(410)与所述第二面(51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面(410)与所述第二面(511)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顶杆(52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521),所述套管(400)的内壁设置有第三限位凸部(420),所述第二限位凸部(521)与所述第三限位凸部(420)在所述套管(400)的轴线方向上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600),所述固定套(600)套装于所述套管(400)上,并与所述套管(40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600)与所述第二钳口部(20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部(700),所述套管(400)的周向面设有第一穿孔(430),所述第一限位部(7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孔(430)处,所述移动杆(300)的周向面上开设有限位槽(310),所述限位槽(3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移动杆(300)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限位部(700)与所述限位槽(310)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部(100)在背离所述第二钳口部(200)的一侧开设有呆扳手豁口(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钳口部(800),所述第三钳口部(800)与所述套管(4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钳口部(800)与所述第一钳口部(100)相对设置,在垂直于所述套管(400)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三钳口部(800)与所述第二钳口部(200)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部(100)具有第一平面(120)和第一牙纹面(130),所述第二钳口部具有第二平面(210),所述第三钳口部(800)具有第二牙纹面(810),所述第一平面(120)与所述第二平面(2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牙纹面(130)与所述第二牙纹面(810)相对设置。
CN201921370350.1U 2019-08-22 2019-08-22 扳手工具 Active CN210499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0350.1U CN210499990U (zh) 2019-08-22 2019-08-22 扳手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0350.1U CN210499990U (zh) 2019-08-22 2019-08-22 扳手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9990U true CN210499990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9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0350.1U Active CN210499990U (zh) 2019-08-22 2019-08-22 扳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9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54670A (en) Adjustable extension torque bar
CN210499990U (zh) 扳手工具
CN211332951U (zh) 一种可调节棘轮扳手结构
CN205237633U (zh) 推土机或挖掘机轴类零件钻削孔的夹紧装置
CN212793199U (zh) 一种圆管钻孔辅助定位机构
US20140373687A1 (en) Flange tightening tool
EP1095724B1 (en) Tool for repairing damaged threads
JP2004009142A (ja) 中空体を広げるためのプライヤ形手持ち式工具
CN204019455U (zh) 一种拔销器
CN212919137U (zh) 一种新型的套筒钳
CN210307628U (zh) 一种变速器轴承拆卸专用工具
CN209923703U (zh) 一种新型扭矩扳手
US20180193935A1 (en) Die Driver
CN210678591U (zh) 多用工具
CN105415257A (zh) 柔性钩型扳手
CN212123067U (zh) 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水路系统接头安装拆卸用扳手
CN214686247U (zh) 一种脱卸式油管扳手
CN220687824U (zh) 任意定位旋转机构
CN107819295B (zh) 一种电力施工工具
CN220575747U (zh) 一种便捷安装紧固件的套筒
CN220241306U (zh) 一种中空套筒双向扭矩扳手
CN215968472U (zh) 新型通信线路吊线夹板拆装工具
CN220180750U (zh)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检修装置
CN217943181U (zh) 一种活动扳手
CN209755093U (zh) 卡钳维修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