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9214U -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9214U
CN210499214U CN201921206837.6U CN201921206837U CN210499214U CN 210499214 U CN210499214 U CN 210499214U CN 201921206837 U CN201921206837 U CN 201921206837U CN 210499214 U CN210499214 U CN 210499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ipe
manipulator
pressing
return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68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Kuanwe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Kuanwe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Kuanwe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Kuanwe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68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9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9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9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包括自动把直管折弯成弯管的弯管机、将折弯后弯管转移的第一机械手、用于放置弯管并进行定位移送的中转机构、将中转机构上弯管移送的第二机械手、接收第二机械手上的弯管并对弯管两端进行冲压、倒角成型的成型倒角机、取下成型倒角机上弯管的第三机械手。本实用新型把折弯、冲压、倒角三种不同的设备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各机构之间的物料转移均无需人工干涉,实现了单卡弯头或环压弯头的自动化生产,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高。进一步的,成型倒角机可以同时加工弯管的两端,缩短了加工时间,并且倒角机构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保证成品弯管质量,适合广泛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单卡弯头或环压弯头的主要加工步骤为直管折弯、弯管冲压、冲压后倒角,在传统的加工设备中,用于直管折弯、冲压、倒角的设备为单独的设备,相互之间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以及工件转移,严重占用了生产人力资源,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设备占用面积大,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包括自动把直管折弯成弯管的弯管机、将折弯后弯管转移的第一机械手、用于放置弯管并进行定位移送的中转机构、将中转机构上弯管移送的第二机械手、接收第二机械手上的弯管并对弯管两端进行冲压、倒角成型的成型倒角机、取下成型倒角机上弯管的第三机械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弯管机包括弯管机架、放置直管的料斗、设置在料斗旁的直管托盘、夹取直管托盘上直管的第四机械手、将直管折弯的绕弯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机架、设置在中转机架上的中转平移机构、设置在中转平移机构上用于放置弯管的弯管托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转机架上设有安装第二机械手的第二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成型倒角机包括成型机台、设置在成型机台上夹装弯管的夹模组件、两个设置在成型机台上的成型倒角机构,所述夹模组件包括与夹模框架、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夹模、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升降装置,所述夹模包括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下夹模、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上夹模,所述上夹模和下夹模闭合形成夹装弯管的弯管模腔,两个成型倒角机构分别与弯管模腔的两端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成型倒角机构包括与夹模配合冲压弯管两端的冲头组件、给冲压后弯管倒角的倒角机构、纵横移动冲头组件、倒角机构靠近夹模的纵横平移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纵横平移组件包括切换冲头组件、倒角机构工作的换位平移机构、使冲头组件直线移动靠近夹模工作的冲头平移机构、使倒角机构直线移动靠近夹模工作的倒角平移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转机构设有连接弯管机、成型倒角机的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连接控制弯管机、第一机械手、中转机构、第二机械手、成型倒角机、第三机械手的控制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把折弯、冲压、倒角三种不同的设备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各机构之间的物料转移均无需人工干涉,实现了单卡弯头或环压弯头的自动化生产,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高。进一步的,成型倒角机可以同时加工弯管的两端,缩短了加工时间,并且倒角机构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保证成品弯管质量,适合广泛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弯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成型倒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成型倒角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成型倒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9,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包括自动把直管折弯成弯管的弯管机1、将折弯后弯管转移的第一机械手2、用于放置弯管并进行定位移送的中转机构3、将中转机构3上弯管移送的第二机械手4、接收第二机械手4上的弯管并对弯管两端进行冲压、倒角成型的成型倒角机5、取下成型倒角机5上弯管的第三机械手6。在使用时,工人把待加工的直管放进弯管机1上折弯成弯管,再接着第一机械手2把折好弯的弯管移送到中转机构3上,通过中转机构3向弯管机1方向进行移送定位,第二机械手4再把中转机构3上的弯管夹送到成型倒角机5机上,对弯管的两端进行冲压、倒角形成单卡弯头或环压弯头成品,加工好成品后,第三机械手6接着把成型倒角机5上已加工好的成品弯管取下,通过以上机构,各机构之间的物料转移均无需人工干涉,生产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弯管机1包括弯管机架11、放置直管的料斗12、设置在料斗12旁的直管托盘13、夹取直管托盘13上直管的第四机械手14、将直管折弯的绕弯机构15,绕弯机构15为现有的机构,具体可参照专利号为20182093813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进一步的,所述料斗12上设有使直管逐根进入直管托盘13的拨料机构16,所述拨料机构16包括设置料斗12上的放料气缸、转动轴、拨块,拨块设置在转动轴上,使用时,放料气缸工作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在拨料块上的直管逐根滑落到直管托盘13上。再进一步的,所述弯管机架11上设有安装第四机械手14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机械手14包括做直线运动的第四平移机构、设置在第四平移机构上的第四升降气缸、设置在第四升降气缸上进行上下移动的第四气动手指,所述第四平移机构包括安装在第四支架上的气缸Ⅳ、滑块Ⅳ、设置在滑块Ⅳ上可移动的滑轨Ⅳ、设置在滑轨Ⅳ上安装第四升降气缸Ⅳ的移动模块,气缸Ⅳ驱动移动模块移动,第四气动手指升降夹取直管托盘13上的直管送到绕弯机构15上进行绕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手2包括设置在弯管机架11上的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平移机构、设置在第一平移机构上的前后平移机构、设置在前后平移机构上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上夹取弯管的第一气动手指。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导轨Ⅰ、在导轨Ⅰ上移动的滑块Ⅰ、驱动滑块Ⅰ移动的伸缩缸Ⅰ,所述伸缩缸Ⅰ可以是油缸或气缸,第一平移机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只需完成直线平移的动作即可。所述前后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块Ⅰ上的滑块座、设置在滑块座底部可前后移动的滑轨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滑轨Ⅰ上的第一升降气缸、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上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第一气动手指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上,第一升降机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只需可以完成上下移动的动作即可。
优选的,所述中转机构3包括中转机架31、设置在中转机架31上的中转平移机构32、设置在中转平移机构32上用于放置弯管的弯管托盘33。所述中转平移机构32包括设置在中转机架31上的中转导轨、设置在中转导轨上的中转滑块、驱动中转滑块移动的伸缩缸,所述弯管托盘33设置在中转滑块上, 所述伸缩缸可以是油缸或气缸,使用时,第一机械手2把弯管放到弯管托盘33上,并通过中转平移机构32移动弯管托盘33,对弯管进行移送,使弯管靠近成型倒角机5,等待进行下一步加工。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机架31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机械手4包括第二平移机构、安装在第二平移机构上的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上的第二气动手指, 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和第一平移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只需完成直线平移的动作即可。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平移机构上的导轨Ⅱ、设置在导轨Ⅱ上的滑块Ⅱ、设置在滑块Ⅱ上的升降延伸板Ⅱ,第二气动手指安装在升降延伸板Ⅱ上,第二升降机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只需完成上下移动的动作即可。
优选的,所述成型倒角机5包括成型机台51、设置在成型机台51上夹装弯管的夹模组件52、两个设置在成型机台51上的成型倒角机构53,所述夹模组件52包括与夹模框架、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夹模、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升降装置,所述夹模包括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下夹模、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上夹模,所述上夹模和下夹模闭合形成夹装弯管的弯管模腔。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给上夹模升降提供导向的导柱、使上夹模进行升降的油缸。两个成型倒角机构53分别与弯管模腔的两端相对应,与弯管模腔的两端相对应的两个成型倒角机构53呈90°角分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成型倒角机构53包括与夹模配合冲压弯管两端的冲头组件531、给冲压后弯管倒角的倒角机构532、纵横移动冲头组件531、倒角机构532靠近夹模的纵横平移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纵横平移组件包括切换冲头组件531、倒角机构532工作的换位平移机构533、使冲头组件531直线移动靠近夹模工作的冲头平移机构534、使倒角机构532直线移动靠近夹模工作的倒角平移机构535。
优选的,所述换位平移机构533包括设置在成型机台51上的换位导轨、设置在换位导轨上可移动的换位移动板、驱动换位移动板精准移动的换位伺服机构,所述换位伺服机构包括安装在成型机台51上与换位移动板连接的丝杆、驱动丝杆的伺服电机。所述冲头平移机构534包括设置在换位移动板上的冲压导轨、设置在冲压导轨上的冲压滑块、设置在成型机台51上的冲压油缸机构,所述冲压油缸机构包括安装在成型机台51上的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冲压油缸,所述冲头组件531逐渐包括安装在冲压滑块上的冲头座、设置在冲头座上与夹模配合使弯头形成单卡或环压结构的冲模、设置在冲模背部的换位连接模块,所述换位连接模块上设有卡槽,所述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通过换位平移机构533移动活动插入卡槽中,实现冲压油缸驱动冲模工作的目的。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角机构532为现有机构,具体可参照专利号为20182093813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进一步的,所述倒角平移机构535包括设置在换位移动板上的倒角导轨、设置在倒角导轨上的倒角滑板和驱动倒角滑板做直线移动的倒角伺服机构,所述倒角伺服机构包括设置在换位移动板上的伺服电机、与倒角滑板连接的丝杆,所述倒角机构532安装在倒角滑板上,倒角伺服机构驱动倒角滑板移动,使倒角机构532靠近夹模对弯管两端进行倒角,得到弯管成品。
优选的,所述中转机构3设有连接弯管机1、成型倒角机5的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两侧分别与弯管机架11、成型机台51连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各个设备之间的配合稳定性,提高机械手之间物料转移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第三机械手6包括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第三支架、设置在第三支架上的第三平移机构、设置在第三平移机构上的第三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三升降机构上的第三气动手指,所述第三平移机构和第一平移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只需完成直线平移的动作即可。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结构基本相同,只需完成上下移动的动作即可。使用时,第三机械手6伸进夹模框架内,夹取在下夹模上的弯管成品,进行下料工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控制弯管机1、第一机械手2、中转机构3、第二机械手4、成型倒角机5、第三机械手6的控制盒和给弯管机1、第一机械手2、中转机构3、第二机械手4、成型倒角机5、第三机械手6提供动力的液压油箱及电柜集成,工人操作控制盒即可调控弯管机1、第一机械手2、中转机构3、第二机械手4、成型倒角机5、第三机械手6等机构进行配合工作,实现单卡弯头或环压弯头自动生产,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把直管折弯成弯管的弯管机(1)、将折弯后弯管转移的第一机械手(2)、用于放置弯管并进行定位移送的中转机构(3)、将中转机构(3)上弯管移送的第二机械手(4)、接收第二机械手(4)上的弯管并对弯管两端进行冲压、倒角成型的成型倒角机(5)、取下成型倒角机(5)上弯管的第三机械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1)包括弯管机架(11)、放置直管的料斗(12)、设置在料斗(12)旁的直管托盘(13)、夹取直管托盘(13)上直管的第四机械手(14)、将直管折弯的绕弯机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3)包括中转机架(31)、设置在中转机架(31)上的中转平移机构(32)、设置在中转平移机构(32)上用于放置弯管的弯管托盘(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架(31)上设有安装第二机械手(4)的第二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倒角机(5)包括成型机台(51)、设置在成型机台(51)上夹装弯管的夹模组件(52)、两个设置在成型机台(51)上的成型倒角机构(53),所述夹模组件(52)包括与夹模框架、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夹模、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升降装置,所述夹模包括设置在夹模框架上的下夹模、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上夹模,所述上夹模和下夹模闭合形成夹装弯管的弯管模腔,两个成型倒角机构(53)分别与弯管模腔的两端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倒角机构(53)包括与夹模配合冲压弯管两端的冲头组件(531)、给冲压后弯管倒角的倒角机构(532)、纵横移动冲头组件(531)、倒角机构(532)靠近夹模的纵横平移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平移组件包括切换冲头组件(531)、倒角机构(532)工作的换位平移机构(533)、使冲头组件(531)直线移动靠近夹模工作的冲头平移机构(534)、使倒角机构(532)直线移动靠近夹模工作的倒角平移机构(5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3)设有连接弯管机(1)、成型倒角机(5)的底座(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控制弯管机(1)、第一机械手(2)、中转机构(3)、第二机械手(4)、成型倒角机(5)、第三机械手(6)的控制盒。
CN201921206837.6U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Active CN210499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837.6U CN210499214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837.6U CN210499214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9214U true CN210499214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6837.6U Active CN210499214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9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3382U (zh) 多工位自动变换冲孔模及数控冲床
CN108889787B (zh) 一种管件挤压成型装置及其应用的管件自动端末机
CN210985894U (zh) 自动化生产定子常规线装置
CN204430050U (zh) 一种适用于冲压自动生产线工件移载的机械手
CN208495486U (zh) 一种方管自动折边主机及其自动折边机
CN210499214U (zh) 一种单卡和环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CN210499215U (zh) 一种双卡压弯头自动生产线
CN219052586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冲压设备
CN108772454B (zh) 一种方管自动折边主机及其自动折边机
CN212822117U (zh) 一种喷淋管主管成型机
CN217223342U (zh) 一种不锈钢板回火用定型模具
CN210499207U (zh) 一种单卡和环压直通自动成型机
CN213915708U (zh) 一种用于制造电机座的多工序合一模具
CN210208202U (zh) 一种双弯弯管机
CN103406473B (zh) 数控自动弯线机及线材卷圆弧的方法
CN208288733U (zh) 一种管材折边机的工位切换装置
CN208245662U (zh) 一种冲压出料的翻面装置
CN110936133A (zh) 一种柔性多压头压装装置
CN220862417U (zh) 一种折弯机的限位结构
CN214079244U (zh) 拔棒机
CN219616509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边套连续三步冲压模具装置
CN111672967B (zh) 一种喷淋管主管成型机
CN216226547U (zh) 一种双工位通管整形机
CN219151349U (zh) 一种笔记本金属后盖冲压模具
CN218192127U (zh) 一种模具快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