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3574U -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3574U
CN210493574U CN201921174996.2U CN201921174996U CN210493574U CN 210493574 U CN210493574 U CN 210493574U CN 201921174996 U CN201921174996 U CN 201921174996U CN 210493574 U CN210493574 U CN 210493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children
cervical vertebra
health care
spherical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749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晓霞
宁飞鹏
陈静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749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3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3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35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被分成一高一低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处平滑过渡,较低区域用于4‑8岁少儿枕睡,较高区域用于9‑16岁少儿枕睡;两个区域的中部靠近其连接处的地方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使用者平睡时支撑其后脑勺的球形凹面,且较高区域球形凹面的大小和深度均大于较低区域球形凹面的大小和深度;由于采用了均带有球形凹面的高低两个区域,改善了使用舒适度,提高了少儿睡眠质量,保护了少儿颈椎健康,非常适合少年儿童人群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保健功能的枕头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背景技术
一方面,枕头与人体的颈椎健康息息相关,例如颈椎病,而近年来,颈椎病的低龄化趋势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有数据(来源:来源:中国江苏网)统计表明,少年儿童的颈椎病患者比例已由1996年的8.7%上升到目前的12%以上,其中87%的少年儿童伴有脑血管痉挛。
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产品的使用,很多初中生和高中生,甚至小学生都患上了颈椎病,最小的颈椎病有6岁的儿童,然而很多家长却未必意识到颈椎病的一些早期表现,有些孩子经常甩头、摇脖子和肩膀酸,注意力也不集中,坐不住,看书无法持久等情况,其实都是颈椎病的先兆,家长一定要提早干预;否则,如果过早患上颈椎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影响,也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下降,轻者颈部疼痛,生理曲度发生改变,颈椎的稳定性下降,重者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等。
因此,预防颈椎病就要从少年儿童人群开始抓起,主要手段是纠正学习生活姿势、加强锻炼以及其他辅助保健工具,而在辅助保健工具中,效果较好、性价比最高的就是枕头;但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颈椎的长度和曲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更容易发生病理改变,例如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颈椎侧弯偏移等;目前市面上的少儿保健枕大多雷同,且侧睡高度、平睡高度、曲度等无法实现个性化调节,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少儿群体对保健枕的健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改善使用舒适度,提高少儿睡眠质量,保护少儿颈椎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被分成一高一低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处平滑过渡,较低区域用于4-8岁少儿枕睡,较高区域用于9-16岁少儿枕睡;两个区域的中部靠近其连接处的地方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使用者平睡时支撑其后脑勺的球形凹面,且较高区域球形凹面的大小和深度均大于较低区域球形凹面的大小和深度。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在所述球形凹面处沿枕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切口,用于插入一适合少儿年龄的颈椎曲度调节片。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两个区域的上表面均为凸出的圆柱面,两个圆柱面的轴心线均与枕芯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并均与枕芯的底面相平行,且较高区域圆柱面的半径小于较低区域圆柱面的半径。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两个球形凹面的周边围绕其中心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释压孔,且所述释压孔呈与球形凹面边缘等距的至少一圈同心圆状排列。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所述释压孔为沿枕芯厚度方向设置的圆柱孔,且越靠近球形凹面的释压孔的半径越大。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的厚度在2~5mm之间,其曲面数据通过采集4-16岁少儿志愿者颈后部体表的3D扫描数据获得,并取每一岁数100名少儿的颈后部宽度、长度和弧度的平均值。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的厚度为3mm,采用尼龙11线材和利用3D打印机制成。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所述枕芯靠近较高区域长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左下斜面和右下斜面,所述左下斜面和右下斜面之间形成一楔形平台。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根据9-16岁少儿使用者的颈长和肩宽,在所述枕芯较高区域底部的不同位置处增加有高度调节垫;若使用者的颈部长度较长,则在枕芯较高区域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增加1~2个平睡高度调节垫;若使用者的肩部较宽,则在枕芯较高区域的左侧和右侧位置处分别增加1~2个侧睡高度调节垫。
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中:所述枕芯100采用硬度为40 ILD的聚氨酯记忆海绵制作,所述高度调节垫采用硬度为30 ILD的聚氨酯记忆海绵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由于采用了均带有球形凹面的高低两个区域,改善了使用舒适度,提高了少儿睡眠质量,保护了少儿颈椎健康,非常适合少年儿童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少儿颈椎保健枕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少儿颈椎保健枕实施例所用颈椎曲度调节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汇总:枕芯100、较高区域110、较高区域的球形凹面101、较低区域120、较低区域的球形凹面102、释压孔(103和104)、较高区域的左下斜面105、较高区域的右下斜面106、楔形平台107、切口108、高度调节垫(F1、F2和F3)、颈椎曲度调节片G。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少儿颈椎保健枕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少儿颈椎保健枕包括枕芯100,该枕芯100在整体上呈扁平的长方体状,所述枕芯100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被分成一高一低两个区域(110和120),两个区域(110和120)之间的连接处平滑过渡,较低区域120用于4-8岁少儿枕睡,较高区域110用于9-16岁少儿枕睡;较好的是,两个区域(110和120)的上表面均为凸出的圆柱面,两个圆柱面的轴心线均与枕芯10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并均与枕芯100的底面相平行,且较高区域110的圆柱面半径小于较低区域120的圆柱面半径;两个区域(110和120)的中部靠近其连接处的地方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使用者平睡时支撑其后脑勺的球形凹面(101和102),以起到维持使用者颈部的稳定和纠正其颈椎偏移的作用,且较高区域110的球形凹面101大小和深度均大于较低区域120的球形凹面102大小和深度。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了个性化调节,在两个球形凹面(101或102)与其各自所在区域(110或120)的长边之间,均可根据少儿使用者年龄设置一适合其枕睡的颈椎曲度调节片G,能更好地贴合少儿的颈后部外形,科学化地纠正少儿的颈椎曲度,并起到防治颈椎病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出了在枕芯100较高区域110设置颈椎曲度调节片G的情况。
较好的是,两个球形凹面(101和102)的周边围绕其中心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释压孔(103和104),图1中仅示出了位于较低区域120球形凹面102周边的释压孔(103和104)的情况,以较低区域120球形凹面102周边的释压孔(103和104)为例,所述释压孔(103和104)呈与球形凹面102边缘等距的至少一圈同心圆状排列,图1中仅示出了两圈的释压孔(103和104),用于根据使用者后脑勺的形状对该球形凹面102处进行塑形释压,以起到使用者平睡时释放其头颈部压力的作用;具体的,所述释压孔(103和104)为沿枕芯100厚度方向设置的圆柱孔,且越靠近球形凹面102的释压孔103的半径越大。
较好的是,所述枕芯100可采用硬度为40 ILD的聚氨酯记忆海绵制作;ILD指的是抗压负荷度(即一种硬度单位),用于评级海绵的软硬程度,ILD值越高,海绵越硬。
为了更好地适应9-16岁少儿枕睡,进一步地,可根据使用者的颈长和肩宽在枕芯100较高区域110底部的不同位置处增加适量的高度调节垫(F1、F2和F3),所述高度调节垫(F1、F2和F3)均呈长方体状,用于调节使用者的平睡高度和侧睡高度;所述高度调节垫(F1、F2和F3)均可采用硬度为30 ILD的聚氨酯记忆海绵材料制作;具体的,若使用者的颈部长度较长,需增加平睡高度时,则在枕芯100较高区域110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增加1~2个平睡高度调节垫F2;若使用者的肩部较宽,需增加侧睡高度时,则在枕芯100较高区域110的左侧和右侧位置处分别增加1~2个侧睡高度调节垫(F1和F3),并调整至与使用者肩膀同高;由此9-16岁少儿使用者可随时改变枕头高度,以适应自身不同身高、不同年龄的特点,从而能适应少儿颈椎发育状态,多维度调节枕头高度,更能适应身体快速变化的少儿群体使用。
较好的是,结合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少儿颈椎保健枕实施例所用颈椎曲度调节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G的厚度在2~5mm之间,优选3mm,长度和宽度可分别暂定为25cm和15cm,最后再裁剪;材料可采用尼龙11(即PA11)材料制作,例如3D打印尼龙11线材;制作方式优选具备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机,例如Creaform公司生产的Go!SCAN 3D扫描仪。
以采用3D打印的制作方式为例,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G的具体的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S410、利用3D扫描仪采集4-16岁少儿志愿者(每一岁数各取100名)颈后部体表的3D扫描数据,并将原始扫描数据经配套的VXmodel软件导出至AutoCAD软件;
步骤S420、由该AutoCAD软件生成4-16岁少儿的颈后部3D模型,并使用该AutoCAD软件测量工具分别测量颈后部3D模型的宽度、长度、弧度;并将测量数据录入SPSS统计软件,取每一岁数100名少儿的颈后部宽度、长度和弧度的平均值;
步骤S430、利用该AutoCAD软件,以此岁数少儿颈后部宽度、长度、弧度的平均值创建厚度为0.3cm的颈椎曲度调节片的3D模型;
步骤S440、由该AutoCAD软件直接导出至具备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机,并使用3D打印尼龙11材料,分别制作出匹配不同年龄少儿的颈椎曲度调节片G,代号可标记为G4、G5、G6、……、G16。
所述枕芯100靠近较高区域长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左下斜面105和右下斜面106,用于容纳使用者侧睡时的肩部,所述左下斜面105和右下斜面106之间形成一楔形平台107,可有效承托使用者的颈肩部,防止睡眠时颈椎的偏移。
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G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配;以在枕芯100较高区域110设置适合9-16岁少儿的颈椎曲度调节片G为例,具体的,在枕芯100较高区域110的上表面处设置有插入该颈椎曲度调节片G的切口108,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G插入枕芯100后,所述枕芯100较高区域110的局部表面会顺应该颈椎曲度调节片G的曲度而产生塑形效果。
实施例一、使用者人群特征:年龄4岁的少儿,身高96-104cm,体重13-19kg,选择代号G4的颈椎曲度调节片G放入枕芯100较低区域120的中间;使用者选择枕芯100的较低区域120睡眠,其颈部枕于颈椎曲度调节片G上,头部枕于较低区域120的球形凹面102中;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少儿的颈长和肩宽都较短,因此可以不使用高度调节垫(F1、F2和F3),也能满足使用者对平睡高度和侧睡高度的要求。
实施例二、使用者人群特征:年龄16岁的少儿,身高150-170cm,体重45-60kg,选择代号G16的颈椎曲度调节片G放入枕芯100较高区域110的中间;使用者选择枕芯100的较高区域110睡眠,其颈部枕于颈椎曲度调节片G上,头部枕于较高区域110的球形凹面101中;根据使用者实际的颈长和肩宽尺寸,可在较高区域110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增加1~2个平睡高度调节垫F2,也可在较高区域110的左侧和右侧位置处分别增加1~2个侧睡高度调节垫(F1和F3),以满足使用者对平睡高度和侧睡高度的要求。
对于部分少儿来说,如果使用者的身材与其年龄明显不相符,难以适用其年龄段的颈椎曲度调节片G,那么可根据该使用者的实际身材进行调整,选用其他年龄段的颈椎曲度调节片G。
在本实用新型少儿颈椎保健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以50cm长34cm宽6.5cm高的枕头本体100为例,较高区域110最厚处高度6.5cm,较高区域110圆柱面的半径值30cm,较低区域120最厚处高度4.5cm,较低区域120圆柱面的半径值60cm,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处的半径值90cm,较高区域110球形凹面101处的半径值7.5cm、深度2cm,较低区域120球形凹面102处的半径值6cm、深度1cm。
在本实用新型少儿颈椎保健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两个球形凹面(101和102)周边的释压孔(103和104)呈两圈排列,内圈释压孔103的直径值1cm,外圈释压孔104的直径值0.5cm。
在本实用新型少儿颈椎保健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侧睡高度调节垫(F1和F3)长16cm宽5cm高3cm,所述平睡高度调节垫F2长8cm宽5cm高3cm。
此外,还可在所述枕头本体100外套上慢回弹材质的枕头套(图未示出),结合聚氨酯记忆海绵的枕头本体100,可根据使用者的睡姿发生形变,分散压力没有压迫感,以呵护颈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包括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被分成一高一低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处平滑过渡,较低区域用于4-8岁少儿枕睡,较高区域用于9-16岁少儿枕睡;两个区域的中部靠近其连接处的地方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使用者平睡时支撑其后脑勺的球形凹面,且较高区域球形凹面的大小和深度均大于较低区域球形凹面的大小和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形凹面处沿枕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切口,用于插入一适合少儿年龄的颈椎曲度调节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两个区域的上表面均为凸出的圆柱面,两个圆柱面的轴心线均与枕芯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并均与枕芯的底面相平行,且较高区域圆柱面的半径小于较低区域圆柱面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两个球形凹面的周边围绕其中心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释压孔,且所述释压孔呈与球形凹面边缘等距的至少一圈同心圆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压孔为沿枕芯厚度方向设置的圆柱孔,且越靠近球形凹面的释压孔的半径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的厚度在2~5mm之间,其曲面数据通过采集4-16岁少儿志愿者颈后部体表的3D扫描数据获得,并取每一岁数100名少儿的颈后部宽度、长度和弧度的平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曲度调节片的厚度为3mm,采用尼龙11线材和利用3D打印机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靠近较高区域长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左下斜面和右下斜面,所述左下斜面和右下斜面之间形成一楔形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根据9-16岁少儿使用者的颈长和肩宽,在所述枕芯较高区域底部的不同位置处增加有高度调节垫;若使用者的颈部长度较长,则在枕芯较高区域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增加1~2个平睡高度调节垫;若使用者的肩部较宽,则在枕芯较高区域的左侧和右侧位置处分别增加1~2个侧睡高度调节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少儿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100采用硬度为40ILD的聚氨酯记忆海绵制作,所述高度调节垫采用硬度为30ILD的聚氨酯记忆海绵材料制作。
CN201921174996.2U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93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4996.2U CN210493574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4996.2U CN210493574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3574U true CN210493574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4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7499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93574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3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5957B2 (en) Health pillow
EP3855981B1 (en) Cavity contour pillow
US6993800B2 (en) Custom therapeutic pillow
US11596247B2 (en) Pillow for healthy ergonomic positioning of the neck and spine
EP2840938B1 (en) Therapeutic pillow
US20030014820A1 (en) Arm pillow
CN102448350B (zh) 一种熟眠用睡枕
JP2007000397A (ja)
JP4375678B2 (ja) 健康と安眠に適した調節可能な枕
JP2008517686A (ja) 人間工学的枕
JP2014018347A (ja) 人体工学的に好ましい圧力分散枕
CN210493574U (zh) 一种少儿颈椎保健枕
JP6231865B2 (ja) マットレス
CA2477219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aking measurements for a custom pillow
US20180289181A1 (en) Adjustable cushion device
JP6015001B2 (ja) マットレス
JP2002078574A (ja) 体圧分散マットレス提供方法
CN210144372U (zh) 一种多层复合枕头
CN207898320U (zh) 人体工学头颈保健枕
CN214760211U (zh) 一种云感分区层及床垫
KR102571552B1 (ko) 자세변환용 기능성 쿠션용구
CN205988144U (zh) 一种适合多个发育阶段的人体工程学的床垫
KR200226847Y1 (ko) 경추 보호용 목베개
CN215502314U (zh) 一种塑形颈枕
CN219396858U (zh) 一种颈椎健康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