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4458U -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4458U
CN210484458U CN201921441152.XU CN201921441152U CN210484458U CN 210484458 U CN210484458 U CN 210484458U CN 201921441152 U CN201921441152 U CN 201921441152U CN 210484458 U CN210484458 U CN 210484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brake
friction
spring
fri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11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群
张跃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11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4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4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4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该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制动钳、摩擦片、复位弹簧;制动钳具有位于制动盘一侧的第一钳体和位于制动盘另一侧的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内和第二钳体内均设置有摩擦片安装空间,每个摩擦片安装空间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簧片;摩擦片位于摩擦片安装空间内,且每个摩擦片安装空间内的摩擦片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弹簧片之间;复位弹簧用于连接所述制动盘两侧的相对设置的摩擦片导向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制动盘两侧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使汽车在解除制动后,摩擦片迅速脱离制动盘回位,且回位过程中摩擦面不会与制动盘接触,从而有利于保证摩擦片快速、彻底回位。

Description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当盘式制动器解除制动后,摩擦片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脱离制动盘回位,防止摩擦片与制动盘继续摩擦,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复位弹簧回弹力会因金属疲劳而衰减,复位弹簧尺寸会增大,导致摩擦片回位不彻底。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产生异响和拖滞。
因摩擦片与弹簧片为过盈配合,复位弹簧固定在摩擦片本体顶部的两端,摩擦片回位时,摩擦片本体上下力受到的回位力矩不一致(上力矩大,下力矩小),摩擦片会绕摩擦片中心线旋转,摩擦片本体与制动盘形成夹角,摩擦面下部与制动盘接触,从而导致摩擦异响和拖滞,进而产生汽车解除制动时噪音、增加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盘式制动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制动盘两侧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保证摩擦片快速、彻底回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盘式制动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制动钳,所述制动钳具有位于所述制动盘一侧的第一钳体和位于所述制动盘另一侧的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内和所述第二钳体内均设置有摩擦片安装空间,每个所述摩擦片安装空间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簧片;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摩擦片安装空间内,且每个所述摩擦片安装空间内的所述摩擦片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弹簧片之间,所述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摩擦片本体两端的摩擦片导向部,所述摩擦片导向部沿对应的所述弹簧片滑动;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连接所述制动盘两侧的相对设置的摩擦片导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摩擦片导向部上开设有复位弹簧安装孔,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插接段、第二插接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段、所述第二插接段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插接段与所述制动盘一侧的摩擦片导向部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插接段与所述制动盘另一侧的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插接段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插接段相连,所述中间连接段架设在所述制动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中间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θ,α、θ满足关系式:110°≤α≤120°,110°≤θ≤120°。
进一步地,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段、所述第二插接段之间的距离大于回位状态下两个摩擦片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簧片的朝向所述摩擦片的一侧设置有回位簧片,所述回位簧片对所述摩擦片导向部施加远离所述制动盘的回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包括:弹簧片本体,所述弹簧片本体内具有凹腔,所述回位簧片位于所述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还包括:固定耳,所述弹簧片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固定耳,且所述固定耳位于所述弹簧片本体的背离所述凹腔的一侧,所述弹簧片本体两侧的所述固定耳之间形成钳体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本体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连接臂,所述回位簧片通过弯折段与所述第一支臂或所述第二支臂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盘式制动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制动盘两侧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使汽车在解除制动后,摩擦片迅速脱离制动盘回位,且回位过程中摩擦片的摩擦面不会与制动盘接触,从而有利于保证摩擦片彻底回位,进而有利于消除汽车解除制动时异响、拖滞、增加油耗、摩擦片异常磨损等缺点。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盘式制动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盘式制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盘式制动器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3是制动盘、摩擦片和复位弹簧装配在盘式制动器上的立体图;
图4是摩擦片的立体图;
图5是复位弹簧的立体图;
图6是摩擦片和弹簧片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7是制动钳和弹簧片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8是弹簧片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制动盘1、制动钳2、第一钳体21、第二钳体22、制动活塞23、摩擦片3、摩擦片本体31、摩擦片导向部32、复位弹簧安装孔321、复位弹簧4、第一插接段41、第二插接段42、连接段43、第一连接段431、中间连接段432、第二连接段433、轮毂5、转向节6、弹簧片7、弹簧片本体71、第一支臂711、第二支臂712、连接臂713、固定耳72、回位簧片73、弯折段74、盘式制动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
参照图1-图8所示,盘式制动器10包括:制动盘1、制动钳2、摩擦片3、复位弹簧4。
参照图1所示,制动盘1与轮毂5相连随车轮转动,制动盘1的端面为工作面。
参照图2和图7所示,制动钳2具有位于制动盘1一侧的第一钳体21和位于制动盘1另一侧的第二钳体22,第一钳体21内和第二钳体22内均设置有摩擦片安装空间,每个摩擦片安装空间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簧片7,弹簧片7用于将摩擦片3安装在制动钳2上,制动钳2可以固定在转向节6上,制动钳2内设置有制动活塞23,制动钳2可以通过制动活塞23推动摩擦片3夹紧制动盘1产生摩擦力,以实现车辆的制动,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参照图2和图4所示,摩擦片3位于摩擦片安装空间内,且每个摩擦片安装空间内的摩擦片3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弹簧片7之间,摩擦片3包括:摩擦片本体31和设置在摩擦片本体31两端的摩擦片导向部32,摩擦片本体31适于与制动盘1接触以产生制动力,摩擦片导向部32沿对应的弹簧片7滑动,以使摩擦片3靠近制动盘1或远离制动盘1。
参照图2所示,弹簧片7将摩擦片导向部32可滑动地固定在摩擦片安装空间内,以实现制动活塞23推动摩擦片3时,摩擦片3可以沿预定的滑动轨迹运动,摩擦片本体31朝向制动盘1的面为摩擦面。车辆制动时,摩擦片导向部32沿对应的弹簧片7向制动盘1滑动,摩擦片本体31与制动盘1接触产生摩擦力,以实现车辆的制动,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如图6-图7所示,弹簧片7固定设置在制动钳2上,摩擦片3夹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簧片7之间,弹簧片7和制动钳2的最大贴合平面与摩擦片3所在平面垂直。摩擦片导向部32可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簧片7限定的空间内滑动,且弹簧片7限制摩擦片导向部32的路径,防止摩擦片3滑动过程中从弹簧片3内脱出,有利于提升摩擦片3的滑动可靠性。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复位弹簧4用于连接制动盘1两侧的相对设置的摩擦片导向部32,换言之,制动盘1一侧的摩擦片导向部32与制动盘1另一侧的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32通过复位弹簧4相连接。
具体地,复位弹簧4可以是钢丝异形压缩弹簧,在制动盘1解除制动后,复位弹簧4可以使摩擦片3迅速脱离制动盘1,实现回位,防止摩擦片3与制动盘1继续摩擦,复位弹簧4连接制动盘1两侧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32,以使复位弹簧4对摩擦片3施加的回位力矩作用在摩擦片中心线p处,以实现回位力矩均匀,摩擦片3回位时不会绕摩擦片中心线p旋转,保证摩擦片3的摩擦面始终与制动盘1端面平行,从而有利于摩擦片3远离复位弹簧4一端的摩擦面(摩擦面下部)不会在回位过程中与制动盘1接触,进而有利于消除汽车解除制动时异响、拖滞、增加油耗、摩擦片3异常磨损等缺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10,通过复位弹簧4连接制动盘1两侧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32,使汽车在解除制动后,摩擦片3迅速脱离制动盘1回位,且回位过程中摩擦面不会与制动盘1接触,从而有利于保证摩擦片3彻底回位,进而有利于消除汽车解除制动时异响、拖滞、增加油耗、摩擦片3异常磨损等缺点。
参照图2-图4所示,摩擦片导向部32上开设有复位弹簧安装孔321,复位弹簧4包括:第一插接段41、第二插接段42以及连接第一插接段41、第二插接段42的连接段43,第一插接段41与制动盘1一侧(例如右侧)的摩擦片导向部32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321插接配合,第二插接段42与制动盘1另一侧(例如左侧)的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32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321插接配合,以实现摩擦片3受到的回位力矩均匀,摩擦片3回位时不会绕摩擦片中心线p旋转,保证摩擦面始终与制动盘1端面平行。
参照图3和图5所示,连接段43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431、中间连接段432和第二连接段433,第一连接段431与第一插接段41相连,第二连接段433与第二插接段42相连,中间连接段432架设在制动盘1上。
具体地,连接段43可以是“U”形结构,“U”形结构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段43的可靠性,当车辆制动时,第一插接段41和第二插接段42跟随摩擦片3的运动使连接段43压缩变形,当解除制动后,连接段43回弹,并通过第一插接段41和第二插接段42实现摩擦片3迅速、完全脱离制动盘1回位。
参照图5所示,中间连接段432与第一连接段431之间的夹角为α,中间连接段432与第二连接段433之间的夹角为θ,α、θ满足关系式:110°≤α≤120°,110°≤θ≤120°,从而有利于减小连接段43的尺寸,且制动时,α、θ角度变化较小,从而有利于防止连接段43金属疲劳,提高复位弹簧4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5所示,自由状态下第一插接段41、第二插接段42之间的距离大于回位状态下两个摩擦片3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321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连接段43保证始终给摩擦片3施加回弹力,当制动解除后,摩擦片3可以迅速回位,进而有利于保证车辆在非制动状态时,摩擦片3与制动盘1不接触。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弹簧片7的朝向摩擦片3的一侧设置有回位簧片73,回位簧片73对摩擦片导向部32施加远离制动盘1的回弹力,从而有利于摩擦片导向部32在回位簧片73的回弹力作用下,能够使摩擦片3在解除制动后快速回位。
参照图8所示,弹簧片7包括:弹簧片本体71,弹簧片本体71内具有凹腔,凹腔内适于装配摩擦片导向部32,回位簧片73位于凹腔内,以实现摩擦片导向部32与回位簧片73接触,回位簧片73对摩擦片导向部32施加远离制动盘1的回弹力。
参照图8所示,弹簧片7还包括:固定耳72,弹簧片本体7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耳72,且固定耳72位于弹簧片本体71的背离凹腔的一侧,弹簧片本体71两侧的固定耳72之间形成钳体容纳腔。
具体地,弹簧片本体71的两侧的固定耳72夹在制动钳2的摩擦片安装空间处,固定耳72与对应的制动钳2贴合,制动钳2的一部分被钳体容纳腔包裹,以实现弹簧片7与制动钳2的固定。
参照图8所示,弹簧片本体71包括:第一支臂711、第二支臂712以及连接第一支臂711、第二支臂712的连接臂713,弹簧片本体71可以对制动钳2进行保护,防止摩擦片导向部32在摩擦片安装空间运动时对制动钳2的磨损,进而有利于提高制动钳2的使用寿命。回位簧片73通过弯折段74与第一支臂711或第二支臂712相连,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回位簧片73通过弯折段74与第二支臂712连接,回位簧片73、弯折段74、第二支臂712组成了扭力弹簧结构,摩擦片导向部32在凹腔内使回位簧片73、弯折段74变形,回位簧片73向摩擦片导向部32施加的反作用力可分为指向第二支臂712的Fa和指向远离制动盘1的Fb,具体地,Fa对摩擦片导向部32施加夹紧力,从而有利于摩擦片3与制动钳2的固定,Fb对摩擦片导向部32施加回弹力,从而有利于解除制动后,摩擦片3快速回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如底盘、变速器等均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因此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动盘;
制动钳,所述制动钳具有位于所述制动盘一侧的第一钳体和位于所述制动盘另一侧的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内和所述第二钳体内均设置有摩擦片安装空间,每个所述摩擦片安装空间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簧片;
摩擦片,所述摩擦片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弹簧片之间,所述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摩擦片本体两端的摩擦片导向部,所述摩擦片导向部沿对应的所述弹簧片滑动;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连接所述制动盘两侧的相对设置的摩擦片导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导向部上开设有复位弹簧安装孔,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插接段、第二插接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段、所述第二插接段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插接段与所述制动盘一侧的摩擦片导向部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插接段与所述制动盘另一侧的正对的摩擦片导向部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插接段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插接段相连,所述中间连接段架设在所述制动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中间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θ,α、θ满足关系式:110°≤α≤120°,110°≤θ≤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段、所述第二插接段之间的距离大于回位状态下两个摩擦片上的复位弹簧安装孔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的朝向所述摩擦片的一侧设置有回位簧片,所述回位簧片对所述摩擦片导向部施加远离所述制动盘的回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包括:弹簧片本体,所述弹簧片本体内具有凹腔,所述回位簧片位于所述凹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还包括:固定耳,所述弹簧片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固定耳,且所述固定耳位于所述弹簧片本体的背离所述凹腔的一侧,所述弹簧片本体两侧的所述固定耳之间形成钳体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本体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连接臂,所述回位簧片通过弯折段与所述第一支臂或所述第二支臂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
CN201921441152.XU 2019-08-30 2019-08-30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Active CN210484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1152.XU CN210484458U (zh) 2019-08-30 2019-08-30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1152.XU CN210484458U (zh) 2019-08-30 2019-08-30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4458U true CN210484458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8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1152.XU Active CN210484458U (zh) 2019-08-30 2019-08-30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4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7599A (zh) * 2023-09-05 2023-10-13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刹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7599A (zh) * 2023-09-05 2023-10-13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刹车装置
CN116877599B (zh) * 2023-09-05 2023-12-08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刹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3651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US6340076B1 (en) Vehicular disk brake
US4940119A (en) Disc brake assembly
US7299903B2 (en) Symmetric brake clip
EP0971146B1 (en) Disc brake
JPS5891934A (ja) デイスクブレ−キ用摩擦パツド組立体
US5060766A (en) Disc brake assembly
CN210484458U (zh) 盘式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US8746418B2 (en) Disc brake
EP1672239B1 (en) Retention spring for brake pressure pads
US3628636A (en) Spot-type disc brake
KR20070038172A (ko) 소형 캐리어가 구비된 디스크 브레이크
GB1574131A (en) Sliding caliper disc brake
JPWO2019003735A1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4718422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6231322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11778650U (zh) 盘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JP6092632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6182435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4866873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1017371A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5087491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EP0072192A1 (en) Friction pad assembly for a sliding caliper disc brake
JP4108889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17502371U (zh)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