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0928U -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0928U
CN210480928U CN201920799668.5U CN201920799668U CN210480928U CN 210480928 U CN210480928 U CN 210480928U CN 201920799668 U CN201920799668 U CN 201920799668U CN 210480928 U CN210480928 U CN 210480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arrel
solvent
wate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96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宝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96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0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0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0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上端的溶剂回流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筒体下端的混液进口、调节溶剂回流口的溶剂进口高度的调节件以及设置于筒体内的若干缓冲区,出水口位于溶剂回流口下方,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进水口伸入筒体底部;各缓冲区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各缓冲区上端与筒体内部连通,各缓冲区沿筒体径向方向从靠近轴心端到筒体侧壁端依次设置,混液进口的出液口位于靠近筒体侧壁端的缓冲区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混液进口设置于设置于缓冲分离区内,水相和油相在缓冲区进行缓冲和分流,减少了出水口、溶剂回流口以及油水分离界面扰动,且可根据需要调节溶剂进口高度,从而实现较好的连续油水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溶剂法合成树脂类涂料树脂类材料,需要将反应中的水通过溶剂回流带出,通过分离器将溶剂与水分离后,将水排出,溶剂回釜反应或排出,最早的方法是溶剂与水在分水器中分离后,通过分水器下部出口人工分水,操作麻烦;后续有人发明了自动分水器(专利号CN 1557523A),混液入口设置于所述溶剂回流管以及油水分离界面上方,容易产生扰动,影响分离效果。通过底部水出口管引出排水管,并计算排水管的直径和高度来达到自动分水的目的,但在使用不同溶剂时,由于溶剂的比重不同或使用同一溶剂,反应过程中溶剂和水的比例不同,则预先设置好的排水管的直径和高度将难以达到同样的分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混液进口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缓冲分离区内,水相和油相在缓冲区进行缓冲和分流,减少了出水口、溶剂回流口以及油水分离界面的扰动,且可根据需要调节溶剂回流口的溶剂进口高度,从而实现较好的连续油水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端的溶剂回流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筒体下端的混液进口、调节所述溶剂回流口的溶剂进口高度的调节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若干缓冲区,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溶剂回流口下方,所述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进水口伸入所述筒体底部;各所述缓冲区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各所述缓冲区上端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各所述缓冲区沿筒体径向方向从靠近轴心端到筒体侧壁端依次设置,所述混液进口的出液口位于靠近筒体侧壁端的所述缓冲区内。
由此,使用时,打开混液进口、出水口以及溶剂回流口的开关,混液进入筒体内的各缓冲区,进行多次缓冲和分流,再进入筒体内的非缓冲区,当水相和油相液面高度分别达到所述出水口和溶剂回流口的位置高度时,水相和油相自动流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混液进口的出液口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内,减少了出水口、溶剂回流口以及油水分离界面的扰动,能够实现较好的连续油水分离效果。
对于固定的装置,筒体、出水口和混液进口的尺寸和形状已经固定,则水相流出的位置已经固定,但在使用不同溶剂或应用于不同的反应时,由于溶剂的比重以及比例不同,油水分离界面高度以及溶剂液面将会不同,则预先设置好排水管、出水口、混液进口以及溶剂回流口等将难以达到同样的分离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比如油水分离界面高度以及溶剂液面),通过调节件调节溶剂回流口的溶剂进口高度,从而实现较好的连续油水分离效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调节件内部连通所述溶剂回流口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筒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管道,转动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管道的溶剂进口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通过调节调节件的转动角度,调节管道的溶剂进口的高度,从而实现较好的溶剂分离效果。
进一步,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筒体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溶剂回流口,另一端设置有折线管道,转动所述连接部,用于调节所述折线管道的溶剂进口高度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高度。
由此,通过旋进和旋出所述连接部,即转动连接部,折线管道随着连接部转动而转动,从而高度发生变化。
进一步,所述折线管道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由此,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换相应的折线管道,从而使得折线管道的溶剂进口高度满足实际分离要求。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溶剂回流口端还设置有密封垫圈结构,可防油相从筒体侧壁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地方漏油。
进一步,各所述缓冲区远离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溶剂回流口设置,各所述缓冲区包括一个上端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的第二缓冲区和若干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二缓冲区与各所述第一缓冲区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缓冲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区沿所述筒体径向方向从所述筒体轴心端到筒体侧壁端依次设置,所述混液进口的出液口位于近侧壁端的所述第一缓冲区内,所述混液进口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区中间位置。
由此,将所述混液进口的出液口位于远离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溶剂回流口的缓冲区内,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混液进入筒体内时对出水口、溶剂回流口以及油水分离界面的扰动,提高油水连续分离效果。
进一步,各所述缓冲区包括一个第二缓冲面以及若干第一缓冲面,所述第二缓冲面和各所述第一缓冲面沿所述筒体径向方向从轴心端到筒体侧壁端依次设置形成所述第二缓冲区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区。
由此,各缓冲面与筒体将筒体分割为若干缓冲区。
进一步,所述第二缓冲面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分别为竖直曲面,所述第二缓冲面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的两竖直边分别与所述筒体侧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面下端所述筒体底壁连接固定。
由此,所述第二缓冲面与筒体侧壁、底壁与相邻的第一缓冲面形成下端封闭的第二缓冲区。
进一步,所述第二缓冲面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的上端高度沿所述第二缓冲面到各第一缓冲面的方向依次降低,所述第二缓冲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
由此,分离过程中,混液从混液进口先进入第一缓冲区,经初步的缓冲和分流,依次从各第一缓冲面的上方和下方进入第二缓冲区,再从第二缓冲面上方进入筒体内,第二缓冲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可以减少对上方油水分离界面以及油相的干扰。
进一步,所述溶剂回流口以及排水管的管道直径均大于所述混液进口直径。
由此,可以保证水相可以及时从排水管排出,保证水相液面与所述溶剂回流口始终处于基本持平的状态,防止水流不及时导致水相、水油相从所述溶剂回流口流出,影响油相的分离效果。
进一步,所述筒体下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排水管进水口下方,所述第二出口位于各所述缓冲区下方。
由此,当需要对筒体内的液体进行清理时,可将筒体内非缓冲区以及缓冲区内残余的液体分别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全部放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件上管道处于筒体内最高位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件上管道处于筒体内最低位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件上管道处于筒体内最低位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筒体1;第一出口11;第二出口12;
溶剂回流口2;
出水口3;排水管31;
缓冲区4;第一缓冲区41;第二缓冲面411;第二缓冲区42;第二缓冲面421;
混液进口5;
调节件6;管道61;连接部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5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设置于所述筒体1上端的溶剂回流口2以及出水口3、设置于所述筒体1下端的混液进口5、调节所述溶剂回流口2的溶剂进口高度的调节件6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1内的若干缓冲区4,所述出水口3位于所述溶剂回流口2下方,所述出水口3设置有排水管31,所述排水管31进水口伸入所述筒体1底部;各所述缓冲区4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各所述缓冲区4上端与所述筒体1内部连通,各所述缓冲区4沿筒体径向方向从靠近轴心端到筒体1侧壁端依次设置,所述混液进口5的出液口位于靠近筒体1侧壁端的所述缓冲区4内。
由此,使用时,打开混液进口5、出水口3以及溶剂回流口2的开关,混液进入筒体内的缓冲区,进行缓冲和分流,再进入筒体内的非缓冲区4,当水相和油相液面高度分别达到所述出水口3和溶剂回流口2的位置时,水相和油相自动流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水装置,混液进口5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缓冲区4内,减少了出水口3、溶剂回流口2以及油水分离界面的扰动,能够实现较好的连续油水分离效果。
对于固定的装置,筒体1、出水口3和混液进口5的尺寸和形状已经固定,则水相流出的位置已经固定,但在使用不同溶剂或应用于不同的反应时,由于溶剂的比重以及比例不同,油水分离界面高度以及溶剂液面将会不同,则预先设置好排水管31、出水口3、混液进口5以及溶剂回流口2等将难以达到同样的分离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件调节溶剂回流口2的溶剂进口高度,从而实现较好的连续油水分离效果。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调节件内部连通所述溶剂回流口2与所述筒体1内部,所述调节件6与所述筒体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件6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管道61,转动所述调节件6,用于调节所述管道61的溶剂进口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通过调节调节件6的转动角度,例如当调节件6从图3位置转动到图4位置,可以实现管道从所述筒体1内的最高位置变化到筒体1内最低位置,从而调节管道61的溶剂进口的高度,从而实现较好的溶剂分离效果。
如图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调节件6设置有螺纹连接部61,所述连接部61与所述筒体1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61一端连接所述溶剂回流口2,另一端设置有折线管道,转动所述连接部61,用于调节所述折线管道的溶剂进口高度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高度。
由此,通过旋进和旋出所述连接部61(转动连接部),折线管道随着连接部61转动而转动,从而高度发生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折线管道与所述连接部61可拆卸连接。
由此,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换相应的折线管道,从而使得折线管道的溶剂进口高度满足实际分离要求。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溶剂回流口2端还设置有密封垫圈结构,可防油相从筒体1侧壁与所述连接部61接触的地方漏油。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各所述缓冲区4远离所述出水口3与所述溶剂回流口2设置,各所述缓冲区包括一个上端与所述筒体1内部连通的第二缓冲区42和若干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第一缓冲区41,所述第二缓冲区42与各所述第一缓冲区41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缓冲42 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区41沿所述筒体1径向方向从所述筒体1轴心端到筒体1侧壁端依次设置,所述混液进口5的出液口位于近侧壁端的所述第一缓冲区41内,所述混液进口5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区41中间位置。
由此,将所述混液进口5的出液口位于远离所述出水口3与所述溶剂回流口2的缓冲区内,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缓冲区4,进行多次的缓冲,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混液进入筒体1内时对出水口、溶剂回流口以及油水分离界面的扰动,提高油水连续分离效果。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各所述缓冲区包括一个第二缓冲面421以及若干第一缓冲面411,所述第二缓冲面421和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沿所述筒体1径向方向从轴心端到筒体1侧壁端依次设置形成所述第二缓冲区42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41。
由此,各缓冲面与筒体1将筒体分割为若干缓冲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分别为竖直曲面,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的两竖直边分别与所述筒体1侧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面421 下端所述筒体1底壁连接固定。
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与筒体侧壁、底壁与相邻的第一缓冲面411形成下端封闭的第二缓冲区42。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的上端高度沿所述第二缓冲面421到各第一缓冲面411的方向依次降低,所述第二缓冲面421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3的高度。
由此,分离过程中,混液从混液进口5先进入第一缓冲区41,经初步的缓冲和分流,依次从各第一缓冲面411的上方和下方进入第二缓冲区42,再从第二缓冲区42上方进入筒体1内,第二缓冲面421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3的高度,可以减少对上方油水分离界面以及油相的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溶剂回流口以及排水管31的管道直径均大于所述混液进口5直径。
由此,可以保证水相可以及时从排水管31排出,保证水相液面与所述溶剂回流口2始终处于基本持平的状态,防止水流不及时导致水相、水油相从所述溶剂回流口2流出,影响油相的分离效果。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筒体1下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所述第一出口11位于所述排水管31进水口下方,所述第二出口12位于各所述缓冲区4下方。
由此,当需要对筒体1内的液体进行清理时,可将筒体1内非缓冲区以及缓冲区4内残余的液体分别从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全部放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设置于所述筒体(1)上端的溶剂回流口(2)以及出水口(3)、设置于所述筒体(1)下端的混液进口(5)、调节所述溶剂回流口(2)的溶剂进口高度的调节件(6)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1)内的若干缓冲区(4),所述出水口(3)位于所述溶剂回流口(2)下方,所述出水口(3)设置有排水管(31),所述排水管(31)进水口伸入所述筒体(1)底部;各所述缓冲区(4)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各所述缓冲区(4)上端与所述筒体(1)内部连通,各所述缓冲区(4)沿筒体径向方向从靠近轴心端到筒体(1)侧壁端依次设置,所述混液进口(5)出液口位于靠近筒体(1)侧壁端的所述缓冲区(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6)内部连通所述溶剂回流口(2)与所述筒体(1)内部,所述调节件(6)与所述筒体(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件(6)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管道(62),转动所述调节件(6),用于调节所述管道(62)的溶剂进口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6)设置有螺纹连接部(61),所述连接部(61)与所述筒体(1)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61)一端连接有所述溶剂回流口(2),另一端设置有折线管道,转动所述连接部(61),用于调节所述折线管道的溶剂进口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管道与所述连接部(6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缓冲区(4)远离所述出水口(3)与所述溶剂回流口(2)设置,各所述缓冲区包括一个上端与所述筒体(1)内部连通的第二缓冲区(42)和若干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第一缓冲区(41),所述第二缓冲区(42)与各所述第一缓冲区上端和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缓冲区(42)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区沿所述筒体(1)径向方向从靠近轴心端到筒体(1)侧壁端依次设置,所述混液进口(5)出液口位于近侧壁端的所述第一缓冲区(41)内,所述混液进口(5)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区(41)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缓冲区包括一个第二缓冲面(421)以及若干第一缓冲面(411),所述第二缓冲面(421)和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沿所述筒体径向方向从所述筒体(1)轴心端到所述筒体(1)侧壁端依次设置形成所述第二缓冲区(42)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区(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分别为竖直曲面,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的两竖直边分别与所述筒体(1)内侧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下端与所述筒体(1)底壁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面(421)以及各所述第一缓冲面(411)的上端高度沿所述第二缓冲面(421)到各第一缓冲面(411)的方向依次降低,所述第二缓冲面(421)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3)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回流口(2)以及排水管(31)的管道直径均大于所述混液进口(5)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下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所述第一出口(11)位于所述排水管(31)进水口下方,所述第二出口(12)位于各所述缓冲区(4)下方。
CN201920799668.5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Active CN210480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9668.5U CN21048092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9668.5U CN21048092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0928U true CN210480928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9668.5U Active CN21048092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0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4273864B2 (en)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floating and non-floating particulate from a fluid stream
CA2479326A1 (en) Dual zone feedwell for a thickener
CN210915421U (zh) 一种尘油水分离器
CN102512857A (zh) 多级集成化流体动力旋流分离器
CN201140115Y (zh) 增旋筛网水力旋流分离器
CN209010206U (zh) 絮凝沉淀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0480928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105823358B (zh) 自清污式螺旋板污水换热器
CN208131627U (zh) 一种acr生产用反应釜
CN205216375U (zh) 油气分离过滤装置
CN207713473U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固液沉降分离装置
CN209392790U (zh) 排泥机构及沉淀池
CN207076182U (zh) 一种具备自动排泥功能的沉淀装置
CN103586145A (zh) 一种三入口螺旋推渣型水力旋流器
US4726287A (en) Water washed subfloor system for paint spray booth
CN107297091A (zh) 一种具备自动排泥功能的沉淀装置
CN206033296U (zh) 一种圆形气浮池
CN2737785Y (zh) 环翼式水力循环澄清池
CN209271412U (zh) 一种两相流反应系统
CN208829349U (zh) 高速沉降分离装置
CN205413366U (zh) 一种向心盘调节液层深度的离心机组件
CN206433502U (zh) 一种农业灌溉机
CN219167796U (zh) 旋流除砂器
CN219585908U (zh) 一种ic厌氧反应器
CN206203912U (zh) 一种多罐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