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0172U -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0172U
CN210480172U CN201921295957.8U CN201921295957U CN210480172U CN 210480172 U CN210480172 U CN 210480172U CN 201921295957 U CN201921295957 U CN 201921295957U CN 210480172 U CN210480172 U CN 210480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ing disc
suction cup
sucker
seat
transpor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59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根
杨耀斌
吴超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wei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59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0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0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0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属于吸盘传送机构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式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基座、升降机构和转接台,所述转接台通过升降机构与固定基座连接;所述的转接台下方连接有吸盘座,在吸盘座上阵列安装吸盘组件,所述吸盘座通过多个零点定位系统与其上方的转接台连接,该机构包含多个可更换的吸盘座,在吸盘座上均安装有定位器接头,零点定位系统中的零点定位器安装在转接台上,定位器接头与零点定位器相配合,从而在保证基板单元不易变形的条件下实现带有不同吸盘组件排版的吸盘座的快速更换,以方便长期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传送机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OLED柔性液晶显示器是新兴的一种显示技术,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相比,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不仅能够平面显示,还能够弯曲变形,实现曲面显示。相比于普通的平板液晶显示器,其生产工艺流程大大简化,其能耗更低,寿命更长,将是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对于基板单元的搬运,主要有吸附板式和吸盘式。专利申请人在2018年7月16日申请了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机构(申请号:201821123227.5),如图1所示,该装置中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升降台上下运动;平衡机构上端安装在升降台上,其下端连接平衡座,平衡调节器用于调节吸附板姿态;吸附板采用一体式的吸附板。该方案把吸附装置和水平传送机构相结合,升降装置与水平传送机构中的移动部分连接,通过该移动部分驱动升降装置运动,实现薄板的传送。该方案中增加了平衡调节机构,实现了对吸附板的平行度的调整,保证在工件运送时其表面不会弯折形变。但在具体使用时,由于大多是采用微孔陶瓷吸附板,微孔陶瓷吸附板孔径较小,被堵塞或者是部分堵塞后,不仅影响吸力,而且清洁维护成本也较高。
针对吸盘式方案,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基板吸附单元及基板吸附总成(申请号:200910224447.6),其中基板吸附总成包含一固定框架以及多个基板吸附单元。各基板吸附单元相应各基板间隔地固设于固定框架上,其中各基板吸附单元可气体连通至一真空装置,其包含一本体及一吸附部。本体可气体连通至真空装置,吸附部具有多个吸附件,对称地设置于本体的一末端,并经由本体而气体连通至真空装置,用以均匀地吸附其中一基板。该方案中采用吸盘能够避免管路堵塞问题,但是由于同一个吸附部中各吸附件的位置固定,针对不同方式排版或不同大小的基板单元,无法进行调整,受力分布不均匀,导致基板单元可能会存在局部变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长期有效吸附基板单元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该方案采用吸盘组件进行工件吸附,从而避免堵塞问题;并利用零点定位系统实现带有不同吸盘组件排版的吸盘座的快速更换,以方便使用,从而解决了目前基板单元运送时存在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基座、升降机构、转接台、吸盘座和吸盘组件,所述转接台通过升降机构与固定基座连接;所述的转接台下方连接有吸盘座,在吸盘座上安装多个吸盘组件,所述吸盘座通过多个零点定位系统与其上方的转接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该机构包含多个可更换的吸盘座,在吸盘座上均安装有定位器接头,零点定位系统中的零点定位器安装在转接台上,所述定位器接头与零点定位器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盘座主要由相连接的上座板与下座板组成,上座板与零点定位系统连接,在所述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吸盘组件的气路分配室安装在空腔内,吸盘组件中的吸盘伸出下座板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盘组件包括一个气路分配室,以及一个或多个吸盘,同一个气路分配室上的所有的吸盘同步工作;所述气路分配室通过气管与真空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盘为真空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盘组件上的吸盘按照直线排布,或环形排布,或者是纵横交错方式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盘组件上的气管与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多个气路分配室同步工作;或在所述空腔内形成连通多个气路分配室的气道,控制该气路分配室同步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盘组件分为吸附基板单元的主吸盘组件,以及吸附废料的废料吸盘组件,所述废料吸盘组件至少位于吸盘座边缘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接台通过平衡调节器与升降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盘式传送装置,安装有上述的吸盘式传送机构,并能够驱动该吸盘式传送机构在水平方向运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采用吸盘组件,通过该吸盘组件来吸附基板单元,可避免吸附板存在的因堵塞而导致吸附力下降的问题;此外,利用零点定位系统来连接吸盘座和转接台,能够实现不同排版的吸盘座的快速更换,不同排版的吸盘座上的吸盘组件可以与相应的基板单元配合,避免运送时存在的形变问题,同时能够长期使用,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的零点定位系统中的零点定位器安装在转接台上,利用其调节好零点位置,在吸盘座上安装定位器接头,既能够实现吸盘座的快速更换,又可以保证准确度。此外,把吸盘组件的气路分配室设置在吸盘座的空腔内,不会干涉零点定位系统的配对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吸附板结构的搬运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盘组件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1、固定基座;12、升降机构;13、转接台;2、零点定位系统;3、吸盘座;31、上座板;32、下座板;4、吸盘组件;41、主吸盘组件;42、吸盘;43、废料吸盘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基座11、升降机构12和转接台13,转接台13通过升降机构12与固定基座11连接。固定基座11用于安装升降机构12,固定基座11可以与移动部件连接,也可以与某个固定的支架连接,以使升降机构12能够带动转接台13上下运动。
该实施方式中的转接台13主要用于连接吸盘座3,其可以是板状或者其他形状。在转接台13下方连接有吸盘座3,在吸盘座3上阵列安装吸盘组件4,吸盘座3通过多个零点定位系统2与其上方的转接台13连接。该机构包含多个可更换的吸盘座3,在每个吸盘座3上均安装有定位器接头,零点定位系统2中的零点定位器安装在转接台13上,定位器接头与零点定位器相配合。吸盘座3主要是用于固定安装吸盘,没有具体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转接台13上设置有6个零点定位器,并从左至右分3列等间隔排布,吸盘座3上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器接头,连接时,定位器接头被卡入零点定位器内的凹孔中,从而能够多点悬挂吸盘座3。根据装置大小,也可以设置4个或5个等数量的零点定位系统,没有特别限制。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该吸盘组件来吸附基板单元,可避免吸附板存在的堵塞问题;此外,利用零点定位系统俩连接吸盘座和转接台,能够实现不同排版的吸盘座的快速更换,不同排版的吸盘座上的吸盘组件可以与相应的基板单元配合,避免运送时存在的形变问题,同时能够长期使用,效果较好。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吸盘座3主要由相连接的上座板31与下座板32组成,上座板31与零点定位系统2连接,在上座板31与下座板32之间形成空腔,吸盘组件4的气路分配室设置在空腔内,吸盘组件4中的吸盘42伸出下座板32底面。具体地,可在上座板31和/或下座板32上加工出对应的气路结构,当两者合成一体时,形成对应的气路空腔。
如果是每个吸盘分别连接一个气管,那么将会造成吸盘座上存在较多的管路,移动以及更换很难有效进行。而通过气路分配室的设置,同一气路分配室可以只连接一个气管,大大减少了管路数量,易于更换。同时也可以根据控制的区域需要,在空气内设置对应的气道,多个气路分配室与同一个气道连通,然后在连接同一个气管,简化结构,也能够实现分区控制。
作为另一种方式,气路分配室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下座板32上,下座板32底面预留有安装孔,吸盘42可以穿过安装孔与气路分配室连接。当然,也可以是把气路分配室的部分区域裸露在下座板32表面,吸盘42直接与气路分配室连接。
吸盘组件4包括一个气路分配室和多个吸盘42,同一个气路分配室上的多个吸盘42同步工作;气路分配室通过气管与真空装置连接。真空装置用于提供负压,使吸盘42能够产生吸附力。
本实施例中一个吸盘组件4包括5个吸盘42,使用时,5个吸盘能够同步工作。此外,5个吸盘42中的4个吸盘形成一个矩形,另1个吸盘则位于矩形中心,能够保证对应的基板单元的平整度。
对于不同尺寸或者不同形状的基板单元,可以把同一个吸盘组件4上的吸盘42按照直线排布,或环形排布,或者是纵横交错排布。直线排布是指多个吸盘42线性排列,环形排布是指其能够成圆环形分布;纵横交错排布是指能够划分出多行多列,例如图4中5个吸盘的排列方式,这种方式不一定要求完全对称的方式,满足实际工况即可。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吸盘42为真空吸盘。该吸盘在使用时有一定的柔性压缩量,防止对基板单元的损坏,降低对于加工和使用精度的要求。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陶瓷吸盘拾取基板单元时,粉尘对基板单元的压入损伤。
吸盘组件4上的气管与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不同区域的吸盘组件4同步工作。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吸盘座3底面进行区域划分,每个区域或者是多个区域内的吸盘组件4可以统一控制,这种控制能够通过电磁阀实现。
此外,在连接吸盘组件4与真空装置之间设置有吸盘过滤器,用于减少粉尘产生的连带污染。
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吸盘组件4分为位于吸盘座3底面中部区域的主吸盘组件41,以及位于吸盘座3底面边缘的废料吸盘组件43。主吸盘组件41主要用于吸附基板单元,而废料吸盘组件43可以用于吸附切割废料,一次传送完成基板单元和废料的运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转接台13通过平衡调节器与升降机构12连接。平衡调节器可以成多点设置,例如为三角形,可以在三个顶角处设置平衡调节器,当转接台13有一侧倾斜时,通过平衡调节器能够调节其高度,从而改变其姿态。如果是四边形,则可以把平衡调节器设置在其四个角,并不完全要求是对称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其所对应侧的高度调节即可。平衡调节器可以为平衡气缸或螺纹调节装置或直线步进电机,本实施例采用螺纹调节装置作为平衡调节器,可以在升降机构的底板上设置可转动螺帽,螺杆下端与平衡座上的铰接座铰接连接图中未展示,通过转动螺帽,能够调节转接台13升降。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结构设置也可以参照专利CN 201821123227.5。
基于上述的传送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盘式传送装置,该装置安装有上述的吸盘式传送机构,并能够驱动该吸盘式传送机构在水平方向运动。
具体实施时,可以把固定基座安装在移动平台上,该移动平台可以是机械手执行端,也可以是轨道式水平输送台,可以是气缸、液压或者是电机驱动,没有具体限制。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基座(11)、升降机构(12)和转接台(13),所述转接台(13)通过升降机构(12)与固定基座(1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盘座(3)和吸盘组件(4),所述的转接台(13)下方连接有吸盘座(3),在吸盘座(3)上安装多个吸盘组件(4),所述吸盘座(3)通过多个零点定位系统(2)与其上方的转接台(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含多个可更换的吸盘座(3),在吸盘座(3)上均安装有定位器接头,零点定位系统(2)中的零点定位器安装在转接台(13)上,所述定位器接头与零点定位器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座(3)主要由相连接的上座板(31)与下座板(32)组成,上座板(31)与零点定位系统(2)连接,在所述上座板(31)与下座板(3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吸盘组件(4)的气路分配室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吸盘组件(4)中的吸盘(42)伸出下座板(32)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4)包括一个气路分配室,以及一个或多个吸盘(42),同一个气路分配室上的吸盘(42)同步工作;所述气路分配室通过气管与真空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2)为真空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4)上的吸盘(42)按照直线排布,或环形排布,或者是纵横交错方式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4)上的气管与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多个气路分配室同步工作;或在所述空腔内形成连通多个气路分配室的气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4)分为吸附基板单元的主吸盘组件(41),以及废料吸盘组件(43),所述废料吸盘组件(43)至少位于吸盘座(3)边缘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台(13)通过平衡调节器与升降机构(12)连接。
10.一种吸盘式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盘式传送机构,并能够驱动该吸盘式传送机构在水平方向运动。
CN201921295957.8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Active CN210480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5957.8U CN21048017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5957.8U CN21048017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0172U true CN210480172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5957.8U Active CN21048017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01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4361A (zh) * 2021-07-19 2021-08-17 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 一种用于pcb板加工的夹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4361A (zh) * 2021-07-19 2021-08-17 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 一种用于pcb板加工的夹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0172U (zh) 一种吸盘式传送机构及传送装置
CN1697768A (zh) 基板上浮装置
CN212018371U (zh) 一种可倾斜旋转的机械手点胶机
CN217086544U (zh) 一种平板元件的输送上料装置及晶圆环贴装装置
CN201632905U (zh) 磨边机用吸附定位装置
CN108057959B (zh) 激光加工设备
CN211870744U (zh) 一种自动对位装置
CN110002225B (zh) 转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CN216399420U (zh) 一种光伏组件定位机构与光伏组件装框机
CN217076214U (zh) 一种玻璃基板防跑偏装置
CN111891517A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的压力控制贴附机构
CN109677915B (zh) 一种转盘机构及应用其的自动化设备
CN216234808U (zh) 一种多片状产品移载翻转上料装置
CN115351754A (zh) 镜片组装设备
CN211879359U (zh) To底座转料装置
CN209785895U (zh) Led晶元角度位置调整机构以及自动led固晶机
CN220651982U (zh) 硅片移载装置及硅片加工设备
CN209919117U (zh) 一种晶圆片的激光切割装置
CN113764314A (zh) 一种光伏组件自动装框机
CN211495039U (zh) 一种用于固定板材的载具
CN110893587A (zh) 一种金刚石排列用微室吸附单层排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381123U (zh) 夹持装置
CN212172816U (zh) 一种搬运机械手
CN215701806U (zh) 一种可调节、适用范围广的吸取式机械手
CN219469014U (zh) 一种可适时调节间距的取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8

Address after: Room 377, 1st Floor, Zone C, Building 24, Gangwan 1, Jintang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80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Patentee after: Maiwei Technology (Zhu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200 building D02, pangjin industrial square, 1801 pangjin Road, Wu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