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8123U - 复卷机 - Google Patents

复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8123U
CN210438123U CN201920528768.4U CN201920528768U CN210438123U CN 210438123 U CN210438123 U CN 210438123U CN 201920528768 U CN201920528768 U CN 201920528768U CN 210438123 U CN210438123 U CN 210438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winding
driving
wheel
tightness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87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群林
王良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Weihong Zhongy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Weihong Zhongy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Weihong Zhongy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Weihong Zhongy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87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8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8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81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卷机,包括工位转动组件、多个复卷组件和两个复卷驱动组件,工位转动组件包括转盘和转盘驱动装置,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转盘绕转盘的轴线转动,复卷组件设置在转盘上,复卷组件包括复卷辊、驱动轮和光滑轮,复卷组件上的复卷辊、驱动轮和光滑轮共轴布置,驱动轮和光滑轮沿周向交错布置,复卷驱动组件与驱动轮驱动连接,复卷驱动组件与光滑轮相对滑动连接。利用复卷驱动组件与相邻的两个复卷组件的驱动,能够实现高效不间断卷纸,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复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卷机。
背景技术
标签纸卷一般有位于中心的卷管和卷绕在卷管外周的纸张构成,对于小票的标签纸卷,在卷纸时是将多个卷管沿轴向排列,通过一张较大的纸张同时对多个卷管进行纸张卷绕,卷绕时先利用切刀进行分割,随后一并在沿轴向布置的多个卷管进行卷绕,而在卷绕完毕后,对于需要对复卷辊停止转动,继而进行下一封装工序,继而再回到卷纸工位重新开始进行,由于标签纸与纸卷之间的固定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粘接固定,故需要纸卷上设置有相应的粘接结构,而粘合位置无法相对固定,导致成品品质相对不可控,同时卷纸效率也相对较低,多个工序的复卷辊无法达到相对独立地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卷纸的复卷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卷机,包括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包括工位转动组件、多个复卷组件和两个复卷驱动组件,工位转动组件包括转盘和转盘驱动装置,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转盘绕转盘的轴线转动,转盘沿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工位,一个复卷组件设置在一个工位上,复卷组件包括复卷辊、驱动轮和光滑轮,一个复卷组件上的复卷辊、驱动轮和光滑轮共轴布置,驱动轮驱动复卷辊在工位上转动,光滑轮与复卷辊可相对转动,一个复卷组件的驱动轮与相邻一个复卷组件的光滑轮位于转盘的第一周向上,一个复卷组件的光滑轮与相邻一个复卷组件的驱动轮位于转盘的第二周向上,两个复卷驱动组件与相邻的两个复卷组件连接,复卷驱动组件与驱动轮驱动连接,复卷驱动组件与光滑轮相对滑动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沿周向布置的多个工位,且工位能够随转盘的转动而切换,使纸卷从卷绕工位转动至贴标工位,由于没有工位均复卷组件,且驱动轮和光滑轮交错布置,使得相邻的卷绕工位和贴标工位既能够同时运转,也能够相对独立地运转,继而在卷绕工位完成卷绕时,可以通过转动工位,且保持同时转动卷绕,随后在卷绕工位中切断后,随着标签纸的惯性以及卷绕工位不间断转动,下一卷卷纸工序无缝连接开始,且不再需要使用粘接辅助,而贴标工位能够在转动下配合贴标工序运作,此时卷绕工位依旧可以在卷绕转动中,随后随着转盘的转动继而进行下料和上料即可,可见,利用复卷驱动组件与相邻的两个复卷组件的驱动,能够实现高效不间断卷纸,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卷驱动组件包括复卷驱动装置、第一复卷驱动轮和第二复卷驱动轮,复卷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复卷驱动轮和第二复卷驱动轮同轴转动,第一复卷驱动轮与驱动轮驱动连接,第二复卷驱动轮与光滑轮相对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卷机还包括第一驱动带和第二驱动带,第一驱动带连接两个复卷驱动组件的第一复卷驱动轮以及位于第一周向上驱动轮和光滑轮,第二驱动带连接两个复卷驱动组件的第二复卷驱动轮以及位于第二周向上驱动轮和光滑轮。
由上可见,通过对通过驱动带分别与驱动轮、光滑轮的配合,使得在工位转动时能够保持转动,且利用驱动轮和光滑轮的错位布置,使得复卷辊的转动受力平均,保证转速稳定,从而提高卷绕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卷机还包括第一中转轮和第二中转轮,复卷驱动组件位于复卷组件的径向外侧;第一中转轮位于两个第一复卷驱动轮之间,第一中转轮与第一驱动带连接;第二中转轮位于两个第二复卷驱动轮之间,第二中转轮与第二驱动带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卷机还包括第一松紧调节组件,第一松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松紧驱动装置、第一松紧调节轮和第一松紧连接件,第一松紧调节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松紧连接件上,第一松紧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松紧连接件移动,第一松紧调节轮设置在第一中转轮和第一复卷驱动轮之间,第一松紧调节轮与第一驱动带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卷机还包括第二松紧调节组件,第二松紧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松紧驱动装置、第二松紧调节轮和第二松紧连接件,第二松紧调节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松紧连接件上,第二松紧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松紧连接件移动,第二松紧调节轮设置在第二中转轮和第二复卷驱动轮之间,第二松紧调节轮与第二驱动带连接;第一中转轮和第二中转轮可转动地设置在中转轴上,第一松紧调节轮和第二松紧调节轮分别位于中转轴的径向两侧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卷机还包括复卷支架,复卷支架内设置有放置槽,第一复卷驱动轮、第二复卷驱动轮、第一中转轮、第二中转轮、第一驱动带和第二驱动带均设置在放置槽中,第一复卷驱动轮、第二复卷驱动轮、第一中转轮和第二中转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复卷支架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松紧连接件铰接于复卷支架,第一松紧驱动装置与第一松紧连接件铰接;第二松紧连接件铰接于复卷支架,第二松紧驱动装置与第二松紧连接件铰接。
由上可见,通过中转轮和松紧调节轮的设置,以及复卷支架的稳定支撑,使得在工位转动时,可进行相应的独立的松紧调节,从而保证在工位转动时复卷辊的转动稳定,以及松紧连接件对称布置的设计,能够使驱动力更为平均受力,从而提高在正常工位时的稳定转动,从而有效提高卷绕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工位呈旋转对称设置,多个复卷辊呈旋转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转盘在工位贯穿地设置有定位孔,复卷组件还包括驱动轴,驱动轴穿过定位孔,驱动轴的端部与复卷辊的端部驱动连接,驱动轴与复卷辊共轴布置,驱动轮和光滑轮套在驱动轴外,驱动轮与驱动轴驱动连接,光滑轮与驱动轴可相对转动连接,驱动轮和光滑轮均位于转盘的第一侧上,复卷辊位于转盘的第二侧上。
由上可见,通过可转动的工位以及安装在定位孔中的驱动轴,驱动轮能够稳定对复卷辊进行转动驱动,光滑轮则不会复卷辊对转动驱动,且主要其支撑限位作用,而位于两侧的设置,使得复卷驱动组件的运作不干扰复卷辊的卷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在各个工位处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在驱动侧处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中卷绕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中背夹组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中背夹组件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实施例中背夹组件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复卷机包括卷绕装置、进纸装置11、上管装置12、输送装置13、贴标装置14和下料装置15,上管装置12用于向复卷辊31 向纸辊,多个纸辊沿轴向套在复卷辊31上,进纸装置11上设置有刀片,标签纸从进纸装置11输入并朝向复卷辊31输出,在输入时,通过刀片进行分割,继而使得单条的标签纸被一个纸辊卷绕。在卷绕预设的圈数后,通过中部的转盘转动,继而转动至贴标装置14,贴标装置14上贴有多个标识,通过标识对复卷辊31的标签纸进行封装固定。随后在通过转盘的转动,转动至下料装置15处,下料装置15具有拨杆,通过横向移动的拨杆可以将复卷辊31上的完成卷绕的纸辊拨向输送装置13,输送装置13 设置有输出槽,通过输出槽对标签纸卷向外输出。
参照4至图7,复卷机1包括支架10,支架10包括纵向布置的第一支撑板101、两个支撑板102和支撑板103,支撑板101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孔,两个支撑板102位于两侧连接在支和撑板101支撑板103之间。
卷绕装置包括工位转动组件2、四个复卷组件3、两个复卷驱动组件、第一驱动带461、第二驱动带462、第一中转轮441和第二中转轮442。工位转动组件2包括转盘21和转盘驱动装置22,转盘21呈圆盘状设置,转盘驱动装置22采用电机和传动链的方式进行驱动,转盘驱动装置22设置在支撑板103上,转盘21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101的定位孔中,转盘驱动装置22驱动转盘21绕转盘21的轴线转动,转盘21沿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工位呈沿轴向贯穿设置的定位孔,定位孔位于外周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定位孔,对应四个工位,分别是上料工位、卷绕工位、贴标工位和下料工位。
一个复卷组件3设置在一个工位上,通过转盘的转动带动复卷组件3 依次经过上料工位、卷绕工位、贴标工位和下料工位,并如此循环,工位呈旋转对称设置,也使得多个复卷辊31呈旋转对称设置。复卷组件3包括复卷辊31、驱动轮33、光滑轮32和驱动轴311,一个复卷组件3上的复卷辊31、驱动轮33、驱动轴311和光滑轮32共轴布置,驱动轴311穿过定位孔,驱动轴311的第一端部与复卷辊31的端部驱动连接,驱动轴 311与复卷辊31共轴布置,驱动轮33和光滑轮32套在驱动轴311的第二端外,驱动轮33的外表设置有齿轮,驱动轮33内设置有驱动结构并与驱动轴311驱动连接,驱动轮33驱动复卷辊31在工位上转动。光滑轮32的外表呈光滑设置,光滑轮32与驱动轴311可相对地滑动连接,使得光滑轮32与复卷辊31可相对转动,驱动轮33和光滑轮32均位于转盘21 的第一侧上,复卷辊31位于转盘21的第二侧上。驱动轮33和光滑轮32 相邻布置,一个复卷组件3的驱动轮33与相邻一个复卷组件3的光滑轮 32位于转盘21的第一周向上,一个复卷组件3的光滑轮32与相邻一个复卷组件3的驱动轮33位于转盘21的第二周向上。
两个复卷驱动组件位于复卷组件的径向外侧,即分别位于卷绕工位和贴标工位的复卷组件的径向外侧,每个复卷驱动组件均包括复卷驱动装置 421、第一复卷驱动轮431和第二复卷驱动轮432,复卷驱动装置421驱动第一复卷驱动轮431和第二复卷驱动轮432同轴转动,第一中转轮441位于两个第一复卷驱动轮431之间,第二中转轮442位于两个第二复卷驱动轮432之间,第一中转轮441和第二中转轮442可转动地设置在中转轴上。
复卷机1还包括复卷支架41,复卷支架41固定设置在支架10上,复卷支架41内设置有放置槽,第一复卷驱动轮431、第二复卷驱动轮432、第一中转轮441、第二中转轮442、第一驱动带461和第二驱动带462均设置在放置槽中,第一复卷驱动轮431、第二复卷驱动轮432、第一中转轮441和第二中转轮442可转动地设置在复卷支架41上。
复卷机1还包括第一松紧调节组件和第二松紧调节组件,第一松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松紧驱动装置471、第一松紧调节轮451和第一松紧连接件472,第一松紧调节轮45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松紧连接件472的第一端上,第一松紧连接件472的第二端铰接与复卷支架41上,第一松紧驱动装置471与第一松紧连接件的中部铰接并驱动第一松紧连接件472转动,第一松紧调节轮451设置在第一中转轮441和第一复卷驱动轮431之间。
第二松紧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松紧驱动装置、第二松紧调节轮452和第二松紧连接件,第二松紧调节轮45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松紧连接件的第一端上,第二松紧连接件的第二端铰接在复卷支架41,第二松紧驱动装置与第二松紧连接件的中部铰接并驱动第二松紧连接件转动,第二松紧调节轮452设置在第二中转轮442和第二复卷驱动轮432之间。第一松紧调节轮451和第二松紧调节轮452分别位于中转轴的径向两侧上。第一松紧调节组件和第二松紧调节组件分别位于复卷支架41位于轴向两侧上。
第一驱动带461分别与第一中转轮441、第一松紧调节轮451、第一侧的第一复卷驱动轮431、第一周向上的驱动轮33、第一周向上的光滑轮 32和第二侧的第一复卷驱动轮431连接,第二驱动带462分别与第二中转轮442、第二松紧调节轮452、第二侧的第二复卷驱动轮432、第二周向上的光滑轮32、第二周向上的驱动轮33和第二侧的第二复卷驱动轮432连接。驱动带与驱动轮33驱动连接,驱动带与光滑轮32相对滑动连接,光滑轮32将发生空转,没有对驱动轴产生驱动力。
在下方的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上分别设置有充气装置35和排气装置 34,充气装置35对应的是上料工位的复卷辊31,充气装置35能够对复卷辊31内进行充气,使得复卷辊31的气块朝外伸出并对纸辊进行夹持支撑。而在下料工位的排气装置34对应的是下料工位的复卷辊31,排气装置34 能够对复卷辊31内进行放弃,解除对纸辊进行夹持。
参照图8至图10,复卷机1还包括背夹组件、切刀组件和压持组件6,背夹组件和切刀组件设置在卷绕工位的复卷辊处,压持组件6的压持辊设置在卷绕工位和贴标工位之间。背夹组件5包括上夹辊503、中夹辊502、下夹辊501、转动驱动装置514、下支架、下支架驱动装置517、转动件 515、支架521、上支架驱动装置522和固定板55。下支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分支架512和第二分支架511,中夹辊50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分支架512上,第一分支架512的外端部设置有平整端面516,下夹辊501 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分支架511,第一分支架512和第二分支架511在下夹辊501处铰接,转动件515铰接在第二分支架511上,转动件515设置有第一驱动部,第一分支架512设置有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采用齿轮513,第二驱动部采用齿轮518,齿轮513与齿轮518啮合配合,转动驱动装置514的驱动端与转动件515铰接,转动驱动装置514驱动转动件515 转动,转动驱动装置514驱动第一分支架512绕下夹辊501的轴向转动,下支架驱动装置517位于两侧与第二分支架511铰接,下支架驱动装置517驱动第二分支架511朝向或远离复卷辊31移动。
上夹辊503可转动地设置在上支架521上,上支架驱动装置522驱动上支架521朝向或远离复卷辊31移动,切刀504组件包括切刀504、切刀 504驱动装置和切刀支架531,切刀504设置在切刀支架531上,切刀驱动装置532驱动切刀支架531朝向或远离复卷辊31移动。
上夹辊503的轴线、中夹辊502的轴线、下夹辊501的轴线与复卷辊 31的轴线平行设置,上夹辊503位于复卷辊31的径向上方,上夹辊503 的周面与复卷辊31的周面滚动配合,下夹辊501位于复卷辊31的径向下方,下夹辊501的周面与复卷辊31的周面滚动配合,中夹辊502位于上夹辊503和下夹辊501之间,中夹辊502的周面与复卷辊31的周面滚动配合,上夹辊503和中夹辊502之间形成有切纸间隙,切刀驱动装置532 驱动切刀504从切纸间隙处朝向复卷辊31移动。
背夹组件还包括支撑轴54,第二分支架511、切刀支架531和上支架 521的铰接端均套在支撑轴54上,第二分支架511的转动轴线、切刀支架 531的转动轴线和上支架521的转动轴线共线布置,固定板55固定设置在支架10上,下支架驱动装置517的固定端、上支架驱动装置522的固定端和切刀驱动装置532的固定端分别与固定板55连接。
压持组件6包括压持辊62、压持支架61和压持驱动装置63,压持辊 62可转动地设置在压持支架61上,压持驱动装置63驱动压持支架61移动使压持辊62沿转盘21的径向移动,具体是径向朝上或朝下地移动,压持辊62位于相邻的两个复卷辊31之间。平整端面516位于切纸间隙和压持辊62之间,在切刀504切断时,平整端面516与切刀504垂直,且压持辊62能够将标签纸压持绷紧,从而保证切断稳定性。
由上可见,通过沿周向布置的多个工位,且工位能够随转盘的转动而切换,使纸卷从卷绕工位转动至贴标工位,由于没有工位均复卷组件,且驱动轮和光滑轮交错布置,使得相邻的卷绕工位和贴标工位既能够同时运转,也能够相对独立地运转,继而在卷绕工位完成卷绕时,可以通过转动工位,且保持同时转动卷绕,随后在卷绕工位中切断后,随着标签纸的惯性以及卷绕工位不间断转动,下一卷卷纸工序无缝连接开始,且不再需要使用粘接辅助,而贴标工位能够在转动下配合贴标工序运作,此时卷绕工位依旧可以在卷绕转动中,随后随着转盘的转动继而进行下料和上料即可,可见,利用复卷驱动组件与相邻的两个复卷组件的驱动,能够实现高效不间断卷纸,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通过驱动带分别与驱动轮、光滑轮的配合,使得在工位转动时能够保持转动,且利用驱动轮和光滑轮的错位布置,使得复卷辊的转动受力平均,保证转速稳定,从而提高卷绕稳定性。通过中转轮和松紧调节轮的设置,以及复卷支架的稳定支撑,使得在工位转动时,可进行相应的独立的松紧调节,从而保证在工位转动时复卷辊的转动稳定,以及松紧连接件对称布置的设计,能够使驱动力更为平均受力,从而提高在正常工位时的稳定转动,从而有效提高卷绕稳定性。通过可转动的工位以及安装在定位孔中的驱动轴,驱动轮能够稳定对复卷辊进行转动驱动,光滑轮则不会复卷辊对转动驱动,且主要其支撑限位作用,而位于两侧的设置,使得复卷驱动组件的运作不干扰复卷辊的卷纸运作。
另外,当卷绕工位的复卷辊卷纸完毕时,可通过转盘的转动,使得该复卷辊进入下一工位,而待卷的复卷辊进入卷绕工位,此时复卷辊可继续转动卷绕,随后上夹辊、中夹辊和下夹辊对待卷的复卷辊进行上中下地包夹,继而将复卷完的和待卷的之间标签纸切断,切断后的标签纸将会依次顺着中夹辊、下夹辊和上夹辊在待卷的复卷辊上形成有效的固定,保持标签纸的复卷状态,而不再需要粘接件的配合,使得下一卷卷纸工序无缝连接开始,能够实现高效不间断卷纸,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可转动的第一分支架,继而能够使得中夹辊和下夹辊更为贴合与复卷辊进行配合,从而提高复卷效果,提高卷纸品质。利用切刀支架和上支架的设置,使得切刀的切纸更为准确,以及上夹辊与复卷辊的滚动配合更为稳定,在切纸后能够将纸头迅速地被中夹辊、下夹辊和上夹辊夹持卷入,从而在无粘接件下也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卷状态,从而实现高效不间断卷纸。通过共轴的设置使得中夹辊、下夹辊和上夹辊能够更好地与复卷辊的滚动配合,保证各个辊之间的轴线平行,以及利用相对固定的固定板为各个驱动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得中夹辊、下夹辊、上夹辊和切刀的运动轨迹更为稳定,其能够有效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通过压持辊和平整端面的设置,使得两个复卷辊之间的标签纸在绷紧的状态下,切刀对标签纸进行切断,有效提高切断稳定性。

Claims (10)

1.复卷机,包括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
工位转动组件,所述工位转动组件包括转盘和转盘驱动装置,所述转盘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盘绕所述转盘的轴线转动,所述转盘沿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工位;
多个复卷组件,一个所述复卷组件设置在一个所述工位上,所述复卷组件包括复卷辊、驱动轮和光滑轮,一个所述复卷组件上的所述复卷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光滑轮共轴布置,所述驱动轮驱动所述复卷辊在所述工位上转动,所述光滑轮与所述复卷辊可相对转动,一个所述复卷组件的所述驱动轮与相邻一个所述复卷组件的所述光滑轮位于所述转盘的第一周向上,一个所述复卷组件的所述光滑轮与相邻一个所述复卷组件的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转盘的第二周向上;
两个复卷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复卷驱动组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复卷组件连接,所述复卷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复卷驱动组件与所述光滑轮相对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卷驱动组件包括复卷驱动装置、第一复卷驱动轮和第二复卷驱动轮,所述复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复卷驱动轮和所述第二复卷驱动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复卷驱动轮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复卷驱动轮与所述光滑轮相对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卷机还包括第一驱动带和第二驱动带,所述第一驱动带连接两个所述复卷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一复卷驱动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周向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光滑轮,所述第二驱动带连接两个所述复卷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二复卷驱动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周向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光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卷机还包括第一中转轮和第二中转轮,所述复卷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复卷组件的径向外侧;
所述第一中转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复卷驱动轮之间,所述第一中转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带连接;
所述第二中转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复卷驱动轮之间,所述第二中转轮与所述第二驱动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卷机还包括第一松紧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松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松紧驱动装置、第一松紧调节轮和第一松紧连接件,所述第一松紧调节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松紧连接件上,所述第一松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松紧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一松紧调节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中转轮和所述第一复卷驱动轮之间,所述第一松紧调节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卷机还包括第二松紧调节组件,所述第二松紧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松紧驱动装置、第二松紧调节轮和第二松紧连接件,所述第二松紧调节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松紧连接件上,所述第二松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松紧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二松紧调节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中转轮和所述第二复卷驱动轮之间,所述第二松紧调节轮与所述第二驱动带连接;
所述第一中转轮和所述第二中转轮可转动地设置在中转轴上,所述第一松紧调节轮和所述第二松紧调节轮分别位于所述中转轴的径向两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卷机还包括复卷支架,所述复卷支架内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一复卷驱动轮、所述第二复卷驱动轮、所述第一中转轮、所述第二中转轮、所述第一驱动带和所述第二驱动带均设置在放置槽中,所述第一复卷驱动轮、所述第二复卷驱动轮、所述第一中转轮和所述第二中转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复卷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松紧连接件铰接于所述复卷支架,所述第一松紧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松紧连接件铰接;
所述第二松紧连接件铰接于所述复卷支架,所述第二松紧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松紧连接件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位呈旋转对称设置,多个所述复卷辊呈旋转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在所述工位贯穿地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复卷组件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驱动轴的端部与所述复卷辊的端部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复卷辊共轴布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光滑轮套在所述驱动轴外,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光滑轮与所述驱动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光滑轮均位于所述转盘的第一侧上,所述复卷辊位于所述转盘的第二侧上。
CN201920528768.4U 2019-04-17 2019-04-17 复卷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438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8768.4U CN210438123U (zh) 2019-04-17 2019-04-17 复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8768.4U CN210438123U (zh) 2019-04-17 2019-04-17 复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8123U true CN210438123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876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438123U (zh) 2019-04-17 2019-04-17 复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8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8246A (zh) * 2019-04-17 2019-06-25 珠海伟宏中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复卷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8246A (zh) * 2019-04-17 2019-06-25 珠海伟宏中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复卷机
CN109928246B (zh) * 2019-04-17 2024-05-03 珠海伟宏中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复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3745B1 (en) Method for splicing a web material
CN202400345U (zh) 贴标机
GB2157660A (en) Revolving transfer roll
WO2020198951A1 (zh) 卷绕整组设备
CN210438123U (zh) 复卷机
US4344584A (en) Apparatus for winding webs
CN210084553U (zh) 复卷机
US3562050A (en) Method of applying a strip member to a cylindrical container body
CN210214270U (zh) 一种自动换卷装置
CN109928246B (zh) 复卷机
CN110040548B (zh) 一种复卷机
CN113955180B (zh) 一种通用型缠绕胶带打包机
CN216389057U (zh) 一种铜线包胶机构
US5775630A (en) Roll stand
CN216698087U (zh) 一种基于主轴机构的卷绕旋转平台
CN210889620U (zh) 贴胶装置
CN110790071B (zh) 一种汽车车轮动平衡粘贴式平衡块自动粘贴机构
CN211002256U (zh) 一种农药生产用自动化圆周贴标机
JPH04241408A (ja) 鉄心窓の周りに巻かれたアモルファス鋼帯から成る変圧器鉄心の製造方法
CN202807971U (zh) 用于锂电池极片涂布系统的换卷装置
CN113213226A (zh) Pvc软板生产用全自动打卷装置
CN110594252A (zh) 贴胶装置
CN210889621U (zh) 贴胶装置
CN220774463U (zh) 一种卷筒贴膜装置以及极片加工设备
CN210880895U (zh) 贴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