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2147U -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2147U
CN210432147U CN201920918845.7U CN201920918845U CN210432147U CN 210432147 U CN210432147 U CN 210432147U CN 201920918845 U CN201920918845 U CN 201920918845U CN 210432147 U CN210432147 U CN 210432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asing
connecting cylinder
upper shell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88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芬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Kaid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Kai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Kaid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Kai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88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2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2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2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运输过程中线路板的线路被其他线路板划伤,从而导致线路板最终出现无法工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路板、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中心处均开设有将其贯穿的开口,所述下壳体顶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电路板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孔径大于开口孔径,所述下壳体顶面固定连接有一圈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径等于安装槽孔径,所述连接筒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外螺纹,所述上壳体底面开设有内径等于连接筒内径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深度等于连接筒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线路板印刷线路进行有效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背景技术
线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线路板在完成制作后进行运送时跟随运输货车发生振动,容易使得线路板的线路被其他线路板划伤,从而导致线路板最终出现无法工作的情况。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线路板印刷线路进行有效保护的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包括电路板、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中心处均开设有将其贯穿的开口,所述下壳体顶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电路板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孔径大于开口孔径,所述下壳体顶面固定连接有一圈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径等于安装槽孔径,所述连接筒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外螺纹,所述上壳体底面开设有内径等于连接筒内径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深度等于连接筒的高度,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上壳体的两个相对侧壁设有卡块,所述上壳体的另两个相对侧壁均铰接有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的时候,能够先将电路板放置到下壳体的安装槽内,而后将下壳体上连接筒的位置与上壳体上环形槽的位置对准,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起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的效果,而由于连接筒的高度与环形槽的深度相同,在两者完全螺纹连接的时候,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贴合,从而将电路板限位在安装槽内,并且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对电路板起到较好的夹持效果,而后人们再将装配有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个电路板相对设置,令两个电路板的上壳体相对设置,并且一个上壳体的卡块与另一个上壳体的卡扣相对应,而后将两个上壳体的顶面相互贴合,扣合卡扣和卡块,从而使得两个上壳体能够得到连接,从而使得电路板的线路层能相对设置,令两个电路板的线路层都能够被保护在两个上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由设在上壳体侧壁上的两个铰链座、两端与铰链座铰接的转轴以及与转轴固定连接且呈口字型的连接框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扣与卡块的位置相对应的时候,人们能够转动连接框,连接框通过转轴与铰链座铰接,并且连接框围绕转轴为圆心进行偏转,而后将连接框与卡块进行卡合,令连接框的一侧与卡块的一侧相互接触,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的摩擦力来避免卡块和连接框发生脱离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框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卡块接触的摩擦条,所述摩擦条呈长方体状,所述摩擦条的粗糙度为110-190微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摩擦条,从而使得当连接框与卡块接触产生摩擦力的时候,通过摩擦条增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并且由于摩擦条的粗糙度为110-190微米,从而使得摩擦条与卡块接触时的摩擦系数较大,进一步增大摩擦条与卡块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底面设有下橡胶垫,所述上壳体底面设有上橡胶垫,所述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的宽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从而使得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安装槽内的电路板起到夹持效果时,能够通过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来跟电路板的顶面和底面接触,从而避免上壳体和下壳体跟电路板接触的时候由于两者刚性碰撞而发生电路板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四个阴角处均开设有将其导通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孔,从而使得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筒外的外螺纹和环形槽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后,人们能够再朝着定位孔内插入定位件进行固定,能够加强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连接牢固度,同时方便人们在需要安装单个电路板的时候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上壳体上的所述开口内壁开设有若干贯穿上壳体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通孔,从而使得当两个电路板在上壳体相互贴合并且通过卡块和卡扣卡合的时候,电路板通电令其上方的电子元器件产热,热量能够通过电路板本身进行发散,热量通过下壳体上的开口进行发散,而两个电路板的热量也会发散到上壳体上的开口内,两个上壳体开口内的热空气能够通过通孔离开,从而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人们需要运输电路板之前,人们能够将电路板放入下壳体的安装槽内,而后令连接筒对准环形槽,并且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使得连接筒和环形槽螺纹连接,此时上壳体和下壳体完全贴合并对电路板起到夹持,人们还能够在定位孔内插入固定件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加固,之后人们能够另取一个被上壳体和下壳体夹持的电路板,人们将两个上壳体相对朝向设置,并且令一个上壳体的卡扣与另一个上壳体的卡块位置对应,卡块与另一个上壳体的卡扣位置对应,通过卡扣与卡块相互卡合从而将两个电路板上的上壳体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电路板的线路层能被遮蔽在两个上壳体之间,不易在运输过程中被划伤,在人们使用电路板时,如果人们需要使用单个电路板仅需要对卡扣和卡块进行分离即可,如果人们需要同时使用两个电路板则能够现将两块电路板分离,在完成电子元器件焊接后再将两个电路板通过卡块和卡扣连接,电子元件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电路板本身进行导热散热,将热量通过下壳体的开口进行散发,而两个上壳体开口之间的热空气能够通过通孔离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二;
图6为图5的C处放大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卡块;4、卡扣;5、开口;6、电路板;7、上橡胶垫;8、定位孔;9、连接框;10、摩擦条;11、转轴;12、铰链座;13、安装槽;14、环形槽;15、内螺纹;16、下橡胶垫;17、连接筒;18、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如图1至6所示,
人们能够对两块正方形的板材通过切割机进行加工,从而使得两块板材的中心处能够被切割出两个将其贯穿的开口5,其中一块板材底面加工形成环形槽14,并且对环形槽14的内壁进行加工形成内螺纹15,接着人们再将两个卡块3分别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这块板材的两个相对侧壁上,人们在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将板材剩下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安装上两个铰链座12,并且令转轴11与两个铰链座12铰接,接着将连接框9与转轴11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再在连接框9上粘接或者焊接一个橡胶材质的摩擦条10,最后在板材的四个阴角处通过冲孔工艺打出四个定位孔8,这块板材即为上壳体1,而另一块板材顶面加工形成一圈半径大于开口5半径的安装槽13,而后再将连接筒17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板材顶面,连接筒17的内径等于安装槽13孔径,且连接筒17的高度等于环形槽14的深度,连接筒17的外径等于环形槽14的外径,并通过套丝工艺在连接筒17的外周壁上加工出与内螺纹15配合的外螺纹18,最后再在该板材的四个阴角处通过冲孔工艺打出四个定位孔8,该板材即为下壳体2,人们再在安装槽13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一个下橡胶垫16,通过粘接剂在上壳体1底面连接一个上橡胶垫7,最后人们再将电路板6放入到安装槽13内,人们将连接筒17的位置与环形槽14的位置相对应,而后通过连接筒17上的外螺纹18与环形槽14内的内螺纹15进行拧合,直至上壳体1和下壳体2完全拧合,并对电路板6进行夹持,接着人们再在定位孔8中插入例如螺钉或者膨胀螺丝等固定件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进行连接,人们完成两个电路板6的装配后,能够将两个电路板6的上壳体1相互贴合,而后令一个上壳体1上的卡块3与另一个卡扣4对应,人们能够转动连接框9,使其以转轴11发生转动,并且令连接框9与卡块3接触,摩擦条10亦与卡块3接触,从而将两个电路板6的线路层进行遮蔽。
将电路板6放置在安装槽13内并且通过上壳体1和下壳体2对电路板6进行夹持,能够对电路板6起到较好的夹持效果,避免电路板6在安装槽13内发生偏移,而通过设置上橡胶垫7和下橡胶垫16,从而使得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对电路板6进行夹持的时候,能够通过上橡胶垫7和下橡胶垫16本身所具备的弹性来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避免上壳体1和下壳体2跟电路板6之间发生刚性碰撞的情况,避免电路板6发生损坏,通过设置连接筒17、环形槽14、外螺纹18和内螺纹15,方便人们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进行连接,人们仅需通过螺纹拧合的方式即可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设置定位孔8,使得人们能够在定位孔8内插入固定件进行连接,从而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进行进一步加固的效果,避免上壳体1和下壳体2在内螺纹15和外螺纹18发生破损情况时出现脱离,也能够在单个电路板6或者两个电路板6需要安装的时候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摩擦条10,由于其与卡块3接触的一面粗糙度为110-190微米,从而使得当连接框9和摩擦条10在跟卡块3进行接触的时候,具备较大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得连接框9和摩擦条10在跟卡块3进行接触时的摩擦力较大,令连接框9不易与卡块3发生脱离情况,通过设置通孔,使得当人们需要同时使用两块电路板6的时候,电路板6通电令其上方的电子元器件产热,热量能够通过电路板6本身进行发散,热量通过下壳体2上的开口5进行发散,而两个电路板6的热量会发散到上壳体1上的开口5内,两个上壳体1开口5内的热空气能够通过通孔离开,从而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包括电路板(6)、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中心处均开设有将其贯穿的开口(5),所述下壳体(2)顶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电路板(6)的安装槽(13),且所述安装槽(13)孔径大于开口(5)孔径,所述下壳体(2)顶面固定连接有一圈连接筒(17),所述连接筒(17)内径等于安装槽(13)孔径,所述连接筒(17)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外螺纹(18),所述上壳体(1)底面开设有内径等于连接筒(17)内径的环形槽(14),所述环形槽(14)的深度等于连接筒(17)的高度,所述环形槽(14)内设有与外螺纹(18)配合的内螺纹(15),所述上壳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设有卡块(3),所述上壳体(1)的另两个相对侧壁连接有卡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由设在上壳体(1)侧壁上的两个铰链座(12)、两端与铰链座(12)铰接的转轴(11)以及与转轴(11)固定连接且呈口字型的连接框(9)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9)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卡块(3)接触的摩擦条(10),所述摩擦条(10)呈长方体状,所述摩擦条(10)的粗糙度为110-19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3)底面设有下橡胶垫(16),所述上壳体(1)底面设有上橡胶垫(7),所述上橡胶垫(7)和下橡胶垫(16)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四个阴角处均开设有将其导通的定位孔(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壳体(1)上的所述开口(5)内壁开设有若干贯穿上壳体(1)的通孔。
CN201920918845.7U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Active CN210432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8845.7U CN210432147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8845.7U CN210432147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2147U true CN210432147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5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8845.7U Active CN210432147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2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4169B2 (en) Method of locating SMT connector with SMT cap feature
WO2018205907A1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10432147U (zh) 一种高阻抗绝缘线路板
US5422790A (en) Computer chip mounting hardware for heat dissipation
JPH08222877A (ja) シールドカバー取付構造
CN219698123U (zh) 一种绝缘效果较好的外壳
JPH11331016A (ja) 送受信ユニット
CN221010412U (zh) 固定器、处理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0328329U (zh) 一种使用复合电路板作为外接接口的装置
CN217011503U (zh) 一种工装结构
CN216291582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印制电路板
CN217037538U (zh) 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6490572U (zh) 多层手机电路板的覆铜散热结构
WO2020024927A1 (zh) 一种天线结构件及电子设备
JP2541441Y2 (ja) アンテナの取付け装置
JPS5914385U (ja) 電子通信機器用ユニツト
JPH0220859Y2 (zh)
JPS5812449Y2 (ja) 放熱板付icの取付装置
JP2511826Y2 (ja) 配線基板取付け構造
JP2585630Y2 (ja) 電子部品の冷却構造
JPH01151151A (ja) バツテリコネクタ
JPH09321471A (ja) 電子部品の放熱装置
JPS59113945U (ja) 電気機器の取付構造
JPS5858398U (ja) シ−ルド板取付装置
JPH0517963U (ja) Catv機器用筐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