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8805U -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 Google Patents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8805U
CN210418805U CN201921292560.3U CN201921292560U CN210418805U CN 210418805 U CN210418805 U CN 210418805U CN 201921292560 U CN201921292560 U CN 201921292560U CN 210418805 U CN210418805 U CN 210418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eversing pulley
pulley block
conveying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25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925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8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8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8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首先就是提供一种油皮输送装置,其传动结构较现有技术更加集中,且位置更为优化便于维护,包括柔性的输送绳,所述输送绳通过位于一端处的第一换向滑轮组,和位于机架另一端的第二换向滑轮组,实现绳体经第一换向滑轮组绕至第二向滑轮端的结构,所述输送绳经第二换向滑轮组换向后折回至输送绳的下方并配合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带动。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传动原理明了且传动装置均集中设置,且传动机构均为开放式的结构,更加便于维护,且减少了位于机架上端的重量和体积,其结构更加优化。

Description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皮输送装置,以及一种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件“用于油皮自动起皮的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全自动油皮机”,专利申请号2015108396957,公开日2016年2月3日,公开了一种采用钢丝进行循环起皮、输送烘干的设备。烘干完成后的油皮通过利用与钢丝绳相贴合的切刀实现将烘干后的油皮与钢丝分离,以便于钢丝绳进入下一循环实现再次起皮。
在上述的油皮生产设备中,油皮生产自起皮至烘干、分离均需要输送装置实现油皮的位置转换,而上述专利中采用了钢丝绳来实现上述的功能,但是在上述专利中钢丝绳的传动装置均位于锅台的上方,由于油皮从起皮到烘干和分离均需要同一根钢丝绳来完成油皮的输送,其长度甚至能达到-m左右,长距离的钢丝绳输送需要多个滑轮组及张紧机构实现保持钢丝绳的平直,以便于在进行放入锅台容器及进入烘干装置时保持所有油皮保持同步动作,为了完成和保证上述的动作造成了传动机构的复杂甚至臃肿,较多的复杂传动机构位于机器的上方也带来了很多维护上的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首先就是提供一种油皮输送装置,其传动结构较现有技术更加集中,且位置更为优化便于维护。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柔性的输送绳,所述输送绳通过位于一端处的第一换向滑轮组,和位于机架另一端的第二换向滑轮组,实现绳体经第一换向滑轮组绕至第二向滑轮端的结构,所述输送绳经第二换向滑轮组换向后折回至输送绳的下方并配合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带动。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机架连接的张紧轮机构,所述张紧轮机构位于机架的下方。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紧轮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电机集成安装于一控制箱中。
在上述或好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绳为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主动轮为单一设置。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从动轮,所述输送绳为开放的结构,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为卷筒状结构,输送绳的一端卷设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主动轮经电机的传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输送绳的卷设在从动轮上,所述从动轮经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形成当输送绳进行移动时,主动轮经电机带动逐渐将钢丝绳由从动轮转移至主动轮的结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与机架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主动轮和从动轮可互换的结构。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组、第二换向滑轮组分别为两组,各所述第一、二换向滑轮组分别并列相邻与机架连接,还包括第三换向滑轮组,由主动轮出发的所述输送绳经第二换向滑轮组换向至第一换向滑轮组,经第一换向滑轮换向后经第三换向滑轮组换向至另一组第一换向滑轮组换向后经同组第二换向滑轮组换向至主动轮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油皮机,可在将输送装置的传动机构记性集中设置,方便检修维护,同时降低机器体积和尺寸,便于安装和运输。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盛放豆浆并形成油皮的锅台和与锅台成直线分布的油皮烘干装置,所述油皮机还包括长条形挑架,所述挑架分别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挑架上下移动,所述挑架包括柔性的部分位于锅台上方、部分位于锅台下方的输送绳,所述输送绳通过位于一端处的第一换向滑轮组,和位于机架另一端的第二换向滑轮组,实现绳体经第一换向滑轮组绕至第二向滑轮端的结构,所述输送绳经第二换向滑轮组换向后折回至输送绳的下方并配合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带动。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沿锅台、烘干装置两侧方向布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机架固定连接,还包括位于端部第一滑动架和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分别与支撑架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分别与机架之间设有直线位移机构,形成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在直线位移机构带动下相对支撑架上、下位移的机构。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位移机构为带有电机驱动的丝杠、丝杠螺母运动副。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架与第一换向滑轮组连接,形成第一换向滑轮组随第一滑动架上下移动,并可自转的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架与第二换向滑轮组、第三换向滑轮组连接,各组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组至少两个且位于第二滑动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三换向滑轮组至少两个且水平布置,形成与第二换向滑轮组输送方向垂直的结构。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锅台下方的支撑桁架,经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组换向的输送绳倾斜延伸至所述锅台的下方,所述张紧轮机构、主动轮均位于所述锅台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利用张紧轮的弹性作用,在自然状态下保持输送绳张紧的情况下,同时保持一定的余量,以便于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在上升和下降时同样保持张紧;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绳的换向和运转均位于机架的两端部,且张紧轮、主动轮位于锅台的下方集中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传动原理明了且传动装置均集中设置,且传动机构均为开放式的结构,更加便于维护,且减少了位于机架上端的重量和体积,其结构更加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皮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绳与各换向滑轮组、张紧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动架与机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滑动架与机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和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构思,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作出限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文件所记载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跟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替换和规避也应当被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或不应当取得授权的范围。
在所述油皮机使用时容器为多个,且成水平矩形阵列排布,长度方向上相邻容器间通过槽体形成连通的结构,弹性片位于长度方向上矩形阵列起始端容器、末端容器的外侧槽体处,各长度方向容器阵列上方正对设有一长条形挑架,挑架包括用于起皮和输送的柔性的输送绳400,在本方案中输送绳400优先选择钢丝绳,容器上与输送绳400正投影相对位置处设有与挑架相配合的槽体,槽体延伸至容器内豆浆液的液面下,槽体与输送绳400相匹配形成输送绳400在槽体内移动的结构,首先输送绳400通过槽体下方至豆浆液面下方,在油皮形成后,输送绳400上升将油皮挑起,同时最外侧容器的均槽体处设有弹性片,弹性片容器上边沿齐平,弹性片采用弹性硅胶制成,形成输送绳400位于槽体处时输送绳400弹性贴合并密封的结构,弹性片与对应的容器通过粘结固定,容器内侧面均设有特氟龙涂层,特氟龙涂层可防止在输送绳400起皮时油皮粘结容器内层,沿锅台200两侧及烘干装置30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多个支撑架101,位于两端处的支撑架101分别配合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的升降机构,升所述升降机构为竖向布置的直线位移机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丝杠螺母副实现对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的升降控制,在具体使用上述发明时,升降机构可利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如PLC或者单片机进行自动化控制驱动丝杠的伺服电机,其上升和下降的间隔可在程序进行预设,满足其油膜形成时间的需求。
当进行上升或下降时,其上下移动的形成,其移动最小行程由油皮尺寸进行限制,其最大形成由支撑架101高度进行限制,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竖向布置的第二滑动架104来对位于锅台200下方的输送绳400进行控制,当第二滑动架104上升至最高距离时,位于锅台200下方的输送绳400经第二换向滑轮组600仅接触锅台200的下表面,而位于锅台200上方的输送绳400完成起皮动作;当第二滑动架104下降至最低距离时,位于锅台200上方的输送绳400下放置容器内等待起皮,此时位于锅台200下方的输送绳400则降低最低处,但不接触地面,上述上升和下方过程中主动轮700均不转动,仅依靠张紧轮调节输送绳400的张紧。
当起皮完成后,主动轮700在电机带动下,驱动输送绳400将油皮输送至烘干装置300中,在油皮完全进入烘干装置300并到达设定位置后,输送绳400停止转动,由烘干装置300对油皮进行烘干。
烘干装置300包括壳体组件和发热组件,壳体组件构成了围设形成腔体的结构,所围设形成的腔体用于存放需要烘干的油皮的空间,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壳体组件最外层由外壳、保温层、安装板、散热板构成,首先由外壳构成箱体时的结构,然后在箱体的内侧面固安装板,安装板与散热板之间留设用于安装散热组件的夹层,同时为了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在安装板与箱体之间设置保温层,保温层由保温材料制成并填充形成,所述的发热组件均匀布置在所述的夹层中,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蛇形排布的蒸汽管道作为热源,通过蒸汽管道通过固定件实现与安装板之间的固定安装,另由蒸汽管道组成的管路其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穿过安装板、保温层、外壳并与供气管道和供气回路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实现腔体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的腔体由两相对设置的箱体构成,两相对相对的表面设有凹槽,当箱体相对扣合时,凹槽形成所述的腔体,当然为了便于扣合或者扣合后的密封效果,可以考虑在箱体相对的表面处设置用于辅助扣合的槽体结构,为了方便线型布置的烘干装置300更容易是的油皮进行输送,两相对的盒体结构上端通过铰接结构实现转动连接,同时另一端保持自由开合的结构,这样就能保持油皮在进入时盒体间保持较大的空间,方便油皮进入,同时又能在进入完成进行闭合实现烘干,同时在所述支撑架101的两侧设置倾斜的轨道,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烘干装置300通过位于支撑架101的升降机构与输送绳400同步上下移动,烘干装置300的外壳处设有与轨道滚动连接的棍子,在轨道形状的限制下,当烘干装置300上升至时,烘干装置300的箱体逐渐张开,当烘干装置300下降时烘干装置300在重力作用下闭合。
支撑架101和支撑桁架102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支撑架101,还包括位于端部第一滑动架103和第二滑动架104,所述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分别与支撑架101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分别与机架100之间设有丝杠螺母副构成直线位移机构,形成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在直线位移机构带动下相对支撑架101上、下位移的机构,输送绳400通过位于第一滑动架103处的第一换向滑轮组500,和位于机架100第二滑动架104的第二换向滑轮组600,实现绳体经第一换向滑轮组500绕至第二向滑轮端的结构,所述输送绳400经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后折回至输送绳400的下方并配合连接有主动轮700,所述主动轮70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700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带动,第一滑动架103与第一换向滑轮组500连接,形成第一换向滑轮组500随第一滑动架103上下移动,并可自转的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架104与第二换向滑轮组600、第三换向滑轮组900连接,各组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组600至少两个且位于第二滑动架104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三换向滑轮组900至少两个且水平布置,形成与第二换向滑轮组600输送方向垂直的结构,经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的输送绳400倾斜延伸至所述锅台200的下方,所述张紧轮机构800、主动轮700均位于所述锅台200的下方,且集成安装于一控制箱中,张紧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还包括与固定架铰接的转动臂,张紧轮与转动臂转动连接,同时转动臂与固定架之间通过弹簧进行连接,形成经弹簧弹力张紧轮压紧输送绳的结构。
在上述或好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绳400可选择为封闭的环形结构,由单一主动轮700进行驱动,此时主动轮700直接通过传动机构由电机进行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主动轮700配合使用的从动轮,此时输送绳400为开放的结构,主动轮700、从动轮均为卷筒状结构,输送绳400的一端卷设在所述主动轮700上,所述主动轮700经电机的传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输送绳400的卷设在从动轮上,所述从动轮经转轴与机架100转动连接,形成当输送绳400进行移动时,主动轮700经电机带动逐渐将钢丝绳由从动轮转移至主动轮700的结构,所述主动轮700与从动轮分别与机架100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主动轮700和从动轮可互换的结构。当主动轮卷筒、从动轮卷筒与机架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当油皮进行输送时,钢丝绳由从动卷筒逐渐转移至主动卷筒上,当完全卷完后,将主动卷筒与从动卷筒交换位置,然后钢丝绳按照原路径经过输送机构后即可再次进行使用。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向滑轮组500、第二换向滑轮组600分别为两组,各所述第一、二换向滑轮组分别并列相邻与机架100连接,还包括第三换向滑轮组900,由主动轮700出发的所述输送绳400经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至第一换向滑轮组,经第一换向滑轮换向后经第三换向滑轮组900换向至另一组第一换向滑轮组500换向后经同组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至主动轮700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利用张紧轮的弹性作用,在自然状态下保持输送绳张紧的情况下,同时保持一定的余量,以便于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在上升和下降时同样保持张紧;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绳的换向和运转均位于机架的两端部,且张紧轮、主动轮位于锅台的下方集中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传动原理明了且传动装置均集中设置,且传动机构均为开放式的结构,更加便于维护,且减少了位于机架上端的重量和体积,其结构更加优化。

Claims (10)

1.油皮输送装置,包括柔性的输送绳(4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绳(400)通过位于一端处的第一换向滑轮组(500),和位于机架(100)另一端的第二换向滑轮组(600),实现绳体经第一换向滑轮组(500)绕至第二换向滑轮组的结构,所述输送绳(400)经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后折回至输送绳(400)的下方并配合连接有主动轮(700),所述主动轮(70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700)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机架(100)连接的张紧轮机构(800),所述张紧轮机构(800)位于机架(100)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绳(400)为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主动轮(700)为单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轮,所述输送绳(400)为开放的结构,所述主动轮(700)、从动轮为卷筒状结构,输送绳(400)的一端卷设在所述主动轮(700)上,所述主动轮(700)经电机的传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输送绳(400)的卷设在从动轮上,所述从动轮经转轴与机架(100)转动连接,形成当输送绳(400)进行移动时,主动轮(700)经电机带动逐渐将钢丝绳由从动轮转移至主动轮(700)的结构,所述主动轮(700)与从动轮分别与机架(100)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主动轮(700)和从动轮可互换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组(500)、第二换向滑轮组(600)分别为两组,各所述第一、二换向滑轮组分别并列相邻与机架(100)连接,还包括第三换向滑轮组(900),由主动轮(700)出发的所述输送绳(400)经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至第一换向滑轮组,经第一换向滑轮换向后经第三换向滑轮组(900)换向至另一组第一换向滑轮组(500)换向后经同组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至主动轮(700)处。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2或4所述输送装置的油皮机,包括用于盛放豆浆并形成油皮的锅台(200)和与锅台(200)成直线分布的油皮烘干装置(300),所述油皮机还包括长条形挑架,所述挑架分别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挑架上下移动,所述挑架包括柔性的部分位于锅台(200)上方、部分位于锅台(200)下方的输送绳(400),所述输送绳(400)通过位于一端处的第一换向滑轮组(500),和位于机架(100)另一端的第二换向滑轮组(600),实现绳体经第一换向滑轮组(500)绕至第二向滑轮端的结构,所述输送绳(400)经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后折回至输送绳(400)的下方并配合连接有主动轮(700),所述主动轮(70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700)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带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锅台(200)、烘干装置(300)两侧方向布置的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与机架(100)固定连接,还包括位于端部第一滑动架(103)和第二滑动架(104),所述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分别与支撑架(101)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分别与机架(100)之间设有直线位移机构,形成第一滑动架(103)、第二滑动架(104)在直线位移机构带动下相对支撑架(101)上、下位移的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位移机构为带有电机驱动的丝杠、丝杠螺母运动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架(103)与第一换向滑轮组(500)连接,形成第一换向滑轮组(500)随第一滑动架(103)上下移动,并可自转的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架(104)与第二换向滑轮组(600)、第三换向滑轮组(900)连接,各组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组(600)至少两个且位于第二滑动架(104)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三换向滑轮组(900)至少两个且水平布置,形成与第二换向滑轮组(600)输送方向垂直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锅台(200)下方的支撑桁架(102),经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组(600)换向的输送绳(400)倾斜延伸至所述锅台(200)的下方,所述张紧轮机构(800)、主动轮(700)均位于所述锅台(200)的下方。
CN201921292560.3U 2019-08-12 2019-08-12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Active CN210418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2560.3U CN210418805U (zh) 2019-08-12 2019-08-12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2560.3U CN210418805U (zh) 2019-08-12 2019-08-12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8805U true CN210418805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8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2560.3U Active CN210418805U (zh) 2019-08-12 2019-08-12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8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9878U (zh) 一种合成树脂瓦搬运码垛装置
CN202388081U (zh) 一种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片涂锡带焊接机
CN201466580U (zh) 电缆输送系统
CN217979727U (zh) 一种水平式石墨舟烘干炉上下料设备
CN110313524B (zh) 立式自动油皮机
CN109704079A (zh) 一种料盘自动续料供料系统
CN210418805U (zh) 油皮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下置式自动油皮机
CN205940149U (zh) 一种烘干炉
CN209142483U (zh) 一种空调遥控器装箱装置
CN210406930U (zh) 立式自动油皮机
CN206288711U (zh) 一种料箱式快速拆盘机
CN219112102U (zh) 一种托辊式隧道加热装置
CN208646271U (zh) 一种瓦楞纸箱柔印智能化生产设备
CN110341975A (zh) 一种含无人机的太阳能配运站
CN216001902U (zh) 一种电芯喷码移印循环生产线
CN218097086U (zh) 一种热风干燥房
CN213494687U (zh) 一种涂布机的涂布机构
CN213621719U (zh) 用于人造多层板双面覆膜传送装置
CN112060430A (zh) 一种节能型新型平躺式胶片冷却装置
CN210735364U (zh) 一种物流输送用链板输送线
CN105710000B (zh) 一种手机马达振动子装配涂锡膏硬化生产线
CN2656355Y (zh) 链条垂直传动装置的菜品输送机
CN209492758U (zh) 一种全自动装箱线
CN210497029U (zh) 木地板涂木蜡油装置
CN221123780U (zh) 一种显示器面板的高温在线老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