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4249U -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4249U
CN210404249U CN201921549297.1U CN201921549297U CN210404249U CN 210404249 U CN210404249 U CN 210404249U CN 201921549297 U CN201921549297 U CN 201921549297U CN 210404249 U CN210404249 U CN 210404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obd
jack
interfac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92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bo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bo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bo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bo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92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4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4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4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其用于插接汽车OBD接口,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内贯穿设有金属插针,所述金属插针的排布位置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排布位置相同;所述母头内贯穿设有金属插孔,所述金属插孔的排布位置与所述金属插针的排布位置相同;所述金属插针的一端插接所述金属插孔,与所述金属插孔的一端电接触,所述金属插针的另一端用于插接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内的金属片电接触,所述金属插孔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设接头。由于其采用公头和母头插接的方式形成拓展的接头组件,与汽车OBD接口插接后可以将接口延伸出来,方便用户插接外设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连接头和连接线,特别涉及用于汽车的OBD接头组件及应用该接头组件的OBD连接线。
背景技术
OBD(On Board Diagnostics)即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用于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发动机电控系统及车辆的其它功能模块的工作状况,具体来讲,外设诊断设备的插头上连接有与内部OBD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缆线,当插头电性插接于OBD诊断接口上时,可获取车辆的车况信息,并将该车况信息经所述电缆线而传输至诊断设备上,固目前车辆上均具有OBD诊断接口,用于与外设装置插接。由于OBD接口只有一个,满足不了同时接多个设备及车辆检测时候OBD诊断接口不够用,而且OBD通常设计在较为隐蔽的位置,导致用户使用起来极为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推出了由接头、接口和电缆线构成的OBD连接线,接头与汽车的OBD接口插接,接口用于与外设装置插接,由于OBD接口延伸出来一个接口方便用户使用,但OBD接口占用后无法再从OBD接口接其他产品设备,从而给车辆进行检测维修诊断及 GPS设备等带来极大不方便弊端。而且上述OBD连接线的弊端还在于电缆线容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损坏,导致整个OBD连接线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其采用公头和母头插接的方式形成拓展的接头组件,与汽车OBD接口插接后可以将接口延伸出来,方便用户插接外设装置,更进一步的该OBD接头组件的结构还方便与数据传输线连接,通过拓展接口延伸出更多的OBD接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OBD接头组件,所述OBD接头组件用于插接汽车OBD接口,所述OBD接头组件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内贯穿设有金属插针,所述金属插针的排布位置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排布位置相同;所述母头内贯穿设有金属插孔,所述金属插孔的排布位置与所述金属插针的排布位置相同;所述金属插针的一端插接所述金属插孔,与所述金属插孔的一端电接触,所述金属插针的另一端用于插接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内的金属片电接触,所述金属插孔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设接头。
优选地,所述金属插孔的数量与所述金属插针数量相同,所述金属插针的数量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金属插针为圆柱状,所述金属插孔为圆孔状,所述圆柱状金属插针插接所述圆孔状金属插孔,所述圆柱状金属插针与所述圆孔状金属插孔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插针为方柱状,所述金属插孔为方孔状,所述方柱状金属插针插接所述方孔状金属插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插针端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接所述金属插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插针的粗糙度不高于0.3μm。
优选地,所述OBD接头组件为分体结构,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上设有相互扣合的卡扣。
优选地,所述公头的壳体设有凸起,所述母头的壳体设有凹槽,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插接时,所述凸起可滑入所述凹槽并被所述凹槽限位。
优选地,所述OBD接头组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经注塑工艺成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OBD连接线,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OBD接头组件,还包括数据传输线和拓展接口,所述OBD接头组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通讯连接所述拓展接口,所述拓展接口用于连接外设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公头和母头插接的方式形成拓展的接头组件,与汽车OBD 接口插接后可以将接口延伸出来,方便用户插接外设装置;且该设计不仅可以用作分体结构,使公头和母头设计成可拆卸模块,其任意一个损坏时,可直接替换,、方便安装、避免浪费;而且还可以用作一体化结构,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总高度,从而给安装带来了很大方便。包括该接头组件的OBD连接线还可以进一步拓展OBD接头,方便用户同时连接多个外设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OBD接头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插针与金属插孔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插针与金属插孔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头与母头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头与母头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OBD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OBD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OBD接头组件,其用于与汽车OBD接口插接,该OBD接头组件包括公头1和母头2,其中公头1可用于与汽车OBD接口插接,母头2可用于与外设装置的接头插接。公头1内贯穿设有金属插针101,金属插针101的排布位置与汽车OBD 接口的插孔排布位置相同;母头2内贯穿设有金属插孔201,金属插孔201的排布位置与金属插针101的排布位置相同。上述的排布位置相同是指当进行插接操作时,金属插针101可成功插入汽车OBD接口的插孔内,金属插孔201可成功嵌套在金属插针101上,例如常用的汽车OBD接口内具有16个针脚,即接口对应有16个插孔,不同针脚定义的作用不同,此处不作赘述。以16个插孔的汽车OBD接口为例,本实施例中金属插针101也具有16根,其排布与OBD接口的插孔对应,即上下两排各8个且直线排布。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排布位置相同并不意味着金属插针101、OBD接口的插孔和金属插孔201的数量一定相同,仅满足插接操作成功即可,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插针 101可以为15个,按照上下两排直线排布,分别排8个和7个,由于针脚定义作用不同,金属插针101与OBD接口的插孔插件后,可获取对应针脚的功能,因此可根据需要的功能和屏蔽的功能来选择金属插针101或金属插孔201的排布。
以下对金属插针101的排布做进一步说明,金属插针101在公头1上的排布可通过将金属插针101贯穿设置在公头模块内,公头模块例如可以是中间设有挡板104的中空环形壳体,挡板104将该中空部分隔开,该环形壳体沿正对挡板方向的正投影可以大致呈梯形,环形壳体的该设计有利于插接操作时防呆,避免金属插针101在进行插接操作时定位错位。金属插针101贯穿上述挡板104并被挡板104固定,金属插针101的两端暴露于环形壳体内,配合环形壳体的设计,可方便实现插接操作的定位。金属插孔201的排布和母头2的设计可参见上述金属插针101和公头1,以下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插针可设计为圆柱状,对应的金属插孔可设计成圆孔状,圆柱和圆孔均不存在死角,可以实现良好的电接触,有利于保证通讯数据的质量,为了提高插接后的稳定性,金属插针与金属插孔过盈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插针也可以设计成方柱状,金属插孔设计成方孔状,该设计有利于提高插接的牢固性。参考图2和图3,进一步的,金属插针的端部可以设计凸起部102,例如该凸起部102可以是一球状凸起,也可以是沿金属插针长度方向一具有两个斜面组成的凸起,凸起部102的作用是进一步避免插接后,因外力导致公头1和母头2脱离,具体来讲,金属插孔201上与金属插针101插接的一端设计一镂空的结构,金属插针101与金属插孔201插接后,插针凸起部102进入插孔镂空结构,由于凸起部102的高度略大于插孔的孔径,此时镂空结构将对凸起部102进到限位作用,避免插针在一般外力下脱离插孔。为了保证后续可更换公头1或母头2,凸起部102和镂空结构的设计应当保持在一般外力下不脱离,强力拔除操作时可脱离。由于金属相较于塑料具有更高的刚性,因此在设计凸起部102时需要注意其尺寸与金属插孔102的孔径不可相差过大,否则会导致插接操作失败,具体的参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常规试验获得,此处不做赘述。
由于凸起部和镂空结构在实际实验中尺寸的设计较难掌握,两者的匹配难度较高,发明人进一步通过将金属插针做粗化处理,以提高插针和插孔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小凸起部和镂空结构的设计难度,可以保证在较小凸起部情况下实现高稳定性,甚至在不设计凸起部的情况下也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金属插针的表面并不是越粗糙越好,因为随着金属插针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从母头2的金属插孔201处获取的通讯数据质量也随之降低,说明表面粗化会对通信数据的质量有所影响。发明人通过测试表面粗糙度与金属的接触电阻关系,得出当粗糙度Ra不高于0.3μm时,本实用新型的OBD接头组件既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也具有良好的通信传输性能。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公头1的壳体和母头2的壳体上分别设计可相互扣合的卡扣,进而提高公头1和母头2插接后的结构稳定性,例如公头1的壳体内侧设有一凸块103,母头2的壳体外侧设有一凹槽203,当公头1和母头2插接时,凸块103滑入凹槽203并被凹槽203的侧壁限位,当公头1和母头2需要拔出时,需将公头1设有凸块103的壳体处顶起,使凸块103滑出凹槽203,解除凹槽203对凸块103的限位即可。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公头1的壳体和母头2的壳体上相互扣合的卡扣还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公头1的壳体和母头2的壳体尺寸相同,其相互扣合的端部分别设有凸块103 和凹槽203,具体地,公头1壳体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凸块103,进一步地,该凸块103上还设有一凸起,母头2壳体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凹槽203,该凹槽203侧壁上还设有容纳凸块103上的凸起的凹部,公头1和母头2插接时,凸块103进入对应的凹槽203内,为了避免公头 1和母头2分离,凸块103上的凸起滑入凹槽203的凹部,该凹部对凸起进行限位。当需要好接触插接时,只需强力拔出即可,由于公头1和母头2为塑料材质,其具有一定的柔性,并不会对凸块103及其凸起、凹槽203及其凹部有损坏。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OBD接头组件均为分体结构,即公头1和母头2可分离。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OBD接头组件可以为一体化结构,具体而言,当金属插针101与金属插孔201插接好后,即公头1和母头2插接好后,通过注塑工艺将公头1和母头2结合处进行封装,相比与分体结构,一体化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最高,但公头1和母头2任意一个损坏后,更换较为麻烦。但相较于现有的一体化结构的OBD接头而言,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五金插接的公头1和母头2组成OBD接头组件,工人只需将公头1和母头2对接成功,然后送入注塑车间即可,相较于现有的OBD接头在生产中需要将插针和插孔点对点焊接而言,不仅极高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且由于不需焊接,大大降低了总高度从而给安装带来了很大方便。还需说明的是,图6中母头的插孔202内容纳的是金属插孔20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插针101可以是分体的(未图示),例如公头1两侧的金属插针分别插入公头1壳体中间的挡板104内,一侧的金属插针用于与汽车OBD连接口插接,另一侧的金属插针用于与母头的金属插孔插接,为了实现通信数据的传输,上述公头两侧的金属插针分别建立对应的电性连接,例如对应的两侧金属插针通过焊接或导线进行电接触,以上仅是列举的两种实现方式,应当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两种方式,还有其他可实现电性连接的方式,例如两侧金属插孔之间通过钩挂进行电性连接,此处不在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通晓金属之间实现电性连接的方式。对于金属插孔而言,其同样也可以是分体的,具体的电性连接方式可参考金属插针的分体设计,此处不在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性连接、电接触、通讯连接均是指连接的状态和功能,也是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手段,具体的实现方式亦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OBD连接线,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OBD 接头组件100,此外还包括数据传输线200和拓展接口300,OBD接头组件100通过数据传输线200通讯连接拓展接口300,该拓展接口300则用于连接其他外设装置的接头。该拓展接口300是对OBD接头组件中母头2功能的进一步补充,用以解决一个OBD接口不够用的困扰,在原有的一个OBD接口基础上伸出去多个OBD接口,方便广大车主使用诊断工具及GPS,行车记录仪等外接加装设备同时使用。上述数据传输线200与OBD接头组件100、拓展接口300 的通讯连接是指三者之间可实现数据传输,具体是通过数据传输线200与OBD接头组件100、拓展接口300的插针、插孔的电性连接实现的,由于相关的电性连接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OBD接头组件,所述OBD接头组件用于插接汽车OBD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OBD接头组件包括公头和母头;
所述公头内贯穿设有金属插针,所述金属插针的排布位置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排布位置相同;
所述母头内贯穿设有金属插孔,所述金属插孔的排布位置与所述金属插针的排布位置相同;
所述金属插针的一端插接所述金属插孔,与所述金属插孔的一端电接触,所述金属插针的另一端用于插接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内的金属片电接触,所述金属插孔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设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孔的数量与所述金属插针数量相同,所述金属插针的数量与所述汽车OBD接口的插孔数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针为圆柱状,所述金属插孔为圆孔状,所述圆柱状金属插针插接所述圆孔状金属插孔,所述圆柱状金属插针与所述圆孔状金属插孔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针为方柱状,所述金属插孔为方孔状,所述方柱状金属插针插接所述方孔状金属插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针端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接所述金属插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针的粗糙度不高于0.3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BD接头组件为分体结构,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上设有相互扣合的卡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的壳体设有凸起,所述母头的壳体设有凹槽,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插接时,所述凸起可滑入所述凹槽并被所述凹槽限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BD接头组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经注塑工艺成一体化结构。
10.一种OBD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OBD接头组件,还包括数据传输线和拓展接口,所述OBD接头组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通讯连接所述拓展接口,所述拓展接口用于连接外设接头。
CN201921549297.1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Active CN210404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9297.1U CN210404249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9297.1U CN210404249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4249U true CN210404249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9297.1U Active CN210404249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4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7721B2 (en) Tool extractable contact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658907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lf-retaining board locks
JPH0237663B2 (zh)
CN106785680B (zh) 充电座活动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浮动连接器
CN210404249U (zh) 一种obd接头组件及obd连接线
CN20109741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4012062U (zh) 一种冷压型连接器结构
JPH0850947A (ja) 丸型端子用コネクタ
CN206451944U (zh) 连接器固定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0296788U (zh) 一种线束接插装置
CN113794067A (zh) 一种无线缆免焊接的屏蔽插座以及车载充电机
CN204809477U (zh) 车载线束插头及具有该线束插头的线束
CN209766838U (zh) 一种转换插头及电源适配器
JP438222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9959544U (zh) 一种防水型公母数据线
KR200227805Y1 (ko) 커넥터
CN216289360U (zh) 一种电源模块电连接器
CN220856954U (zh) 具备抗干扰及易装配特性的汽车故障诊断插头
CN215451828U (zh) 一种连接器接触件
CN218101871U (zh) 一种多通道矩形同轴卡锁连接器
CN216488854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和连接器组件
CN218958091U (zh) 一种插头端子及应用其的一种连接器
CN219226814U (zh) 一种拉伸全屏蔽mini fakra连接器
CN216580402U (zh) 一种防止挂台变形的护套
CN212542745U (zh) 一种导电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