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8341U -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8341U
CN210398341U CN201921222806.XU CN201921222806U CN210398341U CN 210398341 U CN210398341 U CN 210398341U CN 201921222806 U CN201921222806 U CN 201921222806U CN 210398341 U CN210398341 U CN 210398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plunger
way
oi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28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安仓
李昌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Pangu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Paguld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Paguld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Paguld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28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8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8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8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阀体开有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阀体内设有主油路、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进油口与主油路相连通,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分别与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连通;主油路接有溢流阀,阀体内设有溢流油路,所述溢流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溢流油路之间的通断;阀体内设有柱塞阀,所述溢流油路接柱塞阀,从溢流油路流出的液体可驱动柱塞阀动作;所述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实现润滑剂从第一出油口输出和从第二出油口输出之间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实现液压自动切换,将泵送的润滑剂交替供给给双线集中润滑系统两个主油路。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尤其适用于能把泵送的润滑剂交替供给给双线集中润滑系统两个主油路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双线集中润滑系统切换润滑剂泵送的润滑剂供给两个主油路,是使用电磁、气动二位四通阀和压力传感器,配合PLC可编程控制器,由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或气动二位四通阀来实现交替润滑剂供;或使用电动二位四通阀和压力传感器,配合PLC可编程控制器,由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或气动二位四通阀来实现交替润滑剂供。现有技术中,双线集中润滑系统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零部件多,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稳定性好、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实现液压自动切换,将泵送的润滑剂交替供给给双线集中润滑系统两个主油路。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阀体开有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阀体内设有主油路、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进油口与主油路相连通,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分别与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连通;主油路接有溢流阀,阀体内设有溢流油路,所述溢流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溢流油路之间的通断;阀体内设有柱塞阀,所述溢流油路接柱塞阀,从溢流油路流出的液体可驱动柱塞阀动作;所述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实现润滑剂从第一出油口输出和从第二出油口输出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地,设有第一柱塞阀、第二柱塞阀,第一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下方;柱塞阀的结构为,柱塞设置于柱塞腔内;溢流回路接第一柱塞阀的柱塞腔,从溢流回路流入到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一柱塞阀动作;阀体内设有第一驱动油路,所述第一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驱动油路之间的通断;第一驱动油路接第二柱塞阀的柱塞腔,从第一驱动油路内流入到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二柱塞阀动作;第二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
进一步地,设有第三柱塞阀,第三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上方;第二出油回路与第三柱塞阀的阀腔相接,从第二出油回路流入到第三柱塞阀的阀腔内液体,可驱动第三柱塞阀动作;第三柱塞阀接有传感器,第三柱塞动作时,传感器获取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状态信号。
进一步地,阀体开有回油口,阀体内设有回油油路,回油油路与回油口相连通;第二柱塞阀可控制回油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进油口经油路接安全泄流阀,安全泄流阀接回油油路。
进一步地,第三柱塞端部接有指示杆,传感器通过指示杆获取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状态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阀包括调节弹簧、弹簧座、活塞,活塞竖向设置于主油路上端,活塞安装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上。
进一步地,弹簧座上方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压力。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油路接有溢流阀,阀体内设有溢流油路,所述溢流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溢流油路之间的通断;阀体内设有柱塞阀,所述溢流油路接柱塞阀,从溢流油路流出的液体可驱动柱塞阀动作;所述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实现润滑剂从第一出油口输出和从第二出油口输出之间的切换。本实用新型当系统压力(阀体主油路内的液压)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溢流阀动作,进而带动柱塞阀动作,从而实现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的切换,即将泵送的润滑剂交替供给给双线集中润滑系统两个主油路。本实用新型工作稳定性好、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再用压力传感器和复杂的控制系统,有效降低成本,减少系统的结构组成和部件。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柱塞阀、第二柱塞阀,第一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下方;柱塞阀的结构为,柱塞设置于柱塞腔内;溢流回路接第一柱塞阀的柱塞腔,从溢流回路流入到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一柱塞阀动作;阀体内设有第一驱动油路,所述第一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驱动油路之间的通断;第一驱动油路接第二柱塞阀的柱塞腔,从第一驱动油路内流入到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二柱塞阀动作;第二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柱塞阀控制两个出油油路之间的切换,进一步保证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三柱塞阀,第三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上方;第二出油回路与第三柱塞阀的阀腔相接,从第二出油回路流入到第三柱塞阀的阀腔内液体,可驱动第三柱塞阀动作;第三柱塞阀接有传感器,第三柱塞动作时,传感器获取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状态信号。本实用新型传感器通过第三柱塞阀获取切换状态信号,可将信号传送至集中润滑控制系统,有效监控液压自动换向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油口经油路接安全泄流阀,安全泄流阀接回油油路。当系统压力(阀体主油路内的液压)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安全泄流阀动作,润滑剂由进油口进入回油油路,起到泄压作用,进一步保证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工作安全性、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溢流阀包括调节弹簧、弹簧座、活塞,活塞竖向设置于主油路上端,活塞安装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上;弹簧座上方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压力。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栓可对切换压力进行调节,调节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E-E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图1的G-G剖视图;
图7为图1的G-G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油路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第一柱塞阀动作切换时的油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第二柱塞阀动作切换时的油路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1阀体;102弹簧套;103防松螺母;104调节螺栓;105传感器;106堵头;107第三柱塞;108A第二柱塞;108B第一柱塞;109弹簧座1;110调节弹簧;111弹簧座2;112活塞套;113密封垫;114活塞; 116密封圈;117密封堵头;118传感器接头;119指示杆;120导向套;121安全泄流阀;122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阀体101开有进油口P、第一出油口A、第二出油口B;如图8所示,阀体内设有主油路、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进油口P与主油路相连通,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分别与第一出油口A、第二出油口B连通;其中,主油路由油路201、202组成,第一出油油路由油路203A、204A、205A组成,第二出油油路由203B、204B、205B组成。
如图4、图6、图7所示,主油路(油路202)接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包括调节弹簧110、弹簧座(弹簧座1 109、弹簧座2 111)、活塞114,活塞114竖向设置于主油路(油路202)上端,活塞114安装有调节弹簧110,调节弹簧110安装在弹簧座上,活塞114外侧设有活塞套112。弹簧座上方设有调节螺栓104,所述调节螺栓104用于调节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压力。
阀体内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用于控制主油路(油路202)与溢流油路之间的通断;如图7所示,溢流油路由油路301、302、303、306A、307A、304A、305A组成,阀体内设有柱塞阀,所述溢流油路接柱塞阀,从溢流油路流出的液体可驱动柱塞阀动作;所述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实现润滑剂从第一出油口A输出和从第二出油口B输出之间的切换。如图4、图7所示,实施时,设有第一柱塞阀、第二柱塞阀,第一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下方;柱塞阀的结构为,柱塞设置于柱塞腔内,即第一柱塞108B位于第一柱塞腔内,第二柱塞108A位于第二柱塞腔内。溢流回路输出口接第一柱塞阀的柱塞腔,从溢流回路流入到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一柱塞阀(第一柱塞108B)动作。如图9、图10所示,阀体内设有第一驱动油路207B,所述第一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驱动油路207B之间的通断;第一驱动油路207B接第二柱塞阀的柱塞腔,从第一驱动油路内流入到第二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二柱塞阀动作;第二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油路203A)、第二出油油路(油路203B)之间的通断。如图4、图5所示,设有第三柱塞阀(第三柱塞阀107位于第三柱塞阀腔内),第三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上方;第二出油回路(油路203B)与第三柱塞阀的阀腔相接,从第二出油回路流入到第三柱塞阀的柱塞腔内液体,可驱动第三柱塞阀(第三柱塞107)动作;第三柱塞阀接有传感器105,第三柱塞107动作时,传感器105获取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状态信号。实施时,第三柱塞107端部接有指示杆119,传感器105通过指示杆119获取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状态信号。阀体开有回油口R,阀体内设有回油油路206,回油油路206与回油口R相连通;第二柱塞阀可控制回油油路206与第一出油油路(油路203A)、第二出油油路(油路203B)的通断。进油口经油路接安全泄流阀121,安全泄流阀121接回油油路206。
如图8所示,双线集中润滑系统泵送的润滑剂经进油口P进入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经阀体内油路201、202、203A、204A、205A从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第一出油口A输出供应A油路,B油路内的润滑剂经第二出油口B(此时做回油口用)、阀体内油路203B、204B、205B、206回到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回油口R并流回到润滑泵内。
如图4、图7、图9所示,当双线集中润滑系统泵送的润滑剂持续增压时,推动活塞114向上运动,当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时;润滑剂可以经油路301流到油路302;经阀体内油路303、306A、307A、304A、305A达到第一柱塞阀的柱塞腔,润滑剂到达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后,推动第一柱塞108B向左运动。
当第一柱塞108B向左运动到位后,同时可以打开油路202和第一驱动油路207B;润滑剂可以经油路202流到第一驱动油路207B,再进入第二柱塞阀的柱塞腔,进而推动第二柱塞108A向右运动。如图10所示,当第二柱塞108A向右运动到位,同时可以打开油路202和油路203B,润滑剂可以经油路202流到油路203B,最终由第二出油口B输出至B油路,实现B油路和A油路输出的自动切换,此时,A油路的润滑剂经第一出油口A(此时用作回油口)、油路203A、204A、205A、206回到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回油口R并流回到润滑泵内。同时,润滑剂经油路203B进入第三柱塞阀的柱塞腔,推动第三柱塞107向左运动,指示杆119随第三柱塞107向左运动,使传感器105感应获取切换状态信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阀体开有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阀体内设有主油路、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进油口与主油路相连通,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分别与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连通;主油路接有溢流阀,阀体内设有溢流油路,所述溢流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溢流油路之间的通断;阀体内设有柱塞阀,所述溢流油路接柱塞阀,从溢流油路流出的液体可驱动柱塞阀动作;所述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实现润滑剂从第一出油口输出和从第二出油口输出之间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柱塞阀、第二柱塞阀,第一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下方;柱塞阀的结构为,柱塞设置于柱塞腔内;溢流回路接第一柱塞阀的柱塞腔,从溢流回路流入到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一柱塞阀动作;阀体内设有第一驱动油路,所述第一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驱动油路之间的通断;第一驱动油路接第二柱塞阀的柱塞腔,从第一驱动油路内流入到第一柱塞阀柱塞腔内的液体,可驱动第二柱塞阀动作;第二柱塞阀用于控制主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之间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三柱塞阀,第三柱塞阀位于第二柱塞阀的上方;第二出油回路与第三柱塞阀的阀腔相接,从第二出油回路流入到第三柱塞阀的阀腔内液体,可驱动第三柱塞阀动作;第三柱塞阀接有传感器,第三柱塞动作时,传感器获取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状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开有回油口,阀体内设有回油油路,回油油路与回油口相连通;第二柱塞阀可控制回油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油口经油路接安全泄流阀,安全泄流阀接回油油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柱塞端部接有指示杆,传感器通过指示杆获取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状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包括调节弹簧、弹簧座、活塞,活塞竖向设置于主油路上端,活塞安装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座上方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液压自动切换装置的切换压力。
CN201921222806.X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Active CN210398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806.XU CN210398341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806.XU CN210398341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8341U true CN210398341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2806.XU Active CN210398341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83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5310A (zh) * 2019-07-31 2019-09-27 青岛盘古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5310A (zh) * 2019-07-31 2019-09-27 青岛盘古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927429A (en) Reversible hydraulic door operator system
CN101251225B (zh) 双线干油润滑系统用液压调压自动换向组合阀
US200300003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lift cylinder, especially of working machines
WO2019062978A1 (zh) 轴承废油脂自动收集系统及轴承自动换脂系统
CN210398341U (zh)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JPS6213454B2 (zh)
CN110748517B (zh) 回转马达液压控制系统、过载卸荷方法及施工车辆
CN102030265A (zh) 一种负载敏感型船用吊机液压系统
CN109812513B (zh) 液压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3671316A (zh) 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
CN108167508A (zh) 电液阀门紧急关断装置
CN108194457B (zh) 液压顶升系统及塔式起重机
CN201184489Y (zh) 双线干油润滑系统用液压调压自动换向组合阀
CN105332966A (zh) 液压驱动水压试验高压卸荷阀
WO2019062985A1 (zh) 轴承废油脂自动收集系统及其轴承的自动换脂系统
CN108266420A (zh) 插装式制动器控制阀
CN203453481U (zh) 一种新结构最低液面阀
CN110285310A (zh) 一种液压自动切换装置
CN214146070U (zh) 一种升降设备的液压动力装置
CN211778292U (zh) 一种电控式双先导溢流阀
CN209077295U (zh) 一种高压清洗机
CN213017947U (zh) 一种利用流体力自启闭的阀门
CN206175770U (zh) 一种电液装置
CN203286097U (zh) 一种高抗污染电液配压装置
CN216008867U (zh) 一种水泵流量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228 Tongji Street Xi Yuan Zhuang Cun Bei Xin Cheng San Lu, Jimo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Pangu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228 Tongji Street Xi Yuan Zhuang Cun Bei Xin Cheng San Lu, Jimo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PAGULD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