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6930U -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6930U
CN210386930U CN201920951043.6U CN201920951043U CN210386930U CN 210386930 U CN210386930 U CN 210386930U CN 201920951043 U CN201920951043 U CN 201920951043U CN 210386930 U CN210386930 U CN 210386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pipeline
water
oi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10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思凡
陈在君
李前春
胡东锋
张新发
王玉
方晓军
权银虎
张岄
宋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10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6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6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6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通过微波处理器、真空泵、喷水喷雾器、除尘器、干灰收集盒、冷凝器、油水分层器、热氧化器等部件的有效设置,使得含油物品的去油过程实时可视、操作可控、去油干净、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波加热、前置真空、喷水循环的方式,不用外来氮气吹扫,即可实现更为便捷、成本低廉、高效去油的处理效果,节约了耗材成本,并且相关操作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与油基钻井液相关的作业时,会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含油岩屑、含油污泥及沾染油渍的物品:如手套、衣物、毛毡、棉纱、零部件等,以往有些含油物品会直接通过填埋或焚烧来处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在很多时候,多数物品如手套、衣物、毛毡才刚使用,就被油渍完全沾染,不得不报废,其中有些废品在去掉油渍后,完全可以再次使用,而现有的微波处理装置只针对含油污泥和含油钻屑,对于其他沾染油渍的物品去油处理,并未明确提及,且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如专利“微波处理含油钻屑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6266402U)”,“一种含油固废微波热解吸资源化处理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7271789U)”,“油基钻井液废弃物电磁微波处理系统及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2826729B)”。因此,为了降低这些含油物品对环境的二次伤害,提高含油物品的二次利用率,增加微波热解析处理装置的适用性,并实现油品回收,现设计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含油物品的二次利用率,增加微波热解析处理装置的适用性,并实现油品回收的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包括
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器内设置有加热仓和微波发生器,加热仓的顶部开有微波入口,微波发生器的微波出口与加热仓顶部的微波入口连通;
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管线与加热仓连通,且管线上连接第一阀门;
喷水喷雾器,喷水喷雾器通过喷水管线与加热仓连通,且喷水管线上连接单向阀,喷水喷雾器内设置有储水室和喷水喷雾口,喷水喷雾口通过喷水管线与加热仓连通;
除尘器,除尘器的进气口通过除尘管线与加热仓连通;
干灰收集盒,干灰收集盒通过金属软管与除尘器的底部连通,金属软管上连接第二阀门底部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干灰收集盒底部通过重力传感器与地面接触;
冷凝器,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冷凝管线与除尘器的出气口连通,
油水分层器,油水分层器通过管线与冷凝器的底部连通,油水分层器内设置有水箱和油箱,水箱的下部连接水箱外输管线,油箱的下部连接油箱外输管线,水箱外输管线上还通过水循环管线与喷水喷雾器内的储水室连通。
热氧化器,热氧化器通过尾气管线与冷凝器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出气口通过尾气管线还依次连接有第三阀门和密封风机。
所述的油箱外输管线上连接第四阀门,水箱外输管线上依次连接有第五阀门、过滤器、离心泵和第七阀门,离心泵和第七阀门之间的水箱外输管线上连接水循环管线,水循环管线上连接第六阀门。
所述的微波处理器至少包括外壳体和一个可以与外壳体开合的便捷门,便捷门与加热仓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加热仓包括内壳体,加热仓的内壳体为金属材质,加热仓的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内设置微波发生器,所述加热仓的内壳体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电热带和保温隔热层。
所述的加热仓内中部相对两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圆形凹槽,两侧壁上的圆形凹槽内可拆卸连接镂空圆筒,且其中一侧壁圆形凹槽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镂空圆筒的第一电机。
所述的加热仓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盛物盘,盛物盘底部的加热仓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盛物盘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同心的推力球轴承,盛物盘放置在推力球轴承上,所述的盛物盘的外沿向外切斜且不与加热仓的内壁相接触,盛物盘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
所述的加热仓顶部的微波入口处还固定连接有透光片,透光片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
所述的加热仓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除尘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凝管线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尾气管线上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氧含量传感器。
所述的除尘管线、除尘器、冷凝管线、第二阀门、金属软管外部由内至外均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和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
1、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处理器、真空泵、喷水喷雾器、除尘器、干灰收集盒、冷凝器、油水分层器、热氧化器等部件的有效设置,通过开机前准备、开机预处理、加热处理、关机回收四个步骤,使得含油物品的去油过程实时可视、操作可控、去油干净、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波加热、前置真空、喷水循环、镂空圆筒旋转的方式,不用外来氮气吹扫,即可实现更为便捷、成本低廉、高效去油的处理效果,节约了耗材成本,并且相关操作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适用于各类含油物品,如含油钻屑、含油污泥、含油手套、衣物、毛毡、棉纱等,可制成小型化装置,适用范围广。
2、盛物盘用于盛放颗粒状的含油物品,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盛物盘旋转,其旋转轴线方向为竖向,第二电机固定在加热仓内壳体底部中心位置的凹槽中,盛物盘放置在推力球轴承上,推力球轴承下端固定在加热仓内壳体底部中心位置的凹槽中,盛物盘的外沿向外切斜且不与加热仓的内壁相接触,且盛物盘的外沿向外切斜且外边上翘幅度较大,盛物盘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氧化硅玻璃。镂空圆筒和盛物盘可根据含油物品的具体种类,进行分别放置和加湿,如含油钻屑、含油污泥等颗粒状含油物品可以直接放入盛物盘,不需要镂空圆筒,直接去掉即可,而对于含油手套、衣物、棉纱、毛毡等柔软类含油物品,放入镂空圆筒更好,在加湿和加热过程中,第一电机均可驱动镂空圆筒旋转,达到更好的加湿和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第一阀门;3-单向阀;4-喷水喷雾器;5-储水室;6-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除尘管线;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电磁加热线圈;12-冷凝管线;13-除尘器;14-第二阀门;15-金属软管;16-第三温度传感器;17-第三压力传感器;18-冷凝器;19-第四压力传感器;20-第三阀门;21-密封风机;22-尾气管线;23-热氧化器;24-水循环管线;25-第四温度传感器;26-氧含量传感器;27-微波处理器;28-微波发生器;29-第一电机;30-保温隔热层;31-镂空圆筒;32-电热带;33-透光片;34-推力球轴承;35-第二电机;36-加热仓;37-喷嘴;38-盛物盘;39-重力传感器;40-干灰收集盒;41-油水分层器;42-第四阀门;43-第五阀门;44-过滤器;45-离心泵;46-第六阀门;47-第七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包括
微波处理器27,微波处理器27内设置有加热仓36和微波发生器28,加热仓36的顶部开有微波入口,微波发生器28的微波出口与加热仓36顶部的微波入口连通;
真空泵1,真空泵1通过管线与加热仓36连通,且管线上连接第一阀门2;
喷水喷雾器4,喷水喷雾器4通过喷水管线与加热仓36连通,且喷水管线上连接单向阀3,喷水喷雾器4内设置有储水室5和喷水喷雾口,喷水喷雾口通过喷水管线与加热仓36连通;
除尘器13,除尘器13的进气口通过除尘管线9与加热仓36连通;
干灰收集盒40,干灰收集盒40通过金属软管15与除尘器13的底部连通,金属软管15上连接第二阀门14,干灰收集盒40底部设置有重力传感器39,干灰收集盒40底部通过重力传感器39与地面接触;
冷凝器18,冷凝器18的进气口通过冷凝管线12与除尘器13的出气口连通,
油水分层器41,油水分层器41通过管线与冷凝器18的底部连通,油水分层器41内设置有水箱和油箱,水箱的下部连接水箱外输管线,油箱的下部连接油箱外输管线,水箱外输管线上还通过水循环管线24与喷水喷雾器4内的储水室5连通。
热氧化器23,热氧化器23通过尾气管线22与冷凝器18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18出气口通过尾气管线22还依次连接有第三阀门20和密封风机21。
实际使用时:微波处理器27用于给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具体通过微波发生器28的微波出口与加热仓36顶部的微波入口连通后,微波发生器28的微波从加热仓36顶部的微波入口投射在加热仓36内部给含油物品进行微波处理,使含油物品升温,使油水蒸发,真空泵1用于抽吸加热仓36、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冷凝器18、干灰收集盒40内的空气,使加热仓36、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冷凝器18、干灰收集盒40内的含氧量降低,喷水喷雾器4用于给加热仓36内含油物品喷水,除尘器13用于去油回收过程中的灰尘去除,干灰收集盒40用于收集除尘器13内去除的灰尘,冷凝器18用于去油回收过程含油水蒸气的冷却,油水分层器41用于收集并且分离冷凝器18内冷却的油水蒸气后含油液体,油通过油箱外输管线外排收集,不可再重复利用的废水通过水箱外输管线处理在通过水循环管线24进入喷水喷雾器4内的储水室5内,热氧化器23用于冷凝器18出气口气体的氧化处理,保证外排的气体无害,冷凝器18出气口通过尾气管线22还依次连接有第三阀门20和密封风机21,第三阀门20用于控制尾气管线22的开闭,密封风机21用于增加油水蒸汽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处理器28、真空泵1、喷水喷雾器4、除尘器13、干灰收集盒40、冷凝器18、油水分层器41、热氧化器23等部件的有效设置,使得含油物品的去油过程实时可视、操作可控、去油干净、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波加热、前置真空、喷水循环的方式,不用外来氮气吹扫,即可实现更为便捷、成本低廉、高效去油的处理效果,节约了耗材成本,并且相关操作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油箱外输管线上连接第四阀门42,水箱外输管线上依次连接有第五阀门43、过滤器44、离心泵45和第七阀门47,离心泵45和第七阀门47之间的水箱外输管线上连接水循环管线24,水循环管线24上连接第六阀门46。
实际使用时:第四阀门42用于控制油箱外输管线的开闭,第五阀门43用于控制水箱外输管线的开闭,过滤器44用于过滤水箱外输管线出来的废水,离心泵45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泵入水循环管线24然后进入进入喷水喷雾器4内的储水室5内,第六阀门46用于控制水循环管线24的开闭。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微波处理器27至少包括外壳体和一个可以与外壳体开合的便捷门,便捷门与加热仓36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加热仓36包括内壳体,加热仓36的内壳体为金属材质,加热仓36的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内设置微波发生器28,所述加热仓36的内壳体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电热带32和保温隔热层30。
优选的是所述的加热仓36内中部相对两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圆形凹槽,两侧壁上的圆形凹槽内可拆卸连接镂空圆筒31,且其中一侧壁圆形凹槽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镂空圆筒31的第一电机29。
实际使用时:便捷门与加热仓36形成一个密闭腔体,便捷门具有可密封、可透视、反射微波的功能,加热仓36的内壳体为金属材质,增加了整个加热仓36的使用寿命,微波发生器28设置在加热仓36的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内,加热仓36的内壳体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电热带32和保温隔热层30,电热带32用于给加热仓36的内壳体加热,降低加热仓36内部的温度降低速度,保温隔热层30用于给加热仓36的内壳体保温,进一步的降低加热仓36内部的温度降低速度;加热仓36内中部相对两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都未穿透加热仓36内壳体,保证整个内壳体的密闭性,圆形凹槽内可拆卸连接镂空圆筒31用于放置手套、衣物、棉纱等柔软类含油物品,可以将含有物品进行翻动,使含油物品喷水均匀,且受热均匀,镂空圆筒31可根据含油物品的类型需要自由取出,第一电机29用于驱动镂空圆筒31转动。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仓36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盛物盘38,盛物盘38底部的加热仓36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盛物盘38旋转的第二电机35,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二电机35同心的推力球轴承34,盛物盘38放置在推力球轴承34上,所述的盛物盘38的外沿向外切斜且不与加热仓36的内壁相接触,盛物盘38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
实际使用时:盛物盘38用于盛放颗粒状的含油物品,第二电机35用于驱动盛物盘38旋转,其旋转轴线方向为竖向,第二电机35固定在加热仓36内壳体底部中心位置的凹槽中,盛物盘38放置在推力球轴承34上,推力球轴承34下端固定在加热仓36内壳体底部中心位置的凹槽中,盛物盘38的外沿向外切斜且不与加热仓36的内壁相接触,且盛物盘38的外沿向外切斜且外边上翘幅度较大,盛物盘38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氧化硅玻璃。实施例3和本实施例中镂空圆筒31和盛物盘38可根据含油物品的具体种类,进行分别放置和加湿,如含油钻屑、含油污泥等颗粒状含油物品可以直接放入盛物盘38,不需要镂空圆筒31,直接去掉即可,而对于含油手套、衣物、棉纱、毛毡等柔软类含油物品,放入镂空圆筒31更好,在加湿和加热过程中,第一电机29均可驱动镂空圆筒31旋转,达到更好的加湿和加热效果。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仓36顶部的微波入口处还固定连接有透光片33,透光片33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
实际使用时:加热仓36顶部的微波入口处还固定连接有透光片33用于保证整个加热仓36的密闭性,同时微波发生器28的微波可以直接穿透透光片33进入加热仓36内,透光片33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本实用新型选用二氧化硅玻璃,二氧化硅玻璃具有耐高温同时玻璃的穿透性强。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仓36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7,所述除尘管线9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0,所述冷凝管线12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6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7,所述尾气管线22上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5、第四压力传感器19和氧含量传感器26。
实际使用时:第一压力传感器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监控加热仓36的压力和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0用于检测监控除尘管线9内的压力和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16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7用于检测监控冷凝管线12内的压力和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25、第四压力传感器19和氧含量传感器26用于检测监控尾气管线22内的温度、压力和含氧量。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第二阀门14、金属软管15外部由内至外均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11和保温层。
实际使用时:电磁加热线圈11用于给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第二阀门14、金属软管15加热,保温层用于给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第二阀门14、金属软管15保温,使温度降低速度减慢,这里的保温层采用现有的保温材料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材料。
实施例8: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1-7中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机前准备
先关闭所有阀门,打开微波处理器27的便捷门,将含油物品放入加热仓36内,然后根据不同的含油物品选择取出镂空圆筒31或直接放入盛物盘38,最后关闭便捷门密封加热仓36,打开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14,关闭第三阀门20、第四阀门42、第五阀门43、第六阀门46和第七阀门47;
步骤二:开机预处理
打开喷水喷雾器4和单向阀3,根据步骤一中的不同含油物品,确定喷水形式,如果在步骤一中加热仓36内的含油物品直接放置在盛物盘38上,则直接喷水,如果在步骤一中加热仓36内的含油物品在镂空圆筒31上,则启动第一电机29,镂空圆筒31开始旋转,镂空圆筒31一边旋转,喷水喷雾器4一边喷水,待水与含油物品的比重达到0.05~0.6,则停止喷水,即关闭喷水喷雾器4和单向阀3,然后打开真空泵1抽吸加热仓36、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冷凝器18、干灰收集盒40、油水分层器41腔体的空气,并观察氧含量传感器26,当氧含量低于5%后,依次关闭第一阀门(2)和真空泵1;
步骤三:加热处理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启动电热带32和电磁感应线圈11的电磁加热,使加热仓36的内壳体、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第二阀门14和金属软管15的温度大于等于280℃,小于等于320℃,然后打开微波发生器28给加热仓36内的含油物品升温,当第四压力传感器19的压力达到1KPa~5KPa时,则启动热氧化器23,并打开第三阀门20,当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大于等于250℃时,则打开喷水喷雾器4和单向阀3,从小到大或间开喷水喷雾器的方式控制水量向含油物品喷水,并根据含油物品的位置,选择是否启动镂空圆筒31旋转,使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保持在250-320℃之间,使含油物品的油不断受热蒸发,同时打开密封风机21增加油水蒸汽的流速,依次经过除尘器13除尘,冷凝器18冷凝,热氧化器23氧化,其中除尘器13除掉的灰尘最终落入干灰收集盒40,冷凝器18冷凝的水经过油水分层器41分离,然后分离后的水可依次通过第五阀门43、过滤器44、离心泵45、第六阀门46,循环泵入喷水喷雾器4的储水室5,最后通过便携门观察含油物品的含油状态,并控制加热处理时间,直至达到最终要求,最后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四:关机回收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先增大喷水喷雾器4的喷雾水量,使水大量蒸发,增加气体流速,吹扫管线,使灰尘落入除尘器13中,同时使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控制在120-130℃之间,然后关闭微波发生器28、喷水喷雾器4、电热带32、电磁加热线圈11的电磁加热,过5~10分钟后关闭密封风机21、热氧化器23、第一电机29、第二电机35、第二阀门14及第三阀门20,等待微波处理器27、电热带32、电磁加热线圈11、微波发生器28、加热仓36和盛物盘38自然冷却,然后取出处理后的含油物品,并根据需要打开第四阀门42油进行回收,或打开第五阀门43和第七阀门47,启动离心泵44,排出不可再重复利用的废水,最终关闭所有阀门和离心泵44,即使整个装置关机,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结束。
实施例9: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1-7中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机前准备
先关闭所有阀门,打开微波处理器27的便捷门,将含油物品放入加热仓36内,然后根据不同的含油物品选择取出镂空圆筒31或直接放入盛物盘38,最后关闭便捷门密封加热仓36,打开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14,关闭第三阀门20、第四阀门42、第五阀门43、第六阀门46和第七阀门47;
步骤二:开机预处理
打开喷水喷雾器4和单向阀3,根据步骤一中的不同含油物品,确定喷水形式,如果在步骤一中加热仓36内的含油物品直接放置在盛物盘38上,则直接喷水,如果在步骤一中加热仓36内的含油物品在镂空圆筒31上,则启动第一电机29,镂空圆筒31开始旋转,镂空圆筒31一边旋转,喷水喷雾器4一边喷水,待水与含油物品的比重达到0.05~0.6,则停止喷水,即关闭喷水喷雾器4和单向阀3,然后打开真空泵1抽吸加热仓36、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冷凝器18、干灰收集盒40、油水分层器41腔体的空气,并观察氧含量传感器26,当氧含量低于5%后,依次关闭第一阀门2和真空泵1;
步骤三:加热处理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启动电热带32和电磁感应线圈11的电磁加热,使加热仓36的内壳体、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第二阀门14和金属软管15的温度大于等于280℃,小于等于320℃,然后打开微波发生器28给加热仓36内的含油物品升温,当第四压力传感器19的压力达到1KPa时,则启动热氧化器23,并打开第三阀门20,当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大于等于250℃时,则打开喷水喷雾器4和单向阀3,从小到大或间开喷水喷雾器的方式控制水量向含油物品喷水,并根据含油物品的位置,选择是否启动镂空圆筒31旋转,使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保持在250-320℃之间,使含油物品的油不断受热蒸发,同时打开密封风机21增加油水蒸汽的流速,依次经过除尘器13除尘,冷凝器18冷凝,热氧化器23氧化,其中除尘器13除掉的灰尘最终落入干灰收集盒40,冷凝器18冷凝的水经过油水分层器41分离,然后分离后的水可依次通过第五阀门43、过滤器44、离心泵45、第六阀门46,循环泵入喷水喷雾器4的储水室5,最后通过便携门观察含油物品的含油状态,并控制加热处理时间,直至达到最终要求,最后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四:关机回收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先增大喷水喷雾器4的喷雾水量,使水大量蒸发,增加气体流速,吹扫管线,使灰尘落入除尘器13中,同时使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控制在120-130℃之间,然后关闭微波发生器28、喷水喷雾器4、电热带32、电磁加热线圈11的电磁加热,过5分钟后关闭密封风机21、热氧化器23、第一电机29、第二电机35、第二阀门14及第三阀门20,等待微波处理器27、电热带32、电磁加热线圈11、微波发生器28、加热仓36和盛物盘38自然冷却,然后取出处理后的含油物品,并根据需要打开第四阀门42油进行回收,或打开第五阀门43和第七阀门47,启动离心泵44,排出不可再重复利用的废水,最终关闭所有阀门和离心泵44,即使整个装置关机,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结束。
所述的步骤一中含油物品分为颗粒状含油物品和手套、衣物、棉纱等柔软类含油物品,如果含油物品为颗粒状,则取出镂空圆筒31,直接放入盛物盘38,如果为手套、衣物、棉纱等柔软类含油物品则放入镂空圆筒31。
综上所述实施例1-9所述的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20、第四阀门42、第五阀门43、第六阀门46和第七阀门47均可设置为自动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微波处理器(27),微波处理器(27)内设置有加热仓(36)和微波发生器(28),加热仓(36)的顶部开有微波入口,微波发生器(28)的微波出口与加热仓(36)顶部的微波入口连通;
真空泵(1),真空泵(1)通过管线与加热仓(36)连通,且管线上连接第一阀门(2);
喷水喷雾器(4),喷水喷雾器(4)通过喷水管线与加热仓(36)连通,且喷水管线上连接单向阀(3),喷水喷雾器(4)内设置有储水室(5)和喷水喷雾口,喷水喷雾口通过喷水管线与加热仓(36)连通;
除尘器(13),除尘器(13)的进气口通过除尘管线(9)与加热仓(36)连通;
干灰收集盒(40),干灰收集盒(40)通过金属软管(15)与除尘器(13)的底部连通,金属软管(15)上连接第二阀门(14),干灰收集盒(40)底部设置有重力传感器(39),干灰收集盒(40)底部通过重力传感器(39)与地面接触;
冷凝器(18),冷凝器(18)的进气口通过冷凝管线(12)与除尘器(13)的出气口连通,
油水分层器(41),油水分层器(41)通过管线与冷凝器(18)的底部连通,油水分层器(41)内设置有水箱和油箱,水箱的下部连接水箱外输管线,油箱的下部连接油箱外输管线,水箱外输管线上还通过水循环管线(24)与喷水喷雾器(4)内的储水室(5)连通,
热氧化器(23),热氧化器(23)通过尾气管线(22)与冷凝器(18)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18)出气口通过尾气管线(22)还依次连接有第三阀门(20)和密封风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箱外输管线上连接第四阀门(42),水箱外输管线上依次连接有第五阀门(43)、过滤器(44)、离心泵(45)和第七阀门(47),离心泵(45)和第七阀门(47)之间的水箱外输管线上连接水循环管线(24),水循环管线(24)上连接第六阀门(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波处理器(27)至少包括外壳体和一个可以与外壳体开合的便捷门,便捷门与加热仓(36)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加热仓(36)包括内壳体,加热仓(36)的内壳体为金属材质,加热仓(36)的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内设置微波发生器(28),所述加热仓(36)的内壳体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电热带(32)和保温隔热层(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仓(36)内中部相对两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圆形凹槽,两侧壁上的圆形凹槽内可拆卸连接镂空圆筒(31),且其中一侧壁圆形凹槽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镂空圆筒(31)的第一电机(2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仓(36)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盛物盘(38),盛物盘(38)底部的加热仓(36)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盛物盘(38)旋转的第二电机(35),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二电机(35)同心的推力球轴承(34),盛物盘(38)放置在推力球轴承(34)上,所述的盛物盘(38)的外沿向外切斜且不与加热仓(36)的内壁相接触,盛物盘(38)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仓(36)顶部的微波入口处还固定连接有透光片(33),透光片(33)采用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玻璃或氧化铝陶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仓(36)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7),所述除尘管线(9)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0),所述冷凝管线(12)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6)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7),所述尾气管线(22)上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5)、第四压力传感器(19)和氧含量传感器(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除尘管线(9)、除尘器(13)、冷凝管线(12)、第二阀门(14)、金属软管(15)外部由内至外均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11)和保温层。
CN201920951043.6U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Active CN210386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043.6U CN210386930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043.6U CN210386930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6930U true CN210386930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1043.6U Active CN210386930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69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1984A (zh) * 2019-06-24 2019-09-0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1984A (zh) * 2019-06-24 2019-09-0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01984B (zh) * 2019-06-24 2024-0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5C (zh) 干洗中回收溶剂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13000A (zh) 一种淬火油烟废气处理收集工艺
CN210386930U (zh)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
CN213078021U (zh) 一种烟气自动脱硫脱硝处理装置
CN110201984B (zh) 一种含油物品微波去油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408812A (zh) 一种含盐废水的脱盐淡化方法及装置
CN105624974B (zh) 一种衣物护理方法及衣物护理装置
CN107583401A (zh) 一种合金熔铅废气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KR200421694Y1 (ko) 수냉식 유기화합물 회수장치
CN107715562A (zh) 一种数控铣床中产生的润滑油的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CN206867987U (zh) 一种用于有机硅酸性含尘尾气的吸收装置
CN207412926U (zh) 一种数控铣床中产生的润滑油的回收系统
CN110215793A (zh) 高温印染废气的处理方法
CN108619870A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CN208642207U (zh) 一种无排放水性涂料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CN212017328U (zh) 一种滤尘除油的冷干机
CN108592065A (zh) 一种环保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837342Y (zh) 用于干洗机的残留溶剂吸附装置
CN111392945A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218853926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冷干机
CN217275649U (zh) 一种新型智能热利用循环系统
CN112843866B (zh) 化学药液干燥装置
CN107737460A (zh) 溶剂回收设备
CN209564840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恶臭处理装置
JP3030369U (ja) 洗浄装置または蒸留再生装置若しくは減圧乾燥装置に於ける溶剤ガス回収または吸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3

Address after: 100007 Dongcheng District, Dongzhimen, China, North Street, No. 9 Oil Mansion,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Weiyang District four road Fengcheng Changqing Technology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