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6197U -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6197U
CN210386197U CN201920178039.0U CN201920178039U CN210386197U CN 210386197 U CN210386197 U CN 210386197U CN 201920178039 U CN201920178039 U CN 201920178039U CN 210386197 U CN210386197 U CN 210386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 plate
polar
supporting part
plate
electrostatic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80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承杰
张晓铁
卢翼天
茅忠群
诸永定
李斌
施旭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780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6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6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6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极板、极丝以及两个支撑板,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之间,极板包括具有不同极性且交替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位于最外侧两个极板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位于中部的极板卡接在两个支撑板的内侧壁上,第一极板的下端部横跨设置有缺口,极丝横跨连接在第一极板缺口两端的撑脚上。该静电净化装置的电离模块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充分利用安装空间,适用于小空间内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油烟对室内外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家用厨房都普遍应用有吸油烟机油烟净化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当家用抽油烟机工作时,其内部的转动装置在电机作用下带动油烟气体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油烟气体中的较大油珠被甩到转动装置四周的壁面上,然后经导流槽汇集到集油盒中以便进行定期处理,同时未经离心力除掉部分油珠的油烟气体继续经烟道排放到室外。因此,家用抽油烟机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分离出了较大颗粒的油珠,排放出来的油烟气体中仍含有细雾油和烟。
目前去除油烟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过滤法、机械离心分离法、静电除油法等。其中静电除油技术相对于其他除油方法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能除去大部分油烟,尤其可以去除颗粒状油烟,而且结构简单,效率高且能耗低,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饮食业中。
静电净化装置通常包括电离模块以及设置在电离模块后端的除尘模块,其中的电离模块通常包括交替设置的极板和极丝,极板和极丝之间形成高压电场,进而将通过的气体进行电离,使得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带电,进而在经过除尘模块时吸附在除尘模块的极板上。然而为了能够保证高速通过的油烟气体能够充分电离,需要布置较多的极板和极丝进行工作,且需要保证极板和极丝之间的合理空隙,由于吸油烟机中的安装空间有限,如何充分利用吸油烟机内的安装空间设置静电净化装置来保证静电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充分利用安装空间,适用于小空间内安装的静电净化装置的电离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极板、极丝以及两个支撑板,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极板包括具有不同极性且交替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两个极板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位于中部的极板卡接在两个支撑板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极板的下端部横跨设置有缺口,所述极丝横跨连接在第一极板缺口区两端的撑脚上。
为了增大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之间的爬电距离,每个支撑板上包括用于卡接第一极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用于卡接第二极板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的外周,并且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具有间隙,第一支撑部沿极板排列方向的两端中部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
为了减少爬电位置,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极板的中部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卡接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脚;
所述第二支撑部内侧壁的上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极板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对应卡接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脚。
为了增加爬电距离,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折弯设置有连接臂,最外侧的极板固定连接在连接臂上。
为了减少支撑板与最外侧极板之间的爬电位置,每个连接臂的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设置有通孔,最外侧极板顶在连接柱的内端面上且对应于通孔设置有小孔。
为了方便进行各极板的电连接,还包括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用于电连接各第一极板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电连接各第二极板的第二连接件。
方便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中部沿第一极板的排列方向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条形孔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具有能抵在各第一极板上的第一触脚;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支撑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能抵在各第二极板上的第二触脚。
为了保证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方便固定,同时方便安装,所述条形孔内还插设有能够压紧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还压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端连接在对应支撑板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静电净化装置利用支撑板和最外侧的两个极板共同构成框架,进而实现对极板的支撑,该连接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安装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安装更多的极板。同时在第一极板的下端设置缺口,进而将极丝横跨设置在该缺口区,如此可以将第一极板和极丝设置为一体,减少了极板组件、极丝的固定部件,便于批量生产。同时该极板、极丝的连接结构无需分离设置电离模块和集尘模块,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所以在设置极板组件和极丝时不会出现空间浪费的情况,能够适用于对空间要求较为苛刻的产品中,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电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电净化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极板、第二极板与支撑板之间的配合安装图。
图4为图3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静电净化装置,包括极板1、极丝2、用于支撑安装极板1的两个支撑板3、用于实现极板1电连接的电连接组件、用于固定电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件6和第二固定件7。
两个支撑板3相对且间隔设置,极板1则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3之间,并且各极板1的两端分别安装支撑板3上。本实施例中,最外侧的两个极板1分别与支撑板 3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极板1分别连接在支撑板3的端部,与两个支撑板3共同构成一个矩形的框架。位于中部的极板1卡接在两个支撑板3的内侧壁上。如此该静电净化装置中设置极板1的空间内上下贯通,通气面积大,在框架内没有气流遮挡物,气流通过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最外侧的两个极板1与支撑板3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支撑板3的两端上部和下部分别折弯设置有用于连接极板1的连接臂33,并且在连接臂33末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设置有连接柱34,连接柱34内设置有通孔,最外侧极板1顶在连接柱34的内端面上且对应于通孔设置有小孔10。利用螺钉穿过连接柱34的通孔以及极板 1上的小孔10,进而实现最外侧的极板1在连接臂33上的固定,进而进一步实现最外侧极板1与支撑板3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连接柱34可以有效减少支撑板3与极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应也减少了极板1在支撑板3上的爬电位置,即使发生爬电也只能通过该连接柱34位置进行爬电,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增长了使用寿命。
极板1包括具有不同极性且交替设置的第一极板11和第二极板12,第一极板11 的下端部横跨设置有缺口111,极丝2横跨连接在第一极板11缺口111两端的撑脚上,其中极丝2的数量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该缺口111位置可以设置两条平行的极丝2以增加电离后的电荷量。为了方便极丝2的连接,在撑脚的外边缘端面上可以设置供极丝 2缠绕的浅槽,极丝2可以通过缠绕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可以使用一根极丝2通过缠绕的方式形成横跨在缺口111位置处的多条平行的极丝2。
由于极丝2连接在第一极板11上,则极丝2与第一极板11上的电压相同,工作时,极丝2与其两侧的第二极板12之间相互作用而进行放电,进而产生荷电。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极板1为第二极板12,如此可以和极丝2充分配合进行电离工作。该极丝2与第二极板12上与其对应的部分则共同构成电离区,即极丝2与第二极板12的下部共同构成电离区。第一极板11上缺口111外的区域与第二极板12上的非电离区域则共同构成集尘区。进行净化工作时,气体中的颗粒带电,进而附着在集尘区的极板1 上。本实施例中的电离区和集尘区是连接在一起的,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离模块以及集尘模块间距设置,更充分了利用了安装空间,方便在对空间要求比较苛刻的应用环境中使用。极丝2一体连接在第一极板11上的结构,还可以有效减小对极板1的固定零件,同时方便第一极板11和极丝2的批量生产。
每个支撑板3上包括用于卡接第一极板11的第一支撑部31和用于卡接第二极板12的第二支撑部3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连接为一体件。其中第一支撑部31为矩形的板体,第二支撑部32为矩形的环状框,第二支撑部32围设第一支撑部31的外周,并且第二支撑部32与第一支撑部31具有间隙30,第一支撑部31 沿极板1排列方向的两端中部与第二支撑部32一体相连接。第一支撑部3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311,第一极板11的中部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卡接在第一卡槽311内的第一卡脚112,第一极板11通过第一卡脚112卡接在第一支撑部31上并且避免与第二支撑部32的接触。第二支撑部32内侧壁的上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卡槽321,第二极板12 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对应卡接在第二卡槽321内的第二卡脚121,第二支撑板 3则通过第二卡脚121卡接在第二支撑部32上并且避免与第一支撑部31的接触。该结构使得第一极板11和第二极板12之间最短的爬电距离为自支撑板3上最靠近边缘的第一极板11的安装位置经框架上最短路径绕过隔离间隙30而自支撑板3和最外侧极板1 之间的连接柱34到达极板1上的距离,该最短爬电距离远远大于第一极板11和第二极板12之间的垂直距离,适合在安装空间较小环境中进行安全应用。
电连接组件包括用于电连接各第一极板11的第一连接件4和用于电连接各第二极板12的第二连接件5。第一支撑部31的中部沿第一极板11的排列方向设置有条形孔 312,第一连接件4设置在条形孔312内,并且第一连接件4上具有能抵在各第一极板 11上的第一触脚41。条形孔312内还插设有能够压紧第一连接件4的第一固定件6,该第一固定件6保证了第一连接件4在条形孔312内的可靠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触脚41 与第一极板11之间的可靠电连接。
第二连接件5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第二连接件5具有能抵在各第二极板12上的第二触脚51。第二连接件5上还压设有第二固定件7,第二固定件7 的两端连接在对应支撑板3的端部,第二固定件7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5的可靠安装,进而实现第二触脚51与第二极板12之间的可靠电连接。同时第二连接件5的端部也可以连接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极板12上。另外,该第二固定件7上还向极板1方向延伸设置有卡脚71,该卡脚71上设置有限位槽711,进而第二极板12的第二卡脚121也限位在这些限位槽711内,进而保证了第二极板12固定的稳定性。
工作时,将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分别在其上设置接头以连接在电源上,进而进行电离和吸附净化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静电净化装置能够提升安装空间的利用率,并且通气量大,特别适用于如吸油烟机这种对安装空间要求比较苛刻,安装空间非常小的使用环境中,该静电净化装置应用在小安装空间内也能保证有效的爬电距离,减少电极板1之间被导通或者击穿的情况,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Claims (8)

1.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极板(1)、极丝(2)以及两个支撑板(3),极板(1)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3)之间,所述极板(1)包括具有不同极性且交替设置的第一极板(11)和第二极板(12),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两个极板(1)分别与两个支撑板(3)的端部固定连接,位于中部的极板(1)卡接在两个支撑板(3)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极板(11)的下端部横跨设置有缺口(111),所述极丝(2)横跨连接在第一极板(11)缺口(111)两端的撑脚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板(3)上包括用于卡接第一极板(11)的第一支撑部(31)和用于卡接第二极板(12)的第二支撑部(32),所述第二支撑部(32)位于第一支撑部(31)的外周,并且第二支撑部(32)与第一支撑部(31)具有间隙(30),第一支撑部(31)沿极板(1)排列方向的两端中部与第二支撑部(3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3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311),所述第一极板(11)的中部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卡接在第一卡槽(311)内的第一卡脚(112);
所述第二支撑部(32)内侧壁的上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卡槽(321),所述第二极板(12)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对应卡接在第二卡槽(321)内的第二卡脚(12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折弯设置有连接臂(33),最外侧的极板(1)固定连接在连接臂(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臂(33)的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连接柱(34),所述连接柱(34)内设置有通孔,最外侧极板(1)顶在连接柱(34)的内端面上且对应于通孔设置有小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用于电连接各第一极板(11)的第一连接件(4)和用于电连接各第二极板(12)的第二连接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31)的中部沿第一极板(11)的排列方向设置有条形孔(312),所述第一连接件(4)设置在条形孔(312)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4)上具有能抵在各第一极板(11)上的第一触脚(41);
所述第二连接件(5)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5)具有能抵在各第二极板(12)上的第二触脚(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312)内还插设有能够压紧第一连接件(4)的第一固定件(6),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还压设有第二固定件(7),所述第二固定件(7)的两端连接在对应支撑板(3)的端部。
CN201920178039.0U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Active CN210386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8039.0U CN210386197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8039.0U CN210386197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6197U true CN210386197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37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8039.0U Active CN210386197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6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8060B (zh) 一种新型静电型空气净化设备
CN101316659A (zh) 单区静电除尘器
KR101622667B1 (ko) 전기집진 장치
CN106642606B (zh) 一种风机盘管回风净化装置和空调器
CN103298562A (zh) 具有蜂巢状充电部的感应电压电集尘器
CN210386197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110721811B (zh) 一种极丝组件及应用该极丝组件的静电净化装置
CN211099578U (zh) 一种极丝组件及应用该极丝组件的静电净化装置
CN210425335U (zh) 一种小型空气净化器
CN210187416U (zh) 一种吸油烟机用净化装置
CN210399036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495595B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的电离模块
CN209934970U (zh) 一种电离装置的极丝固定架
CN210532570U (zh) 一种空气优化系统
CN111717000B (zh) 一种车用空调中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10994794U (zh) 静电集尘组件及空气净化装置
CN209849094U (zh) 一种电离模块及应用该电离模块的静电净化装置
CN211359194U (zh) 一种极丝固定件及应用有该极丝固定件的静电净化装置
CN110694799B (zh) 一种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及应用该高压静电净化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10187413U (zh) 一种电极板固定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静电净化装置
CN110694800A (zh) 一种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及应用该高压静电净化装置的吸油烟机
CN110694797B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112928623B (zh) 一种具有防尘组件的电力工程用绝缘控制柜
CN111495593B (zh) 一种电极板固定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静电净化装置
CN220697097U (zh) 磁电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