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5463U - 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85463U CN210385463U CN201921230742.8U CN201921230742U CN210385463U CN 210385463 U CN210385463 U CN 210385463U CN 201921230742 U CN201921230742 U CN 201921230742U CN 210385463 U CN210385463 U CN 2103854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il gas
- reaction
- treatment case
- driving motor
- gas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吸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尾气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反应仓,尾气处理箱的顶面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下端驱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板,搅拌板处于反应仓的内部,且驱动电机的下端驱动轴插接在限位件的内部,限位件固定在反应仓的内壁上,反应仓的底面设置有排污阀管,且尾气处理箱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处于反应仓的上方;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通过增压泵向反应仓内部注入空气,且在反应仓内部加设搅拌结构,加快了空气与尾气、浆液(经输料管投放在反应仓内部)的反应效率,最大化的提高了尾气中硫化物的吸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吸收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氟化氢是由氟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氟化氢是一种一元弱酸,氟化氢及其水溶液均有毒性,容易使骨骼、牙齿畸形,氢氟酸可以透过皮肤被黏膜、呼吸道及肠胃道吸收,而在氟化氢的产生加工中,会产生含有硫的尾气,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因此需要对尾气进行脱硫处理,以避免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
现有技术中,氟化氢尾气处理装置对于硫化物的反应速度不够快速,导致脱硫的效率不够高效,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且反应生成的气体仅是通过一层过滤板的吸附后直接排除,处理不彻底;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所述尾气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反应仓,尾气处理箱的顶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驱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处于反应仓的内部,且驱动电机的下端驱动轴插接在限位件的内部,所述限位件固定在反应仓的内壁上,反应仓的底面设置有排污阀管,且尾气处理箱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处于反应仓的上方,反应仓的顶面设置有输料管和输气管,所述输料管和输气管均同时贯穿过滤板的板面和尾气处理箱的顶板设置,输气管的顶端连接有增压泵,且尾气处理箱的顶端设置有尾气二次处理箱,尾气二次处理箱的底面设置有输送管,驱动电机的上端驱动轴的杆体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处于尾气二次处理箱的内部,且尾气二次处理箱的顶面设置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反应仓的内部中空的半球体结构,反应仓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尾气处理箱的内壁上,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杆呈圆周形排列在反应仓的外壁上,且反应仓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散气孔。
优选的,所述搅拌板的圆弧形板状结构,搅拌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板关于驱动电机的下端驱动轴对称分布,限位件包括围护环和支撑杆,围护环呈圆环形结构,支撑杆呈圆形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尾气二次处理箱呈圆筒形结构,尾气二次处理箱的内部开设有尾气处理仓,活性炭吸附板处于尾气处理仓内部。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呈圆管形结构,输送管设置有多个,多个输送管呈圆周形排列在尾气二次处理箱的底面上,输送管贯穿尾气处理箱的顶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通过增压泵向反应仓内部注入空气,且在反应仓内部加设搅拌结构,加快了空气与尾气、浆液(经输料管投放在反应仓内部)的反应效率,最大化的提高了尾气中硫化物的吸附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顶部加设尾气二次处理箱,并在尾气二次处理箱内部加设被驱动电机带动而转动的活性炭吸附板,提升尾气处理的均匀性和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尾气处理箱1、反应仓2、驱动电机3、搅拌板4、限位件5、排污阀管6、过滤板7、输料管8、输气管9、增压泵10、尾气二次处理箱11、输送管12、活性炭吸附板13、排气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1,尾气处理箱1的内部焊接有反应仓2,反应仓2的内部中空的半球体结构,反应仓2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尾气处理箱1的内壁上,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杆呈圆周形排列在反应仓2的外壁上,且反应仓2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散气孔,首先将脱硫反应浆液经输料管8输送至反应仓2的内部,然后将尾气管道连接在输料管8的管口处,将尾气经输料管8输送至反应仓2中;
尾气处理箱1的顶面焊接有驱动电机3(型号参考YDW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上焊接有搅拌板4,搅拌板4处于反应仓2的内部,且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插接在限位件5的内部,限位件5焊接在反应仓2的内壁上,搅拌板4的圆弧形板状结构,搅拌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板4关于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对称分布,限位件5包括围护环和支撑杆,围护环呈圆环形结构,支撑杆呈圆形柱体结构,限位件5围护在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的外侧,避免下端驱动轴转动时摆动;
反应仓2的底面焊接有排污阀管6,反应后产生的废液经排污阀管6排放在反应仓2与尾气处理箱1内侧底面之间的储液仓中,且尾气处理箱1的内壁上粘接有过滤板7,过滤板7处于反应仓2的上方,反应仓2的顶面焊接有输料管8和输气管9,输料管8和输气管9均同时贯穿过滤板7的板面和尾气处理箱1的顶板设置,输气管9的顶端连接有增压泵10,增压泵10焊接在尾气处理箱1的顶面上,开启增压泵10,经输气管9向反应仓2内部输送空气,加快空气与尾气、浆液的反应效率,最大化的提高了尾气中硫化物的吸附效率;
且尾气处理箱1的顶端焊接有尾气二次处理箱11,尾气二次处理箱11呈圆筒形结构,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内部开设有尾气处理仓,活性炭吸附板13处于尾气处理仓内部,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底面焊接有输送管12,输送管12呈圆管形结构,输送管12设置有多个,多个输送管12呈圆周形排列在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底面上,输送管12贯穿尾气处理箱1的顶板设置,驱动电机3的上端驱动轴的杆体上粘接有活性炭吸附板13,活性炭吸附板13处于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内部,且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顶面焊接有排气管14,尾气二次处理箱11内部的活性炭吸附板13跟随驱动电机3的上端驱动轴转动,提升尾气的净化均匀性,净化后的气体经排气管14排出。
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首先将脱硫反应浆液经输料管8输送至反应仓2的内部,然后将尾气管道连接在输料管8的管口处,将尾气经输料管8输送至反应仓2中,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带动搅拌板4对反应仓2内部的尾气和脱硫反应浆液混合反应,在此同时,开启增压泵10,经输气管9向反应仓2内部输送空气,加快空气与尾气、浆液的反应效率,最大化的提高了尾气中硫化物的吸附效率,限位件5围护在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的外侧,避免下端驱动轴转动时摆动,反应后产生的废液经排污阀管6排放在反应仓2与尾气处理箱1内侧底面之间的储液仓中,气体经散气孔向上飘散,并经过滤板7一次吸附后经输送管12输送进尾气二次处理箱11中,尾气二次处理箱11内部的活性炭吸附板13跟随驱动电机3的上端驱动轴转动,提升尾气的净化均匀性,净化后的气体经排气管14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箱(1)的内部设置有反应仓(2),尾气处理箱(1)的顶面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板(4),所述搅拌板(4)处于反应仓(2)的内部,且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插接在限位件(5)的内部,所述限位件(5)固定在反应仓(2)的内壁上,反应仓(2)的底面设置有排污阀管(6),且尾气处理箱(1)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处于反应仓(2)的上方,反应仓(2)的顶面设置有输料管(8)和输气管(9),所述输料管(8)和输气管(9)均同时贯穿过滤板(7)的板面和尾气处理箱(1)的顶板设置,输气管(9)的顶端连接有增压泵(10),且尾气处理箱(1)的顶端设置有尾气二次处理箱(11),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底面设置有输送管(12),驱动电机(3)的上端驱动轴的杆体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13),所述活性炭吸附板(13)处于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内部,且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顶面设置有排气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仓(2)的内部中空的半球体结构,反应仓(2)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尾气处理箱(1)的内壁上,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杆呈圆周形排列在反应仓(2)的外壁上,且反应仓(2)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散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4)的圆弧形板状结构,搅拌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板(4)关于驱动电机(3)的下端驱动轴对称分布,限位件(5)包括围护环和支撑杆,围护环呈圆环形结构,支撑杆呈圆形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二次处理箱(11)呈圆筒形结构,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内部开设有尾气处理仓,活性炭吸附板(13)处于尾气处理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2)呈圆管形结构,输送管(12)设置有多个,多个输送管(12)呈圆周形排列在尾气二次处理箱(11)的底面上,输送管(12)贯穿尾气处理箱(1)的顶板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30742.8U CN210385463U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30742.8U CN210385463U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85463U true CN210385463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5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30742.8U Active CN210385463U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85463U (zh) |
-
2019
- 2019-07-31 CN CN201921230742.8U patent/CN2103854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98945B (zh) |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节能环保型脱硫脱氮脱汞装置 | |
CN110327757A (zh) | 一种新型烟气脱硫脱硝工程用废气净化设备 | |
CN112058053A (zh) | 一种烟气湿法脱硝装置及方法 | |
CN210385463U (zh) | 一种制备氟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 |
CN210021690U (zh) | 一种工业车间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 |
CN217042081U (zh) | 一种分解干法脱硫脱硝装置 | |
CN211585971U (zh) | 一种工业用脱硫脱硝烟气净化装置 | |
CN210584303U (zh) | 一种生产用脱硫脱硝设备 | |
CN218095974U (zh) | 一种催化剂利用效率高的活性炭吸脱附催化燃烧装置 | |
CN207722623U (zh) |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设备用承载装置 | |
CN218077241U (zh) |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用干法脱酸塔 | |
CN215627002U (zh) |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 |
CN214809752U (zh) | 一种常温氧化还原法脱硝的装置 | |
CN215610437U (zh) | 一种脱硫脱硝生产用尾气净化装置 | |
CN101856586A (zh) | 一种从气流中去除氮氧化物的装置 | |
CN211537210U (zh) | 一种高效脱硫脱硝组合处理装置 | |
CN105944475B (zh) |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 |
CN117967428B (zh) | 一种用于船舶尾气处理的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 |
CN206325350U (zh) | 一种化工加工产生的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7367792U (zh) | 一种基于烟气脱硝净化的固废处理设备 | |
CN211886195U (zh) | 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 |
CN218654460U (zh) | 一种脱硫液提盐用氧化塔 | |
CN216321026U (zh) | 一种臭氧利用率高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 |
CN221771931U (zh) | 一种vocs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0385435U (zh) | 一种废气脱硫脱硝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