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934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9348U
CN210379348U CN201921600755.XU CN201921600755U CN210379348U CN 210379348 U CN210379348 U CN 210379348U CN 201921600755 U CN201921600755 U CN 201921600755U CN 210379348 U CN210379348 U CN 210379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interface
heat dissipation
leading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07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基华
张建杰
陈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nhengda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nhengda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nhengda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nhengda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07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9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9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9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两组的液冷板,每组所述液冷板均连接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有导入管道,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有导出管道;所述液冷板中心镂空一体成型有液冷槽,所述液冷槽一体成型有若干加固条分隔形成导流槽,所述液冷板两侧一体焊接有封装板,所述封装板将液冷槽封装;本实用新型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散热冷却,采用了多组液冷板独立散热工作,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同时还采用迷宫结构的散热设计,进一步保证散热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及生活中都融入了很多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自身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热,如何保证这些产品的正常运行,首先,要解决它们的散热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功率较高的设备内部,由于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周边的电子组件也不断增多,使得设备整体发热量也随之大幅提升,传统散热装置多为散热片加风扇的冷却方式,该冷却方式已渐渐不能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常常使设备因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运转。
在新能源汽车液冷中,现有一般是采用多组管道结构进行散热,此结构在冷却液流动过程中进行散热,容易出现冷却液流动时间过长,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存在,还有采用大型板材结构进行液冷散热结构进行散热,整体结构较为笨重,结构安装难度较高,同时冷却稳定性和范围也很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散热冷却,采用了多组液冷板独立散热工作,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同时还采用迷宫结构的散热设计,进一步保证散热均匀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两组的液冷板,每组所述液冷板均连接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有导入管道,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有导出管道;所述液冷板中心镂空一体成型有液冷槽,所述液冷槽一体成型有若干加固条分隔形成导流槽,所述液冷板两侧一体焊接有封装板,所述封装板将液冷槽封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至少两组的液冷板为直线阵列设置,每组液冷板之间留有间隔空间。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液冷板设置有四组,液冷板为矩形设置,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液冷板的一边角位置,所述第二接口设置在液冷板远离第一接口的另一边角位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入管道设置有若干导入接头,所述导入接头与第一接口相连,所述导出管道设置若干导出接头,所述导出接头与第二接口相连。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入接头与导出接头均为快速接头。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液冷槽内一体成型有导向隔板,所述导向隔板一端与封装板相连。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向隔板与加固条分隔形成迷宫型导流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封装板与液冷板之间通过摩擦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两组以上设置的液冷板,并且为直线阵列设置,保证了整体冷却的均匀性,同时采用多组的液冷板可实现大范围冷却和独立工作使用,避免了冷却液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加强冷却效果;
2、液冷板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布连接了用于冷却液导入和导出的导入管道和导出管道,具体是将冷却液在导入管道内导入至液冷板内经过后再通过导出管道导出,进而实现冷却散热,散热效果好,可靠性强;
3、液冷板中心镂空设置形成了液冷槽,并在液冷槽上一体成型有加固条,通过加固条的作用形成了导流槽,进而导流槽用于将冷却液导向流动,实现对液冷板的冷却散热,冷却效果好,同时,液冷板采用铝材挤压成型,一体性更强,导热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
4、液冷板两侧一体焊接有封装板,通过封装板将液冷槽封装,进而实现密封保护作用,加强密封效果,同时采用了摩擦焊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体性和实现无缝焊接,焊接强度高,整体美观效果好;
5、液冷槽内还一体成型有导向隔板,导向隔板将配合加固条将形成迷宫导流槽,通过迷宫导流槽使得冷却液的走向进行导流,以实现冷却液更大范围的流动,从而实现覆盖性的冷却散热,散热效果可进一步提升。
本实用新型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散热冷却,采用了多组液冷板独立散热工作,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同时还采用迷宫结构的散热设计,进一步保证散热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水冷散热系统100、液冷板110、第一接口111、第二接口112、导入管道120、导入接头121、导出管道130、导出接头131、液冷槽140、加固条141、导流槽142、导向隔板143、封装板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100,包括至少两组的液冷板110,每组所述液冷板110均连接有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所述第一接口111连接有导入管道120,所述第二接口112连接有导出管道130;所述液冷板110中心镂空一体成型有液冷槽140,所述液冷槽140一体成型有若干加固条141分隔形成导流槽142,所述液冷板110两侧一体焊接有封装板150,所述封装板150将液冷槽140封装。
至少两组的液冷板110为直线阵列设置,每组液冷板110之间留有间隔空间,采用直线阵列,安装方便,受力均匀,在连接导热散热冷却时更加方便,散热效果更好。
液冷板110设置有四组,液冷板110为矩形设置,所述第一接口111设置在液冷板110的一边角位置,所述第二接口112设置在液冷板110远离第一接口111的另一边角位置,四组和矩形结构的配合,将实现装配更大的支撑力,同时在两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接口,进而可保证冷却液在液冷板110内流动空间更大,范围更广,冷却更加均匀。
导入管道120设置有若干导入接头121,所述导入接头121与第一接口111相连,所述导出管道130设置若干导出接头131,所述导出接头131与第二接口112相连,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入接头121与导出接头131均为快速接头,整体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以便冷却液的导入和导出。
液冷槽140内一体成型有导向隔板143,所述导向隔板143一端与封装板150相连,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导向隔板143与加固条141分隔形成迷宫型导流槽142,采用迷宫式导流,流动范围更广,冷却更加均匀。
封装板150与液冷板110之间通过摩擦焊接相连,采用摩擦焊接,练球强度高,一体性强,可实现无缝焊接。
第一方面,采用两组以上设置的液冷板110,并且为直线阵列设置,保证了整体冷却的均匀性,同时采用多组的液冷板110可实现大范围冷却和独立工作使用,避免了冷却液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加强冷却效果;第二方面,液冷板110设置有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通过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分布连接了用于冷却液导入和导出的导入管道120和导出管道130,具体是将冷却液在导入管道120内导入至液冷板110内经过后再通过导出管道130导出,进而实现冷却散热,散热效果好,可靠性强;第三方面,液冷板110中心镂空设置形成了液冷槽140,并在液冷槽140上一体成型有加固条141,通过加固条141的作用形成了导流槽142,进而导流槽142用于将冷却液导向流动,实现对液冷板110的冷却散热,冷却效果好,同时,液冷板110采用铝材挤压成型,一体性更强,导热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第四方面,液冷板110两侧一体焊接有封装板150,通过封装板150将液冷槽140封装,进而实现密封保护作用,加强密封效果,同时采用了摩擦焊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体性和实现无缝焊接,焊接强度高,整体美观效果好;第五方面,液冷槽140内还一体成型有导向隔板143,导向隔板143将配合加固条141将形成迷宫导流槽142,通过迷宫导流槽142使得冷却液的走向进行导流,以实现冷却液更大范围的流动,从而实现覆盖性的冷却散热,散热效果可进一步提升。
本实用新型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散热冷却,采用了多组液冷板110独立散热工作,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同时还采用迷宫结构的散热设计,进一步保证散热均匀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的液冷板,每组所述液冷板均连接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有导入管道,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有导出管道;所述液冷板中心镂空一体成型有液冷槽,所述液冷槽一体成型有若干加固条分隔形成导流槽,所述液冷板两侧一体焊接有封装板,所述封装板将液冷槽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的液冷板为直线阵列设置,每组液冷板之间留有间隔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设置有四组,液冷板为矩形设置,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液冷板的一边角位置,所述第二接口设置在液冷板远离第一接口的另一边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道设置有若干导入接头,所述导入接头与第一接口相连,所述导出管道设置若干导出接头,所述导出接头与第二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接头与导出接头均为快速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槽内一体成型有导向隔板,所述导向隔板一端与封装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隔板与加固条分隔形成迷宫型导流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板与液冷板之间通过摩擦焊接相连。
CN201921600755.XU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Active CN210379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0755.XU CN21037934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0755.XU CN21037934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9348U true CN210379348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5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0755.XU Active CN21037934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93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2691A (zh) * 2020-07-14 2020-11-17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液冷板结构及汽车电池
CN113490357A (zh) * 2021-05-18 2021-10-08 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结构及机箱壳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2691A (zh) * 2020-07-14 2020-11-17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液冷板结构及汽车电池
CN113490357A (zh) * 2021-05-18 2021-10-08 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结构及机箱壳体
CN113490357B (zh) * 2021-05-18 2023-02-24 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结构及机箱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21065A1 (zh) 一种电芯模组液冷结构及应用其的电池包
CN21037934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CN207542358U (zh) 液冷电池模组以及电动汽车
CN111540982A (zh) 一种双向流道电池冷却板及液冷动力电池模组
CN104332673B (zh) 电池水冷散热器
CN113541050B (zh) 一种液冷散热的线束卡箍装置
CN220652125U (zh) 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9892252U (zh) 一种电动车辆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
CN210591473U (zh) 一种氢能源汽车液冷结构
CN217655950U (zh)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7134482U (zh) 一种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CN207664185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pack结构的热管理系统
CN203313581U (zh) 一种新型的电气柜
CN109378552B (zh) 交叉型平板热管
CN210866417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208904009U (zh) 一种水冷igbt组合装配装置
CN210575440U (zh) 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拼接片
CN210350729U (zh) 一种双拼散热式母线槽壳体
CN216650326U (zh) 一种阵列插管超导型高功率组合散热模组
CN213660697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连接器
CN219843038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0517713U (zh) 一种母线槽散热装置
CN220439707U (zh) 储能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9350367U (zh) 一种电池组合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
CN219917296U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