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6458U -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6458U
CN210376458U CN201920905676.3U CN201920905676U CN210376458U CN 210376458 U CN210376458 U CN 210376458U CN 201920905676 U CN201920905676 U CN 201920905676U CN 210376458 U CN210376458 U CN 210376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tray
shell
pcb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56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招东
陈大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ey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ey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ey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ey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56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6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6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6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通过在弹性定位柱的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使得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当托盘倾斜时,轴杆会与环形垫圈的内侧壁接触产生轴向上的阻尼,进而使托盘只能在水平状态才能向下移动,倾斜状态无法向下移动,以此避免顶针与托盘凹槽内的通孔发生不必要的碰撞,造成顶针弯折或损坏而影响测试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PCB板上为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一般都集成多个芯片或模块,多个芯片或模块需要协同配合,也就意味着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多端口的数据输入,然而多端口的数据输入通常需要逐一对接,操作复杂,测试效率低。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为了方便对接,通常会使用顶针与PCB板上测试点电接触的方式,但是倘若非正常使用,容易导致顶针弯折或损坏而影响测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避免顶针弯折或损坏而影响测试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包括底座、下压组件、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弹性定位柱、顶针和托盘;
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托盘通过弹性定位柱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弹性定位柱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形且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外侧壁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同轴的轴杆,所述轴杆一端由壳体内部向壳体一端开口延伸至外部且所述轴杆一端上具有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一端开口面积的卡位部,所述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所述轴杆另一端由壳体内部从壳体另一端开口的环形垫圈穿过后与位于壳体外部的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位于壳体内部的轴杆上设有压缩环,所述压缩环的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壳体两端开口面积,所述轴杆位于压缩环与壳体一端开口边沿内表面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
所述托盘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PCB板的轮廓相适配,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相对设置,所述顶针固定于下固定板上且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下压组件架设在底座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托盘的凹槽正上方,所述下压组件被设置为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带动上固定板向下运动时所述上固定板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且带动所述托盘向下压缩弹性定位柱时顶针从对应的通孔伸入凹槽内且顶针端部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电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下压杆,所述支撑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且位于下固定板一侧,所述下压杆上端可沿垂直底座上表面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杆下端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两根以上垂直设置的顶柱,所述下压杆向下运动时所述顶柱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
进一步的,所述顶柱的数量为五根,所述上固定板呈长方形,四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位置设置,剩余一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中心位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为弹性金属顶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连接导线,所述底座的侧壁嵌设有两个以上的数据端口,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顶针底端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数据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端口为USB接口;所述数据端口的数量为八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通过在弹性定位柱的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使得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当托盘倾斜时,轴杆会与环形垫圈的内侧壁接触产生轴向上的阻尼,进而使托盘只能在水平状态才能向下移动,倾斜状态无法向下移动,以此避免顶针与托盘凹槽内的通孔发生不必要的碰撞,造成顶针弯折或损坏而影响测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在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在压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在自由状态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底座;11、数据端口;
2、下压组件;21、支撑架;22、下压杆;
3、上固定板;31、顶柱;
4、下固定板;
5、弹性定位柱;51、壳体;511、轴杆;512、卡位部;513、环形垫圈;514、压缩环;515、弹簧;
6、顶针;
7、托盘;71、凹槽;7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包括底座、下压组件、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弹性定位柱、顶针和托盘;
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托盘通过弹性定位柱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弹性定位柱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形且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外侧壁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同轴的轴杆,所述轴杆一端由壳体内部向壳体一端开口延伸至外部且所述轴杆一端上具有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一端开口面积的卡位部,所述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所述轴杆另一端由壳体内部从壳体另一端开口的环形垫圈穿过后与位于壳体外部的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位于壳体内部的轴杆上设有压缩环,所述压缩环的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壳体两端开口面积,所述轴杆位于压缩环与壳体一端开口边沿内表面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
所述托盘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PCB板的轮廓相适配,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相对设置,所述顶针固定于下固定板上且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下压组件架设在底座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托盘的凹槽正上方,所述下压组件被设置为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带动上固定板向下运动时所述上固定板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且带动所述托盘向下压缩弹性定位柱时顶针从对应的通孔伸入凹槽内且顶针端部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电接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通过在弹性定位柱的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使得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当托盘倾斜时,轴杆会与环形垫圈的内侧壁接触产生轴向上的阻尼,进而使托盘只能在水平状态才能向下移动,倾斜状态无法向下移动,以此避免顶针与托盘凹槽内的通孔发生不必要的碰撞,造成顶针弯折或损坏而影响测试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下压杆,所述支撑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且位于下固定板一侧,所述下压杆上端可沿垂直底座上表面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杆下端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下压杆带动上固定板可沿垂直底座上表面方向移动,实现与下固定板上的托盘实现夹持PCB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两根以上垂直设置的顶柱,所述下压杆向下运动时所述顶柱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顶柱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并且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两根以上的顶柱均匀分布在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使得托盘能够沿垂直上固定板方向下移,避免托盘倾斜,造成顶针损坏或弯折,影响PCB板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顶柱的数量为五根,所述上固定板呈长方形,四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位置设置,剩余一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中心位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为弹性金属顶针。
从上述描述可知,每根顶针是独立的,采用弹性金属顶针可以实现当PCB板上的测试点上的焊点不一致(主要是人工焊接所致)时自适应调节顶针的高度,由于下压后都具有向上的弹力,所以无论顶针高度是多少都能够确保顶针端部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电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连接导线,所述底座的侧壁嵌设有两个以上的数据端口,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顶针底端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数据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端口为USB接口;所述数据端口的数量为八个。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八个数据端口同时对接,并且采用接触式的电连接方式,操作方便、快捷。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如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应用于测试机构上,包括底座1、下压组件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弹性定位柱5、顶针6和托盘7;
所述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连接导线,所述底座的侧壁嵌设有两个以上的数据端口11,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顶针底端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数据端口电连接。所述数据端口为USB接口;所述数据端口的数量为八个。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八个数据端口同时对接,并且采用接触式的电连接方式,操作方便、快捷。在本方案中,PCB板具体为HUB板,所述数据端口11为USB接口,所述数据端口11的数量为八个,实际只需要七个端口同时对接即可;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顶针底端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数据端口电连接。所述底座后侧壁上设有电源接口以及底座上表面上还有若干开关器件。
所述下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下固定板4为长方体板状,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底座上表面设有开口,下固定板盖设在开口处且封闭该开口,可以直接观察到底座内接线情况以及安装在下固定板上的顶针情况。
如图1和图2,其中图1为弹性定位柱的自由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弹性定位柱的压缩状态下的示意图,所述托盘7通过弹性定位柱5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4的上表面,所述弹性定位柱5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形且内部中空的壳体51,所述壳体51外侧壁与下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51内设有同轴的轴杆511,所述轴杆一端由壳体内部向壳体一端开口延伸至外部且所述轴杆一端上具有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一端开口面积的卡位部512,所述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513,环形垫圈表面为粗糙,所述轴杆另一端由壳体内部从壳体另一端开口的环形垫圈穿过后与位于壳体外部的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在确保正常滑动的情况下又能及时在细微倾斜下产生阻尼,优选为0.5mm时,效果最佳。位于壳体内部的轴杆上设有压缩环514,所述压缩环的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壳体两端开口面积,所述轴杆位于压缩环与壳体一端开口边沿内表面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515;环形垫圈与轴杆间距小,若托盘是倾斜下压,例如人工按压托盘一侧,轴杆会与环形垫圈内侧壁接触,产生下移阻尼,从而有效防止托盘倾斜下移,进而有效保护顶针,避免压弯顶针。如图3,为进一步提升阻尼效果,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处也设置环形垫圈513,且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
所述托盘7上表面设有凹槽71,所述凹槽71与PCB板的轮廓相适配,所述凹槽71的槽底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711,所述通孔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相对设置,所述顶针6固定于下固定板4上且与所述通孔71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下压组件2架设在底座1上方,所述上固定板3与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托盘的凹槽正上方,所述下压组件被设置为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带动上固定板向下运动时所述上固定板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且带动所述托盘向下压缩弹性定位柱时顶针从对应的通孔伸入凹槽内且顶针端部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电接触。
所述下压组件2包括支撑架21和下压杆22,其中下压杆22即为上述的下压组件的活动件,所述支撑架21垂直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且位于下固定板一侧,所述下压杆22上端可沿垂直底座上表面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杆下端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下压杆带动上固定板可沿垂直底座上表面方向移动,实现与下固定板上的托盘实现夹持PCB板。
所述上固定板3的下表面设有两根以上垂直设置的顶柱31,所述下压杆向下运动时所述顶柱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通过顶柱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并且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两根以上的顶柱均匀分布在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使得托盘能够沿垂直上固定板方向下移,避免托盘倾斜,造成顶针损坏或弯折,影响PCB板的测试结果。所述顶柱的数量为五根,所述上固定板呈长方形,四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位置设置,剩余一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中心位置设置。
所述顶针6为弹性金属顶针。每根顶针是独立的,采用弹性金属顶针可以实现当PCB板上的测试点上的焊点不一致(主要是人工焊接所致)时自适应调节顶针的高度,由于下压后都具有向上的弹力,所以无论顶针高度是多少都能够确保顶针端部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电接触。
上述的测试机构的使用过程为:在HUB板测试工装后面右侧数据线口用A公+B公供数据线与电脑相连,电源口接入5V2A电源,在前端下面接插口中插入7个已贴识别号的设备(测试只需要7个),打开电脑测试查看小工具。将把手上提即为使下压杆上移,将托盘让出来,将HUB板放入托盘的阶梯槽内,下压把手,顶针上浮顶住HUB各个端口焊点通电,查看测试小工具上有识别到几个设备,有识别到变成绿色说明端口是好的,显示红色说明端口是不良或者无法识别,从而实现HUB板测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通过在弹性定位柱的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使得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当托盘倾斜时,轴杆会与环形垫圈的内侧壁接触产生轴向上的阻尼,进而使托盘只能在水平状态才能向下移动,倾斜状态无法向下移动,以此避免顶针与托盘凹槽内的通孔发生不必要的碰撞,造成顶针弯折或损坏而影响测试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压组件、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弹性定位柱、顶针和托盘;
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托盘通过弹性定位柱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弹性定位柱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形且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外侧壁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同轴的轴杆,所述轴杆一端由壳体内部向壳体一端开口延伸至外部且所述轴杆一端上具有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一端开口面积的卡位部,所述壳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环形垫圈,所述轴杆另一端由壳体内部从壳体另一端开口的环形垫圈穿过后与位于壳体外部的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垫圈的内侧壁与轴杆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2-2mm,位于壳体内部的轴杆上设有压缩环,所述压缩环的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壳体两端开口面积,所述轴杆位于压缩环与壳体一端开口边沿内表面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
所述托盘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PCB板的轮廓相适配,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相对设置,所述顶针固定于下固定板上且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下压组件架设在底座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托盘的凹槽正上方,所述下压组件被设置为下压组件的活动件带动上固定板向下运动时所述上固定板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且带动所述托盘向下压缩弹性定位柱时顶针从对应的通孔伸入凹槽内且顶针端部与PCB板上的测试点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下压杆,所述支撑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且位于下固定板一侧,所述下压杆上端可沿垂直底座上表面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杆下端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两根以上垂直设置的顶柱,所述下压杆向下运动时所述顶柱底端与PCB板上端面接触后与托盘共同夹持PCB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的数量为五根,所述上固定板呈长方形,四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位置设置,剩余一根所述顶柱对应长方形中心位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为弹性金属顶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连接导线,所述底座的侧壁嵌设有两个以上的数据端口,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顶针底端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数据端口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端口为USB接口;所述数据端口的数量为八个。
CN201920905676.3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Active CN210376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5676.3U CN210376458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5676.3U CN210376458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6458U true CN210376458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5676.3U Active CN210376458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6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8909B (zh) 一种ict测试治具
CN204289401U (zh) 一种bga芯片手动检测装置
CN210347702U (zh) 一种用于pcb板测试的夹持工装
CN207282795U (zh) 一种多面插座
CN104914278A (zh) 用于单层电容的测试夹具
CN210376594U (zh)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组件
CN210376458U (zh) 一种测试顶针的保护装置
TW202138828A (zh) 半導體裝置檢查用插座
CN210376595U (zh) 一种短路保护装置
CN210376597U (zh) 一种下压机构
CN211240083U (zh) 一种麦克风芯片测试工装及系统
CN201438572U (zh) 电连接器
CN110658470A (zh) 一种测试探针用治具
CN210222090U (zh) 一种接线端子倾斜时适配结构
CN210572561U (zh) 一种充电器快速测试设备
CN209764923U (zh) 一种信号探针及具有该探针的邮票孔封装模块测试工装
CN215299745U (zh) 转接器
TWI840639B (zh) 裝載晶片模組的治具及晶片連接器
CN215299678U (zh) 芯片连接器
CN217639366U (zh) 一种新型封装分立器件的测试装置
CN220419496U (zh) 一种无线性能测试设备
CN218331748U (zh) 一种用于数据连接线的电阻测试装置
CN216082849U (zh) 专用检测工装
CN217981553U (zh) 一种固定测试装置
CN220525947U (zh) 一种电池组保护板测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