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3757U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3757U
CN210373757U CN201921229108.2U CN201921229108U CN210373757U CN 210373757 U CN210373757 U CN 210373757U CN 201921229108 U CN201921229108 U CN 201921229108U CN 210373757 U CN210373757 U CN 210373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vortex ring
indoor unit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91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顺开
谭周衡
曾威
周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91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3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3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3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集流件及涡环发生部,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将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集流件安装于出风口处,集流件上开设有与换热风道连通的入风口及与出风口连通的送风口,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入风口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部安装于外壳和\或集流件,涡环发生部具有常开状态和周期性打开状态,当涡环发生部处于常开状态时,换热风道内的气流经由送风口吹出,当涡环发生部处于周期性打开状态时,涡环发生部周期性地供气流穿过且经由集流件吹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具有涡环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且两种模式共用一个送风口,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将经过热交换后的气流通过空调常规风口吹出,其出风方式为常规出风,而常规风口出来的气流是固定不变的,其辐射范围短且窄,无法实现大范围及远距离送风,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在空调器上安装涡环发生装置能够实现远距离送风,如此需要在涡环发生装置及空调壳体上均开设出风口,使得空调器的结构复杂,外观不够简洁美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集流件及涡环发生部;
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将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
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集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入风口及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入风口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部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集流件,所述涡环发生部具有常开状态和周期性打开状态,当所述涡环发生部处于常开状态时,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吹出,当所述涡环发生部处于周期性打开状态时,所述涡环发生部周期性地供气流穿过且经由所述送风口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送风口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至少部份伸出所述外壳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部包括驱动装置及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安装于所述换热风道内,以阻隔所述进风口的气流流向所述送风口,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开关门,以驱动所述开关门打开或闭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换热风道,所述开关门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送风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呈上下延伸设置,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下端,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换热风道,所述风机组件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设于所述换热风道的下端,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朝向所述离心风轮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为集流罩,所述集流罩自所述入风口向所述送风口呈渐缩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为集流板,所述集流板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集流板上开设有所述送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连接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集流件及涡环发生部;
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将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
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集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入风口及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入风口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部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集流件,所述涡环发生部具有常开状态和周期性打开状态,当所述涡环发生部处于常开状态时,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吹出,当所述涡环发生部处于周期性打开状态时,所述涡环发生部周期性地供气流穿过且经由所述集流件吹出。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使得集流件安装在外壳的出风口处,集流件的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入风口的过风面积,且使得涡环发生部具有常开状态和周期性打开装置;则在涡环发生部处于常开状态下,换热风道内的气流直接从送风口流出,此时涡环发生部不工作,空调室内机为正常送风模式,当涡环发生部处于周期性打开状态时,涡环发生部工作,则涡环发生部能够周期性的驱动气流穿过且经由集流件吹出,此时空调室内机为涡环送风模式。如此,空调室内的常规送风模式下与涡环送风模式下共用一个送风口,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提升了产品功能的用户体验,满足消费升级的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外壳 2 集流件 32 开关门
11 进风口 21 入风口 4 换热器
12 出风口 22 送风口 5 风机组件
13 换热风道 3 涡环发生部 51 离心风轮
14 风道内壁 31 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以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移动空调、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窗机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集流件2及涡环发生部3。外壳1具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及将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连通的换热风道13。集流件2安装于出风口12处,集流件2上开设有与换热风道13连通的入风口21及与出风口12连通的送风口22,送风口22的过风面积小于入风口21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部3安装于外壳1和\或集流件2。涡环发生部3具有常开状态和周期性打开状态,当涡环发生部3处于常开状态时,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经由送风口22吹出,当涡环发生部3处于周期性打开状态时,涡环发生部3周期性地供气流穿过且经由送风口22吹出。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可以是一体式的结构、也可以由几块板拼接而成。进风口11、出风口12、入风口21、送风口2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也可是多个微孔,其大小及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换热风道13指的是从进风口11进入的气流能够在此通道内进行换热,然后由出风口12处吹出。换热风道1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弧形等结构,其延伸形状可以为直筒型、也可以为弯折型等。换热风道13可以直接由外壳1围合形成,也可以由外壳1内的风道内壁围合形成。集流件2与外壳1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当集流件2与外壳1分体成型时,集流件2与外壳1密封连接。通过使得送风口22的过风面积小于入风口21的过风面积,则从出风口12流向送风口22的气流中,会有部分气流沿着集流件12的内壁面,然后从送风口22周缘流出,另一部分气流则从送风口22中部流出。将从送风口22边缘流出的部分气流定义为边缘气流,将从送风口22中部流出的气流定位为中部气流。那么,边缘气流因受到集流件12内壁面的阻力,相较于中部气流而言,流速更低。这种流速的差距,将导致气流从送风口22流出时,会产生涡环气流。
涡环发生部3连接于外壳1、集流件2或同时连接于外壳1和集流件2上。具体地,涡环发生部3可以连接在集流件2内。涡环发生部3可以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在外壳1和\或集流件2,涡环发生部3也可以与外壳1和\或集流件2一体成型设置。涡环发生部3能够周期性地供气流经由集流件2吹出,即能够将换热风道13内蓄压后的气流周期性的释放。且使得送风口22的过风面积小于入风口21的过风面积,则能够使得气流形成涡环状,从而能够实现定向、定点和远距离送风。且涡环在传送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空气发生热交换,涡环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温差不大,保证了涡环吹在人身上时不会产生明显的过冷或过热感觉,提升舒适性。
可以理解的是,涡环发生部3具有常开状态指的是,在涡环发生部3处于断电状态时,即涡环发生部3不工作时,涡环发生部处于常打开的状态,使得进风口11的气流能够顺畅的从送风口22吹出。需要说明的是,当涡环发生部3闭合时,即阻隔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流向送风口22,涡环发生部3可以是完全阻断换热风道13,也可以是部分关闭换热风道13,例如只关闭换热风道13的通道截面的2/3,4/5,5/6,9/10等。涡环发生部3具有周期性打开或关闭状态指的是,涡环发生部3工作时,能够周期性的将换热风道13截断或流通,从而使得驱动气流形成涡环从送风口22吹出。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使得集流件2安装在外壳1的出风口12处,集流件2的送风口22的过风面积小于入风口21的过风面积,且使得涡环发生部3具有常开状态和周期性打开装置;则在涡环发生部3处于常开状态下,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直接从送风口22流出,此时涡环发生部3不工作,空调室内机为正常送风模式,当涡环发生部3处于周期性打开状态时,涡环发生部3工作,则涡环发生部3能够周期性的驱动气流经由集流件2吹出,此时空调室内机为涡环送风模式。如此,空调室内的常规送风模式下与涡环送风模式下共用一个送风口22,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提升了产品功能的用户体验,满足消费升级的趋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集流件2安装于外壳1内,送风口22对应出风口12设置。如此,集流件2不会凸出外壳1,则外壳1能够对集流件2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易损坏,同时能够保持外壳1的平整以及整体一致性、且更加美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集流件2安装于外壳1上,且至少部份伸出外壳1设置。此时,集流件2可以全部安装在对应出风口12处的外壳1外,也可以只是部分伸出至外壳1外,如此,使得集流件2的尺寸能够设计较大,则能够增大送风量,且使得集流件2处涡环的形成更加有效。同时,不会大面积的占用外壳1内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及图4,涡环发生部3包括驱动装置31及开关门32,开关门32安装于换热风道13内,以阻隔进风口11的气流流向送风口22,驱动装置31连接开关门32,以驱动开关门32打开或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门32可以是完全阻断换热风道13,也可以是部分关闭换热风道13,例如只关闭换热风道13的通道截面的2/3,4/5,5/6,9/10等。驱动装置31可以包括控制板及驱动件,控制板控制驱动件驱动开关门32周期性的往复运动或重复打开或关闭换热风道13,还可以驱动开关门32处于常开状态。驱动装置31可以设置在换热风道13内,也可以设置在换热风道13外,为了防止驱动装置31对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产生阻扰,优选地将控制件设置在换热风道13外。开关门32设置在换热风道13内,将换热风道13一分为二,则开关门32可以用于阻隔气流从进风口11流向送风口22。当开关门32处于常开状态时,涡环发生部3不工作,空调室内机处于常规送风模式,此时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直接从送风口22流出。当开关门32关闭时,即阻隔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流向送风口22,进风口11持续进风,此时换热风道13内能够集聚一定量的气流,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当打开开关门32时,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能够形成驱动力,从送风口22吹出形成涡环。如此,开关门32的周期性的开启或关闭使得气流以脉冲的方式流出,使得空调室内机具有涡环送风模式,能够实现涡环的远距离及定向送风。开关门32可以为叶片结构、门板结构、风扇结构等,只需能够周期性的阻隔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流向集流件2,以形成涡环状吹出即可。
结合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4,换热器4安装于换热风道13,开关门32安装于换热器4与送风口2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4为流入换热风道13内的气流进行换热后形成冷风或热风吹出。换热器4可以为翅片管式蒸发器、板式蒸发器等。将开关门32安装在换热器4与送风口22之间,则经过换热器4换热后的气流再通过开关门32以脉冲的形式在集流件2上形成涡环吹出,使得吹出的涡环为经过换热后的气流,更加舒适以及符合用户吹风需求。且将开关门32设置在换热器4与送风口22之间,能够缩短经过加压后的气流的路径,从而减小沿程阻力,保证足够压力的气流从集流件2中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外壳1呈上下延伸设置,进风口11设于外壳1的下端,送风口22设于外壳1的上端。如此,空气从外壳1下端的进风口11流向外壳1上端的送风口22,从外壳1上端的送风口22送风更加符合用户吹风需求。
结合上述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及图4,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组件5,风机组件5安装于换热风道13,风机组件5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1流向出风口12。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5能够驱动足够的气流从进风口11流向涡环发生部3,使得气流流经涡环发生部3后从送风口22处形成涡环气流吹出,并保证涡环气流输出范围大且输出距离远,从而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风机组件5包括风轮及为风轮提供动力的电机。风轮可以为离心风轮或轴流风轮。风轮可以为一个可以为两个,当风轮为一个时,该风轮放置在进风口11处,驱动足够的气流从进风口11流入换热风道13;当风轮为两个或多个时,一个放置在进风口11处,驱动足够的气流从进风口11流入换热风道13,另一个或部分风轮放置在入风口21处,则能够驱动足够多的气流流向涡环发生部3。
进一步地,在结合外壳1呈上下延伸设置的上述实施例,风机组件5包括离心风轮51,离心风轮51设于换热风道13的下端,换热器4的迎风面朝向离心风轮5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离心风轮51可以为单向离心风轮51,也可以为双向离心风轮51,以提高风量。换热器4的迎风面朝向离心风轮51设置,则换热器4的迎风面可以垂直上下方向,也可以与上下方向呈角度设置,即使得换热器4倾斜安装在换热风道13内。通过采用离心风轮51,将离心风轮51设置在换热风道13的下端,使得换热器4的迎风面朝向离心风轮51设置,则经过换热器4换热后的气流流向换热风道13的上端。则外壳1的上端具有足够的空间及位置,从而使得送风口22及出风口12能够同时设置在外壳1的上端,并且两者相对应重合,进而简化外壳1的结构,保证空调室内机外观的整体一致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外壳1内设有风道内壁14,风道内壁14围合形成换热风道13,风道内壁14与集流件2相连接,驱动装置31安装于外壳1及风道内壁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风道内壁14形成换热风道13,相比于直接由外壳1的内腔形成风道,更易于保证换热风道13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集流件2与风道内壁14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成型设置。集流件2与风道内壁14可以通过螺钉、卡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31可以安装在外壳的内壁面、风道内壁的外侧或是固定于外壳1与风道内壁14之间。驱动装置31可以通过可拆卸安装的形式设置在外壳1与风道内壁14之间。将驱动装置31安装在外壳1与风道内壁14之间,能够充分利于外壳1与风道内壁14之间的空间,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集流件2为集流罩,集流罩自入风口21向送风口22呈渐缩设置。集流罩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等。为了降低风阻,集流罩大致呈圆筒状。通过使得集流罩自出风口12向送风口22呈渐缩设置,则集流罩能够对从出风口12送出的风进行集流,且使得涡环的产生和吹出更加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集流件2为集流板,集流板安装于出风口12,集流板上开设有送风口22。集流板可以为盖设在出风口12处的一块板,且通过在集流板上开设比出风口12小的送风口22,则气流从出风口12向送风口22吹出时,由于集流板的部分阻挡作用,能够使得送风口22吹出的气流为涡环状。且集流板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流件2还可由几块板围合形成,通过在其中一块板上设置送风口22,同样可以实现形成涡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相连接,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将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
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集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入风口及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入风口的过风面积;以及
涡环发生部,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集流件,所述涡环发生部具有常开状态和周期性打开状态;
当所述涡环发生部处于常开状态时,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吹出,当所述涡环发生部处于周期性打开状态时,所述涡环发生部周期性地供气流穿过且经由所述送风口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送风口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或,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至少部份伸出所述外壳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环发生部包括驱动装置及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安装于所述换热风道内,以阻隔所述进风口的气流流向所述送风口,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开关门,以驱动所述开关门打开或闭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换热风道,所述开关门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送风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上下延伸设置,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下端,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换热风道,所述风机组件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设于所述换热风道的下端,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朝向所述离心风轮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为集流罩,所述集流罩自所述入风口向所述送风口呈渐缩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为集流板,所述集流板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集流板上开设有所述送风口。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CN201921229108.2U 2019-07-29 2019-07-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0373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108.2U CN210373757U (zh) 2019-07-29 2019-07-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108.2U CN210373757U (zh) 2019-07-29 2019-07-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3757U true CN210373757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9108.2U Active CN210373757U (zh) 2019-07-29 2019-07-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3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9949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037375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74460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340909B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10772644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74776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192011B (zh) 空调室内壁挂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83222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4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747368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3226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56U (zh) 空调器
CN21037375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765599B (zh) 空调柜机
CN21533669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37375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869961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1034565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9353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53U (zh) 涡环送出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08326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30371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303710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37510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303714A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