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7777U -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7777U
CN210367777U CN201921239570.0U CN201921239570U CN210367777U CN 210367777 U CN210367777 U CN 210367777U CN 201921239570 U CN201921239570 U CN 201921239570U CN 210367777 U CN210367777 U CN 210367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tube body
heating module
bus bar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95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加荣
蒋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95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7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7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7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包括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由内半径相等的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二感应加热模块拼接而成,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左管体和右管体,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左端与左管体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右端与右管体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管体和右管体上均设有喷水孔,且喷水孔均朝向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上方或下方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轴向中心线上,第一感应加热模块上设有第一冷却水接头,左管体下端设有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冷却水接头,右管体下端设有第二电源连接板和第三冷却水接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类零件加工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类零件的加工热处理中,常常需要在一定宽度的外圆周凹槽表面进行淬火加工,使轴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以保证外圆周凹槽的使用强度。
轴类零件外圆周槽面的淬火加工方法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当外圆周凹槽深度较浅时,以与外圆周凹槽相邻的较小的外圆直径为基础制作整体环状加热淬火感应圈,轴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淬火时,将环状加热淬火感应圈套接于外圆周凹槽的外周侧进行淬火加热处理;另一种是直线式感应器,其长度与轴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的宽度相近,加热淬火时将直线式感应器平行设置于轴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外侧,轴类零件轴向保持不动,且轴类零件做周向旋转,以达到轴类零件的外表面依次环向靠近直线式感应器进行加热淬火处理。
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种方法仅适用于凹槽较浅的情况,且由于环状加热淬火感应圈与凹槽底面的间距离较大,加热淬火时需增大环状加热淬火感应圈的加热功率,同时延长加热时间,这样即增加能源消耗,又降低了轴类零件的热处理效率;第二种方法依靠轴类零件自身旋转依次达到轴类零件外圆周凹槽的加热淬火处理效果,由于轴类零件外圆周凹槽表面加热淬火时间不一致,容易导致轴类零件外圆周凹槽表面加热效果不一致,即容易导致外圆周凹槽表面硬度不均,且存在加热接头,形成软带。
针对以上问题,在轴类零件的小批量生产时可考虑采用分体式感应加热淬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该装置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可以实现对轴体上外圆周凹槽面同时感应加热淬火,避免了软带的出现,保证了轴体上外圆周凹槽面的感应淬火效率和感应淬火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包括圆环形感应加热圈,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由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二感应加热模块拼接而成,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均为内半径相等的半圆环管体结构,所述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左管体和右管体,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左端与左管体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右端与右管体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两端、左管体上端和右管体上端均密封,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管体和右管体上均设有喷水孔,且喷水孔均朝向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上方或下方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轴向中心线上,第一感应加热模块上设有第一冷却水接头,左管体下端设有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冷却水接头,右管体下端设有第二电源连接板和第三冷却水接头。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为分体式结构,可以根据待加工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的深度适当缩小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半径,从而使用该装置对轴体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感应淬火处理时,不需要太大的加热功率即可达到需要的感应淬火效果,节省了能源消耗;该装置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可以实现对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的同时感应加热淬火,避免了传统直线式感应器对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感应淬火处理时形成的软带,保证了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表面的感应淬火质量;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为了便于该装置的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外部的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且左汇流排、右汇流排均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位于同一平面上,左管体下端与左汇流排上端密封焊接连通,左汇流排下端与第二冷却水接头密封焊接连通,右管体下端与右汇流排上端密封焊接连通,右汇流排下端与第三冷却水接头密封焊接连通,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与左汇流排下端远离右汇流排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与右汇流排下端远离左汇流排的一侧面焊接连接。
为了便于该装置使用时与淬火变压器的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对称设置于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的两侧,且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均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上均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两端、左管体上端和右管体上端分别设有向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外部延伸的连接板,且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两端部的连接板分别与位于所述左管体上端的连接板和位于所述右管体上端的连接板平行,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端部的连接板与左管体上端的连接板上对应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一通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右端部的连接板与右管体上端的连接板上对应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二通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端通过连接板和螺栓与左管体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右端通过连接板和螺栓与右管体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与左管体上端和右管体上端的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安装拆卸效率。
为了保证该装置的感应淬火效率和轴体零件外圆周凹槽面的感应淬火质量,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喷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管体和右管体下端朝向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内部的侧面上,且喷水孔均朝向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下方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轴向中心线的同一位置,喷水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下端口所在的平面呈45°夹角。
为了保证该装置的感应淬火效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管体、右管体、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均为铜方管,所述连接板和螺栓均为铜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为分体式结构,可以根据待加工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的深度适当缩小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半径,从而使用该装置对轴体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感应淬火处理时,不需要太大的加热功率即可达到需要的感应淬火效果,节省了能源消耗;该装置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可以实现对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的同时感应加热淬火,避免了传统直线式感应器对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感应淬火处理时形成的软带,保证了轴体类零件外圆周凹槽表面的感应淬火质量;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感应淬火装置下端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感应加热模块;2、左管体;3、右管体;4、第一冷却水接头;5、第一电源连接板;6、第二冷却水接头;7、第二电源连接板;8、第三冷却水接头;9、左汇流排;10、右汇流排;11、安装孔;12、连接板;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包括圆环形感应加热圈,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由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和第二感应加热模块拼接而成,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和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均为内半径相等的半圆环管体结构,所述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左管体2和右管体3,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的左端与左管体2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的右端与右管体3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的两端、左管体2上端和右管体3上端均密封,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左管体2和右管体3上均设有喷水孔,且喷水孔均朝向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上方或下方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轴向中心线上,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上设有第一冷却水接头4,左管体2下端设有第一电源连接板5和第二冷却水接头6,右管体3下端设有第二电源连接板7和第三冷却水接头8。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外部的左汇流排9和右汇流排10,且左汇流排9、右汇流排10均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位于同一平面上,左管体2下端与左汇流排9上端密封焊接连通,左汇流排9下端与第二冷却水接头6密封焊接连通,右管体3下端与右汇流排10上端密封焊接连通,右汇流排10下端与第三冷却水接头8密封焊接连通,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5与左汇流排9下端远离右汇流排10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7与右汇流排10下端远离左汇流排9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5和第二电源连接板7对称设置于左汇流排9和右汇流排10的两侧,且第一电源连接板5和第二电源连接板7均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5和第二电源连接板7上均设有安装孔11。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的两端、左管体2上端和右管体3上端分别设有向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外部延伸的连接板12,且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两端部的连接板12分别与位于所述左管体2上端的连接板12和位于所述右管体3上端的连接板12平行,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左端部的连接板12与左管体2上端的连接板12上对应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一通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右端部的连接板12与右管体3上端的连接板12上对应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二通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左端通过连接板12和螺栓13与左管体2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右端通过连接板12和螺栓13与右管体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喷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左管体2和右管体3下端朝向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内部的侧面上,且喷水孔均朝向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下方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轴向中心线的同一位置,喷水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下端口所在的平面呈45°夹角。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左管体2、右管体3、左汇流排9和右汇流排10均为铜方管,所述连接板12和螺栓13均为铜材质。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原理:
将该感应淬火装置的第一电源连接板5和第二电源连接板7固定于升降淬火变压器上,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处于水平状态,并使喷水孔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下端;将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卸下,将待加工的轴类零件竖直安装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中心位置,并将待加工的轴类零件上端与淬火机床的顶部固定连接,将第一感应加热模块1与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固定连接,调整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环绕于待加工的轴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的最下端,将第一冷却水接头4、第二冷却水接头6和第三冷却水接头8分别与冷却水连通;启动感应加热淬火装置和淬火机床,升降淬火变压器带动圆环形感应加热圈自下而上匀速运动,同时圆环形感应加热圈自下而上对轴类零件的外圆周凹槽槽面进行感应淬火加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感应加热圈,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由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二感应加热模块拼接而成,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均为内半径相等的半圆环管体结构,所述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左管体和右管体,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左端与左管体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右端与右管体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两端、左管体上端和右管体上端均密封,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管体和右管体上均设有喷水孔,且喷水孔均朝向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上方或下方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轴向中心线上,第一感应加热模块上设有第一冷却水接头,左管体下端设有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冷却水接头,右管体下端设有第二电源连接板和第三冷却水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外部的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且左汇流排、右汇流排均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位于同一平面上,左管体下端与左汇流排上端密封焊接连通,左汇流排下端与第二冷却水接头密封焊接连通,右管体下端与右汇流排上端密封焊接连通,右汇流排下端与第三冷却水接头密封焊接连通,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与左汇流排下端远离右汇流排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与右汇流排下端远离左汇流排的一侧面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对称设置于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的两侧,且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均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上均设有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的两端、左管体上端和右管体上端分别设有向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外部延伸的连接板,且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两端部的连接板分别与位于所述左管体上端的连接板和位于所述右管体上端的连接板平行,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端部的连接板与左管体上端的连接板上对应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一通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右端部的连接板与右管体上端的连接板上对应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二通孔,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端通过连接板和螺栓与左管体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右端通过连接板和螺栓与右管体上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管体和右管体下端朝向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内部的侧面上,且喷水孔均朝向位于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下方的圆环形感应加热圈的轴向中心线的同一位置,喷水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圆环形感应加热圈下端口所在的平面呈45°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左管体、右管体、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均为铜方管,所述连接板和螺栓均为铜材质。
CN201921239570.0U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Active CN210367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9570.0U CN210367777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9570.0U CN210367777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7777U true CN210367777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9570.0U Active CN210367777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7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7043U (zh) 一种钢管内外表面喷漆装置
CN102423825A (zh) 大型真空法兰的现场拼接工艺
CN117754076B (zh) 不锈钢焊管焊接加工系统
CN203557069U (zh) 轮毂焊接机的轮毂定位装置
CN210367777U (zh) 一种用于轴体上外圆周凹槽的感应淬火装置
CN112609051A (zh) 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及淬火方法
CN205817177U (zh) 一种钢管环形焊缝机构
CN204185516U (zh) 一种轴盘类零件端面内孔淬火感应器
CN210261859U (zh) 一种用于台阶轴的感应淬火装置
CN101592446A (zh) 一种单搭散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5996361U (zh) 密封式管管焊接机头
CN206076034U (zh) 一种新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装置
CN205874484U (zh) 一种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电磁感应加热工装
CN206632541U (zh) 一种高强联接框自动焊接工作站
CN210117419U (zh) 一种销孔结构的内壁激光熔覆装置
CN202922146U (zh) 一种锅炉焊接支架
CN207206029U (zh) 一种消防供水用90度弯头端面坡口装置
CN103363665A (zh) 一种用于热水器的夹层水箱及其加工方法
CN208614055U (zh) 一种基于车床的锅炉烟道焊接设备
CN205393346U (zh) 一种大口径复合水管的旋压设备
CN220304364U (zh) 基于钛钢复合管板的热交换器管箱结构
CN205464787U (zh) 一种电缆铜芯冷焊机
CN101632999B (zh) 大直径空心辊及其制造方法
CN214291728U (zh) 一种圆管焊接固定工具
CN204185515U (zh) 一种回转体零件端面淬火感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