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3373U -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3373U
CN210363373U CN201920642114.4U CN201920642114U CN210363373U CN 210363373 U CN210363373 U CN 210363373U CN 201920642114 U CN201920642114 U CN 201920642114U CN 210363373 U CN210363373 U CN 210363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fastening
vehicle
tank assembly
assembl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21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421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3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3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3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和用于将燃油箱固定于车身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燃油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支座;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件、紧固带和设置在所述紧固带两端的安装件;所述紧固带环绕所述燃油箱,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件与车身固定连接,并在连接处采用导电减震片及金属垫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含有上述燃油箱总成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燃油箱安装简便,且燃油箱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提高了燃油箱固定的可靠性,延长了燃油箱的使用寿命;同时可提高车辆的NVH性能和ESD性能,进而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箱总成及具有该燃油箱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又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燃油来提供动力,燃油箱用来储存油,是车上重要的功能与安全部件,是汽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零部件。汽车燃油箱安装在汽车底盘下面,上表面与汽车底盘接触,下表面悬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加减速和转弯等对燃油箱造成的冲击很大,而且燃油箱的容积都在几十升甚至一百多升,因而燃油箱的重量也达到几十公斤,因此固定方式的选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燃油箱通常直接放置在紧固带上,而当车辆发生意外碰撞等情况时,燃油箱在受到激烈冲击的情况下,很容易克服紧固带的预紧拉力而发生移位,导致燃油箱松动,进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危险;而且燃油箱因移位可能会产生磨损,进而影响燃油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箱总成,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燃油箱安装费力、连接不牢固、安全性能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和用于将燃油箱固定于车身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燃油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支座;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件、紧固带和设置在所述紧固带两端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于车身上,所述紧固带环绕所述燃油箱,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呈“凸”字形,所述支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燃油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紧固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支座与所述紧固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燃油箱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紧固带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燃油箱底部分布有加强筋,所述紧固带穿过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燃油箱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带的数量为至少2条。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与车身采用螺栓连接,且在连接处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片,所述减震片能够导电。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片外还设有金属垫圈。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燃油箱总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燃油箱总成及车辆,通过将紧固带与燃油箱支座固定连接,紧固带两端的安装件与车身固定连接的方式,能够牢靠地将燃油箱固定在车身上。紧固装置采用该连接方式,安装简便,可以避免燃油箱整体发生移位的现象,降低燃油箱因遇到车祸受到激烈冲击而脱离车体引起的危险,降低燃油箱因移位产生的磨损,因此可以提高燃油箱装车的稳固性,提升燃油箱的可靠性,延长燃油箱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安装件与车身连接处采用导电减震片,并采用金属垫圈保护,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和ESD性能,进而提高了整车的安全系数,有效地保证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油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带与支座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与车身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燃油箱、11-支座、2-紧固装置、21-紧固带、22-安装件、3-紧固件、4-螺栓、5-减震片、6-金属垫圈、7-凹槽、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1和紧固装置2,燃油箱1通过紧固装置2固定于车身。燃油箱1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支座11。紧固装置2包括紧固件3、带状的紧固带21和设置在紧固带21两端的安装件22。紧固装置2在固定燃油箱1时,采用的连接方式为紧固带21与燃油箱1固定连接后,再将安装件22与车身连接。具体地,紧固带21环绕燃油箱1的箱体,支座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紧固带2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3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支座11与紧固带2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燃油箱1与紧固带21的固定连接,然后再将安装件22固定连接于车身。因紧固带21环绕燃油箱1,所以紧固带21的形状与燃油箱1的外表面相匹配,安装件22为位于紧固带21两端的弯折。采用该连接方式,能够减少燃油箱1耐久之后因燃油箱1位置变化,造成周边零件之间间隙减小,甚至产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支座11呈“凸”字形,为使支座11与燃油箱1连接稳固,支座1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燃油箱1底部。
本实施例中,燃油箱1底部设有凹槽7,凹槽7的形状与紧固带21形状相匹配,紧固带21容置于凹槽7中。燃油箱1底部还分布有加强筋8,紧固带21穿过加强筋8与燃油箱1的间隙,且紧贴燃油箱1的外表面,防止燃油箱1安装后的晃动与移位。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3采用膨胀螺钉。膨胀螺钉穿过多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能够在多处将紧固带21与燃油箱1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起到更牢靠的固定作用。
因燃油箱1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为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紧固带21的数量为2条,且分别平行设置在燃油箱1的左右两侧。每条紧固带21都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即紧固带21与支座11固定连接,两端的安装件22与车身固定连接。
继续参见图1,每条紧固带21分别与燃油箱1固定连接所用的紧固件3的个数可不同,且各自紧固带21上所布置的紧固件3的位置也可不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条紧固带21上所安装的紧固件3的数量及其布置位置可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多条紧固带的布置方式不限于上述的平行间隔设置,也可采用其他非平行的布置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即可。
将燃油箱1和紧固带21固定在一起的结构设计,避免在装配和耐久之后的燃油箱1的移位与晃动,减少了燃油箱2因移位产生的磨损,延长了燃油箱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车的安全系数。
本实施例中,安装件2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车身上设有对应装配的的第二安装孔,螺栓4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将安装件22与车身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件22与车身在连接处还设有减震片5,如图3所示,在连接处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片5,可以从传递路径上减弱因油泵造成的燃油箱总成的振动,优化了燃油箱总成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因此提高了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减震片5可以为橡胶减震片、塑料减震片或弹簧减震片。
优选地,减震片5为橡胶片,而且具有导电功能。
进一步优选地,减震片5的材料为硬度为(50±5)HA的EPDM橡胶。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减震片5能够增加燃油箱1的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性能,有效地避免车辆静电现象的产生,进而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减震片5外还设有金属垫圈6。使用金属垫圈6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保护减震片5,防止减震片5因压力、腐蚀或其他外界原因等产生的磨损;另一方面是保证安装件22与车身连接的紧密性与可靠性,从而提高燃油箱1与车身连接的稳固性。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实施例中的燃油箱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燃油箱总成及车辆,通过将紧固带与燃油箱支座固定连接,紧固带两端的安装件与车身固定连接的方式,能够牢靠地将燃油箱固定在车身上。紧固装置采用该连接方式,安装简便,可以避免燃油箱整体发生移位的现象,降低燃油箱因遇到车祸受到激烈冲击而脱离车体引起的危险,降低了燃油箱因移位产生的磨损,因此可以提高燃油箱装车的稳固性,提升燃油箱的可靠性,延长燃油箱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安装件与车身连接处采用导电减震片,并采用金属垫圈保护,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和ESD性能,进而提高了整车的安全系数,有效地保证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箱(1)和用于将燃油箱(1)固定于车身上的紧固装置(2);
所述燃油箱(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座(11);
所述紧固装置(2)包括紧固件(3)、紧固带(21)和设置在所述紧固带(21)两端的安装件(22);
所述安装件(22)固定连接于车身上,所述紧固带(21)环绕所述燃油箱(1),并通过所述紧固件(3)与所述支座(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呈“凸”字形,所述支座(1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燃油箱(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紧固带(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支座(11)与所述紧固带(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1)底部设置有凹槽(7),所述紧固带(21)容置于所述凹槽(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1)底部分布有加强筋(8),所述紧固带(21)穿过所述加强筋(8)与所述燃油箱(1)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为膨胀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带(21)的数量为至少2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2)与车身采用螺栓(4)连接,且在连接处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片(5),所述减震片(5)能够导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片(5)外还设有金属垫圈(6)。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箱总成。
CN201920642114.4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0363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2114.4U CN210363373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2114.4U CN210363373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3373U true CN210363373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9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2114.4U Active CN210363373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3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8195B (zh) 车辆的空气动力罩
CN210153143U (zh) 一种减振机构及安装有所述减振机构的车辆
CN210363373U (zh) 一种燃油箱总成及车辆
CN113328188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存储装置
CN218206267U (zh) 后背门限位结构以及车辆
CN210258569U (zh) 减震塔及汽车
CN215552496U (zh) 悬置总成
KR100726508B1 (ko) 리프 스프링구조
CN210706849U (zh) 动力总成悬置和应用其的车辆
CN211442199U (zh) 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7848165U (zh) 蓄电池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639515U (zh) 燃油箱总成和车辆
CN113879232B (zh) 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
CN213705170U (zh) 油箱托架、油箱固定结构及车辆
CN214295569U (zh) 一种车载液化天然气气瓶紧固带总成
CN211335958U (zh) 一种汽车油杯安装支架
KR100514850B1 (ko) 프런트 스트럿어셈블리 마운팅부의 구조
CN218141061U (zh) 燃料电池防护板
CN216916054U (zh) 一种后保险杠与后底护板集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929119U (zh)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294713U (zh) 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CN211808907U (zh) 一种汽车减震气囊挡板及其组件
CN211501479U (zh) 减振件及包含有该减振件的车辆
CN220227644U (zh) 液压悬置和车辆
CN219382638U (zh) 后背门备胎支撑总成、后背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1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