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119U -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119U
CN218929119U CN202320076772.8U CN202320076772U CN218929119U CN 218929119 U CN218929119 U CN 218929119U CN 202320076772 U CN202320076772 U CN 202320076772U CN 218929119 U CN218929119 U CN 218929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upper plate
plate
flange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67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洪磊
史康
于新波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67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9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悬置装置包括悬置上板、悬置下板和主簧,悬置上板与悬置下板间隔设置;主簧包括主簧主体和弹性组件,主簧主体连接在悬置上板与悬置下板之间;弹性组件嵌设于主簧主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悬置装置,可以获得高静刚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动刚度,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更能好地抑制动力总成的大位移。

Description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悬置装置一般包括悬置上板、悬置下板、第一限位件和主簧主体,悬置上板和悬置下板通过主簧主体连接在一起,再通过第一限位件进行限位。
其中,悬置装置为更好抑制动力总成大位移,使得悬置装置在获得高静刚度的同时动刚度也非常高,却影响整车NVH舒适性;当然,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主簧主体也受到悬置装置中部件的影响,使得主簧主体容易出现破裂或失效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悬置装置,以可以获得高静刚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动刚度,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更能好地抑制动力总成的大位移情况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悬置装置,包括:悬置上板;悬置下板,所述悬置上板与所述悬置下板间隔设置;主簧,所述主簧包括:主簧主体,所述主簧主体连接在所述悬置上板与所述悬置下板之间;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嵌设于所述主簧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所述悬置下板相连;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二承压板与所述悬置上板相对设置;弹簧主体,所述弹簧主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承压板和所述第二承压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主体构造为呈螺旋状延伸,且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的弹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压板与所述第二承压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所述第一承压板和与其相对设置的悬置上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且满足关系式:L1≤1/2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置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悬置上板并与所述悬置下板固定相连;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并适于对所述悬置上板竖向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簧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穿设于所述悬置上板并套设在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缓冲部的下端与所述主簧主体相连,所述缓冲部的上端设有缓冲凸缘,所述缓冲凸缘设于所述悬置上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限位凸缘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置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缓冲部,并夹设在所述缓冲凸缘与所述悬置上板的上表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套设于所述缓冲部;支撑凸缘,所述支撑凸缘设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上端,并与所述缓冲凸缘相对设置并止抵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设有过孔,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缓冲凸缘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自所述缓冲凸缘的上表面向上隆起,且所述限位凸起自所述过孔边缘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在周向方向上环绕所述过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悬置下板相连,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悬置上板相对且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构造为多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置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将弹性组件嵌设于主簧主体,使得悬置装置获得高静刚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动刚度,使得更好的吸收并隔绝动力总成的振动以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从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悬置装置的高静刚度使得提高对动力总成的限位能力,更能好地抑制动力总成的大位移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置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悬置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悬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悬置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悬置装置的再一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悬置装置的示意图(去除第一限位件);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悬置下板和弹性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悬置装置100、
悬置上板1、上凸耳11、下凸耳12、通孔12a、
悬置下板2、第一下板21、第二下板22、
主簧3、主簧主体31、主簧子主体31a、弹性组件32、第一承压板321、第二承压板322、弹簧主体323、缓冲部33、过孔33a、缓冲凸缘331、限位凸起331a、翻边331b、
第一限位件4、主体部41、限位凸缘42、
第二限位件5、支撑主体51、支撑凸缘5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4所示,悬置装置100包括悬置上板1、悬置下板2和主簧3,悬置上板1与动力总成直接或间接相连,例如悬置上板1和动力总成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固定相连,悬置下板2与车架直接或间接相连,例如悬置下板2和车架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固定相连,悬置上板1与悬置下板2间隔设置;主簧3包括主簧主体31和弹性组件32,主簧主体31连接在悬置上板1与悬置下板2之间,主簧主体31可以吸收动力总成传递至悬置装置100的振动以减少传递至车架的振动。
弹性组件32嵌设于主簧主体31,弹性组件32具有很好的静刚度,弹性组件32可以为主簧3提供支撑力和弹性力,以使得悬置装置100获得高静刚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动刚度,使得更好的吸收并隔绝动力总成的振动以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从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悬置装置100的高静刚度使得提高对动力总成的限位能力,更能好地抑制动力总成的大位移情况的发生。
例如,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主簧3具有两个弹性组件32,主簧主体31连接在悬置上板1与悬置下板2之间,两个弹性组件32分别相对嵌设于主簧主体31,两个弹性组件32与主簧主体31共同作用以提高悬置装置100的静刚度,使得悬置装置100更好地吸收并隔绝振动,提高整车NVH性能和增强对动力总成的限位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主簧主体31为弹性件,例如橡胶件,主簧主体31硫化至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之间,保证主簧主体31在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之间的固定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装置100,通过将弹性组件32嵌设于主簧主体31,使得悬置装置100获得高静刚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动刚度,使得更好的吸收并隔绝动力总成的振动以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从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悬置装置100的高静刚度使得提高对动力总成的限位能力,更能好地抑制动力总成的大位移情况的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组件32包括第一承压板321、第二承压板322和弹簧主体323,第一承压板321与悬置下板2相连;第二承压板322与悬置上板1相对设置;弹簧主体323连接在第一承压板321和第二承压板322之间,使得弹性组件32形变稳定,避免弹簧主体323局部受力使得弹簧主体323发生偏转,保证弹性组件32的正常工作。
其中,第二承压板322与悬置上板1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承压板322与悬置上板1间隔设置或第二承压板322与悬置上板1止抵相连。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2包括第一承压板321、第二承压板322和弹簧主体323,第一承压板321与悬置下板2间隔设置,第二承压板322与悬置上板1相连。
优选地,第一承压板321与悬置下板2相连,第二承压板322与悬置上板1间隔设置,使得提高弹性组件32的适用性,以适应悬置装置100在承受较大载荷时,弹性组件32才发生作用,避免弹性组件32的第二承压板322与悬置上板1直接相连,以避免悬置装置100承受的振动载荷通过弹簧主体323直接传递至车架,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此外,弹簧主体3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压板321和第二承压板322固定相连(例如焊接),使得提高弹性组件32的结构稳定性,以保证弹性组件32长时间的正常工作。
例如,悬置装置100承受较大位移载荷时,悬置上板1受力压缩弹性组件32,第二承压板322承受压力挤压弹簧主体323使得弹簧主体323稳定发生形变,弹簧主体323具有弹性恢复力,使得弹性组件32具有恢复初始形态的趋势以朝向悬置上板1提供支撑力,从而保证悬置装置100的正常运行。
例如,在图1-图2和图4的示例中,悬置上板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朝向远离彼此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上凸耳11,两个上凸耳11用于和动力总成紧固件相连,悬置上板1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朝向远离彼此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的下凸耳12,悬置下板2包括第一下板21和第二下板22,第一下板21位于第二下板22的上侧,第一下板21和第二下板22固定相连,第二下板22用于和车架紧固件相连,弹性主体包括两个主簧子主体31a,两个主簧子主体31a分别连接在两个下凸耳12和悬置下板2之间,且两个主簧子主体31a朝向彼此在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的表面延伸相连,两个主簧子主体31a内分别嵌设有一个弹性组件32,每个弹性组件32的第一承压板321与第一下板21固定相连(例如焊接),每个弹性组件32的第二承压板322与相对应的下凸耳12间隔相等距离设置。
其中,下凸耳12形成有通孔12a,主簧子主体31a延伸至通孔12a内,使得主簧子主体31a稳定地连接在下凸耳12和第一下板21之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主簧主体31在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弹簧主体323构造为呈螺旋状延伸,且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的弹簧结构,使得弹簧主体323更好地承受载荷,当弹性组件32承受载荷较大时弹簧主体323被压缩到一起,使得截面为矩形的弹簧主体323的结构之间在挤压力(例如悬置上板1挤压第二承压板322的作用力)的作用下面面接触,使得可以更好地保护主簧主体31,避免主簧主体31因弹簧主体323的形变而被挤压破损,提高弹性组件32和主簧主体31之间相互运动的可靠性。
其中,螺旋延伸方向为弹簧主体323在该位置处的切线方向,则截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弹簧主体323的延伸方向,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簧主体323构造为呈螺旋状延伸且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圆形的弹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承压板321与第二承压板32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第一承压板321和与其相对设置的悬置上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且满足关系式:L1≤1/2L2,以使得当悬置装置100承受较小载荷时弹性组件32不发生作用,主簧主体31发生形变吸收振动载荷,当悬置装置100承受较大载荷时,悬置上板1发生较大位移以挤压第二承压板322,弹性组件32发生作用使得增大悬置装置100的静刚度以朝向悬置上板1提供支撑力,以抑制悬置上板1的位移,同时弹性组件32受力发生形变以吸收振动载荷,提高乘坐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悬置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第一限位件4包括主体部41和限位凸缘42,主体部41穿设于悬置上板1并与悬置下板2固定相连;限位凸缘42设于主体部41的上端,并适于对悬置上板1竖向限位,以限制悬置上板1的位移距离,避免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之间运动距离较大而不利于悬置装置100有效发挥作用,同时第一限位件4限制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的运动方向,使得当悬置装置100承受振动载荷时悬置上板1或悬置下板2挤压主簧3的作用力方向和主簧3最佳的承受作用力的方向平形或重合,从而有利于提高悬置装置100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主簧3还包括缓冲部33,缓冲部33穿设于悬置上板1并套设在主体部41上,缓冲部33与主体部41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缓冲部33的下端与主簧主体31相连,缓冲部33具有弹性恢复力,使得缓冲部33可以吸收悬置上板1沿主体部41径向上的振动载荷,同时缓冲部33可以限制第一限位件4和悬置上板1的位移,从而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其中,缓冲部33的上端设有缓冲凸缘331,缓冲凸缘331设于悬置上板1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件4的限位凸缘42之间,缓冲凸缘331可以更好地吸收悬置装置100承受沿主体部41轴向的振动载荷。
可选地,缓冲凸缘331可以形成于缓冲部33和限位凸缘42之间、或者缓冲部33和第一限位件4之间等。当然,缓冲部33与限位凸缘42和第一限位件4之间可以都形成有缓冲凸缘3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悬置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5,第二限位件5套设于缓冲部33,并夹设在缓冲凸缘331与悬置上板1的上表面之间,第二限位件5增大悬置上板1与缓冲部33在主体部41径向上的受力面积,避免缓冲部33频繁受到悬置上板1和第一限位件4的挤压,使得缓冲部33应力集中而出现缓冲部33破裂、限位失效或车辆运行时存在金属撞击异响等情况,延长缓冲部33的工作时长,从而提高缓冲部33耐久可靠性。
可选地,缓冲凸缘331可以形成于第二限位件5和限位凸缘42之间或者第二限位件5和悬置上板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限位件5包括支撑主体51和支撑凸缘52,支撑主体51套设于缓冲部33;支撑凸缘52设于支撑主体51的上端,并与缓冲凸缘331相对设置并止抵配合,则缓冲凸缘331位于第二限位件5和限位凸缘42之间,以避免限位凸缘42和支撑凸缘52直接接触,使得缓冲凸缘331可以吸收限位凸缘42和支撑凸缘52之间的挤压力,减少第一限位件4撞击第二限位件5的损伤,提高第二限位件5的使用寿命。
其中,缓冲凸缘331的外周沿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331b,翻边331b可以在周向方向包覆支撑凸缘52,翻边331b可以提高缓冲部33的稳定性,避免缓冲部33因传递至悬置装置100的振动而产生位移,以保证缓冲部33对第一限位件4和悬置上板1的限位可靠。
此外,第二限位件5和悬置上板1可以为一体件或者分体件,当然,第二限位件5和悬置上板1可以固定配合(例如第二限位件5焊接于悬置上板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缓冲部33设有过孔33a,主体部41穿设于过孔33a;缓冲凸缘331设有限位凸起331a,限位凸起331a自缓冲凸缘331的上表面向上隆起,且限位凸起331a自过孔33a边缘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限位凸起331a为多个,多个限位凸起331a在周向方向上环绕过孔33a设置,多个限位凸起331a增大缓冲凸缘331的弹性力,使得缓冲凸缘331更好地吸收传递至悬置装置100沿主体部41轴向的振动载荷,同时悬置凸起减少缓冲凸缘331与悬置上板1或第一限位件4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悬置上板1和缓冲凸缘331之间或者第一限位件4和缓冲凸缘331之间撞击时大面积接触二出现异响,减少悬置装置100异响的产生,提高整车NVH舒适性。
可选地,限位凸起331a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限位凸起331a可以为弧形凸起,弧形凸起形成为半球形,多个弧形凸起均匀分布于缓冲凸缘331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2的一端与悬置下板2相连,弹性组件32的另一端与悬置上板1相对且间隔设置。
例如,弹性组件32的一端与悬置下板2相连,弹性组件32的另一端与悬置上板1相对且间隔设置,避免弹性组件32和悬置上板1直接接触,以避免动力总成的振动通过弹性组件32传递至车架而影响整车振动;同时弹性组件32的一端和悬置上板1间隔设置,当悬置装置100承受较大载荷位移时,悬置上板1发生位移挤压弹性组件32,弹性组件32承受压力发生形变,使得悬置装置100吸收来自动力总成的载荷,提高悬置装置100的隔振性能,同时弹性组件32提供弹性力以支撑悬置上板1,使得可以抑制悬置上板1的位移,从而抑制动力总成的位移以避免动力总成的大位移情况的发生。当悬置装置100承受较小位移载荷时,弹性组件32未发生作用,主簧主体31发生形变以吸收并隔绝来自动力总成的振动载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2构造为多个,使得提高悬置装置100的静刚度,使得悬置装置100更好地吸收并隔绝振动,提高整车NVH性能和增强对动力总成的限位能力。
例如,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主簧3具有两个弹性组件32,主簧主体31连接在悬置上板1与悬置下板2之间,两个弹性组件32分别相对嵌设于主簧主体31,两个弹性组件32的一端与悬置下板2相连,弹性组件32的另一端与悬置上板1间隔相等距离设置,两个弹性组件32与主簧主体31共同作用以提高悬置装置100的静刚度,使得悬置装置100更好地吸收并隔绝振动,提高整车NVH性能和增强对动力总成的限位能力。
可选地,多个弹性组件32可以设置在一起共同作用,多个弹性组件32为一个弹性组,主簧3具有多个弹性组,多个弹性组分别相对嵌设于主簧主体31内,以进一步提高悬置装置100的静刚度。
例如,主簧3具有两个弹性组,两个弹性组分别设置于悬置装置100的相对两侧,每个弹性组包括两个弹性组件32,两个弹性组件32并列设置于悬置下板2,且两个弹性组件32靠近悬置上板1的一端与悬置上板1间隔相等距离设置,当然,弹性组的多个弹性组件32靠近悬置上板1的一端与悬置上板1间隔不同距离设置,使得主簧3在主簧3的厚度方向上静刚度曲线增加,以更好的适应悬置装置100承受的不同载荷,提高悬置装置100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置装置100。
其中,本申请中的悬置装置100用于悬置支撑车辆的变速器,当然可以用于支撑动力总成或者动力总成其它部件(例如发动机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悬置装置100,可以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置上板(1);
悬置下板(2),所述悬置上板(1)与所述悬置下板(2)间隔设置;
主簧(3),所述主簧(3)包括:
主簧主体(31),所述主簧主体(31)连接在所述悬置上板(1)与所述悬置下板(2)之间;
弹性组件(32),所述弹性组件(32)嵌设于所述主簧主体(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2)包括:
第一承压板(321),所述第一承压板(321)与所述悬置下板(2)相连;
第二承压板(322),所述第二承压板(322)与所述悬置上板(1)相对设置;
弹簧主体(323),所述弹簧主体(323)连接在所述第一承压板(321)和所述第二承压板(3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主体(323)构造为呈螺旋状延伸,且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的弹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一承压板(321)与所述第二承压板(32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所述第一承压板(321)和与其相对设置的悬置上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且满足关系式:L1≤1/2L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所述第一限位件(4)包括:
主体部(41),所述主体部(41)穿设于所述悬置上板(1)并与所述悬置下板(2)固定相连;
限位凸缘(42),所述限位凸缘(42)设于所述主体部(41)的上端,并适于对所述悬置上板(1)竖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3)还包括缓冲部(33),所述缓冲部(33)穿设于所述悬置上板(1)并套设在所述主体部(41)上,且所述缓冲部(33)的下端与所述主簧主体(31)相连,所述缓冲部(33)的上端设有缓冲凸缘(331),所述缓冲凸缘(331)设于所述悬置上板(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件(4)的限位凸缘(4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件(5),所述第二限位件(5)套设于所述缓冲部(33),并夹设在所述缓冲凸缘(331)与所述悬置上板(1)的上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包括:
支撑主体(51),所述支撑主体(51)套设于所述缓冲部(33);
支撑凸缘(52),所述支撑凸缘(52)设于所述支撑主体(51)的上端,并与所述缓冲凸缘(331)相对设置并止抵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3)设有过孔(33a),所述主体部(41)穿设于所述过孔(33a);
所述缓冲凸缘(331)设有限位凸起(331a),所述限位凸起(331a)自所述缓冲凸缘(331)的上表面向上隆起,且所述限位凸起(331a)自所述过孔(33a)边缘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凸起(331a)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331a)在周向方向上环绕所述过孔(33a)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2)的一端与所述悬置下板(2)相连,所述弹性组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悬置上板(1)相对且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2)构造为多个。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装置(100)。
CN202320076772.8U 2023-01-10 2023-01-10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8929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6772.8U CN218929119U (zh) 2023-01-10 2023-01-10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6772.8U CN218929119U (zh) 2023-01-10 2023-01-10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119U true CN218929119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6772.8U Active CN218929119U (zh) 2023-01-10 2023-01-10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9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5827B1 (en) Anti-Vibration Device
EP2019227B1 (en)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 apparatus
US8152146B2 (en) External shear-hub isolator
US5975505A (en) Mount insulator
CN218929119U (zh) 悬置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2562936A (zh) 一种减振方法及减振器
CN211175161U (zh) 隔振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12789427B (zh) 铁道车辆用的制动盘的安装结构、以及使用它的制动盘单元
KR100475127B1 (ko) 스토퍼를 구비한 방진 장치
CN212959628U (zh) 一种客车用变截面板簧总成
CN214607722U (zh)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及车辆
JP2006207705A (ja) 防振ゴム
KR20090036212A (ko) 쇽업소버의 상부 장착구조
JPS641567Y2 (zh)
CN110562034A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悬置
CN216922983U (zh) 一种消音钢板弹簧及汽车
JP5060994B2 (ja) アッパーサポート
CN219588024U (zh) 一种抗震支架的安装座
JP2006264425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アッパサポ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懸架装置
CN219242545U (zh) 一种可变刚度的减振器及减振组件
JP3675119B2 (ja) 防振支持体
CN218817785U (zh) 一种橡胶减振装置及包含其的后悬减振支架总成
CN216430372U (zh) 减振组件及作业机械
CN221613928U (zh) 一种散热器
JPS63267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