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0923U -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50923U
CN210350923U CN201921438434.4U CN201921438434U CN210350923U CN 210350923 U CN210350923 U CN 210350923U CN 201921438434 U CN201921438434 U CN 201921438434U CN 210350923 U CN210350923 U CN 210350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il return
peripheral surface
return hole
water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84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东伟
刘海波
张锐
刘勇敢
陈曦
潘宇鹏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4384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50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50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50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总成,用于混合动力变速箱,其包括电机水套以及电机壳体,电机水套装配在电机壳体内。电机水套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电机壳体设置有第二回油孔及与第二回油孔导通的回油通道;第一回油孔与第二回油孔连通,以形成供电机壳体中的润滑油流动的油路。该电机总成能够有效降低电机的热负荷,从而能够减小电机转子旋转时的拖曳扭矩,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由机电耦合模块和传统变速器构成。
目前主流混合动力变速箱产品在其机电耦合模块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其电机热负荷高,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机总成,其能够有效降低电机的热负荷,从而能够减小电机转子旋转时的拖曳扭矩,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箱,其通过采用上述的电机总成,进而能够降低混动变速箱的电机热负荷,从而能够提高混动变速箱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总成,用于混合动力变速箱,其包括电机水套以及电机壳体,电机水套装配在电机壳体内;
电机水套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电机壳体设置有第二回油孔及与第二回油孔导通的回油通道;第一回油孔与第二回油孔连通,以形成供电机壳体中的润滑油流动的油路。
可选的,第一回油孔与第二回油孔的轴线重合,并且第一回油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回油孔的直径。
可选的,沿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电机水套的外周依次设置有第一外周面、第二外周面及第三外周面,第一外周面、第二外周面及第三外周面所对应的外径依次增大;
沿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电机壳体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内周面、第二内周面及第三内周面,第一内周面、第二内周面及第三内周面所对应的内径依次增大;
并且第一外周面与第一内周面对应配合,第二外周面与第二内周面对应配合,第三外周面与第三内周面对应配合;第一回油孔用于与第二回油孔连通的孔口位于第三外周面上。
可选的,绕电机水套的轴线,第二外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用于与第二内周面配合并形成冷却液容腔;
电机壳体还包括与冷却液容腔连通的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用于与冷却液容腔连通的孔口均位于第二内周面,并与凹槽对应。
可选的,电机水套与电机壳体的配合面间还设置有三个密封圈;
沿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凹槽及第一回油孔的孔口位于其中两个密封圈之间,另外一个密封圈位于凹槽及第一回油孔的孔口之间。
可选的,第一外周面、第二外周面及第三外周面上分别布置有一个密封圈;并且在第一外周面、第二外周面及第三外周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
可选的,电机总成包括高压接线及低压接线;沿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高压接线及低压接线位于电机水套的相对两侧;并且高压接线的出线方向垂直于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
可选的,电机壳体上设置有高压出线口及低压出线口;高压出线口及低压出线口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均设置有与外部接头连接的插接结构。
可选的,沿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电机壳体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端用于与变速器的壳体连接;
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用于连接发动机及电机壳体,多个连接螺栓绕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环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箱,其包括变速器以及上述的电机总成;
变速器与电机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该电机总成通过在电机水套及电机壳体上设置的回油孔,能够形成供电机总成内的润滑油流动的油路,以提高电机水套内部的润滑油的循环效率并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从而能够降低电机的热负荷,并减小电机转子旋转时的拖曳扭矩,提高混动变速箱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回油孔及第二回油孔的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及回油通道的连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壳体与电机水套连接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栓孔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动力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压接线的设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接线的设置示意图。
图标:100-电机总成;200-混合动力变速箱;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10-电机水套;120-电机壳体;111-第一回油孔;112-第一外周面;113-第二外周面;114-第三外周面;115-凹槽;116-螺栓孔;121-第二回油孔;122-回油通道;123-第一内周面;124-第二内周面;125-第三内周面;130-冷却液容腔;140-密封圈;141-环形槽;152-高压接线;151-低压接线;153-低压出线口;154-高压出线口;155-高压接线座;210-变速器;160-插接结构;161-低压插接件;162-固定板;163-密封块;164-密封盖板;165-第一固定板;166-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总成的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回油孔及第二回油孔的设置,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及回油通道的连通;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总成100,用于混合动力变速箱200,其包括电机水套110以及电机壳体120,电机水套110装配在电机壳体120内。
电机水套110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111,电机壳体120设置有第二回油孔121及与第二回油孔121导通的回油通道122;第一回油孔111与第二回油孔121连通,以形成供电机壳体120中的润滑油流动的油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电机水套110时,其装配方式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方式相同,其可以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压装配合,并通过螺栓将两者进行固定。其外,在电机水套110内,还设置有电机总成100的其他结构,如电机转子及电机定子等。
请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总成100,电机总成100的工作原理是:
该电机总成100通过在电机水套110及电机壳体120上设置的回油孔,能够形成供电机总成100中的润滑油流动的油路,以提高电机水套110内部的润滑油的循环效率并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从而能够降低电机的热负荷,并减小电机转子旋转时的拖曳扭矩,提高其运行效率。
请参照图3,需要说明的是,电机水套110装在电机壳体120内部,电机定子和电机水套110装配在一起,离合器与电机转子装配后压装在电机水套110(带电机定子)的内部,离合器旋转的时候,其内部的高温润滑油会从离合器内飞溅出来,如果没有第一回油孔111及第二回油孔121组成的回油油路,高温润滑油就储存在电机水套110内部的空腔中,并出现排出困难的问题。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回油孔111及第二回油孔121组成的回油油路,且将第一回油孔111及第二回油孔121布置在重力方向的最低点,内部润滑油就很容易流出来,从而增加了高温润滑油的循环效率。
其外,为使得润滑油能够更为容易的流向第一回油孔111,故在该电机总成100装配完成并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回油孔111相对位于电机水套110在重力方向的下部。同理,与第一回油孔111导通的第二回油孔121,以及与第二回油孔121连通的回油通道122均相对位于电机壳体120在重力方向的下部,以与第一回油孔111对应导通,并形成油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总成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电机总成100能够有效降低电机的热负荷,以减小电机转子旋转时的拖曳扭矩,并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及图3,为提高润滑油的循环效率,故在设置第一回油孔111及第二回油孔121时,可以将第一回油孔111及第二回油孔121均设置为圆孔,并且在第一回油孔111与第二回油孔121连通的同时,第一回油孔111与第二回油孔121的轴线重合,以增加第一回油孔111与第二回油孔121之间的导通面积,以提高油路中的润滑油流量。其外,还可以使得第一回油孔111的直径小于第二回油孔121的直径,即在保证两者处于最大导通面积的同时,由于电机水套110相对装配在电机壳体120内,故电机壳体120上的可加工面积大与电机水套110,在此基础上,通过使得第二回油孔121的直径,可以使得第二回油孔121中的润滑油流速大于第一回油孔111中的润滑油流速,进而使得第二回油孔121内的润滑油压力小于第一回油孔111中的润滑油压力,从而能够促进第一回油孔111中的润滑油向第二回油孔121流动,由此起到提高润滑油的流速,并提高润滑油的循环效率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壳体与电机水套连接面的结构;在将装配电机水套110装配在电机壳体120上时,为提高电机总成100的密封性,简化装配步骤,提高装配的效率,故在设置电机水套110及电机壳体120时,可以在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间相互配合的面上设置有相应的定位配合结构。
具体的,沿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电机水套110的外周依次设置有第一外周面112、第二外周面113及第三外周面114,第一外周面112、第二外周面113及第三外周面114所对应的外径依次增大;沿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电机壳体120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内周面123、第二内周面124及第三内周面125,第一内周面123、第二内周面124及第三内周面125所对应的内径依次增大。
通过电机水套110的第一外周面112、第二外周面113及第三外周面114能够形成台阶面,并且在电机壳体120的第一内周面123、第二内周面124及第三内周面125能够形成与电机水套110的外周面相配合的台阶面。具体的,即为第一外周面112与第一内周面123对应配合,第二外周面113与第二内周面124对应配合,第三外周面114与第三内周面125对应配合。
与此同时,请参照图1-图4,由于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间相互配合的面上设置有台阶面,而第一回油孔111和第二回油孔121分别设置在电机水套110及电机壳体120上,故为使得第一回油孔111能够与第二回油孔121导通,故沿电机水套110的径向方向,第一回油孔111贯穿电机水套110,并且第一回油孔111用于与第二回油孔121连通的孔口位于第三外周面114上,而第二回油孔121用于与第一回油孔111连通的孔口位于第三外内周面并与第一回油孔111的孔口对应,以使得第一回油孔111能够与第二回油孔121导通。
其外,请参照图4,为进一步降低电机的热负荷,故该电机总成100还包括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回路,其包括冷却液腔以及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具体的,绕电机水套110的轴线,第二外周面113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凹槽115,凹槽115用于与第二内周面124配合并形成冷却液容腔130;而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设置在电机壳体120上。为使得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能够与冷却液容腔130连通,故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用于与冷却液容腔130连通的孔口均位于第二内周面124,并与凹槽115对应。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降低电机的热负荷,其采用的是提高润滑油的循环效率以及设置冷却液回路的方式,并且润滑油的回油结构以及冷却液的回路结构均相对设置在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的配合面间,故为防止在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的配合的密封性,并防止润滑油及冷却液的泄漏,尤其是避免出现润滑油及冷却液串流的情况,故在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的配合面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
具体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的配合面间的三个密封圈140。其中,为通过三个密封圈140起到增加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的配合的密封性,避免润滑油及冷却液的泄漏,以及避免出现润滑油及冷却液串流的作用,故沿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凹槽115及第一回油孔111的孔口位于其中两个密封圈140之间,另外一个密封圈140位于凹槽115及第一回油孔111的孔口之间。即通过其中一个密封圈140密封位于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配合面间的冷却液回路及润滑油回路的一端,随后通过另外两个密封圈140对位于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配合面间的冷却液回路及润滑油回路的另外一端,由此,便可保证位于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配合面间的冷却液回路及润滑油回路结构的密封性,以及电机水套110与电机壳体120配合面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外周面112、第二外周面113及第三外周面114上分别布置有一个密封圈140;并且为便于安装密封圈140,在第一外周面112、第二外周面113及第三外周面114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140的环形槽141。除此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一内周面123、第二内周面124及第三内周面125上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圈140的环形槽141;或是在第一外周面112、第二外周面113、第三外周面114、第一内周面123、第二内周面124及第三内周面125上同时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圈140的环形槽141,并且第一外周面112与第一内周面123上的环形槽141用于相互配合以安装一个密封圈140,第二外周面113与第二内周面124上的环形槽141用于相互配合以安装一个密封圈140,第三外周面114与第三内周面125上的环形槽141用于相互配合以安装一个密封圈140。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基础上,电机水套110还设置有便于装配的轴肩。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及图6,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栓孔的布置方式,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动力变速箱的结构;沿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电机壳体120包括第一端101及第二端102,第一端101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端102用于与变速器210的壳体连接。为提高发动机与电机壳体120的连接稳定性,故第一端101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螺栓及装配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孔116,连接螺栓用于连接发动机及电机壳体120,多个连接螺栓绕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环形布置,以通过优化电机壳体120底部(重力方向)设计,对螺栓孔116的布置向外扩展,进而提升电机总成100连接模态的刚度。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及图8,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压接线的结构,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结构;电机总成100还包括高压接线152及低压接线151,为降低电机总成100中的高压电路对低压电路的干扰,故沿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高压接线152及低压接线151位于电机水套110的相对两侧,并且高压接线152的出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
请参照图9,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接线的结构;而高压接线152位于电机水套110的另一端,即相对位于电机壳体120的第二端102,并且高压接线152的出线垂直于电机水套110的轴线方向,电机三相铜线与高压接线座155内的铜线相接靠螺栓拧紧,高压接线座155与三相线靠螺栓拧紧,通过高压接线座155的设置便可使得高压出线变为径向出线。
其外,为便于高压接线152及低压接线151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故电机壳体120上设置有高压出线口154及低压出线口153;且高压出线口154及低压出线口153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均设置有与外部接头连接的插接结构160。
在布置低压接线151时,在电机壳体120第一端101的外侧面(位于电机输入侧)开窗形成低压出线口153,并在低压出线口153处设计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装配低压接线151的插接结构160,其插接结构160包括固定板162、密封块163、低压插接件161和密封盖板164;其中,密封盖板164通过螺栓被固定至电机水套110上,低压插接件161的端子线与密封块163采用穿线方式密封,密封盖板164挤压密封块163实现端子线与密封块163的密封。低压插接件161的法兰盘上设置有四个通孔,通过四个螺栓将法兰盘与固定板162连接。固定板162采用两片组合式,即第一固定板165和第二固定板166,第一固定板165采用两个固定板162螺栓固定于电机壳体120,第二固定板166采用两个螺栓固定于电机壳体120,第一固定板165和第二固定板166构成固定板162总成,以实现一体式固定板162功能。
请再次参照图6,基于上述的电机总成100,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箱,其包括变速器210以及上述的电机总成100;变速器210与电机总成100连接。该混动变速箱通过采用上述的电机总成100,进而能够降低混动变速箱的电机热负荷,从而能够提高混动变速箱的运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总成,用于混合动力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水套以及电机壳体,所述电机水套装配在所述电机壳体内;
所述电机水套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电机壳体设置有第二回油孔及与所述第二回油孔导通的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回油孔与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以形成供所述电机壳体中的润滑油流动的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油孔与所述第二回油孔的轴线重合,并且所述第一回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回油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所述电机水套的外周依次设置有第一外周面、第二外周面及第三外周面,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及所述第三外周面所对应的外径依次增大;
沿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内周面、第二内周面及第三内周面,所述第一内周面、所述第二内周面及所述第三内周面所对应的内径依次增大;
并且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内周面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内周面对应配合,所述第三外周面与所述第三内周面对应配合;所述第一回油孔用于与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的孔口位于第三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绕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所述第二外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第二内周面配合并形成冷却液容腔;
所述电机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冷却液容腔连通的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及所述出水管路用于与所述冷却液容腔连通的孔口均位于第二内周面,并与所述凹槽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水套与所述电机壳体的配合面间还设置有三个密封圈;
沿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所述凹槽及所述第一回油孔的孔口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另外一个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及所述第一回油孔的孔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及所述第三外周面上分别布置有一个所述密封圈;并且在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及所述第三外周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总成包括高压接线及低压接线;沿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所述高压接线及所述低压接线位于所述电机水套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高压接线的出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壳体上设置有高压出线口及低压出线口;所述高压出线口及所述低压出线口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设置有与外部接头连接的插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所述电机壳体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变速器的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及所述电机壳体,多个所述连接螺栓绕所述电机水套的轴线方向环形布置。
10.一种混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动变速箱包括变速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总成;
所述变速器与所述电机总成连接。
CN201921438434.4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Active CN210350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434.4U CN210350923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434.4U CN210350923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50923U true CN210350923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6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8434.4U Active CN210350923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509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748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748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7743A (zh) 双冷却总成
US2019004077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system for warming and cooling a fluid circulating in a housing
CN108700071B (zh) 螺旋压缩机
WO2024087601A1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1313616A (zh) 一种电机壳内循环集成冷却系统
CN210350923U (zh)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CN111379845A (zh) 驱动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9075664B (zh) 用于汽车动力传动系的混合动力模块
CN101660607B (zh) 变速器驱动电机的密封件
CN213270963U (zh) 电动力总成强制润滑系统
CN110474478B (zh) 电动车辆动力总成及其马达转子冷却方法
CN111740532A (zh) 新能源动力总成冷却结构
CN113175520B (zh) 一种太阳轮的润滑散热结构
CN112787456B (zh) 车辆、电机及壳体结构
CN110429748A (zh)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CN115214327A (zh) 一种汽车电驱装置
CN213072351U (zh) 减速电机一体机及其中间端盖
CN109347251A (zh) 车用一体化驱动电机装置
CN113062972B (zh) 一种用于混动变速器的润滑散热装置及方法
CN212063778U (zh) 一种电机壳内循环集成冷却系统
CN217362764U (zh) 一种减速式一体机及其具有冷却作用的共用端盖
CN213072296U (zh)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CN216873012U (zh) 一种减速式一体机及其共用端盖
CN221096968U (zh) 一种泵体冷却结构、泵体冷却系统及分子泵
CN216589876U (zh) 机电耦合变速器输入轴及具有其的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