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2296U -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2296U
CN213072296U CN202021480043.1U CN202021480043U CN213072296U CN 213072296 U CN213072296 U CN 213072296U CN 202021480043 U CN202021480043 U CN 202021480043U CN 213072296 U CN213072296 U CN 213072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oling
end cover
channel
cool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00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海洋
钟梁
吴铁波
郑祁生
杨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to CN2020214800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2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2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2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壳体,该电机壳体具有设置在电机的轴向端部处的端盖,在端盖内部形成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却剂经由入口流入端盖并经由出口流出端盖,其特征在于,在端盖的轴向侧面上与冷却通道对应的至少部分位置处形成有凸起,冷却通道部分地形成在凸起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电机壳体的电机以及一种包括该电机的电驱动装置。由于端盖中的凸起和形成在凸起中的冷却通道,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性能。

Description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壳体,该电机壳体具有设置在电机的轴向端部处的端盖,在端盖内部形成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却剂经由入口流入端盖并经由出口流出端盖。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机壳体的电机和一种电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对电机进行冷却,常规的技术方案是在周向围绕电机的转子和定子的主壳体内部设置冷却通道。在电机工作时,冷却剂流过主壳体内的冷却通道并带走热量,从而降低电机的温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也在电机的端盖内部形成冷却通道。冷却剂流过端盖内的冷却通道并带走热量,从而降低电机的温度。
然而,对于发热量较大的高功率电机,即使同时在主壳体和端盖内部设置冷却通道,也不能够满足电机的冷却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具有设置在电机的轴向端部处的端盖,在所述端盖内部形成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却剂经由所述入口流入所述端盖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所述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盖的轴向侧面上与所述冷却通道对应的至少部分位置处形成有凸起,所述冷却通道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凸起中。
在端盖的轴向侧面上与冷却通道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并且冷却通道部分地形成在凸起中,这一方面能够增大冷却通道的尺寸,另一方面能够增加端盖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使流经冷却通道的冷却剂带走更多热量,提高电机的冷却性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壳体的电机。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装置,其包括上述电机和与该电机联接的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所述端盖被设置在电机和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壳体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壳体的端视图的一部分,其中示出了端盖的面对壳体内部的轴向侧面;并且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壳体的纵截面图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壳体10的透视图,该电机壳体10容纳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电机壳体10包括轴向延伸的主壳体11以及设置在电机的轴向端部处的端盖12,端盖12在主壳体11的轴向端部处连接到主壳体11。优选地,端盖12可以与主壳体11一体成形。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机连接有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以构成电驱动装置(未示出)时,电机壳体10的端盖12可以是设置在电机和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之间的端板。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端盖12和端板被统称为“端盖”。
如图2所示,在端盖12内部形成有冷却通道20,该冷却通道20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却剂可以经由入口流入端盖12并经由出口流出端盖12。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仅描述了电机壳体10的一个端盖12,然而电机壳体 10可以具有两个端盖,且两个端盖内部均形成有冷却通道。
图2在端视图中示出了端盖12的面对壳体内部的轴向侧面,其中端盖12 的部分被移除以示出内部的冷却通道20。在该实施例中,端盖12可以形成有轴承孔13,用以设置轴承,电机的输出轴(未示出)穿过该轴承孔13并且由轴承支撑。端盖12内部的冷却通道20部分地绕轴承孔13形成。另外,如图所示,端盖12内部的冷却通道20包括第一通道部分20.1和第二通道部分20.2,第一通道部分20.1和第二通道部分20.2均为弧形的。第一通道部分20.1和第二通道部分20.2在径向上重叠,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通道部分20.1设置在第二通道部分20.2地径向外侧。冷却通道20的入口与第一通道部分20.1的第一端连接,冷却通道20的出口与第二通道部分20.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通道部分20.1的第二端与第二通道部分20.2的第二端经由过渡部20.3流体联通。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通道20具有两个通道部分,但是冷却通道20可以是一个环形的通道或者包括两个以上连接的通道部分。
冷却通道20可以形成为与轴承孔13的圆周相比,更靠近端盖12的外周。这使得冷却通道20可以具有更大的长度。另外,当电机连接有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时,设置在端板的径向外部的冷却通道20的冷却剂可以与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内的润滑油更充分地进行热交换。
冷却剂在经由入口流入第一通道部分20.1的第一端之后,沿第一通道部分 20.1顺时针流动,经由过渡部20.3流入第二通道部分20.2,然后沿第二通道部分20.2逆时针流动,最后经由第二通道部分20.2的第一端处的出口流出。
图3示出了电机壳体10的纵截面。在图3中可以看出,在端盖12的轴向侧面上与冷却通道20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30,冷却通道20部分地形成在凸起30中。在本实施例中,在与冷却通道20对应的所有位置处均形成有凸起 30。然而,也可以在与冷却通道20对应的部分位置处形成有凸起30。例如,仅在与第一通道部分20.1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30,或者仅在与第二通道部分20.2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30。在该实施例中,凸起30形成在端盖12 的面向壳体外侧的轴向侧面上。然而,凸起30也可以形成在端盖12的面向壳体内侧的轴向侧面上,或者形成在两个轴向侧面上。
在端盖12的轴向侧面上与冷却通道20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30并且冷却通道20部分地形成在凸起30中,这一方面能够增大冷却通道20的尺寸,另一方面能够增加端盖12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使流经冷却通道20的冷却剂带走更多热量,提高电机的冷却性能。
如图3所示,第一通道部分20.1和第二通道部分20.2均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冷却通道20可以具有其它截面形状,例如T 形截面或L形截面。另外,第一通道部分20.1和第二通道部分20.2可以具有不同形状的截面。
端盖12内部的冷却通道20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形成:1.通过铸造将与冷却通道对应的凹部一体地形成在端盖主体中;2.将覆盖件焊接(例如摩擦焊接) 到端盖主体以覆盖凹部,从而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20的入口和出口可以在与冷却通道20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处在端盖12中钻出。然而,形成冷却通道 20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端盖主体上冲压出与冷却通道对应的凹部。
除了端盖12内部的冷却通道20之外,在电机壳体10的主壳体11内部也可以设置有冷却通道,主壳体11中的冷却通道的出口/入口与端盖12中的冷却通道20的入口/出口流体联通。因此冷却剂可以在主壳体11和端盖12内部流动,从而提高电机的冷却性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具有设置在电机的轴向端部处的端盖,在所述端盖内部形成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却剂经由所述入口流入所述端盖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所述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盖的轴向侧面上与所述冷却通道对应的至少部分位置处形成有凸起,所述冷却通道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凸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具有矩形截面、T形截面或L形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为环形冷却通道或弧形冷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形成有轴承孔,所述冷却通道至少部分地绕所述轴承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被形成为与所述轴承孔的圆周相比,更靠近所述端盖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弧形的第一通道部分、弧形的第二通道部分和过渡部,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和所述第二通道部分在径向上重叠,所述冷却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通道部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分的第二端经由所述过渡部流体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还包括沿电机的轴向方向延伸的主壳体,所述端盖在所述主壳体的轴向端部处连接到所述主壳体,在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主壳体中的冷却通道的出口/入口与所述端盖中的冷却通道的入口/入口流体联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主壳体一体成型。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体。
10.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联接的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所述端盖被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构或变速机构之间。
CN202021480043.1U 2020-07-23 2020-07-23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Active CN213072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0043.1U CN213072296U (zh) 2020-07-23 2020-07-23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0043.1U CN213072296U (zh) 2020-07-23 2020-07-23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2296U true CN213072296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0043.1U Active CN213072296U (zh) 2020-07-23 2020-07-23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2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23448B1 (en) Stator core, housing, motor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6855051A (zh) 电动机驱动的流体泵
CN111479716B (zh) 电驱动系统
EP1650849B1 (en) Automotive alternator having water shield for protecting brushes from water damage
CN113661638A (zh) 在壳体中支撑转矩的电动机器
CN216751437U (zh) 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CN213072296U (zh) 电机壳体、电机以及电驱动装置
CN112636501B (zh) 电机转子和电机
CN111725939A (zh) 一种冷却系统、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JP4100170B2 (ja)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CN111740532A (zh) 新能源动力总成冷却结构
CN114175457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装置和电机
CN11242185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驱动电机
CN110943566A (zh) 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9494934B (zh) 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的电机
CN112787456B (zh) 车辆、电机及壳体结构
CN115021437A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9104029B (zh) 汽车电机冷却系统及汽车电机
CN113062972A (zh) 一种用于混动变速器的润滑散热装置及方法
CN210350923U (zh) 一种电机总成及混动变速箱
CN220797948U (zh) 电机、电动总成和车辆
CN218771540U (zh) 电机及车辆
CN211351971U (zh) 旋转电机
US11848585B2 (en) Rotor assembly and mo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210225162U (zh) 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