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0216U -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50216U
CN210350216U CN201921518190.0U CN201921518190U CN210350216U CN 210350216 U CN210350216 U CN 210350216U CN 201921518190 U CN201921518190 U CN 201921518190U CN 210350216 U CN210350216 U CN 210350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arm
rib
signal terminal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81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运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uk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uk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uk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uk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81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50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50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50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头与连接部接触时容易造成连接部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该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的第一框体和两第二框体,第二加强盖包括第三框体和两个第四框体。插座绝缘体的凹槽内设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第一接触弹臂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框体连接,第二接触弹臂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第四框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凸肋框的表面为接触弹臂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插入插座时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

Description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也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接器主要起到保证电流流畅连续地流通,它使设计和生产过程更方便、更灵活,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焊接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插头和其他电子元器件连接,插头和插座配合连接,使得其他电子元器件通过连接器和电子设备连接,以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现有的连接器的插座上还设有连接部与插头连接,由于连接部的强度较低,在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插头与连接部接触时容易造成连接部损坏,导致连接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插头与连接部接触时容易造成连接部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所述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盖包括第一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加强盖包括第三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四框体;
所述插座绝缘体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四框体分别设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应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横截面分别与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四框体连接。
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插座绝缘体包括基板及设于所述基板上方的凸肋框,所述凸肋框的内壁面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凸肋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
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肋框环绕所述基板边缘设置,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连接。
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凸块,凸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框体朝向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撞臂,所述第一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且所述第一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上,所述第三框体朝向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撞臂,所述第二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且所述第二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槽上。
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盖还包括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保护臂;所述第二加强盖还包括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保护臂。
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一组信号端子、第二组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安装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相对两侧。
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一信号端子,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端子中的一个第一信号端子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一信号端子接地。
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二信号端子,相邻两个第二信号端子中的一个第二信号端子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二信号端子接地。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连接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中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导致接触弹臂失效;同时,凸肋框的表面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插入插座时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从而进一步避免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造成接触弹臂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插座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插座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座;11、插座绝缘体;111、凹槽;1111、第一连接孔;1112、第二连接孔;112、基板;113、凸肋框;1131、第一凸肋;1132、第二凸肋;1133、第三凸肋;1134、第四凸肋;114、凸块;1141、第一卡接槽;1142、第二卡接槽;12、第一组信号端子;121、第一信号端子;13、第二组信号端子;131、第二信号端子;141、第一加强盖;1411、第一框体;1412、第二框体;1413、第一接触弹臂;1414、第一固定部;1415、第一保护臂;1416、第一防撞臂;142、第二加强盖;1421、第三框体;1422、第四框体;1423、第二接触弹臂;1424、第二固定部;1425、第二保护臂;1426、第二防撞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该插座1包括插座绝缘体11、第一加强盖141、第二加强盖142、第一组信号端子12和第二组信号端子13。如图3所示,插座绝缘体11包括基板112和设于基板112上方的凸肋框113,该凸肋框113环绕基板112边缘设置,凸肋框113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凸肋1131、第二凸肋1132、第三凸肋1133和第四凸肋1134,第一凸肋1131、第二凸肋1132、第三凸肋1133和第四凸肋1134分别设于基板112的四个边缘处,且基板112的上表面与第一凸肋1131、第二凸肋1132、第三凸肋1133和第四凸肋1134连接。凸肋框113的内壁面及基板112的上表面形成凹槽111,在凹槽111的底部设有凸块114(即基板112的上表面上设有凸块114)。
如图4所示,第一加强盖141和第二加强盖142分别设于插座绝缘体11的两端,第一加强盖141和第二加强盖142呈凹字型,第一加强盖141安装在第二凸肋1132上,第二加强盖142安装在第四凸肋1134上,第一连接臂安装在第一凸肋1131上,第二连接臂安装在第三凸肋1133上。第一加强盖141包括第一框体1411、两个关于第一框体141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框体1412及两个关于第一框体141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保护臂1415,第一框体1411朝向凹槽111的内部设有第一固定部1414,第一固定部1414背离第一框体1411的一端向凹槽111的底部弯折。第二加强盖142包括第三框体1421、两个关于第三框体14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四框体1422及两个第三框体14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保护臂1425,第三框体1421朝向凹槽111的设有第二固定部1424,第二固定部1424背离第三框体1421的一端向凹槽111的底部弯折。第一保护臂1415和第二保护臂1425均呈U字型。
在上述凹槽111的内部对应各第二框体1412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接触弹臂1413,在凹槽111的内壁(凸肋框113的内壁面)上对应各第一接触弹臂1413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111,且第一连接孔1111的横截面与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横截面相同,如图5所示,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1111与第二框体1412连接,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另一端朝向凹槽111的底部(基板112)弯折,且在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扣接凸部。在上述凹槽111的内部对应各第四框体1422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接触弹臂1423,在凹槽111的内壁(凸肋框113的内壁面)上对应各第二接触弹臂1423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1112,且第二连接孔1112的横截面与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横截面相同,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1112与第四框体1422连接,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另一端朝向凹槽111的底部(基板112)弯折,且在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扣接凸部。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高度低于第一保护臂1415的高度,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高度低于第二保护臂1425的高度,如此设置,保护臂均为U字型,在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保护臂U字型圆弧的部分能对插头进行导向,插头会先与保护臂接触后再与接触弹臂接触,保证插头正确与接触弹臂接触,从而对接触弹臂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中插座与插头连接的连接部为第一接触弹臂1413和第二接触弹臂1423。
第一组信号端子12和第二组信号端子13分别安装于插座绝缘体11的相对两侧。第一组信号端子12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一信号端子121,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端子121中的一个第一信号端子121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一信号端子121接地,使得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端子121传输的信号不会相互干扰;第二组信号端子13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二信号端子131,相邻两个第二信号端子131中的一个第二信号端子131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二信号端子131接地,使得相邻两个第二信号端子131传输的信号不会相互干扰。第一信号端子121和第二信号端子131的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工作原理为:由于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1111与第二框体1412连接,且第一连接孔1111的横截面与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横截面相同,因此凸肋框113的表面能够为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根部提供保护,同时第一连接孔1111的内壁面能够为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根部提供支撑(第一接触弹臂1413的根部即为第一接触弹臂1413与第二框体1412的连接的位置)。也由于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1112与第二框体1412连接,且第二连接孔1112的横截面与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横截面相同,因此凸肋框113的表面能够为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根部提供保护,同时第二连接孔1112的内壁面能够为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根部提供支撑(第二接触弹臂1423的根部即为第二接触弹臂1423与第二框体1412的连接的位置)。在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首先,由于凸肋框113的表面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其次,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导致接触弹臂失效。
实施例2: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是实施例2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凸块11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槽1141和第二卡接槽1142,如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2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第一加强盖141上未设置第一固定部1414,而是在第一框体1411朝向凹槽111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撞臂1416,该第一防撞臂1416向凹槽111底部延伸,第一防撞臂1416向凹槽111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卡接槽1141上;第二加强盖142上未设置第二固定部1424,而是在第三框体1421朝向凹槽111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撞臂1426,该第二防撞臂1426向凹槽111底部延伸,第二防撞臂1426向凹槽111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第二卡接槽1142上。如此设置,防撞臂可对凸块114的两端进行保护,在插头插入插座时,避免凸块114的端部被插头压塌。
实施例2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该插头为插头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任意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
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连接器采用上述结构后,凸肋框113的表面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插入插座时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其次,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导致接触弹臂失效。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任意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
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结构后,凸肋框113的表面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插入插座时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其次,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导致接触弹臂失效。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3中的连接器。
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结构后,凸肋框113的表面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插入插座时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其次,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导致接触弹臂失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所述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盖包括第一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加强盖包括第三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四框体;
所述插座绝缘体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四框体分别设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应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横截面分别与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四框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体包括基板及设于所述基板上方的凸肋框,所述凸肋框的内壁面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凸肋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框环绕所述基板边缘设置,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凸块,凸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框体朝向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撞臂,所述第一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且所述第一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上,所述第三框体朝向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撞臂,所述第二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且所述第二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盖还包括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保护臂;所述第二加强盖还包括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保护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一组信号端子、第二组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安装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一信号端子,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端子中的一个第一信号端子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一信号端子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二信号端子,相邻两个第二信号端子中的一个第二信号端子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二信号端子接地。
9.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
CN201921518190.0U 2019-09-12 2019-09-12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350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190.0U CN21035021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190.0U CN21035021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50216U true CN210350216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8190.0U Active CN21035021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50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2767B (zh) 连接器组件
CN106558776A (zh)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CN210350184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0350216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KR20180111144A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CN206135041U (zh) Usb type c 板端连接器
CN210744253U (zh) 板对板插头、插座及其组件
CN215119289U (zh) 基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0350195U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205621906U (zh) USB Type-C连接器用弹性插接件
CN213151163U (zh)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210350192U (zh) 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电子设备
CN211700598U (zh) 一种天线的金属弹片
CN210723432U (zh) 插座及具有该插座的电子设备
US8721189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CN210350187U (zh) 便于插拔的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200990470Y (zh) 插座连接器
CN217983950U (zh) 一种ffc软排线的连接器
CN213584307U (zh) 具有高抗屈服性能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7656085U (zh) 一种弹性接触高速连接器
CN219553966U (zh) 一种接触传导信号连接器
CN213692548U (zh) 具有防误插功能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1182700U (zh) 连接器屏蔽片的结构
KR102503752B1 (ko)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플러그 커넥터
CN211377003U (zh) 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