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4633U -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4633U
CN210344633U CN201920951660.6U CN201920951660U CN210344633U CN 210344633 U CN210344633 U CN 210344633U CN 201920951660 U CN201920951660 U CN 201920951660U CN 210344633 U CN210344633 U CN 210344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nut
threaded rod
blind hol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16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生财
高星
王雷
纪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16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4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4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4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包括:圆管、螺纹杆、螺母、顶杆,所述圆管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盲孔,所述圆管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盲孔连通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圆管的另一端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固定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插接于盲孔的内腔,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与盲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接有滑动杆,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圆管的外部,所述顶杆的一端端部与圆管中远离螺纹杆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固线槽,通过圆管、螺纹杆、螺母、顶杆、盲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固定杆、滑动杆和固定槽,可以使捆扎更牢固,捆扎效果好,同时省力,一个人可以完成,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软管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软管在连接时,对气管软管连接处均通过扎丝扎紧,这时扎丝捆扎不能过多,过多后影响气管工作,也不能过少,过少扎不紧,可能造成气体漏。目前没有更好地捆扎气体软管的工具,需要两人完成,一人固定气管软管,另一人对连接处进行勒紧,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包括:圆管1、螺纹杆2、螺母3、顶杆4;
所述圆管1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盲孔5,所述圆管1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盲孔5连通的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所述圆管1的另一端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固定杆8;
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插接于盲孔5的内腔,所述螺纹杆2上设置有与盲孔5连通的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内插接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位于所述圆管1的外部;
所述螺母3位于所述圆管1的外部,且套装于与螺纹杆2的外部;
所述顶杆4的一端端部与圆管1中远离螺纹杆2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的另一端开设有固线槽10。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2的外侧壁螺接有限位螺母11,且限位螺母11共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固线槽10的内侧壁开设有防滑纹12。
优选的,所述螺母3为羊角螺母,且螺母3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均套接有橡胶垫圈13。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8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对称均焊接有卡箍14。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扎丝放入发哦固线槽10内,然后旋转螺母3在螺纹杆2上、进而改变螺纹杆2与圆管1的相对位置,圆管1向前推动进而带动顶杆4向前推动,这时滑动杆9便在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内滑动,这时便将在固定杆8上扎线同时向前推动,最后使扎丝逐渐扎紧,最后当扎丝锁紧后,将该装置翻转,使有端头的一端两股扎丝反扣在没有端头的一端,最后将有端头的一端用多余扎丝用钳子截断,这样捆扎气管软管连接处,使捆扎更牢固,捆扎效果好,同时省力,一个人可以完成,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管,2、螺纹杆,3、螺母,4,顶杆,5、盲孔,6、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8、固定杆,9、滑动杆,10、固线槽,11、限位螺母,12、防滑纹,13、橡胶垫圈,1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如图1-2所示,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包括:圆管1、螺纹杆2、螺母3、顶杆4;
圆管1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盲孔5,圆管1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盲孔5连通的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圆管1的另一端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固定杆8;
螺纹杆2的一端插接于盲孔5的内腔,螺纹杆2上设置有与盲孔5连通的安装孔15,安装孔15内插接有滑动杆9,滑动杆9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位于圆管1的外部;
螺母3位于圆管1的外部,且套装于与螺纹杆2的外部;
可以通过螺母3在螺纹杆2的外侧壁旋转,当螺母3旋转至圆管1的位置时,再继续旋转,便可以将圆管1向前推动,进而带动顶杆4向前推动,使连接软管的钢丝扎紧,进而达到连接效果更好地效果,螺纹杆2的外侧壁另一端插接有滑动杆9,滑动杆9可以在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上滑动,进而改变螺纹杆2与圆管1的相对位置,使圆管1上的顶杆4完成缠线勒紧软管连接处,且滑动杆9的一端依次贯穿有第一滑槽6、盲孔5和第二滑槽7;
顶杆4的一端端部与圆管1中远离螺纹杆2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顶杆4的另一端开设有固线槽10,该固定槽10可以用来放置捆扎软管的扎丝,且将扎丝对折,将没有端头的一端从待捆扎的软管底部穿过,然后将没有端头的一端的弯折处放入固线槽10内。
使用时,首先将气管连接接头插入需要连接的气管两断口处,然后将扎丝对折,然后将扎丝有端头的一端从没有端头的一端内部穿过,连续绕行两圈。注意,左右两股扎丝不要交叉,确保两圈扎丝左右分开,然后将没有端头的一端的弯折处放入固线槽10内,同时将有端头的两股扎丝分别搭在固定杆8的上方,然后将有端头的一端两股扎丝经固定杆8后,缠绕在滑动杆9上并交叉锁死,随后一手握住气管,另一只手旋转螺母3,螺母3在螺纹杆2可以将圆管1向前推动,进而带动顶杆4向前推动,使扎丝逐渐扎紧,最后当扎丝锁紧后,将该装置翻转,使有端头的一端两股扎丝反扣在没有端头的一端,最后将有端头的一端用多余扎丝用钳子截断,这样捆扎气管软管连接处,使捆扎更牢固,捆扎效果好,同时省力,一个人可以完成,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配件中,材质均为普通钢。考虑到更加轻便,后期生产过程中可部分采用塑钢代替。其中螺纹杆2、六角螺母11、螺母3属标准件,其余部分需要单独加工。
具体而言,限位螺母为六角螺母11,旋转锁死在螺纹杆1的一端,起到防螺母3脱落的作用,螺纹杆2的外侧壁螺接有限位螺母11,且限位螺母11共有两个。
具体而言,为了防止扎线在固线槽10内窜动进而影响捆扎效果,固线槽10的内侧壁开设有防滑纹12。
具体而言,为了在旋转螺母3的时候手舒服且增大手持摩擦力,螺母3为羊角螺母,为了在旋转使更加方便,且螺母3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均套接有橡胶垫圈13。
具体而言,为了防止捆扎丝搭接在固定杆8上时,防止捆扎丝脱落,固定杆8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对称均焊接有卡箍14。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1)、螺纹杆(2)、螺母(3)、顶杆(4);
所述圆管(1)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盲孔(5),所述圆管(1)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盲孔(5)连通的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所述圆管(1)的另一端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固定杆(8);
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插接于盲孔(5)的内腔,所述螺纹杆(2)上设置有与盲孔(5)连通的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内插接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位于所述圆管(1)的外部;
所述螺母(3)位于所述圆管(1)的外部,且套装于与螺纹杆(2)的外部;
所述顶杆(4)的一端端部与圆管(1)中远离螺纹杆(2)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的另一端开设有固线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的外侧壁螺接有限位螺母(11),且限位螺母(11)共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槽(10)的内侧壁开设有防滑纹(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为羊角螺母,且螺母(3)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均套接有橡胶垫圈(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8)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对称均焊接有卡箍(14)。
CN201920951660.6U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Active CN210344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660.6U CN210344633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660.6U CN210344633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4633U true CN210344633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1660.6U Active CN210344633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4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2190U (zh) 一种线缆自动捆扎装置
CN109674512B (zh) 一种自动胶圈弹力线切割套扎器
CN103641672B (zh) 一种全自动导爆管机
CN108137130B (zh) 集装箱固缚方法和系统
CN210311051U (zh) 线管绕带固定机构及捆扎装置
US20090188200A1 (en) Clip as well as a method and a hook for use in the method for fastening reinforcement steel bars
CN210344633U (zh) 一种便携式气体软管连接装置
CN205664033U (zh) 卡箍装置
CN109160014A (zh) 一种线缆或管材捆扎方法
US20150298837A1 (en) High-precision machine for binding bales and binding method
US20070163669A1 (en) Wire tying implement
CN109176382B (zh) 一种带切断功能的扎箍钳
CN216813264U (zh) 一种防松动的管道连接卡箍
CN209774505U (zh) 一种新型铁丝绑管工具
CN107414726A (zh) 一种水管摇柄式连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WO2007008147A1 (en) Fastenin means as well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is
CN208699122U (zh) 一种捆线机
CN103651916A (zh) 一种豆腐素几的自动生产设备
CN108506616B (zh) 一种输送管道接口扎紧工具
CN107125065B (zh) 手持式植株套装袋自动封口打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70726U (zh) 一种消防水带绑扎用组合工具
JP2006322156A (ja) 接触し合うパイプ同志の交叉部結束金具
CN112678233B (zh) 一种铁丝捆扎钢管用自动打结装置
CN206357092U (zh) 一种用于纺织设备的线团钳
CN214105682U (zh) 一种消防水带自动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