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3629U -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3629U
CN210343629U CN201921003784.8U CN201921003784U CN210343629U CN 210343629 U CN210343629 U CN 210343629U CN 201921003784 U CN201921003784 U CN 201921003784U CN 210343629 U CN210343629 U CN 210343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valve body
oil pump
oil
pump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37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lit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lit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lit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lit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37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3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3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3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端盖围合于活塞的外侧,活塞远离端盖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本体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径缩端的一级台阶腔体,活塞的外壁面配置若干凹槽。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手动油泵阀体中活塞的外壁面所开设的若干凹槽贮存少量的油,以起到润滑效果,从而减少了活塞与衬套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并降低了活塞在纵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对收容活塞的腔体内壁面所造成的磨损,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基于该手动油泵阀体的手动油泵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成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背景技术
手动油泵作为一种对管道系统内补充补偿介质及压力的工具,使得管道内的压力得以平衡。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油泵通常由油箱设置在油箱底部的阀体组成,油箱与阀体之间设置连通通道,阀体与油箱之间以及阀体与外部管道之间设置单向阀,以防止介质(例如油)出现回流现象;并通过手柄的杠杆运动,以驱动介质从油箱进入到连通通道中,并最终从阀体与外部管道之间所设置的单向阀将介质压入外部管道中。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油箱中的油周期性的从阀体被压出并进入到与阀体连接的外部管道中,通常在阀体中设置活塞,并基于活塞在连通通道内的纵向运动,自油箱中抽取油,并将油从阀体中压出至外部管道。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阀体在长期使用后活塞与阀体所形成的压力腔之间由于出现磨损,从而导致活塞与阀体之间的纵向往复运动出现卡死或者密封不佳的问题。同时,采用手动方式驱动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使用者往往无法感知活塞在腔体内是否达到极限位置,如果持续用力对手柄施加力,则会导致活塞在腔体内部撞击形成腔体的阀体,从而导致油泵阀体的使用寿命下降。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油泵阀体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手动油泵阀体,用以实现降低活塞在纵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对收容活塞的腔体内壁面所造成的磨损,提高该手动油泵阀体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性能,并提高基于该手动油泵阀体的手动油泵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所述端盖围合于活塞的外侧,所述活塞远离端盖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所述本体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所述径缩端的一级台阶腔体,所述活塞的外壁面配置若干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外壁面配置至少两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的外壁面上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外壁面配置三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的外壁面上的凹槽,且三个凹槽的深度自径缩端向端盖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形成由配置第一逆止阀的第一油路、配置第二逆止阀的第二油路及与台阶腔体轴向连通第三油路所组成的三通结构,所述本体形成配置第三逆止阀的第四油路,所述第四油路与台阶腔体侧向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尾部形成牵引部,所述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
与活塞的尾部活动连接并通过牵引部活动连接活塞的尾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形成腰形孔,以及卡持在台阶腔体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活塞外部的衬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台阶腔体的内壁面与径缩端的外壁面之间形成1~10微米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配置于第二油路中并与第二逆止阀同轴装配的第四逆止阀,以通过所述第四逆止阀阻止外部管道中的油逆向回流至第二油路中,所述第二逆止阀与第四逆止阀之间形成贯穿本体的第五油路,并在第五油路的开口处嵌设堵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形成收容牵引部的盲孔,且形成若干贯穿限位块的装配孔,所述牵引部呈半球状并通过连杆与活塞一体式连接,所述装配孔中配置定位件并通过所述定位件嵌入牵引部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以限制活塞与限位块之间的轴向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手动油泵阀体中活塞的外壁面所开设的若干凹槽贮存少量的油,以起到润滑效果,从而减少了活塞与衬套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并降低了活塞在纵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对收容活塞的腔体内壁面所造成的磨损,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基于该手动油泵阀体的手动油泵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手动油泵阀体的一种手动油泵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出的一种手动油泵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标记C处活塞向右移动以吸取油箱中的油并进入至手动油泵阀体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标记C处活塞向左移动以挤压手动油泵阀体中的油排出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标记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手动油泵阀体中套设在活塞外部的衬套的轴向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活塞末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与活塞尾端连接的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活塞末端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油泵阀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油泵阀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1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104,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106,端盖106围合于活塞104的外侧,以阻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台阶腔体中,以影响活塞104在台阶腔体中作纵向往复运动,以执行吸油与泵油操作。
本体1形成由配置第一逆止阀129的第一油路139、配置第二逆止阀107的第二油路117及与台阶腔体轴向连通第三油路149所组成的三通结构,本体1形成配置第三逆止阀109的第四油路119,第四油路119与台阶腔体侧向连通。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第一逆止阀129、第二逆止阀107、第三逆止阀109及第四逆止阀108均为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并更进一步采用弹簧与金属球所组成的逆止阀,以实现单向导通反向截止的作用。
活塞104的尾部形成牵引部134。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与活塞104的尾部活动连接并通过牵引部134活动连接活塞104的尾部的限位块105,该限位块105形成腰形孔125;以及卡持在台阶腔体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活塞104外部的衬套103。端盖106轴向抵靠衬套103的一端,以限制衬套103的轴向位移。
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若干凹槽,并进一步具体为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三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上的凹槽,即凹槽1043、凹槽1042及凹槽104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043、凹槽1042及凹槽1041的深度均为0.5mm,宽度均为1mm。通过设置上述凹槽1041~1043贮存少量的油以起到润滑效果,从而进一步起到减少活塞104与衬套103的内壁面1032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并能够起到均衡活塞104轴向施加压力的效果。上述凹槽1041~1043可起到均匀压力的作用,降低压力波动对流经的高压介质所产生的冲击效应,从而有效延长了活塞104及衬套103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上述凹槽1041~1043,也降低了活塞104与衬套103的内壁面1032所形成的摩擦面积,在降低摩擦阻力的同时还能形成润滑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活塞104与衬套103的摩擦力,使得活塞104在衬套103所形成圆柱形的中空通道1030中纵向往复运动或者纵向水平往复运动更为轻松,并能够确保彼此之间的密封性。
结合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谓的“台阶腔体”是由水平纵向布置且直径依次增加的一级台阶腔体151、二级台阶腔体152、三级台阶腔体153及四级台阶腔体154组成的,并通过四级台阶腔体154形成敞口,敞口处装配端盖106。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呈条形的立方体状,并在沿本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的轴向内部形成台阶腔体,并形成敞口,以通过端盖106封堵该敞口,活塞104部分延伸出端盖106,并通过限位块105被手柄3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
参图8所示,为了实现端盖106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该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O型密封圈116与O型密封圈126。端盖106向敞口的一侧形成圆柱形的凸柱,并在该凸柱的侧面形成凹槽146,凹槽146嵌设O型密封圈116。端盖106的内部形成具凹槽156并供活塞104穿出的圆柱形通道。凹槽156嵌设O型密封圈126。
同时,在端盖106远离敞口100的一端端面上嵌设唇圈136。端盖106的凸柱自敞口100处纵向延伸入台阶腔体并纵向抵靠在三级台阶腔体153与四级台阶腔体154之间所形成的台阶上,并通过端盖106的凸柱抵靠衬套103的圆环面(该圆环面位于外侧),以限制衬套103在台阶腔体,并进一步具体为限制衬套103在三级台阶腔体153内的纵向位移。
衬套103形成圆柱形的中空通道1030,以通过该中空通道1030供活塞104贯穿,同时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与衬套103的内壁面1032紧密接触。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谓的“纵向位移”或者“水平纵向位移”是指活塞104位于图2视角下的水平移动或者水平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逆止阀129通过通孔212与油箱2连通,第三逆止阀109通过通孔202与油箱2连通。活塞104可在该中空通道1030中基于手柄3的推拉实现纵向往复运动。
活塞104向右运动时将油箱2中的油通过第一逆止阀129吸入第一油路139中,同时将油箱2中的油通过第三逆止阀109吸入第四油路119中。由于第四油路119与台阶腔体侧向连通,从而实现了通过第四油路119进一步将油以侧向方式吸入到二级台阶腔体152中,提高了油箱2中的油被吸入到台阶腔体中的效率,并使得按压手柄3的操作更为轻松。同时,第一油路139与第三油路149连通,并将油吸入到一级台阶腔体151中。由此,通过第三油路149与第四油路119共同地将油导入到台阶腔体中。在此过程中,第二逆止阀107呈截止状态,以阻止外部管路中的油逆向回流至第二油路117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的侧向是相对于活塞104的纵向延伸方向而言的,并保证第四油路119与第三油路149互为独立的油路。
同时,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配置于第二油路117中并与第二逆止阀107同轴装配的第四逆止阀108,以通过所述第四逆止阀108阻止外部管道中的油逆向回流至第二油路117中,第二逆止阀107与第四逆止阀108之间形成贯穿本体1的第五油路128,并在第五油路128的开口处嵌设堵头111。第五油路128与第二油路117相互连通,从而通过设置该堵头111以排除多余的油或者杂质。
本体1靠近手柄3的一端以焊接或者螺接形式一体式的设置支架31,手柄3的底部以支架31上的枢转轴32转动,滚轮144的轴部33横向置于腰形孔125中并与手柄3枢转连接。推动手柄3(即,缩小手柄3与油箱2之间的距离的操作)为吸油过程,按压手柄3(即,增大手柄3与油箱2之间的距离的操作)为泵油过程。当按压手柄3时,手柄3基于杠杆原理向活塞104施加轴向压力,此时第一逆止阀129与第三逆止阀109呈截止状态,此时油箱2中的油无法进入到台阶腔体中,同时,第二逆止阀107与第四逆止阀108均被导通,从而通过活塞104的驱动力将台阶腔体中所贮存的油通过第二油路117中所设置第二逆止阀107及第三逆止阀108,以将油输送至与接口138连接的外部管道中的位置。
结合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衬套103靠近第三逆止阀109的一端形成厚度较小的插入端1031。该插入端1031的外壁面与三级台阶腔体153的内壁面呈分离结构。具体的,该衬套103采用聚四氟乙烯和/或玻璃纤维制成。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更为方便地将衬套103塞入至三级台阶腔体153的底部,并通过衬套103的内壁面1032与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相互接触,并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和/或玻璃纤维的衬套103减少活塞104在纵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力。需要说明的是,该衬套103最优先为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
结合图2与图8所示,该活塞104的尾部形成牵引部134,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与活塞104的尾部活动连接并通过牵引部134活动连接活塞104的尾部的限位块105,该限位块105形成腰形孔125,以及卡持在台阶腔体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活塞104外部的衬套103。
结合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塞104远离端盖106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1044,该本体1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所述径缩端1044的一级台阶腔体151。径缩端1044的末端形成圆锥体端1045。一级台阶腔体151的内壁面1511与径缩端1044的外壁面1144之间形成1~10微米的间隙。该间隙具体为环状的间隙。间隙参图5中箭头E所示出的位置。
当活塞104向左运动并当径缩端1044刚刚嵌入一级台阶腔体151中时,可通过径缩端1044将一级台阶腔体151与二级台阶腔体152分隔为几乎成“隔离状态”的独立密闭腔体。由于活塞104会继续驱动向左侧运动,因此二级台阶腔体152中的油会被从横截面迅速变小的环状间隙处流入一级台阶腔体151中。在这个非常短暂的过程中需要向活塞104施加更加大的驱动力,并通过手柄3向使用者进行反馈。从而通过手柄3对使用者产生迟滞感与阻尼感,从而提醒使用者活塞104已经快到达台阶腔体最左侧的极限位置了,从而停止向手柄3继续施加推力,从而实现了在活塞达到极限位置时向使用者进行位置反馈的技术效果,从而使得装配该手动油泵阀体的手动油泵具有良好的手感反馈,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限位块105的内部形成收容牵引部134的盲孔115,且形成若干贯穿限位块105的装配孔135,牵引部134呈半球状并通过连杆184与活塞104一体式连接,装配孔135中配置定位件195并通过该定位件195嵌入牵引部134与活塞104之间的间隙,以限制活塞104与限位块105之间的轴向位移。具体的,该定位件195可为直槽销或者螺钉,以通过两个定位件195夹持连杆184,且该连杆184的直径小于牵引部134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活塞104的尾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限位块105,以抵消活塞104在台阶腔体中作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轴向旋转现象,从而有效缓解了活塞104对台阶腔体的内壁面在活塞104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磨损,并在衬套103的共同作用下,共同提高了手动油泵阀体,尤其是能够提高衬套103的内壁面1032与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之间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二:
参图9所示,其揭示了一种手动油泵阀体的一种变形例。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手动油泵阀体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三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上的凹槽,即凹槽1043a、凹槽1042a及凹槽1041a;且三个凹槽的深度自径缩端1044向端盖106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加。
具体的,凹槽1043a的深度为0.5mm,凹槽1042a的深度为1mm,凹槽1041a的深度为1.5mm,且凹槽1043a、凹槽1042a及凹槽1041a的宽度均为1mm。在本实施例中,自径缩端1044向敞口处的纵向延伸方向依次加深,能够相对于实施例一所揭示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压力波动对流经的高压介质所产生的冲击效应,从而有效延长了活塞104及衬套10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手动油泵阀体与实施例一所揭示的手动油泵阀体中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请参实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结合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手动油泵,包括:油箱2以及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揭示的手动油泵阀体。该手动油泵阀体设置于油箱2的下方,与手动油泵阀体一体式连接的支架31,以及手柄3,所述手柄3与腰形孔125铰接,所述手柄3的底部设置横向嵌入腰形孔125的滑轮144。第一油路139通过通孔212与油箱2连通,第四油路119通过通孔202与油箱2连通。
油沿着图1中箭头A的方向进入到油箱2中。油箱2呈立方体状,油箱2的侧壁上设置液位计210,以通过设置该液位计210对油箱2内的油量进行显示。该液位计210既可以是机械式液位计,也可以是基于液位传感器的电子式液位计。油箱2的顶部进行具过滤结构201的进油口20。油沿着箭头A的方向通过进油口20进入到油箱2内部所形成的遮蔽腔体200中。遮蔽腔体200通过通孔212与通孔202与手动油泵阀体连通。被泵入外部管道的油沿着箭头B的方向进入到外部管道中。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手柄3的自由端设有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手柄球30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所揭示的油箱2所贮存的介质,例如油,仅仅是一种范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其他介质,例如水;其中,油仅仅是一种上位化技术名字,可以为润滑油、黄油、导热油等工业成套设备中所需要使用的液态介质。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手动油泵阀体与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揭示的手动油泵阀体中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请参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1)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104),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106),所述端盖(106)围合于活塞(104)的外侧,所述活塞(104)远离端盖(106)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1044),所述本体(1)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所述径缩端(1044)的一级台阶腔体(151),所述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若干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至少两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上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三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上的凹槽,且三个凹槽的深度自径缩端(1044)向端盖(106)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形成由配置第一逆止阀(129)的第一油路(139)、配置第二逆止阀(107)的第二油路(117)及与台阶腔体轴向连通第三油路(149)所组成的三通结构,所述本体(1)形成配置第三逆止阀(109)的第四油路(119),所述第四油路(119)与台阶腔体侧向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04)的尾部形成牵引部(134),所述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
与活塞(104)的尾部活动连接并通过牵引部(134)活动连接活塞(104)的尾部的限位块(105),所述限位块(105)形成腰形孔(125),以及卡持在台阶腔体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活塞(104)外部的衬套(10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台阶腔体(151)的内壁面(1511)与径缩端(1044)的外壁面(1144)之间形成1~10微米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配置于第二油路(117)中并与第二逆止阀(107)同轴装配的第四逆止阀(108),以通过所述第四逆止阀(108)阻止外部管道中的油逆向回流至第二油路(117)中,所述第二逆止阀(107)与第四逆止阀(108)之间形成贯穿本体(1)的第五油路(128),并在第五油路(128)的开口处嵌设堵头(1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5)的内部形成收容牵引部(134)的盲孔(115),且形成若干贯穿限位块(105)的装配孔(135),所述牵引部(134)呈半球状并通过连杆(184)与活塞(104)一体式连接,所述装配孔(135)中配置定位件(195)并通过所述定位件(195)嵌入牵引部(134)与活塞(104)之间的间隙,以限制活塞(104)与限位块(105)之间的轴向位移。
CN201921003784.8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Active CN210343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784.8U CN210343629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784.8U CN210343629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3629U true CN210343629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3784.8U Active CN210343629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3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6297B2 (en) Gear pump including introduction paths and return paths
JP5505386B2 (ja) 電磁ポンプ装置
IL170800A (en) Valved male luer
JP5803776B2 (ja) 電磁ポンプ
CN104612958A (zh)
JP5505346B2 (ja) 電磁ポンプ
EP2405137B1 (en) Pump
KR101711067B1 (ko) 액셜 피스톤 펌프 모터의 피스톤, 액셜 피스톤 펌프 모터의 실린더 블록 및 액셜 피스톤 펌프 모터
US20170138433A1 (en) Damping spindle mechanism with self compensation
GB2506182A (en) Lotion Spray head assembly
CN216142768U (zh) 电液控比例换向阀
CN210343629U (zh)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JP5973197B2 (ja) ピストン式作動流体圧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制御弁
CN201241812Y (zh) 煤矿用气动隔膜泵的换向阀
CN210291370U (zh)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及手动油泵
IT8322210A1 (it) Pompa a pistoni radiali per l'erogazione di mezzi scorrevoli, in particolare liquidi idraulici
AU2015100569A4 (en) Chain Saw And Fluid Pump
CN110360095B (zh) 柱塞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柱塞泵
CN210290111U (zh)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及手动油泵
US6280162B1 (en) Radial piston pump
CN210799244U (zh) 一种新型高压柱塞泵
KR20150119772A (ko) 맥동 방지기능을 갖는 사판식 피스톤 펌프
CN208715401U (zh) 自行车油压刹车把手
CN108266422B (zh) 一种缓冲液压缸
CN215848655U (zh) 油管组件及链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