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1597U -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1597U
CN210341597U CN201920823771.9U CN201920823771U CN210341597U CN 210341597 U CN210341597 U CN 210341597U CN 201920823771 U CN201920823771 U CN 201920823771U CN 210341597 U CN210341597 U CN 210341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steel
prefabricated
beams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237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上顺
周娉婷
陈朝慰
何永波
林长庚
林永捷
叶世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ongda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ongda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ongda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filed Critical Fujian Gongda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237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1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1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15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包括预制端横梁和后装钢板;预制梁包括端横梁,端横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预制端横梁;预制端横梁上预埋有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后装钢板包括侧向支挡钢板、第一支挡钢板和第二支挡钢板;侧向支挡钢板与第三钢板连接,第一支挡钢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连接,第二支挡钢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连接。该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相邻两个预制梁之间的端横梁的连接利用多个预埋的钢板充当模板,代替了传统的模板,不需拆除,且可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大幅减少了人工的使用、降低了高空作业搭建模板和拆除模板的危险。

Description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常采用现浇端横梁结构。通常在预制梁的两端预埋外露钢筋,当预制梁吊装就位后,安装模板并将相邻桥孔的预制梁端部的预埋的外露钢筋焊接形成整体,然后进行端横梁其它钢筋的安装,而后现浇混凝土,实现预制梁之间的纵桥向连接。这种施工方法需要在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风险,且支模和拆模所费人工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解决现有端横梁构造存在的整体受力性能差、施工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包括预制梁和后装钢板;
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纵梁和端横梁,所述端横梁位于预制纵梁的两端,所述端横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预制端横梁;所述预制端横梁的端部包括端面和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端面与侧面相互垂直,相邻两个预制梁的预制端横梁的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端面预埋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端面平行,所述第一钢板朝向另一预制梁的一侧设有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锚固钢筋,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第一钢板上的条形钢板交错设置;
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的两个侧面分别预埋有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之间的预制端横梁的两个侧面均预埋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与侧面垂直,所述第三钢板与侧面平行,相邻两个预制端横梁的第二钢板相对设置;
所述后装钢板包括侧向支挡钢板、第一支挡钢板和第二支挡钢板;所述侧向支挡钢板与第三钢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挡钢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挡钢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钢板上预埋有第二锚固钢筋,所述第二锚固钢筋贯穿第三钢板设置,且一端外露。
其中,多个所述预制端横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现浇区,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端横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现浇区,所述第一现浇区和第二现浇区内均浇筑有高性能混凝土。
其中,所述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还包括预制钢筋网,所述预制钢筋网设置于条形钢板的上方。
其中,所述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还包括临时支座和永久支座,所述永久支座设置于临时支座上方;
所述后装钢板还包括下侧钢板,所述下侧钢板的一侧与预制梁连接,另一侧与永久支座连接。
其中,所述侧向支挡钢板的材质为耐腐蚀钢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相邻两个预制梁之间的端横梁的连接利用多个预埋的钢板充当模板,代替了传统的模板,不需拆除,且可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大幅减少了人工的使用、同时钢板均可提前预埋,进而降低了高空作业搭建模板和拆除模板的危险。通过使用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搭接布置,使得连接部分连接更加紧密且受力性能较传统连接节点更佳。通过设置第三钢板,使得在浇筑混凝土前不需对端横梁的端部进行抛光凿毛,简化了施工过程,且提升了整体的连接性能,较普通端横梁连接节点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预制端横梁;2、第一钢板;3、条形钢板;4、第一锚固钢筋;5、第二钢板;6、第三钢板;7、第二锚固钢筋;8、侧向支挡钢板;9、第一支挡钢板;10、第二支挡钢板;11、下侧钢板;12、预制钢筋网;13、永久支座;14、临时支座;15、第一现浇区;16、第二现浇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使用预埋的钢板代替传统模板,再配合浇筑混凝土快速将相邻的预制梁的端横梁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包括预制梁和后装钢板;
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纵梁和端横梁,所述端横梁位于预制纵梁的两端,所述端横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预制端横梁1;所述预制端横梁1的端部包括端面和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端面与侧面相互垂直,相邻两个预制梁的预制端横梁1的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端面预埋有第一钢板2,所述第一钢板2与端面平行,所述第一钢板2朝向另一预制梁的一侧设有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3,所述第一钢板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锚固钢筋4,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第一钢板2上的条形钢板3交错设置;
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1的两个侧面分别预埋有第二钢板5和第三钢板6,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1之间的预制端横梁1的两个侧面均预埋有第二钢板5,所述第二钢板5与侧面垂直,所述第三钢板6与侧面平行,相邻两个预制端横梁1的第二钢板5相对设置;
所述后装钢板包括侧向支挡钢板8、第一支挡钢板9和第二支挡钢板10;所述侧向支挡钢板8与第三钢板6连接,所述第一支挡钢板9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2连接,所述第二支挡钢板1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侧向支挡钢板8与第三钢板6连接,将第一支挡钢板9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2连接,将第二支挡钢板1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5连接,然后在第一现浇区15和第二现浇区16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将相邻的两个端横梁链接为整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相邻两个预制梁之间的端横梁的连接,利用了多个预埋的钢板充当模板,代替了传统的模板,不需拆除,且可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大幅减少了人工的使用;同时钢板均可提前预埋,降低了高空作业搭建模板和拆除模板的危险。通过使用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搭接布置,使得连接部分连接更加紧密且受力性能较传统连接节点更佳。通过设置第三钢板,使得在浇筑混凝土前不需对端横梁的端部进行抛光凿毛,简化了施工过程,且提升了整体的连接性能,较普通端横梁连接节点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钢板6上预埋有第二锚固钢筋7,所述第二锚固钢筋7贯穿第三钢板6设置,且一端外露。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第二锚固钢筋可以提升第三钢板与预制端横梁的连接性能,且便于后续配合螺栓装配侧向支挡钢板。
进一步的,同一预制梁的多个所述预制端横梁1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现浇区15,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端横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现浇区16,所述第一现浇区15和第二现浇区16内均浇筑有高性能混凝土。
从上述描述可知,现浇部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有利于提高连接段的抗剪性能以及整体受力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还包括预制钢筋网12,所述预制钢筋网12设置于条形钢板3的上方。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预制钢筋网,可以提升端横梁之间连接处的整体受力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还包括临时支座14和永久支座13,所述永久支座13设置于临时支座14上方;
所述后装钢板还包括下侧钢板11,所述下侧钢板11的一侧与预制梁连接,另一侧与永久支座1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向支挡钢板8的材质为耐腐蚀钢材。
从上述描述可知,选择耐腐蚀钢材制成的侧向支挡钢板,能够防止水气侵蚀第三钢板造成第三钢板锈蚀损坏甚至于侵入混凝土内。
实施例一为: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包括预制梁和后装钢板;
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纵梁和端横梁,所述端横梁位于预制纵梁的两端,所述端横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预制端横梁1;所述预制端横梁1的端部包括端面和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端面与侧面相互垂直,相邻两个预制梁的预制端横梁1的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端面预埋有第一钢板2,所述第一钢板2与端面平行,所述第一钢板2朝向另一预制梁的一侧设有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3,所述第一钢板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锚固钢筋4,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第一钢板2上的条形钢板3交错设置;
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1的两个侧面分别预埋有第二钢板5和第三钢板6,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1之间的预制端横梁1的两个侧面均预埋有第二钢板5,所述第二钢板5与侧面垂直,所述第三钢板6与侧面平行,相邻两个预制端横梁1的第二钢板5相对设置;
所述第三钢板6上预埋有第二锚固钢筋7,所述第二锚固钢筋7贯穿第三钢板6设置,且一端外露;
所述后装钢板包括侧向支挡钢板8、第一支挡钢板9和第二支挡钢板10;所述侧向支挡钢板8与第三钢板6连接,所述第一支挡钢板9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2连接,所述第二支挡钢板1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5连接。
实施例二为: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包括预制梁和、装钢板、预制钢筋网12、临时支座14和永久支座13;
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纵梁和端横梁,所述端横梁位于预制纵梁的两端,所述端横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预制端横梁1;所述预制端横梁1的端部包括端面和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端面与侧面相互垂直,相邻两个预制梁的预制端横梁1的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端面预埋有第一钢板2,所述第一钢板2与端面平行,所述第一钢板2朝向另一预制梁的一侧设有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3,所述第一钢板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锚固钢筋4,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第一钢板2上的条形钢板3交错设置;
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1的两个侧面分别预埋有第二钢板5和第三钢板6,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1之间的预制端横梁1的两个侧面均预埋有第二钢板5,所述第二钢板5与侧面垂直,所述第三钢板6与侧面平行,相邻两个预制端横梁1的第二钢板5相对设置;
所述后装钢板包括侧向支挡钢板8、第一支挡钢板9和第二支挡钢板10;所述侧向支挡钢板8与第三钢板6连接,所述第一支挡钢板9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2连接,所述第二支挡钢板1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5连接;
所述第三钢板6上预埋有第二锚固钢筋7,所述第二锚固钢筋7贯穿第三钢板6设置,且一端外露;
所述预制钢筋网12设置于条形钢板3的上方;
所述永久支座13设置于临时支座14上方;所述后装钢板还包括下侧钢板11,所述下侧钢板11的一侧与预制梁连接,另一侧与永久支座13连接;
多个所述预制端横梁1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现浇区15,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端横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现浇区16,所述第一现浇区15和第二现浇区16内均浇筑有高性能混凝土;
所述侧向支挡钢板8的材质为耐腐蚀钢材。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安装临时支座14和永久支座13,将下侧钢板11设置于永久支座13上,然后将预制梁吊装到位;
将侧向支挡钢板8穿过第二锚固钢筋7,使用螺栓将侧向支挡钢板8与第三钢板6连接,将第一支挡钢板9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2用螺栓连接,将第二支挡钢板1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5用螺栓连接,将预制钢筋网12点焊在条形钢板3、第一钢板2的上方,在第二现浇区16上方铺装钢筋,然后在第一现浇区15和第二现浇区16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将相邻的两个端横梁链接为整体,然后拆除临时支座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相邻两个预制梁之间的端横梁的连接,利用了多个预埋的钢板充当模板,代替了传统的模板,不需拆除,且可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大幅减少了人工的使用;同时钢板均可提前预埋,降低了高空作业搭建模板和拆除模板的危险;
通过使用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搭接布置,使得连接部分连接更加紧密且受力性能较传统连接节点更佳;
通过设置第三钢板,使得在浇筑混凝土前不需对端横梁的端部进行抛光凿毛,简化了施工过程,且提升了整体的连接性能,较普通端横梁连接节点更佳;
通过设置第二锚固钢筋可以提升第三钢板与预制端横梁的连接性能,且便于后续配合螺栓装配侧向支挡钢板;
现浇部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有利于提高连接段的抗剪性能以及整体受力性能;
通过设置预制钢筋网,可以提升端横梁之间连接处的整体受力性能;
通过选择耐腐蚀钢材制成的侧向支挡钢板,能够防止水气侵蚀第三钢板造成第三钢板锈蚀损坏甚至于侵入混凝土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梁和后装钢板;
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纵梁和端横梁,所述端横梁位于预制纵梁的两端,所述端横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预制端横梁;所述预制端横梁的端部包括端面和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端面与侧面相互垂直,相邻两个预制梁的预制端横梁的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端面预埋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端面平行,所述第一钢板朝向另一预制梁的一侧设有中间带有两个孔洞的条形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锚固钢筋,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第一钢板上的条形钢板交错设置;
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的两个侧面分别预埋有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所述端横梁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预制端横梁之间的预制端横梁的两个侧面均预埋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与侧面垂直,所述第三钢板与侧面平行,相邻两个预制端横梁的第二钢板相对设置;
所述后装钢板包括侧向支挡钢板、第一支挡钢板和第二支挡钢板;所述侧向支挡钢板与第三钢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挡钢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挡钢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板上预埋有第二锚固钢筋,所述第二锚固钢筋贯穿第三钢板设置,且一端外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预制端横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现浇区,相邻两个预制梁的端横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现浇区,所述第一现浇区和第二现浇区内均浇筑有高性能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钢筋网,所述预制钢筋网设置于条形钢板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时支座和永久支座,所述永久支座设置于临时支座上方;
所述后装钢板还包括下侧钢板,所述下侧钢板的一侧与预制梁连接,另一侧与永久支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支挡钢板的材质为耐腐蚀钢材。
CN201920823771.9U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1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3771.9U CN210341597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3771.9U CN210341597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1597U true CN210341597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4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237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1597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1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8682A (zh) 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2808465A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拼装连接结构及拼装连接方法
CN105839510A (zh) 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768916A (zh) 下翼缘改进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48855U (zh) 一种新型快捷式模块化桥面板接缝结构
CN110629655B (zh) 一种采用悬挂模板体系局部可更换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CN105297641A (zh) 公路t梁横隔板预应力加固结构及用其进行加固的工法
CN110700103A (zh) 一种连续性组合梁施工方法
CN211312247U (zh) 利用空心板铰缝空间增设预应力钢绞线加固装置
CN106320192B (zh) 一种用于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梁段置换加固方法
CN110645022A (zh) 一种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3205930B (zh) 一种既有简支空心板梁桥连续化改造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02835A (zh) 一种湿连接蜂窝状装配式格梁护坡结构
CN210341597U (zh)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端横梁构造
CN210685008U (zh) 一种主次梁连接结构
CN218205143U (zh) 一种永久式预制组合模板体系
CN111236069A (zh) 一种新型抗拉拔组合梁接缝结构及制作工艺
CN114197511B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轻质基础及其装配方法
CN214301800U (zh) 一种边坡装配式框架梁
CN214831925U (zh) 一种基于ecc材料的自带模板的桥梁湿接缝结构
CN210439668U (zh) 一种波纹钢组合模板及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构件
CN212052293U (zh) 一种预制组合梁湿接缝结构
CN210013124U (zh) 免现浇铺装层的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
CN113700153A (zh) 装配式叠合板与组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05066A (zh) 一种混合式组合梁钢混结合段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